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徐青青点点头。“胜男,你说的没错,这是多么难得,多么勇敢,在如此深沉黑夜里呐喊,寻找光明……。”徐青青越说越激动,吴胜男也跟着激动起来。
“尤其是令我佩服的是标题,一代人,杨馆长和吴老师,曹老师刚刚虽然没说,不过按着我理解,这一代人说的就是曾经我们。”徐青青说完看着李枫眼神那家伙越加亮了。
“或许不止我们吧。”
吴胜男说道。“李枫,或许曹老师,吴老师都在里边,这是一个时代,二代甚至三代人。”
“有道理。”
徐青青赶紧记下来,好家伙,李枫都没想到,这家伙理解还挺多,一代人,李枫当然知道,写了肯定是了解学习过的。此时曹清平和吴川都相继发表了自己想法。
“李枫同志这首诗在创作手法上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曹清平说道。“尤其是意象的营构上称的上匠心独运,采用了与生活中生命感受密切的相关意象,用奇巧的手法组合出他对社会,对生活,对生命深刻体验。同时他使用了更简单,明确的词汇和句子表达出心中想法,避免了晦涩难懂等卖弄的文笔的写法。”
“这些都是我的一点浅显想法,供大家斧正。”
“曹老师说的太好了。”
吴川接着说道。“我也说说我的想法,我觉着这首诗在审美上同样具有可说的地方,尤其是审美原则上它是全新的,避开了情感的直抒,放弃景象的实叙,只是用意象和隐喻……来表达对于黑暗的否定,对于光明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高度的凝练和艺术上高度提纯,这是小说,散文等难以表达的出来力度和容量。”
好家伙,李枫惊讶看着曹清平和吴川,这两人阅读理解肯定满分啊,这些话,李枫其实也知道的,一代人评论中出现类似的话,没想到,这两位老师竟然这么快就分析出来。
这水平不低啊,这就有点令人意外了,李枫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两人老师太过夸奖了。”谦虚,但是李枫没有否认两人想法,这一刻更令徐青青等人惊讶了。
没想到短短两句诗竟然有这么多门道,太厉害了,一时间秦国盛,赵国栋,徐青青和吴胜男眼里满满钦佩,至于黄晓丽和吴小凤更是感慨。
果然她们比着作家,还有文学爱好者的文学青年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原来这首诗写了这么多内容,这么有思想深度。
“太厉害了。”
吴小凤忍不住感慨,黄晓丽听着直点头。“难怪诗刊都想刊登了。”
“诗刊要刊登这首诗?”
好家伙,虽然黄晓丽声音不大,可离着她不远的徐青青还是听清楚了。“真的?”徐青青这下一喊,众人全都听到了,诗刊要刊登这首诗。
众人齐齐看向李枫,尤其是文化馆副馆长杨青峰,还有作家曹清平,吴川几人,诗刊他们可是晓得的,真正诗歌刊物中顶级的存在之一。
“不是这一首。”
李枫这话一出口,众人看着他的眼神更是透出一丝震惊。
“不是这一首吗?”
