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90节

  当然今年略有不爽,毕竟省里考察过之后,来分钱的狗兄弟单位多了十几家。

  但是总收入没有减少,反而涨了一大截,原因也很简单,以前需要看脸色铺货的地方,现在随便塞。

  就像张大安现在开咨询会,之前在崇州的外沙市,那是拿不到的批准的,人家本地也有吃这碗饭的人。

  现在就不一样了,沙洲教育投资公司的员工数量还是个位数不假,可级别一提再提,省里直管一段时间,就能坐等京城的审核。

  只要审批通过,邱建民现在就死,他都是死而无憾的。

  他从军那么多年,又回到地方,这辈子没当过团长,但现在,他可不比团长差什么。

  所以邱建民绝不作妖,即便家里有亲戚各种疏通门路,他也是咬死了不松口,江宁、吴都、太湖、中吴、崇州等等地方,多的是他的老战友、老上级,搞点福利可以,搞一间办公室……那是万万不行的。

  他又不傻。

  不过对于张大安来说,今年稍微让他紧张一点的,是马洲校区的中复班成绩,他是正经挖来了几个面试过的“尖子生”,出个马洲市的中考状元,问题不大,因为过去一年,张大安都让人偷偷跟进过全马洲市所有初中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的成绩。

  马洲市最好的两所初中,大概率还是会包揽很大一部分的中考头部分数段,但最顶尖的那一批,新东圩港中学马洲校区的“状元陪读班”,基本上每个班的前五名,都能超过各校最顶尖那一批人的均分。

  能不能争第一,就是看状态,但从数量占比来说,马洲校区的中复班还是要更强一些。

  唯一悬念,就是能不能冲击扬泰大市的中考状元,这个含金量极高,只要能拿一个扬泰大市的中考状元,那之后的中复班,可以在省内其它十个地级市全面铺开。

  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中考模式和高考不同,十二个地级市就是十二种命题,不像高考在省内那么统一。

  而“张安教育”已经有了一个吴都大市的中考状元,再来一个扬泰大市的中考状元,那就证明这条路具备可复制性。

  这就会彻底击破很多潜在客户的心理防线,之前他们可能还会想着各地中考连总分都不一样,试卷更是完全不同,要说靠谱,肯定还是本地的补习班。

  现在只要出现吴都大市之外的区县中考状元,就已经能让他们心动,而如果是大市中考状元,那是有极大概率直接来咨询。

  六月二十七号之后,张大安托了点关系,当然主要是分管教育的刘静波,在初步打听了一下马洲市各中学在四六九八年的中考状态之后,就感觉还是马洲校区的考生状态更好。

  到了七月份,陆续出分,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先出,对比了一下之后,张大安基本上算是放了心。

  跟当初“状元陪读班”甩开沙洲市多个初中一大截一模一样,两个重要数据,一个是全员在高分段,在省重点线下的一个都没有,只不过省重点高中之间亦有差距,但再差也是属于高分段。

  七月九号,张大安去了一趟江宁,既是看看“张安健康”的二期工程,也是顺便打听一下今年高考分数线审定什么时候公布。

  “我也是听说,可能分数线出来要到七月二十七,最慢不会拖过这个月。”

  也忙得不可开交的房大桥,身为总监,却也清楚老板的核心业务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安教育”的中高考复读,所以多方打听之下,还是搞来了江口省招生委员会的一些消息。

  有些消息是真正费了心思打听到的,有些则是招生委员会故意放出来探探社会上的舆论反馈的。

  “七月二十七……那也蛮快了。行,就这样。哎,等等,老房,帮我再打听一下今年专科第二批志愿大概什么时候填。”

  “好,我去问问看。”

  不过房大桥也是好奇,“老板,听说你手上两个校区都是本科啊,怎么还关心起专科填报了?而且还是专科第二批志愿,这一批基本算上补录性质的。”

  “有一所地方大专在改制,我打算竞标拿下资质,直接过渡一下,然后办大专招生。”

  “卧槽!之前不是说谈中专的吗?”

  “中专也要办,地方二本的民办学院也在谈,全都试一试。机会难得,我现在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有,等过两年要是收紧民办本科或者大专,那就是真的后悔也来不及。”

  “……”

  知道张大安的核心业务是教育产业,但核心到这种地步,让房大桥也是瞠目结舌。

  这要是做到一定规模,能继续办下去?

