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 第11节

  进屋的时候,江燕接过江成手里的饭盒放在桌子上,打开饭盒看着他带来的所谓剩菜。

  一条不小的鲫鱼,被江成吃了将近一半,江成比较喜欢吃鱼。

  煎豆腐还有猪油渣炒大白菜,看上去都有很多。

  主要是一斤半的鱼,饭店的煎豆腐是拿一整块豆腐切片煎的,有一斤。加上大白菜的分量也不少。光三个菜做好加一起分量就有三斤半左右了,江成把鱼吃了将近一半,其他菜还能吃多少。

  三个菜看得杨慧娟和杨文斌双眼发光,如果是往常江燕看到这三个菜肯定也会觉得太丰盛了。

  但江燕想起了解放前,父母和哥哥都在的时候,就这三个菜也不算什么。

  “没出息,慧娟,把舅舅带来的菜赶紧拿到厨房热一下。”

第22章 特殊加工订单

  一顿团聚饭,江成也算了解了一点妹夫杨枫的为人。

  其实站在杨枫的角度,他是没有什么错的。

  如果是江成没了媳妇带着两个娃,才二十六岁,肯定也会想着再找一个。只不过带了娃的情况下,没什么人愿意嫁,自然得出高一点彩礼。

  当年杨枫也没想着说要找一个小他十岁的姑娘,是他父母在乡下找媒人帮忙物色姑娘,消息就不怎么的传到隔壁下阳乡的江云堂耳中,然后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一顿饭后,江成从杨枫说话的态度也能感觉他是一个实在人。

  江成在吃饭的时候跟江燕商量着,明天他准备一些食材,后天请二叔和两个姑姑来吃顿饭。然后他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江燕和杨枫也得知江成是作为一位留学生回国的,现在在昌城机械配件厂担任七级工程师。这职位,他们想都不敢想。

  江成离开的时候,给江燕留了点布票和钱,全国粮票也留了二十斤。

  吃过饭江成回大院后,立刻拿着热水瓶询问了一下打开水的地方去打了一瓶开水。有些单位发开水票的可以凭借开水票免费打开水,没票的一分钱一瓶。

  这边的开水房每天就两个经营时间段,早上六点半到八点,晚上五点半到七点。开水房是街道办经营的,街道办会给一些特殊群体免费发放开水票。

  有些跟街道办有合作的单位,街道办也送一些开水票给那些单位。

  江成洗漱过后,也没跟邻居闲聊什么的。回到房间就开始看书了,有椅子有书桌,有钢笔也有纸,可以一边看书一边记录着自己的一些理解心得。

  虽然有记忆可以直接‘翻阅’学习,但江成得去不断的回想。而对着书籍学习,有种点读机的感觉,点哪里读哪里,‘搜衣贼’~很简单。

  看着书籍的内容,记忆会稍微有点延迟的回想起一些原主在学校被老师教导的细节。现在再加上江成后世的见识和见解,江成发现看从美利坚带回来的基本机械动力教程书籍,有种融会贯通的感觉。

  当然了,能有融会贯通这种感觉,也只是针对机械动力类型的知识。要是碰到原主和江成穿越前都没怎么接触过的知识,那他跟一个普通人没有区别。

  这晚上一学习,江成有种入定的感觉,等他感觉疲劳的时候,看了一下手表,竟然晚上十点了。

  因为有后世的见识和理解,江成在复习一些基础机械动力原理和运用的时候,他脑海里其实一直是在延伸并且举一反三的

  比如看到气压原理,一开始会想到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自行车打气筒。延伸下去,就联想到压缩机了,但是江成还想到压水井。