黄晓丽她们几个还真忘记了,李枫当时是寄送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更直白要是没有李枫故事,再有《伤痕》爆发,怕是诗刊不会再次寄信过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虽然没有一代人那么多意味深长,可当写这首诗的背景众人了解之后,再看这首诗可就不一样了。
“李枫同志,我相信以后会更好。”
“是啊,李枫同志,如这首诗写的一样,我们要相信明天会更好,光明总会来临的。”曹清平和吴川看着李枫眼神透着一丝丝的敬佩,这是一位勇士,闯过生死关的,难怪能写出一代人这样深刻的诗呢。
别说这一刻,不光光杨青峰,曹清平几人,连吴胜男都带着一丝敬佩,多么绝望才会选择投河,经历过这些之后,李枫依旧勇敢的面对一切,追寻着黑夜里的光明。
好家伙,李枫觉着徐青青眼神炙热的可以烤死个人了,其他人也满是钦佩,还带着一丝感慨,搞的李枫哭笑不得,尼玛,这一切都怪系统,非要搞出这么一首诗,为了能发表,李枫不得不把自己的身世搞的悲惨一些,投河自杀,这种扯淡的事现在都挂自己身上来了。
“大家放心,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一刻轻舟已过万重山了。”
“对,轻舟已过万重山,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是啊。”
众人齐齐说道,甚至还聊到了,刚刚复出的老人家,现在黑夜破开了帷幕,黎明就在眼前,光明已经离着不远了,说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不为过。
这一刻,李枫重生了,至少其他人这么想,这就更令人佩服了。
李栋无语了,咋越描写越黑呢,算了算了,好在时间快十二点了,李枫招呼众人坐,自己去做饭。
“差点忘记了。”
吴胜男和黄晓丽,吴小凤可是带着一些菜过来的,黄晓丽不用说老公是放映员,不缺票和野鸡,野兔的,这不带了一只腊味野鸡。吴小凤家里一般可也是公社副书记,革委会主任,副食品还是有一些,吴胜男不用说了,不说他爸,她妈也是街道办主任,这会过来带了一些副食品。
“你们太客气了。”
全是好东西,十多个鸡蛋,二把粉丝,还有一只腊野鸡,这家伙猪肉都不用了,有了这只鸡,再加上鱼虾,鸡蛋,粉丝,这席面别说作家交流团来了。
省领导来了,一样不虚,李枫赶紧招呼回来散工张文娟,还有大丫,二丫两个丫头做饭烧菜,好在厨房前些天修房子重新弄了一下,有了一大一小两口铁锅了。
可以一边煮饭,一边炒菜了,可比过去一口锅方便多了。
“小鸡炖蘑菇。”
再加上粉丝,那味道没说的,鸡蛋炒韭菜,再加点青椒,味道也是很不错的。杂鱼锅子更是炖香味四溢,再炒一个河虾,鲫鱼直接炸一下红烧。
“哇,好丰盛啊。”
大木盆装着一大盆子白米饭,再加上一桌子荤菜,有鱼有肉,有鸡有蛋,李枫还特意拿了两瓶酒。
“酒就算了。”
杨青峰连连摆手。“下午还要回文化馆,这酒就算了。”
“行,那来点饮料吧。”
李枫去冲了一些饮料过来,招呼大家尝尝橘子粉,还是挺好用的,味道也不错,尤其是这年月,平常喝着橘子汽水机会都不多,这种后世科技产品,味道简直甩这个年月橘子汽水十条街。
“真好喝。”
大家一边佩服李枫文笔,才华,一边又有些羡慕,李枫有那么多读者喜欢,家里什么都不缺,简直比城里人还城里人。不过这也是他应得的,苦难过去了,轻舟已过万重山了,接下来就是柳暗花明了。
“大家别客气啊。”
杨馆长,曹老师,吴老师……吴公安……大家都动筷子,多吃菜。”
这年月大家吃饭不客气,先吃饱再说,再说这好菜饭,连带着有点成迷妹的徐青青都干掉了两大碗米饭。“真香。”
“加了点猪油。”
锅巴脆香脆香的,吃完米饭再来上一块泡了小杂鱼汤,美滋滋啊,李枫都忍不住再来一块。这顿饭菜,杨青峰等人吃的十分满意,以至于给粮票和菜金的时候满是不好意思。
“李老师,来的太匆忙了,回头回去我就再给补上。”
“杨馆长哪里话啊,其实这些我真不该要的。”
“李老师,你可一定要拿着,要不,我就更没脸再来了。”杨青峰说道。
“那好吧。”
五块钱,十斤粮票,还行呢,挺不少的,毕竟中午一顿,一人一斤粮票还是要不到的,至于菜吗,虽然有鱼有肉,可五块钱也差不多了。
“叮铃铛。”
“咦,安军你咋来了?”
“有封你的电报。”
“电报,我的?”
李枫有点疑惑,杨青峰见李枫脸色变幻。“李老师有事?”
“没什么,上海文汇报给我拍了封电报。”
“上海文汇报?”
杨青峰惊呼一声,离着不远的曹清平,吴川等人听的清楚,上海文汇报,众人齐齐精神一震看向李枫,难道是……?
第115章 不会搞手艺活的作家不是好的农民
别说几位作家了,连文学爱好者也知道上海文汇报,这可是国内颇有名气的报刊。这会给李枫拍电报,别是邀稿吧,众人看向李枫眼神又多了几分钦佩。
“咦,还挺快啊。”
“过稿了?”
