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37节

  “煮面条吧,多放一个鸡蛋和一些面条,等会有同事会来。”江成说道。

  “嗯,二叔家那边的地,已经翻耕了,今年种的粮食交了公粮后,拿粗粮去跟二叔换嘛。”江燕说道。

  “肯定的呀,不光换还要买,家里多存点粮。”江成说道。

  江成的粮票的确够吃,除了工程师的身份本来就有补助,过年过节还有奖励。但是他知道几年后国内有大旱灾呀,那时候他自己就算定量被减少,肯定问题也不大。

  可江燕一家子人,定量都要减少,很多城镇居民每个月都要花高价钱去黑市买点口粮。

  江成现在趁着公社还没成立,在农村的土地还不是集体的,能收一些粮食也不错。

  粮食不能存几年,但粮票可以呀。江成可以把自己的粮票存着,吃买来的粮食。

  粮票是有使用期限的,全国粮票是没有时间限制的,但地方粮票一般会有一个时间限制,不同的地方期限也不同。

  江成现在获得的本地粮票,就有使用期限,写着有效期到一九五七年六月三十号。

  但是并不是说这粮票到了期后就作废了,是可以到发行粮票的地方去进行更换的。江成可以拿着粮票在明年六月份换新的粮票。

  而且还有可以到了明年那个时候,会直接允许粮票延期使用,都不用更换也能继续用。

  现在能从乡下的亲戚那买到一些农产品,也就这两年了。江成一个月也省不出多少粮票,存个两年,也足够他和身边的一些人吃粮不那么紧张。

  江成不光是要买二叔家的,也买江燕她公公婆婆那边在乡下种的粮食。

  现在的乡镇农村人,一般是交了公粮后,就会留下口粮和种粮,多余的会卖出去买生活用品。

  城里人可以去乡下亲戚家换粮食或者买一点,但不能去倒卖,现在是会抓倒卖粮食的。

  农村人也有养鸡鸭的,鸡蛋鸭蛋也可以去收点。

  江燕是不明白自己哥哥为什么要收粮食,但她知道自己哥哥能当上工程师,肯定比普通人聪明,这做法肯定不会错的。

  “知道了,我过几天去趟二叔那边,跟他说一下。”

  江燕回应着,然后去偏房合面弄面条了。现在她带孩子过来,也会多煮不少,不光给他哥在面条里下鸡蛋,也给自己的孩子下鸡蛋。

  这才两个月,自己的孩子脸上的气色都不一样了,比其他人家的孩子气色红润不少。

  杨文斌和杨慧娟也想早上来舅舅这边吃一顿,但那样的话,就真吃土豪了。他们两是正长身体的时候,多少都不够吃。

  江成的鸡蛋也是有量的,供应不起那么多人。

  而且江成有时候会带江燕一家人下馆子改善一下伙食,这样已经足够好了。

  就在面条煮好后,江成也洗漱好了,谭雅萱的身影出现了。

  江燕不知道自己哥哥要来的同事是一个女的,做面条的时候还在考虑要多做多少呢。

第68章 知道你们急但先别急(二合一)

  又是将近九点,江成和谭雅萱才来到汽配厂。

  上午江成也没有跟厂里的人交流,而是拿着笔记录了一些动力部件的数据和大小。毕竟这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有电机以及一些汽车零部件并不是一个尺寸。

  这里能修理班车和吉普车以及一些常规的卡车,零部件自然不同。

  而厂里的修理师傅,以前也大部分是那种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带出来的。懂得汽车结构,会写会算,又动手能力强的,可能都在汽车厂当工程师去了。

