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暴君 第86节

  首上装甲的倾角极其夸张,形成刀劈般的锐利线条,仿佛撞过去就能直接将地方坦克腰斩。

  看着有点像M1,但细微处又有些区别。

  (MBT-70)

  这时炮塔上的舱盖打开,班达尔钻出来朝陆凛敬礼:

  “向您报道,少将阁下。”

第124章 统战价值

  看到这辆坦克的时候陆凛真有种自己又穿回去的感觉,但他看到班达尔那张大脸,又直接将他拉了回来。

  陆凛是气不打一处来,你特么怎么才来?

  老子可是指挥几个营的兵力,硬是拖着对面一整个装甲师好几个小时!

  但当他看到这辆造型设计极为超前的坦克,还是没忍住问道:“M1?”

  “呃,合众国的人称呼这玩意儿叫MBT-70,”班达尔挠了挠头:“说是用来对标酋长的,但实际绝对能把酋长暴揍一顿!”

  MBT-70,陆凛一听瞬间不淡定了。

  这玩意乍一听有点陌生,却是另外两辆大名鼎鼎坦克“原型车”。

  分别是普洛森的“豹2”和合众国的“M1”。

  没错,MBT-70是合众国与普洛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强强联手的项目,定位是取代M60或酋长,对标T-62成为下一代坦克。

  这辆坦克也算是冷战中期,西方坦克技术的巅峰尝试,是典型二代坦克朝着三代坦克过渡的实验品。

  严格意义上来讲,算是“2.5代”。

  不论是火力、机动性还是防护都碾压二代坦克,同时还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

  合众国是一定会保证技术代差的,陆凛琢磨过来:“这就说明M1已经被老美搞出来了?”

  靠,又给我们塞仓库里的老玩意儿!

  “这东西你应该放在正面战场上,而不是送到巷子里跟步兵绞肉!”陆凛看着那152炮口皱眉:“这明显就是可以装填反坦克导弹,远距离狙击坦克的大杀器!”

  “我听说城里情况紧急,而且这玩意儿等效防护听起来确实挺吓人的。”班达尔解释道。

  “来了多少辆?”

  “这倒是不多,一共只有六辆。”班达尔脸上似乎还残留着震惊的神色:“不过光这一辆MBT-70的进口价格,就快赶上M60A1的七八倍!是T-55的二十倍朝上!”

  陆凛听完之后也震惊了,怪不得老美这么热衷于搞军火生意,这利润简直无敌了!

  他想起之前听说过的传闻,波斯从合众国那里进口坦克,用的都是等比黄金,一辆M60A1价值8000盎司黄金(差不多227公斤)。

  “其他的部队呢?”

  “我放到城外去截击锡安装甲师的侧翼了,还带去了合众国的新装备,一种车载式的反坦克导弹,叫TOW什么的”

  我嘞个陶氏啊。

  陆凛终于拿到了他心心念念的武器,现在的双志终于得到了等同于上个世界里锡安从合众国那里得到的支援。

  而此时天上也传来战机的隆鸣,陆凛看到友军的标记,就知道这是F-4的空中编队。

  但从规模上看,却远超双志的进口数量。

  陆凛抬头:“所以现在演都不演了吗?”

  “是他们先叫的外援!”班达尔少校耸了耸肩:“你可别忘了,是谁在努科希尔被舰炮砸中,丢掉了一整个指挥部!”

  这句话直接给陆凛干沉默了。

  “呃妈的。”班达尔意识到自己不该提这茬,紧接着他看到陆凛的肩膀还在渗血,赶紧朝着身后大喊:“医疗兵呢!快带着少将往回撤!”

  “不用!”陆凛刚准备拒绝,却感觉自己额头烫得吓人,而且身上疼的厉害。

  他的左肩已经开始有点肿起来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原本靠着肾上腺素他还顶着一口气,可现在随着增援的到来,那口气也坠了下去。

  连带着脑子也昏昏沉沉的,两个士兵眼疾手快,一左一右将他架住,然后往车里送。

  班达尔也意识到陆凛现在的状态不对,于是朝他严肃道:“将总指挥权暂时交给我吧!”

  敢说这话,放在古代我第一个斩的就是你这厮。

  陆凛用仅剩的思维思考了一下现在的局势,支援部队已经赶到,同时他们还获得了合众国的支援,战况大体上就算稳住了。

  班达尔也是有过数次大战经验的指挥官了,在自己这种情况下,未必做的就能比他好。

  而且随着后续援助的增加,这场战争会先进入拉锯战,然后超长的补给线一定会让锡安苦不堪言,再加上有着合众国的援助,胜利的天平一定会慢慢倾斜。

  于是他点了点头,“那就都交给你了。”随后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

  锡安,210师。

  拉丹中将正在用手指敲打桌面,他已经接到了装甲师在西面接敌的情报,这就说明敌人的支援已经赶过来了。

  同时敌人的空军给他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压迫感,完全不像是阿拉伯国家该有的素质。

  “中将阁下,也许我们可以出动预备队,速战速决。”副官在一旁提出建议。

  其余参谋也是纷纷望了过来,其实在大部分锡安的军官看来,就算对面能凭空变出来一个师也没什么用。

  纵观整场战争,锡安打阿拉伯国家,大部分时候都是顶着数倍的兵力劣势,把阿拉伯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所以如果只是势均力敌的话,或许还不怎么够看。

  “接特拉维夫,”拉丹中将沉默了片刻:“我们要提前准备撤退的预案。”