黄晓丽和吴小凤,吴胜男可都知道,前些天李枫寄了一份稿子给文汇报。
“过了,不过有些地方还需要修改一二。”
李枫心说,这些大报刊就是有这些臭毛病总觉着你的文章要修改,校正一下才还发表,其实有时候修改意见也就那样。咋说呢,编辑的毛病不挑点错出来,显得他们没水平。
真能耐,早自己写文章了,当然一些任何写文章都会出现一些或多或少问题,当然不包括抄的。“唉,还有去一趟上海。”
“过稿了?”
杨青峰,曹清平和吴川,徐青青等人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听岔了,尤其是徐青青忙追问吴胜男。“胜男怎么回事,李老师给文汇报寄过稿子?”
“前些天寄了一篇短篇小说,写的挺不错。”
吴胜男瞥了一眼李枫,这人给人惊喜可真不少,光是自己晓得这段时间就有多家报刊,杂志回信收录稿子,先前读者回信就不说了,只是普通省级刊物。
现在这可不一样,上海文汇报,这可是大报刊,名气可一点不比人民文学小多少。
“李老师可真厉害。”
徐青青都快舍不得走了,眼睛盯着李枫,一刻都不舍得移动开,吴胜男看着徐青青微微皱眉,这丫头别是有啥想法吧,这年龄可差着不少呢。
再说徐青青她爸妈不会同意她和一个农村户口的处对象,这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虽然李枫现在很厉害,可谁又能保证这以后还能如现在这么高的创作热情和能力呢。
吴胜男觉着得找个时间和徐青青说一说,别头脑一热做出啥事情来,那时候自己就不说了,不定还有连累到李枫。
“哪里,不过运气好而已。”
别说吴胜男怕了,李枫也挺怕这种脑粉,谁都不晓得这样粉丝会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他可不想被连累。再说他没有想过跟着读者发生点什么,拉开点距离为好。
当然同时也有谦虚的成分,毕竟这书多半都是系统出的,自己最多修改个名字,扩充一下多挣点稿费而已,其他主要剧情还是系统给的。
“太谦虚了,李老师。”
运气好,上个地区报刊,甚至省级普通报刊杂志都可能,可连续被三家顶级刊物收稿,这要说运气,那就见鬼了。
“是啊,李老师,真没想到,你不光光产量高,质量更高啊。”杨青峰这位文化馆的副馆长感慨并发出邀请。“你哪天得空,一定要去咱们文化馆一趟,给大家讲讲课。”
“讲课,那我可不敢。”
李枫连连摆手,开玩笑,糊弄人一下还行,讲课自己真没那个本事,本身不是搞文学的,只是凑巧了为了赚些稿费,再有大学的时候谈恋爱,蹭了一些汉语言方面课程,了解一点点。
聊聊天,靠着这点知识再加上自己后世阅历,还能凑合,可讲课那可不是三五句话,至少个把小时,李枫可没有那个本事撑得住不漏馅。
“杨馆长,我这可不是推辞,实在是觉着自己本身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再沉淀沉淀。”深怕杨青峰再说出邀请的话来,李枫赶紧补充道。“那太遗憾了。”
杨青峰满是遗憾,要知道李枫可是现在桐城县最大牌的作家,得到三家顶级刊物的认可,这要去文化馆讲讲课,自己也是十分有面子的。不过讲课不成,杨青峰又发起邀请准备在李枫作品发布之后开个作品研讨会。
李枫想了想还是答应下来,毕竟作品研讨会主要集中问题都在作品本身,这个回到后世很好查看的,只要记下来应付下问题不大。“那好,到时候杨馆长安排通知我就行。”
“那可说好了。”
既然讲课不成,作品研讨会能在文化馆开也是十分不错的。
“杨馆长,到时候可要通知我们一声啊。”
曹清平笑说道,这种作品研讨会可是很好学习机会,谁不想自己作品能登上那种顶级刊物啊。
“曹老师,吴老师和大家都放心,一定给你们留位置。”
“那太好了。”
这一刻大家恨不得现在就开研讨会,到时候可以看到那些好作品,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有吸引力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