  也就是说,这里的汽车修理工,修理汽车也是有些死板的。就跟仿造汽车一样,仿造的车大部分零件大小比例都是一模一样,不敢变动。

  汽配厂的师傅他们知道一辆车也哪些核心部件,但这些部件的动力怎么搭配来的,可能就搞不清楚了。

  汽车有什么核心部件坏了,也不敢随意拿其他零部件去代替。

  别看这个年代的司机和修理工,车辆的桥梁断了都敢去焊接好继续用。有些地方变形了,敲直了就是。

  其实也些看上去很严重的地方,敲敲打打,真的可以凑合一下的。但核心部件坏了,修理汽车的师傅也不敢随意乱来。

  这车辆的组合,并不是发动机马力越强越好的。而是要在大致的范围内适合,发动机功率过大,变速箱和传动轴之类的配件要是跟不上的话,也会因为扭矩的不足导致断裂。

  马力小了就更不用说了,爬不了坡,载重不了多少东西。

  在动力配件的搭配上,汽配厂就没有专业的人。但江成也不知道这厂在两年后造的三轮汽车和载重汽车到底是如何的配套设备。

  毕竟只是试制成功,后面根本就没有生产。

  江成哪怕是帮其他厂设计,那肯定不是只通过试制这样简单。

  后世也有三轮汽车,最常见的就是卖天津麻花的,很大一根麻花,看着很诱人。开着车到处卖,也不知道生意好坏,反正车里总是很多麻花。

  要么是卖的很好,一直有新鲜的货源补充,要么就是技术好,一根麻花卖几个月甚至一年,吃在口里还是香酥脆的。

  江成就觉得三轮汽车就挺好的,轮胎都要进口的年代,少一个轮子就节省四分之一呀。

  动力其实也不需要这样足,拖拉机的柴油机就可以,要是用汽车发动机,那不是跟人家汽车厂抢发动机了。

  而且汽配厂这里也有三档变速箱,三前进档一后退档,一般变速箱几档都是按照前进档来算的。

  三档的变速箱成本也低一点,五档的也用不上,五档是货车和卡车上用的。

  而在汽配厂这边,三挡变速箱很少,可能是因为国内桥车少,进口也是优先进口货车卡车和工程车之类的。

  现在国内一年进口一万多辆汽车,只有十分之一左右是轿车。这个年代只有两百个不到的地级市区,一个城市一年也只能平均分配到五十辆左右的小汽车。

  这里说的是平均,一些差的城市难道能跟四九城和魔都那边比吗。不过昌城算是省会城市,就算是内陆城市也能达到这分配量的平均值。

  不过一年就五十辆轿车而已,你还不能全部地方单位占有,还有军方呢。所以地方上的单位一年也没多少辆,汽配厂自然也不需要多少三挡变速器。

  江成都怀疑汽配厂在后来试制的车子,就是用了汽车发动机和五档变速器才导致不能量产的。

  昨天跟着汽配厂的技术员讨论的时候,就有这个苗头。想要跑的快,又想载重可以,江成不相信他们这边会选择低马力的发动机。

  上午,江成是先直接排除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型号选项,然后根据一些零部件开始进行搭配。

  江成一般查看零部件,一边简单的画着草图。汽配厂跟随的技术人员看见他这样认真,都不敢随便出声。

  谭雅萱也在狐假虎威,跟在江成身边,一副在认真思考的模样。搞的汽配厂的人认为她也很有能耐的样子。

  “师傅,你们朱厂长在厂里嘛,在的话帮忙找他过来一下。”江成客气的对身边的一位技术员说道。

  “在的,我这就去找朱厂长。”汽配厂技术人员说道。

  江成早上来的时候,朱厂长还来接待了一下的。但江成拿一个本子在昨天堆放好零部件的车间仔细查看的时候,朱厂长也不好打扰,就先去忙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了。

  谭雅萱就是帮江成拿着汽配厂的一些配件图纸,江成在写写停停的。这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十一点多了。

  等汽配厂的人去找厂长后,江成把谭雅萱拉到了一边。

  “等会去办公室休息一会,你就可以干饭了。今天中午要是人家厂长还陪我们吃饭,我想办法提前支开他,让你多吃一点。”江成说道。

  “这样也点不好吧。”谭雅萱也点不好意思的说道。

  “有什么不好的,我带你来就是占人家厂子便宜的,你干饭不厉害我还不带呢。”江成忍不住在谭雅萱肩膀上拍了一下说道。

  这一拍,谭雅萱的脖子都快羞红了,她很难理解江成的心态。一个七级工程师,带着她去占人家厂里这样一点小便宜。

  两人没聊多久,很快汽配厂的技术员带着朱厂长过来了。

  “江工,这些零配件看的怎么样。”朱厂长一脸客气的询问道。

  “大致的有了一个方向,这时间也不早了,打算下午跟你和厂里的技术员探讨一下,看设计方向能不能定下来。”江成故意当着朱厂长的面看了一下手表说道。

  都十一点了,休息一会吃个饭,下午开个会让朱厂长和这里的技术员见识一下什么叫设计技术,一天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明天再来这边,把大致的结构图形一出,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具体细节方面,就不用江成总往这边跑了,有什么问题,就派人去机械配件厂请教。

