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8小旅社 第114节

  “大脚婶子,咋样昨天捉了多少刀鳅?”

  “没多少,还没二斤呢。”

  “哎呦,不少啊,俺家就有斤把头。”安宁端着一木盆,满满当当都是鱼虾,虽然刀鳅不多,可其他鱼虾却是不少,少说六七斤有的。

  “你家别的鱼多啊,俺家就二斤刀鳅。”大脚婶子瞅了一眼,别说自家的刀鳅是最多的,她心里合计回去跟着家里男人说一声,晚上再去那地方瞅瞅可不能给别人晓得了。

  其他各家捉多捉少的都有,其中安顿,安友,安雨几家都差不多一斤左右,还有一些其他杂鱼,大叫嫂子家竟然捉了三斤多黄鳝。“黄鳝好东西。”

  没法子,刀鳅越捉越少,回头怕是只能带些黄鳝回去了,至于杂鱼到时候看,毕竟这玩意不容易养,甲鱼也行,可惜甲鱼捉的不多,现在为止还不到二十只甲鱼。

  黄鳝到现在收的其实不少,快三十斤了,刀鳅最多快六十来斤了,一天下来能收个十来斤,还算可以,当然离着李枫目标还差一点。

  “大脚婶子,二斤一两,六毛三,还有二斤半小杂鱼二毛五,一共加起来八毛八分钱,给你一块。“

  “啊,一块啊,俺没带零钱。”

  大脚婶子一喜,昨天他爷几个熬了大半夜倒是没亏,八毛八分钱呢,差不多跟着三个壮劳力一天工分钱差不多了。

  “没事,一毛二,我先给你记着,明天再扣就成了。”

  “那好。”

  大脚婶子接过一块钱提着木桶,高高兴兴回家了,其他各家一一上前,称量刀鳅,杂鱼卖钱,得了钱的一个个喜滋滋的,没捉到或者捉的少看着捉的多的,满是羡慕。

  还有几家瞅着天天排队的李枫家,心里别提多酸了,尤其是韩王氏家几家跟着李枫关系不好的,可是没少酸溜嘴,这一天三五毛钱进账谁见着不羡慕的很。

  “大叫嫂子,三斤黄鳝,二斤杂鱼,一块一毛钱。”李枫把钱递给大叫嫂子,一块一毛钱,这可比大叫嫂子三天的工分钱还多,买回购粮都能买个十多斤别说救济粮了。

  这要是天天得这么多钱,两月她家口粮就解决了,大叫嫂子忙接过来。“大丫爸,俺先回去了。”

  “成。”

  李枫见鱼虾收购差不多了,没人再过来了,这才回屋把刀鳅倒进破了水缸里,黄鳝倒进木桶,杂鱼虾子直接倒进大木盆里。等会得空给处理了,小鱼小虾直接晾晒做干鱼。

  大点可以炖着吃,今个运气不错,还有好几斤大鲫鱼,正好中午来客人,红烧鲫鱼,再炒个虾米,炖个杂鱼,简简单单几个菜,至于爆炒黄鳝就算了,黄鳝好养活,还是先吃杂鱼吧。

  “大丫,二丫,文娟快拿碗筷。”

  一早简单搞了点杂鱼锅子,贴了面饼子,别说面饼子泡这鱼汤吃着真舒服。“真香,一人一块。”饼子是李枫用手拉出来,一尺来长,大概一斤左右,全死面的。

  这家伙一个饼子抵得上十来个小点馒头了,吃着顶饱的很,吃着十分劲道,尤其是饼子多半贴在铁锅上烙出一层焦脆的外壳,三分之一部分浸泡在鱼汤中,带着鱼汤香味和油光,吃着既肉劲又有鱼汤鲜美味道。

  “好吃。”

  张文娟现在觉着下乡当知青可真好,在家一年吃不到的好东西,来大哥家不到半月全吃着了,先前吃肉肠胃受不住呢,现在肠胃都适应了,吃多少肉都没事了,再不会吃两块肉都要拉肚子了。

  “好吃多吃点,锅里鱼虾多,一人装一碗。”

  别说面饼子还真吃,白面加点玉米面更香了,当然是筛了的棒子面,细腻的多,正好家里有小猪崽子筛了棒子面渣滓给小猪崽子吃。吃完饭,大丫和二丫收拾碗筷,张文娟去喂猪。

  李枫倒是没啥事情做了,收拾一下家里,这就出门了。“大丫,记得走的时候关上门。”

  “晓得了,阿爸。”

  “哦,对了,记得写写字啊。”

  这几天李枫都有教大丫和二丫写字,张文娟也在边上帮忙教着,只是这丫头文化水平稍微差了点,李枫都在想要不要送这样也去上学,不过最后还是算了,张文娟似乎不是学习的料子,算了,倒是养猪挺会的。

  “嗯,俺刷好碗就写字。”

  交代好家里,李枫去了一趟大队借着牛车,为这牛车的事,李枫又给韩富田说道一阵。“搞啥交流,不知道现在俺们乡下干旱的很,大家都忙活抗旱救灾,这些城里人吃着商品粮不用操心粮食。”

  李枫还能说,这些人真是吃了撑的,可人家是看自己面上,再说上次上梁文化馆也是给面子,要不杨明也搞不来那么新的彩色片和彩色放映机,这可是宝贝呢。

  “富田叔,富国叔都答应了,你看?”