  不拆有鬼啊。

  但是现在不用去想这些事情,正如老板他自己说的那样,现在是天时地利人和。

  去年还不好说,今年,因为“张安希望小学”陆陆续续被报道,之前在互联网上张大安跟人对喷的糟糕形象,一下子变得高不可攀。

  杀人狂魔扶老太太过马路,也会有人觉得他之前杀人肯定是有隐情,这个人指定本心是不坏的;大善人随口吐了一口痰,那就必须千刀万剐……

  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纯勾八扯淡。

  张大安在互联网上满嘴喷粪,完全没有素质,也没见有啥公益慈善上的营销,突然被人爆出来他干了这么一票,那真是玉皇大帝都感动哭了。

  省里之前不太方便吹他,现在就没问题了,隐隐约约已经拟定好了一个标题,“文理双状元,爱心在乡间”。

  可去你妈的。

  乡间是什么不知道,香煎那倒是熟稔得很。

  迟迟没有出这方面的报道,纯粹是大家都在等总分出来,之前有学校已经爆出来有个高分六百九十九分,报道过程中,沙洲市这边还以为是张大安,结果一查,好家伙,有个叫王立冬的六百九十七分,跟估分就差了一分。

  至于张大安的分数,倒是多磨了一个星期才有消息,原因很简单,他这回在作文上爆种干了一个满分。

  作文满分,那自然全都是满分。

  七百五十分不是哥的上限,只是因为总分是七百五十。

  马洲市率先发喜报,紧接着是沙洲市,然后是扬泰市发喜报,最后则是省内几家大报纷纷报道。

  大夏天还在工地上忙活的张叔叔这天可牛逼了,在带着小屁孩儿们暑假期间摘小平菇朵儿的时候,直接将报纸拍在了食堂桌上。

  “看见没有!七百五十分满分状元!就是我侄儿!牛不牛?!”

  “哇——”

  “张爸爸张爸爸,哪个是张安哥哥?”

  “……”

  报纸拍照水平一如既往烂,把张大安的形象,拍得跟老乡们切磋一下的建筑公司保安部经理一个味儿。

  一点儿状元的感觉都没有。

  小屁孩儿们还处于觉得“张安哥哥”很强的朴素阶段,而老乡还有工友们,就彻底不一样了,起哄笑着让张主任请客喝啤酒。

  也是巧,今天气温高得离谱,工地也停工了,张叔叔也是歇着吹空调还有排风扇,这光景就算是小工要去上水也不允许,都在找地方休息,食堂里的长桌板凳上,躺了一排又一排,乍一看跟超大型“太平间”一样。

  心情不错的张叔叔当即挥舞着报纸叫道:“敞开肚皮喝,想喝多少喝多少,今天费用,我包了!”

  拍着胸脯一脸得意的张正东笑得合不拢嘴,时不时还低头拿着报纸啧啧回味:“七百五……满分,连续三年高考状元,哎呀哎呀,这‘文曲星’……他就是姓张啊!”

第130章 我不是考神

  考神!

  考王!

  考霸!

  出分之后,地方小报对张大安的报道极其浮夸,这次并非是报社内部小编写的文章,都是直接从网上扒的,算是彻头彻尾的盗版。

  唯一讲究点儿的,是这些小报还有一行小字:转载自互联网。

  具体转载的是互联网哪家网站的内容,那是只字不提啊。

  但不管怎么说,张大安的“考神”头衔,基本上算是安上了。

  本来还在搞志愿填报的咨询讲座,结果一堆媒体人跑去堵着他采访,其中就有《能人对话》的外勤采编。

  《能人对话》的主持人卓洋,现在也拥有了本栏目的一部分版权,自己当老板,那肯定是卖力得多。

  他本来就一直跟“张安传媒”有合作,这次一听说张大安整了个大活儿,直接搞了个满分,当时就马不停蹄先派人后通知。

  奈何还是得等时间,张大安忙着一天赚七十二万的快钱呢。

  就算卓洋有三份薄面,不掏个十万八万,那可请不动张大安。

  哪怕是马洲市自己组织的不公开“谢师宴”,也得掏出场费,这是要入账的费用。

  否则张大安晚上睡觉就会想着,今天我没在路上捡到一块钱,还没收十万块出场费,那就是亏了十万零一块钱。

  这是要做噩梦的。

  媒体人本来想摆一下“无冕之王”的派头,结果么终于有京城来的提了一嘴京城卫视的邓小玲,此间往事,新人不是很清楚,老鸟则是如数家珍。

  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护官符”对他们没啥用,但是“护身符”……那还是挺有用的。