  以前这大院有两口井的,但是大家使用井水,是用绳子绑着水桶打水上来。

  现在两口水井都封了,前院被封的水井应该是填平了,建了房子。但后院跟前院的水井不是一个位置。

  前院的水井是在右角落,是为了不碍事,也方便大家取水。后院其实就是在江成房前的右边点的正前方几米。

  方便后院的人洗衣服做饭还要去前院打水,江成现在还能看到水井的位置是被水泥板盖住厚面上又浇灌了一层水泥的。就是不知道水泥板盖住之前有没有把水井给填平。

  如果是填平了,其实为了美观,应该也跟其他地方一样用青砖铺路才对。但这事情得去问街道办,可能是为了省事,没在乎美观,填平了也用水泥浇灌了一下呢。

  要是水井没填平,水井里也有水的话,其实可以安置一个压水井。

  江成倒是不在乎自来水的钱,但是压水井弄出来的水冬暖夏凉呀。天冷早上压出来的水都是温的,天热的时候弄点井水上来,泡上一个西瓜也清爽呀。

  液压的话,江成能想到的东西平时在这个年代生活上就没什么了。但想到了汽车的一些工具和部件。

  这个年代汽车要是出了故障,一般都要使用千斤顶。而这个年代的千斤顶是螺旋式千斤顶,就是利用最原始的杠杆动力。

  依靠旋转带动滚珠,推动杠杆上升和下降,用起来很费劲。而使用液压千斤顶就不一样了,上下轻松的压动,几下就可以把汽车顶起来了。

  还有就是汽车四个车轮上面的液压减震器,这个年代的汽车是靠钢板减震的。但那主要是减震一些主体结构,保护底盘的,不是为驾驶员和乘客服务的。

  汽车开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能把车内坐车的人屁股都抖麻来。另外就是江成刚到昌城坐的那辆吉普车,方向盘大的很,没有方向助力泵,而方向助力泵也就是一个液压动力结构连接在汽车转向拉杆上面。

  发动机带动方向助力泵,让方向盘在转向时产生液压加压,产生动力轻松的拉动汽车轮的拉杆。而不是依靠蛮力作为推力带动齿轮产生杠杆动力去拉动拉杆达到汽车轮子方向的摇摆。

  可能是因为江成穿越之前跟各种汽车接触的多,想到的机械动力原理和运用老是想到汽车上的一些设备上面。

  实际上原主在美利坚学的知识,更多的是运用在机床设备上面的。但是运用在机床设备上,就遏制了江成想象延伸。

  江成得了解一些机床和设备的结构,才能发挥想象力。

  不过江成觉得要了解设备结构,得等几天后去跟张工一起下车间。

  十点了,江成困了得好好的睡一觉。

  次日一大早,江成就听到屋外的喊声,江燕带着五个孩子来找他了。昨天说话的,去菜市场买菜买肉。

  现在天气冷,买好菜和肉,下午江燕就可以去城外的乡下喊二叔和两个姑姑明天来吃饭了。做饭的时候喊两个姑姑和二审来帮忙,甚至是二叔家的女儿也可以来帮忙。

  买菜和肉得起早去菜市场挑,早上的菜好,去晚了都是人家挑剩的。

  江成被喊醒后,有点不情愿的从被子里爬出来。天冷,被子里真是舒服。

  起床开门后,让江燕和小孩进了屋,江成得洗漱一下再去菜市场买菜。

  本来以为今天是悠闲的一天,但是就在洗漱的时候,李科长的身影出现了,一声‘江工’喊的让江成感觉不秒。

  厂里有新配件加工任务了,需要加工一些零部件。虽然不是强制的任务,甚至说不光是昌城机械配件厂的任务。

  而是这批加工订单,哪个地方的机械厂能拿下,就表示有能耐有本事。

  当然了,这种特殊的零部件订单也不是出现第一次了,张工没本事拿下,一般就是尝试研究一下,然后就放弃了。

  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周厂长昨天下午接到的样品,本来也不当一回事,突然想到厂里可是有美利坚留学回来的七级工程师呀。

  虽然周厂长也知道昨天上午给江工放的探亲假,第二天就派人去找他不太好。但假日随时可以补上的嘛,甚至可以把样品带回家,在家里研究如何生产也是可以的。

第23章 滚针轴承

  “李科长,你怎么一大早来我这里了。”

  “江工,不早点过来,你出门了的话我去哪里找你。”

  李安回应着江成的话说道,在这个时代。大家要是休假,除非天气恶劣,一般都会去外面溜达。

  宅在家里的人很少,在家里除了睡觉还能干什么,特殊江成这种没媳妇孩子的人,很少有在家里躺着的。

  有文化的人会去图书馆看个书,去电影院看场电影,或者弄点什么东西来捣鼓一下。

  “厂里有事找我?”江成有点纳闷的询问道,他的工作还没开展呢,觉得有事也不应该找到他头上来才对。

  “对,是有点事想找你去厂里看看,到房间里我跟先跟你说说。”李安点头说道。

  早晨屋外还挺凉的,江成洗漱后,就带着李科长进房间了。

  在房间里李科长也见到了江成的妹妹江燕和她带过来的五个孩子,江成直接给了江燕钱和票,让她去街头看看有没有卖柴火的,有的话买一捆柴回来。然后她再带着孩子去菜场买菜,这买菜江成也没有必要一起去。

  等江燕带着孩子出门后,李科长说明了一些具体的情况。

  这要加工的零部件其实跟进口苏联的设备有关,跟苏联合作这几年,进口的很多设备都有水土不服的情况。

  比如工业设备,东北那边冬季严寒,会出现液压油冻结,导致一些设备无法运行。在南方又因为高湿环境,有些电气设备容易出现设备导电的情况。

  还有就是现在国内太依赖苏联的进口,很多设备出现部件损坏,特别是一些关键零件,精密轴承之类的,就只能从苏联购买零件来维修。

  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一台设备出故障了,因为没有合适的配件更换,等待配件进口过来动不动就要几个月。

