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六个轮子的方块车
江成在办公室稍微坐了一会,就从抽屉里拿着一张图纸准备出门了。
“张东胜,以后我就喊你小张了。”江成对着张东胜先说道,然后又望向谭雅萱开口吩咐着:“小谭,你把手动托盘车的结构图给他看看,让他了解一下厂里的最新产品,我去一趟厂长的办公室。”
八点半江成去开会的时候,也跟谭雅萱交代了一下他要去开会。这样也人找他的话,起码知道他去哪里了。
厂里很多领导要是不在办公室,都会找人交代一下的。别出现什么紧急事情,都不知道去哪里找人。
“江工,知道了。”谭雅萱回应道。
等江成离开后,谭雅萱就把图纸找出来给张东胜了。她自己则是给了自己倒了一杯热水,拿着一份报纸在看。
在机械配件厂上班,谭雅萱感觉很不错,如果没有新来的实习生在就更好了。只要江成不在,她能在办公室轻松的偷懒。
在飞机制造厂实习就不一样了,随便一个什么部门都是很多人的。那边有高级工程师,画图纸的可能都是高级技术员,她学的专业水平又很一般,在那边大多时候就是跑腿了,还不敢偷懒。
江成走后没多久,还真有人来找他了,是组织部的办事员。听到谭雅萱说江成去周厂长的办公室了,办事员就打算回去了。
“找我们江工有什么事呀,我可以转告他的。”在组织部的人要离开的时候,谭雅萱好奇的打探了一句。
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组织部的人找人还敢打探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就是江工现在还单身,我们科长找人给他物色了一个对象,看他要不要去谈一谈。江工有正事就先不打扰,等会再找他。”组织部的科员说道,说完也就离开了。
听到组织部给江工在物色对象,谭雅萱不知道想了一些什么事,然后轻微的摇了一下头,坐回了她的工位继续喝着开水,看着报纸。
~~
机械配件厂,厂长办公室。
“江工,你这设计的东西真的能当汽车来开。”周厂长询问道。
“只是能开动,跟汽车比差老远了。弄不到汽车轮子,也没有必要弄太厚实的底盘。所以承重量其实不大,在质量上面还不如农用拖拉机。”江成回应道。
“江工,就算我们跟发动机厂有合作关系,这发动机也难搞。很多单位都排着队在等发动机呢。我们最多以设计产品的方式弄到一两台来,这弄出来的车子拿去肉联厂换肉可有点不划算”周厂长说道。
国内现在都没有批量生产汽车的工厂,昌城是有发动机厂,但并不是制造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是农业上用的一些小型发动机,还有船用的比较大型的柴油机。
跟机械配件厂合作的单位是昌城柴油机厂,柴油发动机产量低的很。不光是本市有订单,可以说整个省的柴油发动机就靠这一家生产。
不是柴油机厂不想提高产量,而是根本没有办法。核心精密零件依靠进口,国产的只有一些外壳和螺丝之类的简单化零件。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工业产品,看上去国内有工厂在生产。其实都是半进口半国产,只要涉及到一些核心零件的,比如轴承,曲轴,活塞,还有喷油嘴等,几乎都是依赖进口。
国内也生产过,几乎生产不出完全合格的零件。有些零件也只能是替代品,能使用,但寿命不长。
机械配件厂要弄一台发动机都不容易,弄来后,造出一辆,要是自己厂里用。周厂长还挺愿意,给肉联厂,的确可以换很多肉。
可作为领导层,周厂长和江成等人,其实都有额外指标的肉票补助。周厂长也想对工人好,可这得那合作单位那边的人情去换的。
江成也没想到这个年代发动机这样难搞,看样子设备升级的进度要加快了,等厂里能自己生产一些精密零件。不说一开始就搞出多好的发动机,光生产出一台零件完全国产化的发动机可能就很不错了。
只有不依赖进口,国内自己能成产出来的话,那就真的能走上量化了。
国家不缺工人和场地,哪怕国外生产一台发动机要十个工人。国内因为技术差要一百个,那对于国内来说都不算事。
“那先自己生产一辆拉货的车,再把消息放出去,看看有没有其他单位能弄来材料,我们给加工。”江成思考了一会说道。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江工,你说因为车轮受限,导致车辆的性能不行。要是弄几个正规的车轮过来,给我们自己厂生产的车,能不能性能更好一点。”周厂长询问道。
“能弄来汽车轮子?”江成好奇的询问道。
“二手的边三轮车轮怎么样。”周厂长询问道。
“行是行,你把轮子弄过来,我把图纸调整一下,自己用就设计的好一点。”江成说道。
