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33节

  可现在是用边三轮的轮子,制动方面就好操作了,也就是刹车和减速。

  不说车子要开多快,起码弄个两档,开一个四十码左右呀。就这个,起码要配上低精密的齿轮,不过这齿轮安排厂里的老师傅应该能生产出来。

  总体来说,凭借现在机械配件厂里的条件,不搞车辆外壳,车门,车窗,甚至仪表盘都不要,开多快全凭感觉控制。油箱有没有油,要是靠打开车箱去查看。

  江成感觉只要底盘和车架弄好了,各种零部件齐了。现场组装和调整可能就一两天,组装比较浪费时间的地方,可能就是如果固定。需要现场临时焊接很多固定件。

  但是完成第一辆,要是下次组装同配置的车辆,就可以提前焊好固定件,在组织的时候直接组织就完成了。

  江成是考虑到发动机和轮子难弄,也没去整什么组装图纸。可能这次组装后,下次帮其他单位组装,人家弄来的配件不一样。

  有一份自己画的草图就可以,不过江成弄的两档的变速箱结构图倒是让谭雅萱画了零部件图和整体结构图。

  对于组装车辆,江成可能真的天生就热爱,或者说他喜欢玩这类机械物品。让焊工在焊接底盘,自己天天在车间搞齿轮组装变速箱。

  在机械配件厂,工程师江成在造车,这事情逐渐传开了。没有造车的车间,江成天天拉着一些人在第四车间门口外的一个场地在弄。

  临时搭建了一个木棚子,六个车轮毂,还有焊接好的底盘就摆放在那里。

  在这个年代,别说机械配件厂在造成让人震惊了,就算是发动机厂在造车,消息传出去,也能震惊当地很多不小的人物。

  ~~

  四九城,重工业部。

  重工业部体系庞大,部门太多,综合管理太难。已经在商议撤销重工业部的事情,打算分成几个大的体系各自管理。

  在这重工业部下面的各部门主管领导,可以说都在关注撤销重工业部的事情。

  但是有几个部门的高层领导,却是在关注千里之外一个小小的机械配件厂发生的事情。

  “老赵,这个江成的信息很不对称呀,这是我们派过去的人发送过来的信息,他在昌城那边搞的东西可都不简单呀。”

  “哎~,李佬,我也知道呀。前些天那小子搞了个手动托盘车,结构图也被送过来了,东西虽然简单,但液压技术运用的很巧妙呀。还有那个液压千斤顶,操作简单,效能也比普通的强多了。”

  老赵叹着气回应道,可那小子不愿意来四九城,想赋予重任也不好操作。

  江成弄出手动托盘车和液压千斤顶,其实海外也有。比如瑞典在一九四八年就有了手动液压叉车,可人家不卖给这边。

  现在好了,有了江成设计的图纸,自己就可以生产了。

  昌城机械配件厂那边在组建生产线,四九城这边直接在郊区组建工厂了。这东西用在码头卸货,还有码头仓库使用,大量的工业单位都需要,甚至还可以出口。

  不过四九城这边生产的手动托盘车,不会使用机械润滑油。而是用液压油,使用从苏联进口的液压油。

  江成让机械配件厂去采购液压油,没采购到的信息他们这边都知道了。对于液压油的性能和机械润滑油一对比,就知道用哪一种好了。

  而昌城机械配件厂那边生产的手动托盘车,以后卖给国内单位就可以了。

  飞机厂,码头,军工~,这些部门优先,可以这样说,就算昌城机械配件厂生产一万件手动托盘车,可能不去那些重点部门,都看不到这东西的踪迹。

  当然了,真的生产后,昌城那边的本土单位可能会搞到一些手动托盘车。

  关键现在李佬和老赵谈论的不是手动叉车的问题,而是江成在机械配件厂那边在造车。

  甭管是在造什么车,起码他不是在仿造车。

  而且零部件都在依靠自己生产,车子真要是造出来,哪怕性能比较差,但也基本上是真正的国产了。

  当然了,发动机虽然是昌城那边生产的,可很多零部件是进口的。要量产化,可能会卡在这里。

  要是发动机的零件不需要进口,哪怕江成设计的车性能再如何差,都会成立一个加工厂。

  现在国内不在乎车子性能差,而是大家都没有车用,县里的一把手都是骑自行车呢。

  江成竟然会造车,这是大家没有想到的问题。要是大家知道他有这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去第一汽车厂呀,哪怕年纪轻,也能破格升为高级汽车设计工程师。