  还有就是进口的卡车,也是各种故障。在苏联有些车辆设计的时候是在比较平整的公路上行驶的,而国内的路况恶劣,很多地方是土路泥路。

  除了路况问题,国内的汽油含硫量高,容易造成发动机积碳。

  还有一款吉斯-110高级轿车,液压助力转向经常漏油,主要是液压阀有问题。但国内没有配套的代替件,又是汽车的核心部件。

  国内的机修工人都不敢拆开来修,还只能等苏联的专家来修。

  总体来说就是国内的工业太落后了,也就是吉普车勉强仿造了出来。但国内部件只占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六十的部件依赖进口。

  现在国内还没解放卡车,都是进口的卡车。解放卡车正在制造,但技术也是苏联援助,很多造车的设备经常出故障,一出故障等待配件进口又是很长的周期。

  李科长来找江成,就是有一个精密点的零件需要生产,周厂长想看看江成能不能用厂里的设备和机床生产出来。

  至于那零件是用在什么设备上,或者什么地方的,机械配件厂不需要管。因为配件厂目前只是生产一些配件,并没有生产设备的任务。

  江成听到李安的话,是真没有想到国内的工业落后到这样的地步。完全是被苏联卡着脖子,那些所谓的专家来维修,招待费和维修费都是要国内出的。

  不过也就是因为国内的工业落后,才圆了江成在四九城时候忽悠的话。说国内设备落后,限制了他的才能发展。也就是四九城的工业领导自身清楚的确是这样的情况,才没有怀疑江成的话。

  现在周厂长也只是让江成去厂里看看,有办法就试试,没办法就算了。

  虽然江成是留学生,但毕竟只是七级工程师,这是加工精密零件,四九城那边的高级工程师都解决不了问题的,难道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初级工程师身上。

  江成答应李安去厂里看看,但这事情的确不着急,跟邻居王婶招呼了一声。要是他妹妹带着小孩回来了,就说他去单位里了。然后两人出了院子还去早餐铺吃了一碗面条才去的厂里。

  到了厂里后,江成还要在办公室等张工来,因为配件的样品和图纸在张工那里。

  图纸只是配件的构造图,不是制造图,比如一些直径,间隙,厚度之类的。

  李科长只负责把江成喊来厂里,其他的事情就跟他没有关系了。到了厂里他也就是跟江成说要加工的零件在张工那,等张工来了,看了东西后,能不能做去跟周厂长说一下就行了。

  江成在办公室等到七点五十多,厂里的一些领导还真是上班到达单位控制在十分钟之类,不提前也不迟到到达工厂。

  张工来到办公室后看到江成在,知道江成其实放了几天假,是被喊来看零件样品的。

  “江工。”张工笑着招呼了一声,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不小的零件和图纸继续开口说道:“这东西你有没有办法弄的出来。”

  江成看到张工手里的东西,他认得呀,不就是一个滚针轴承嘛。他以前拆变速箱和汽车一些部件的时候,没少看见这东西。

  只不过大小和尺度跟江成见的不一样而已,他没有想到国内会连一个滚动轴承都生产不出。

  “我看看。”江成接过样品轴承和图纸,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查看。

  这东西的确是属于精密零件,但在精密零件中又属于比较简单的东西,主要是依靠冷拔和磨削技术。

  冷拔技术不行,还可以找高级段工手工处理一下。关键是这磨削技术,后世都是用数控车床来磨削的。

  盯着手中的滚针轴承,江成逐渐的入神。脑中不管是原主还是穿越之前的江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不断的跳跃出来,在脑海里架构每一步的流程。

  但知识点有限,每次某个方向推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思维就只能停止下来,开始另一个步骤的推进。

  这一入神,江成就在凳子上直接坐了半个多小时,在一边的张工也没有出声打扰他。

  需要冷拔机,切断机,校直机,冲床,圆磨机~~。

  一个零件的生产,江成想到了每一个步骤需要的设备。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得有这些设备,而且有些设备已经属于精密设备了。

  “张工,带我去车间看看厂里有哪些设备吧。”江成回过神来说道,再不回神,他脑海里得架构如何制造哪些设备了。

  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下,设备的架构可能一个部件就得让江成思考很久。他不得不自我打断刚才的思维深入解析。

第24章 金手指顿悟状态

  “行,江工,你不会有办法生产这个零件吧。”张工好奇的询问道,要是真的有办法生产出来,那可就不得了了。

  国家现在推行工业自产化,能自己生产的东西就尽量自己生产,哪怕是一个螺丝也行。多生产一样,就减少一样产品对进口的依赖。

  而能自产的东西,这几年都自产完了,现在讲究的是攻克了。但有些东西就是摆在你面前,你工业设备落后,就是没办法制造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1/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