听到有边三轮的车轮,又是给厂里自己用的车,江成觉得不如弄的实用一点。
边三轮的轮子比汽车轮子要小几英寸,轮胎受力面也小,底盘注定高不了。
江成想起了后世的三蹦子,但后世三蹦子是摩托车发动机,体型小动力却足。这个时代的柴油发动机要想动力足,体型不会小。
依然得弄四轮车,前面方便设计一个装发动机的地方。但想来想去,有点像是简陋版的面包车了。因为没有汽车玻璃,要是弄一个遮挡风雨的铁皮,可以叫铁皮车了。
“周厂长,等会我回去写份清单,你看着清单去看看能弄到什么,我先回去了。”突然江成想到了什么,起身准备离开着说道。
“行,你把材料清单弄来,我立刻就帮你去询问。”周厂长回答道。
江成点了点头就离开了,他想到这个时代的发动机有点大,本来就占位置,车轮又是摩托车的轮子,底盘现在也不可能做的太厚实,除非找轧钢厂去订制底盘的材料。
为了分担受力,还得是中间加两个轮子,六个轮子的铁皮方块车。如果不装铁皮当风雨什么的,再安装一些座椅,有点像是后世一些景区拉乘客的景区车了。
第60章 组织部介绍对象
干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上午组织部的人来找江成说要介绍对象,谭雅萱只是羡慕了一下能跟江成处对象的人。毕竟是七级工程师呀,而且今天还骑了新买的自行车来单位上班。
无意中谭雅萱猜想了一下要是自己跟江成处对象会如何,不过马上甩开了这个念头。羞死人,自己是一个中专生,在身边的人看来很优秀,一毕业就有工作。
但中专生跟留学生,而且还是工程师相比,差距太大了好不。
因此快到了中午厂里要下班的点,谭雅萱想的是干饭的事情,帮江成也带一份饭菜。
而帮江成打饭菜,谭雅萱也能混到一点好处。第一是可以提前去食堂打饭菜,第二是借江成的名义打菜,分量会多很多,而且米饭里可以浇一些汤汁。
现在谭雅萱反正去食堂,到了打饭菜的窗口第一句就是‘我来帮江工打饭菜了。’这主食肯定是不管谁来都是要多少打多少。
但是打菜可以打满一些,食堂的打菜的人哪怕知道谭雅萱也给自己打了菜,可她不说自己要打的什么菜。那边也只能当全部是江成要打的菜。
好在也只是狐假虎威,还没到饭菜打好带回来的路上偷吃江成的菜。
“江工,你的饭菜给你打来了,今天食堂有炒小白菜和咸菜炒笋。”谭雅萱打了饭菜回来放在江成的办公桌上介绍道。
“你呢,你打了什么菜。”江成好奇的询问道。
“炒土豆片。”谭雅萱笑着说道。
“你怎么好像特别喜欢吃土豆呀。”江成从口袋里掏出饭票和钱笑道。
谭雅萱也笑了一下,没有回答江成的话。她喜欢吃土豆,主要是味道可以,另外就是比其他菜管饱。有些人的肠胃是不一样的,谭雅萱能吃,油水少可能是一方面,她的胃口其实比一般人大。说直白点就是饿的快,很能吃。
新来的实习生张东胜坐在一边看图纸,他可没有不到点就去食堂打饭菜的权利,也不能因为这个科室的办公室就他们三人,就顺带让他也提前去打饭菜。省的两个人在吃饭,他在工作。
谭雅萱行使的是江成的特权才去食堂打饭的,不给江成打饭菜,她都没资格提前去食堂。所以她提前去的时候,其他科室的人就算看到她,也不会说什么。
但是再多一个人去,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让江成也这样权利提前去食堂,是给他特权。他要是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可以前提去食堂,那就是搞特权了。给你特权和你在搞特权是不同性质的。
好在谭雅萱和江成刚开吃,厂里中午休息的铃声就响起来了。
“小张,你也去吃饭吧。你这刚来厂里实习,要是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江成听到休息的铃声,对着张东胜说道。
作为科室的主管人员,对于新来的人,必要的口头关怀是需要的。
“好的,江工。”张东胜放下手中的图纸回应道,等收好了图纸才离开办公室。
见张东胜走后,江成看了一眼谭雅萱,饿死鬼投胎,认真干饭呢。这丫头明显上次是占他便宜,除了那次吃饭额外要了四个馒头后,现在花她自己粮票了,就没看见买那么多主食吃。
不过江成倒是真想看她三口吃一个馒头的场景,明明脖子挺细的,那馒头怎么几口就咽下去的。
“江工,你看着我干嘛。”可能是感受的了什么,谭雅萱抬了一下头,发现江成在盯着她看。
“觉得你好看行不。”江成开玩笑的说着,不过这话一出,看见谭雅萱错楞的表情,感觉这个年代好像不能随便乱开玩笑,马上又解释了一句道:“我是看你吃饭挺有意思的,吃的真快。”
“哦”
谭雅萱应了一声,此时的她耳根子其实已经红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江成也不知道刚才的玩笑话是真的在开玩笑,还是下意识的说出来的。吃了几口饭菜后,又认真看了一眼谭雅萱,的确挺耐看的一个姑娘。