  “听昌城那边工业部的汇报,是那小子想吃肉了,才想着造一辆车去人家肉联厂换肉吃。”李佬质问道。

  “那边机械配件厂的厂长是那样跟那边工业部的人汇报的,还听说一开始打算用板车轮子去造车。”老赵感觉有点头大的说道。

  这叫什么事,一个美利坚的机械动力专业留学生回国,却因为馋肉吃,竟然想着造一辆车去换肉吃。

  这事传出去,不知道要打多少人的脸。

  虽然机械配件厂不是重点单位,很多东西的配给量不会优秀考虑,作为工程师该有的额外补助也不会少给江成一点。

  可这不是没照顾好留学生的理由,虽然说在国内高级的领导要以身作则,不要搞特殊化。但对于人才,搞点特殊化怎么了,不但要搞,还要光明正大的搞。

  要让一些有能力的人,知道国家重视他们。

  “那小子现在一个月能吃到多少肉。”李佬询问道。

  “那边居民定量一个月目前是四两肉,他身为七级工程师,能有五斤肉的补助。”老赵回答道,这一个月的量比普通人多十倍多了。

  “这是不行的,他在美利坚那边待了很多年了。在那边很容易吃上肉,现在回国了,反差太大了。我们虽然不能跟美利坚比,但是也要照顾到这一点。让那小子按照高级工程师的补助算吧,加三斤。”李佬说道。

  这事情传出去,要丢工业部的脸了。而且这事情可能也瞒不住,这不是像上次那样,江成弄了一个空气压缩技术,技术好像不比苏联的差。

  在技术这方面,可以用机密的形式进行消息封锁。谁要是乱说话,那是要付出严重后果的。

  但回国的留学生馋肉,想着去造车换肉吃。这事情传出去,还真没办法计较。

  这次是拿车子去换肉,下次呢,会不会有回国的留学生,造一颗导弹去换包子吃。

  老赵点了点头,给江成加三斤肉是小事,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这小子真的能不能造出车子。

  而且还有一件事,沈阳那边的电工机械厂申请派一些技术人员去昌城那边交流液压叉车技术。

  沈阳电工机械厂在一九五四年试制了一台1.5T平衡重式蓄电叉车,不过车子是造出来了,性能很差。举升重物的时候很吃力,跟传统的机械千斤顶一样,是螺旋式升降的。

  四九城重工业部这边有人曾经是沈阳电工机械厂的领导,所以国内有液压手动叉车的事情,那边很快得到了消息。

  想把技术结合,弄出电动液压叉车。

  这事情暂时是被压着的,打算等江成那边搞完了车子再说。

  要是江成真能把车子搞成,老赵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觉得那小子会不会自己就能造出工程叉车,而且还不是蓄电池的。

  ~~

  三月十三,春意盎然,机械配件厂里的一些树木也长出了新的枝叶。

  机械配件厂在昨天发了上个月的工资,食堂也一般会选择在发工资的时候弄点荤菜。

  而且同样是在昨天,机械配件厂已经公布了内部招工的消息。厂里那些三四十岁的职工对于这消息很兴奋。

  因为三十五至四十岁左右的人,他们的子女刚好是符合招工的年龄。但是厂里也不是说只招年轻的厂内职工子女。

  家庭条件有特殊情况,比较困难的,也会照顾。厂里上年评比出来的劳模,就允许推荐亲戚进厂。

  手动托盘车的生产线建设的很快,现在不开始筹备招人,等建设好了后就要拖延开工了。

  不过发工资也好,招工也罢,对于江成来说没有今天重要。

  本来江成是打算一个月内把车子搞出来的,但是采购方面很给力。而且直接用的是边三轮的轮子,不需要改造轮子就可以直接安装制动刹车系统。

  另外就是江成依然没设计固定座椅,还有车身,打算组装好后,用木头在车架上做一个护栏。车架组织好后,面上也不装铁板,装木板就可以。

  现在钢铁资源紧缺,公交车和班车上面都是安装的木制座椅。机械配件厂如果不是有部门在协助,他们想买车底的钢材可能还要说明原因,申请后才能买到。

  今天就是车子进行组装的日子,还从汽车站那边的汽车保养厂调来了几个师傅协助组装。

  江成可不想真的每个部件都要亲自动手,这个年代的车辆组装工具都是传统的。没电动工具,就算能指挥厂里的人帮忙,那得一个一个的指挥。

  而找会修理汽车的人来帮忙,其实如何固定一下部件,也是可以互相讨论的。

  厂里的唯一司机刘勇,今天也是加入到车子组装中。

  江成也不知道他在造车的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今天厂外一些单位来观看的人不少。

  车子还没开始组装,天空就下起了细雨,春雨绵绵。

  不过车子是在临时搭建的车间里组装的,不受这一点点小雨的影响。

  在江成的指挥下,五六个人组织一辆车子,如果不是要临时焊接固定点,装装停停,半天时间不要都能装好。

  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车子逐渐成型,不过车架上没有用板子封起来,底盘组装好的结构还暴露着。