  这上门去请教,也总点意思意思。江成不是要贪图什么东西,要的是一种尊重,你要是空手来请教。那是羞辱他的技术知识,是对他的人格在进行侮辱。

  带来的东西,江成可以不要,但你要是不带,就是你的不对了。

  朱厂长听到江成已经有设计方向了,虽然这方向还没定下来,需要跟他们再讨论一下。这起码比昨天在办公室光瞎吹要强呀,而他们汽配厂缺的就是这具体的思路方向。

  厂里有足够的零件件,大家都觉得能造出一辆车子来,但就是不知道怎么下手。

  朱厂长直接邀请江工和小谭技术员去办公室会议室坐坐,其实汽配厂的会议室也兼顾休息室和招待室多功能使用。

  不像机械配件厂,一千多人的厂,有专门的会议室和招待室,车间有跟机修工混用的休息室。

  江成和谭雅萱到会议室后,朱厂长给他们倒了一杯水,然后又让人准备了一盘花生招待。安排好一切后,朱厂长就出门去车间通知技术人员,下午上班的时候来会议室开会。

  在这年头花生虽然不算紧俏,也不好买。花生被定义为经济农作物,在农村有不少人会在相应的季节种一点,收获后会留一些在节假日和过年的时候招待客人。

  农村人种的花生有多的,就会拿去出售或者换一点其他的东西。

  有种花生的,但只会种少量,不会把菜地全部种花生。所以这花生能弄到,也不好弄。

  如果以后公社成立了,土地集体化了。首先不谈生产大队会不会种花生这经济农作物,就算种了,可能农村人也分不到多少。城里人想买农村人自家种的花生,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

  “老江,要装口袋嘛。”谭雅萱见办公室没人了,小声询问道。

  “装呀,平时买都买不到。脸皮厚点,难道人家看见你口袋里有花生,还会让你掏出来呀。我要不是工程师,我早就全部装口袋里了。”江成回应道。

  谭雅萱觉得江成说的对,面子又不能吃。关键是她只是一个实习生,又不是汽配厂的人,要那么多面子干嘛。

  盘子里的花生被谭雅萱大把的往口袋里装,这个年代的口袋都比较大。因为怕口袋浅了要是放东西容易掉,一盘花生被谭雅萱装进两个口袋装了一半。

  也不好意思把口袋装太满,就算厚脸皮,也不说就完全不要脸皮了。谭雅萱好歹也是中专生,是受过教育有文化的人。

  装好花生后,谭雅萱就边剥盘子里的花生边跟江成闲聊起来。

  一直到十一点半多,朱厂长来喊他们去吃饭了。

  可能这个年代真的厨师会的菜品少,加上这个年代运输和保存的问题,做菜的原材料也少。

  红烧肉这个菜好像在很多单位招待人都是必上的,不过肥瘦相间的红烧肉,也的确让人馋。

  今天没炖鸡了,但弄了一盘肉丸子,还弄了一份炒鸡蛋和炒菠菜。因为有炒鸡蛋就没弄蛋花汤,弄了一个鱼汤。

  酒还是昨天那瓶酒,昨天江成跟朱厂长也就是一人喝了二两左右。今天接着喝一点,没有破费到每天开一瓶酒来招待江成。

  今天江成喝的更少,没喝多少他就提议干饭,他跟朱厂长今天中午早点吃完,去探讨一下造车的材料问题。

  厂里只是有很多汽车零配件,底盘,车架和车身可都没有。

  朱厂长听到这个,也没多说什么,赶紧干饭。他的饭量也不小,当一个厂长也不是想吃肉就有肉吃的,身体也缺油水,只是比其他人要好些。

  江成和朱厂长一人干了两碗饭,也吃了不少菜,就去办公室讨论造车材料问题。

  汽配厂的唯一招待餐厅就剩下谭雅萱一个人了,这是她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场面。虽然就她一个人在餐厅,但吃的也不是狼吞虎咽。

  有些人是那种把食物送入嘴里频率很高,看上去好像吃的也不是很多的人。

  谭雅萱喜欢吃馒头的时候,把嘴巴塞满。吃米饭的时候分情况,如果有汤拌饭,就是扒饭的频率快,要是单纯的米饭,她也喜欢大口塞。

  也就是江成和朱厂长离开后十分钟左右,谭雅萱一个人也从餐厅出来了。

  她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朱厂长还客气的招呼了一下,说她怎么不多吃一点。这样快就吃好了,还故意的询问是不是厂里的烧菜师傅烧的菜水平不行,不合胃口。

  如果不是有江成在打圆场,谭雅萱都不知道怎么回应。她能说自己在盛饭的时候都是往饭碗里盛一勺,嘴巴里再送一勺的嘛。

  好在餐厅的碗筷会有这边厂里厨房的人去收拾,朱厂长不会去过问。有些剩菜剩饭,算是给后厨人员的奖励。

  厨子不偷五谷不收,这里不是说当厨师的要去偷东西,是厨师平时会借尝菜的理由吃一点东西,杀猪宰羊厨子先尝。

  然后除了尝菜,如果去别人家帮忙烧菜办宴席,也会带一点多余的食材回家。光明正大的拿回家的那种,但一般厨子也有分寸。

  而现在在食堂弄饭菜的厨师,剩饭是没有带,因为粮食是有数的,厂长吃饭都要饭票,但剩菜是可以带回去了。

  另外就是厂里的招待餐,这里要是有多的米饭,倒是可以带走。

  江成其实也不知道谭雅萱吃的怎么样,跟朱厂长聊了一些材料和车身问题。可能车身得手工敲出来,他们汽配厂搞汽车,可不是想着自己厂里弄一辆出来用用就可以的。

首节 上一节 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