不过她虚岁才十八,而且今天上午组织部还有过来跟给自己介绍对象,还是少乱想了。
等江成吃过饭后,谭雅萱就拿他的饭盒一起去洗了。洗完饭盒回来,她看见江成在看报纸,也摸了一张报纸在看。
张东胜可能是在食堂那边吃的饭,没带饭菜来办公室这边,反正过了许久是带着空的饭盒回来的。
到了下午上班的时间,江成就去组织部了,看那么怎么给自己介绍对象。
“小张,你是运气真不好。江工昨天买自行车了,早上给很多人发了糖果。你要是早一天报道,今天早上可能也有糖果了,看见没,这是奶糖。”谭雅萱打开抽屉,拿出一颗奶糖开打放进嘴里说道。
张东胜尴尬的笑了一下,开始老实的看图纸了。其实看了大半天的结构图了,能看懂的地方已经看懂了,看不懂的地方怎么琢磨也不懂。
有些问题得江成回来才能请教,而且还得是江成不忙的时候。上午江成从厂长办公室回来,就在弄图纸了,张东胜也不敢打扰。
差不多半个多小时,江成从组织部回来了。
怎么说呢,江成的婚事算是组织介入。一般组织会介入个人婚事的,目前只会出现两种,一种是革命伴侣。给部队干部和地方单位青年干部介绍对象。
另外一种就是建设人才了,给没有结婚的技术骨干和科研人才介绍。
去学校找女大学生,并且是要毕业的那一届女学生,是很多组织部门的首先。
当然了,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不愿意处对象也不会强求。
现在的大学基本上都是四年制以上,大三大四的学生在二十岁到二十二岁之间。组织部给江成介绍的女大学生,在女方毕业后,会优先安排在江成附近的部门工作。
厂里组织部给江成物色的是行政学院的一个大四女学生,学习成绩好,长的也可以。如果江成愿意的话,这个周末就可以安排见面。
要是都觉得可以的话,在对方毕业前每周可以去约会一下。等女方一毕业就结婚,并且把女方的工作安排到江成所在单位的附近。
因为对方学的专业问题,并不适合到机械配件厂参加工作。一个大学生,参加工作就是储备干部,转正工资就不低。
江成算了一下时候,对方会在六月份毕业,也就是说从谈对象到结婚在一起,两人也就三个月的时间。
而且这期间一个月可能就见几面,可真够快的呀。
其实江成是不知道,这也就是介绍的是大学生,就几个月要毕业了,省的去结婚打扰对方的正常学习生活。
如果是妇联介绍,介绍一个文化水平不高,但有工作的女生。可以天天下班见面,有些快的人,一个月就结婚都很正常。
这个年代可没什么慢热一说,只有看没看上一说。看上了就相处,然后差不多的时间就挑一个日子把正事办了。
那些说先处处看,结婚晚点再说的,那你绝对是思想有问题。没有不是奔着结婚为目的恋爱,恋爱的时候就要在一起谈如何结婚的事情。
天天扯东扯西,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谁要是敢不提结婚,就是要挨批。
并且在这个年头,只要答应了处对象,那么可不是后世交男女朋友。没有重大过错,只要双方有一方不愿意分手,想分手都很难。
周末,也就是后天,江成是答应了去看看。江成这边答应了,组织部那边就会去派人通知女方那边,然后定一个地点,两人去见面。
从组织部回来,江成就把张东胜带去车间了。让他去记录手动托盘车的情况,也不用一直盯着看,每天去一趟就行了。
记录一下托盘车的大致使用情况,平时大概拉多重的东西。橡胶车轮能不能抗的住,有没有明显的磨损。
会不会出现漏油,没有压力无法托举,还有就是损坏情况。每天去查看一下,要是到一个月都没有什么问题,那最多以后是优化的问题。
一个月不到就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那在生产线建立投产之前,立刻更换更好材质的材料来生产零件。
高碳钢不行就用低碳钢,纯橡胶轮不行,就去天津或者杭州那边采购棉纤维织物为骨架的混合材料。
要是现有的材料就暂时足够使用,等新的一批零件采购过来,再让张东胜去跑腿,找一些合作部门测压,进行内部优化调整,节省成本。
当然了,齿轮方便不急着去测试。因为江成打算尽快升级一些设备,让机械配件厂可以生产一些精密的齿轮。
在工艺上提示性能,也可以节省很多成本。不过就算精密齿轮生产出来,也是要拿去测试的,只不过不用再去测试普通齿轮的效果了。
把张东胜安排好了后,江成就带着谭雅萱回办公室了。江成对于她现在还真没什么好安排的,上次升级的钻床也因为组建八车间的原因没了下文了,否则可以派谭雅萱去记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