  他的副官和参谋都面面相觑。

  “可是我们正在推进啊。”副官没忍住道。

  “你还没有感觉出来吗,”拉丹中将反问:“从前线传回来的反馈,我们遭遇了新型的武器装备,还有频次更高更精准的空袭,”他扫过每一张困惑的脸:“这说明合众国下场了。”

  “可是我们连预备役都还没出动,”参谋长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至少再试探”

  拉丹中将摇了摇头:“那些大国想让谁赢,谁就会赢。”

  他顿了顿:“而现在,他们选中了那个阿米尔。”

  “就因为双志是合众国盟友?”副官追问。

  “不,是因为他打出了统战价值。”拉丹中将道。

  虽然无线电里一片静默,但他知道那个年轻人一定活着:

  “他在双志的土地上打赢了我们的部队,在阿尔伊拉格也打赢了我们的部队,不管在哪里,他从来没有输过一次,也不管面对我们怎样攻势,他都没有后退一步。

  即便是在侧面战场上,他也有效牵制住了我们的主力部队,还通过‘石油禁运’闹得西方国家鸡飞狗跳。

  如果阿拉伯各国都是一滩烂泥,那他就是那颗在战场上闪耀的星。

  以往安特与合众国顶多就是支援一些武器,绝不对亲自下场,但这个阿米尔的出现,让这些大国意识到,阿拉伯还是有真正能打的将军的,只要他们肯付出,这个年轻人就能带给他们收获。

  他踩着锡安士兵的尸体,让自己成为了不可替代的那个人。”

  司令部内沉默了半晌。

  拉丹中将的命令很快被执行了下去,电话接通以后,直接打到了总理办公室。

  希尔伯特总理亲自接的电话,听语气似乎心情不错:“哦,戴维,我正在享受我的巧克力蛋糕,你是有什么好消息要汇报给我吗?”

  拉丹中将随即将合众国可能参战的推测说了出来。

  但得到的却是总理的质疑:“你是说现在只是怀疑?”

  拉丹中将沉默了,随后深吸了口气:“是。”

  “你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合众国参战了吗?”

  “.没有。”

  电话那头希尔伯特的声音变得很不悦:“拉丹,我给了你军衔!部队!地位!最重要的还有信任!

  你知不知道为了替你作保障,我每天要抗住来自联合王国为首的殖民帝国的多大压力!

  我们和哈希姆签订了十年互不侵犯的条约,还归还了约旦河东岸的领土,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你的210师,顺利抵达加纳姆!”

  希尔伯特声音突然拔高:“而现在你却跟我说,你要撤退?还是在预备役没有动用的情况下?”

  拉丹中将锐利的目光迅速在指挥部中扫过,但是所有人都面色如常。

  他硬着头皮解释道:“目前库尔德人的攻势已经被瓦解了,而一旦进入消耗战情况将对我们很不利,敌方有大概率会切断我们的补给线,到时候撤退都成问题”

  “那就速战速决!”希尔伯特总理道:“如果你要是觉得自己做不到,那我就换一个能做到的人来!”

  拉丹中将闭嘴了。

  于是在经过了一段不怎么愉快的工作汇报后,拉丹中将挂断了电话。

  参谋长开口道:“总理那边怎么说?”

  拉丹中将沉默了片刻:“不管是前期的投入,还是战略意义,这场仗都不得不继续打下去,而且总理仍抱有乐观的态度。”

  “也许双志的部队正在苦苦支撑呢,”参谋长安慰道:“毕竟直到现在,我们的进展都很顺利呢。”

  拉丹中将欲言又止,他意识到自己说的时间节点有些不对,不过现在也晚了,这通电话算是折断了他的后路。

  希望一切都不会按照他想象中的发展吧。

  “传我的命令,”拉丹中将道:“允许使用白磷弹和毒气弹进行清楼,见到任何非友军单位都可以立即开火。”

  参谋长听罢有些头皮发麻,这是在主动增加战争的烈度,整个加纳姆都将被拉入更深的地狱。

  “这样会不会”

  “听明白了就去做。”

  拉丹中将神色冷硬:“我们都是军人,服从上级的命令,是我们的天职。”

  ————

  双志,四方宫。

  以沙姆斯国王为首的双志贵族们,正在接见到访的合众国国务卿埃里希·冯·施特恩。

  在双志实施石油禁运后的第二天,埃里希就作为合众国以及西方世界的代表,出访了自己这个最铁杆的中东盟友。

  而经过了近两周的磋商,具体的合作框架已经大体订了下来。

  从外表上看埃里希·冯·施特恩是个方脸男人,带着长期熬夜形成的青黑色眼袋,像两道沟壑嵌在眼下,与锐利的眼神形成反差。

  总是操着一口有点拗口的德式撒克逊语口音,听起来十分冷硬。

  这老头看上去就一副不好对付的样子,但实际上却还是个“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还被誉为合众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在一间装点的精致而奢华的坐谈室,长时间的磋商让埃里希的眼袋很深了,他看着大王子亲手端上来的咖啡,从嘴角挤出一丝笑容:“瞧瞧,就连殿下都知道我是个劳碌命。”

  沙姆斯国王叫自己的儿子退下,随后朝着这位位高权重的国务卿问道:“施特恩先生,在你看来这份协议能维持多久?”

  “陛下,”埃里希用他那标志性的低沉嗓音回答道:“在华盛顿,我们管这叫'可预见的未来',至少在下次总统大选前,你们无需担忧。”

首节 上一节 8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