  要想试开,还得明天调试,然后把底层车架组装好。

  (晚上电脑出问题了,写到一半突然全部结束进程。耽误了许久,只能先写到这里了。)

第63章 昌城汽配厂要造车

  花了两天的时间,江成设计的车子终于算是组装好了。

  简陋到没有后视镜,转向灯,大灯,喇叭。开车的时候除了前方,左右和后方都靠扭头。不过江成还是费心弄了一个倒车装置,多一节齿轮组合的事。

  开车技术好的人,站起来看着后方就可以倒车了。

  操作起来其实跟拖拉机没多少区别,只不过拖拉机是手扶的,靠双臂摆动转方向。江成弄的是方向盘,方向盘还是拿普通的无缝管压成了一个圆圈,再用几根管子连接焊在了转向杆上。

  这车子组装好后,试开肯定得江成来。会开汽车的肯定会开这个,但还是江成来打一个样。

  车子没座椅,江成让人从办公室搬了一把椅子当驾驶座,车子还没开动,他自己动有点害怕这椅子不固定,别转弯的时候把自己甩出去。

  而江成敢开,就有人敢坐。周厂长让人从食堂弄了一写长板凳过来,也是不固定,放在车架上面的木头板上面。带着厂里的几个领导干部就坐上去了。

  这车子要出事故,来一个翻车,机械配件厂的高层领导可能要一半去医院了。

  后勤部的人,还准备好了鞭炮。安排人守在了车间门口,车子只要能启动,开出车间门口,就打鞭炮庆贺。

  江成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扶着方向盘,一只手夹着烟在抽。

  看了一下身后坐着长条板凳的一些人,这个年代好呀,没胖子,真要出问题,喊一声跳车,感觉大家都能迅速的跳下车。反正离地面又不高。

  很多人还因为资格不够,不能坐上车而羡慕车上的领导呢。

  江成看了一眼周围的人,也看到了在一边兴奋的谭雅萱。完全是没心没肺,好歹自己也是她的直系领导,也不担心安全问题。

  “刘师傅,启动吧。”江成对着站在车头拿着手柄钥匙的刘勇喊道,刘勇是厂里唯一的汽车司机,如何用摇杆钥匙启动发动机,他可是有巧劲的。

  “好的,江工。”收到命令的刘用,拿钥匙对准了安装发动机的车箱预留出来的孔。把钥匙插了进去,开始摇摆了起来。

  柴油发动机是新的,几下就被刘勇发动了起来。

  江成感觉屁股下的椅子在轻微的抖动,他是给安装了减震器的。否则就不是轻微的抖动了,因为驾驶的位置靠近发动机,不抖动才奇怪呢。后面坐在长条凳子上的人,倒是要好一点,但也有感觉。

  踩好离合和刹车,手刹一放,变速器挂一档,有点怪紧张的。

  江成是真想来一句‘瞧好了’,然后刹车一松,油门一踩,冲出车间再来个九十度漂移。

  但是只能慢慢来,当车轮转动,车子开始动了的时候,所有来观看和车上的人都激动了。

  连一个仪表都没有的,江成也不知道开的是多少码,开多快全凭感觉。

  开出车间后,因为没多远就要拐弯,江成也不敢开太快。车身不宽,他真怕拐弯把人甩出去。

  在开车车间后,身后就传来鞭炮声,厂里新来的机修工其中一人就去话务室打电话了。

  江成在厂里简单的转了一圈,回到车间门口就下车了。

  没什么意思,不好玩,只能算是一辆工具车,体验不到刺激感。

  江成带着谭雅萱回办公室了,他打算慢慢升级厂里的设备,混日子过。给厂里弄出的液压千斤顶和手动托盘车,算是对的起这份工资了。

  而且升级设备也是在为厂里做贡献,没必要让自己忙个不停。

  但是厂里现在有四辆边三轮车架,为了自己出行方便,倒是可以想办法先搞一个单缸或者双缸的发动机。

  差什么零件就想办法制造什么零件,设备造不出来,就升级。

首节 上一节 33/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