  跟张大安这种道德底线比他们还低的人打交道,那还是客气点好,“文化流氓”都讨不了半点好处。

  此间道理,“李吉八事件”亦有记载,至今李桑都未曾再出现在互联网上。

  人的名树的影,都是经验,也是生存之道。

  到了七月十一日,赚了一千八百多万的张大安终于有空,顺便养一养嗓子,然后跟亲自到马洲的卓洋唠了个十万块钱的。

  “张总,您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记录,我想问问您,您激动吗?我知道您肯定不激动。那么您有什么感想吗?我相信您也没有什么感想。那么您心里会平静吗?我觉得您一定很平静……”

  “你神经啊,话都让你说了,我说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

  卓洋顿时爽朗大笑,然后继续道,“好了不开玩笑,能听听看您接下来的打算吗?对于您连续三年成为高考状元,并且今年还是满分状元。虽然我很好奇,很想知道一些事情,但是,我还是觉得没必要聊这个,我相信,很多更感兴趣,您明年,会不会继续参加高考。”

  “首先呢,明年我肯定不会再参加高考,主要重心就是放在培训更多的状元出来。公司也已经不需要我再去考个状元,会有我们训练出来的学员去斩获这个头衔。”

  “其次接下来的打算,就是梳理一下‘张安教育’的业务线,并且整合一下资源,争取办几所新的学校,将利润更加丰富一下。主要是目前‘张安教育’的利润虽然丰厚,但还是不够多元化,我也无法预估未来这一块的政策会不会有什么变动,所以会从高考这件事情上退出,认真做好风险对冲的前期准备……”

  好好聊也能聊,张大安跟卓洋也说了不少自己未来的计划,感性的东西完全没有。

  既不为自己再次考上状元感到高兴,也没有三连高考状元的激动,仿佛媒体和社会上的热闹讨论,跟他毫不相关一样。

  镜头前的张大安,跟第一次在《能人对话》中的状态一模一样,他只谈利润、利益、利害,几乎让所有观众在看到这一期采访的时候,都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割裂感。

  人们无法将“考神”和电视上跟个机器人一样的张大安联系在一起。

  也只有当话题跟考试无关的时候,张大安这才逐渐有了一些人味儿,但还是不那么多,而且个人作风……很有问题啊。

  “您看您现在已经成年,再有几年,也达到了法定结婚年龄。那么有没有考虑过个人感情问题还有婚姻问题呢?”

  “没有考虑过,当然我也没打算考虑。”

  “啊?等会儿,没有考虑过的意思是啥?”

  “就是我没打算谈恋爱或者结婚,对我来说没有必要。”

  “……”

  听到这个回复的时候,卓洋都惊呆了,人中都下意识地拉长,不是哥们儿,你真就什么都敢在镜头前说呗。

  本来凭卓洋跟张大安的关系,事后剪辑一下也没什么,但问了张大安发现他无所叼谓之后,卓洋就彻底放开了整。

  “那我冒昧地问一下,您现在有女朋友吗?不对不对不对,这问法有问题,您现在有伴侣吗?”

  “算是……有?”

  “有感情基础吗?”

  “那没有。”

  “……”

  好家伙!

  卓洋都不知道这一段能不能播出去,还得回沪州之后问问看才行,最后结果还是能播出去,道理很简单,张大安又没说是包养啥的,伴侣……那工作上的伴侣也不是不可能啊。

  实在是要被通报批评,也先等播出去赚了收视率再说。

  于是当沪州卫视的播出去之后,江口省这边刚给“三连状元”做的正面积极报道,直接在互联网上毁得渣都不剩。

  初代“网络渣男”冉冉升起。

首节 上一节 90/1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