  “去,真是不帮忙还捣乱。”

  最终韩富田还是批了,不过交代李枫。“你可得快着些,别耽误干活。”

  “晓得。”

  李枫忙答应,牛车到手再说,套好牛车李枫没耽搁,直接赶着直奔着公社,这几天没来公社了,家里还真需要填补些吃的用的,别的不说,最近吃鱼用的油有点多。

  这不猪油罐子都快见底了,得买点猪肉,炼油,好在现在李枫和养猪场关系不错,一月能多搞几斤肉票,现在手里倒是有二斤肉票,来到肉摊子,还算早买了一块半肥半瘦的,至于全肥肉的这会早没了。

  “这天可真够干的。”

  本来土路尘土就多了,现在天干物燥的,尘土更是飞扬了,李枫都不得不学着在头上裹上毛巾,没法子,他真不喜欢戴帽子。“总算到了。”

  解下毛巾,好好拍打一番,即使这样,李枫身上还是有些尘土,没法子,别说农村,城里现在想要干干净净的也只有当干部了,平常不出门,出门有车子坐才行呢。

  要不你骑自行车都一身灰尘,你想干净可有难度了。

  “先去汇款单兑换了。”

  来到邮电所,这会吴小凤,黄晓丽都不在,只有白洁在,李枫对这个白洁不太感冒。“汇款单?”白洁接过来看了一眼吓了一跳,一百多元呢。

  好家伙,赶上她三个月工资了,她可是晓得,李枫最近来兑换好几次都不是找她,平常要不是黄晓丽,要不吴小凤,这会两人不在才找她的。

  没想到,这人倒是真厉害,唉,白洁还有点后悔,要知道李枫三十来岁还没媳妇呢,自己年龄倒是般配,工作十分不错,要不是先前一点小误会。

  或许还有可能呢,要知道当这人老婆倒是也不错,这月听说光是补助加亲戚寄的钱就有三四十块还不算稿费呢,这一下就上百块钱,整个公社甚至县里没几个年轻干部比的上这份工资的。

  李枫可不晓得,白洁心里想法,要不肯定啐她一脸的,你想啥美事呢,他可是有老婆的,绝对不会搞三搞四,他就不是那样的人,最多结交几个红颜朋友。

  “怎么了,兑不了?”

  “签字吧。”

  白洁说话语气稍微柔顺一些,平常来办事的,她可一点都不客气了,一群乡巴佬还指望她一个县城来的客气,开啥玩笑,没骂你们都算积德行善了。

  兑换了钱,李枫随意装进口袋里,又问了读者来信,白洁少有帮忙找了一下。“还不少呢,这些是包裹?”白洁有些愣神,平常这些都是黄晓丽和吴小凤做的,她和李枫关系不好,这不不太关心李枫的事。

  没想到,李枫这么多读者来信,而且还有不少特种挂号信,她可是晓得,这种信件一般寄送什么,布票,粮票等票据,外汇券之类的,再有就是包裹了。

  这可实实在在寄送东西,上面都有标注,这是麦乳精,还有糖果,饼干,果子,这可都是实实在在好东西,这还几包呢,至少四五斤有的。

  当个作家,这太好了点吧,白洁可不晓得,一般作家还真没这个待遇,因为《伤痕》没有出版,不曾想比出版还要火爆,禁书,你越是禁这年月文学青年们越加喜欢。

  再有知青更是当李枫为他们发言人,盟主,更是愿意给李枫写信寄送东西,好家伙,全国知青和文学青年可不少,几千万上亿,这家伙没有出版社寄送信件,那只能给了李枫这个作者寄了。

  《伤痕》稿子下面地址写的明明白白,要不是偏远山区怕是早就有读者上门了。李枫拿了信件和包裹顺手放到箩筐里,没功夫和白洁啰嗦,直奔着供销社。

  猪肉买了,可家里酱油没了,这不提着个酱油瓶来买灌瓶酱油,副食品票几乎没的,好在还够买两块豆干,说了巧今天豆干竟然还有点。

  “还行,这下倒是够用的了。”

  买好东西,李枫就赶着牛车来到公社,谁知道交流作家和文学爱好社的成员没到呢,吴胜男找了过来。

  “正好,我找你有事呢。”

  黄胜男似乎还挺着急的,李枫有些疑惑,有什么事情比迎接交流作家更重要啊。“啥事?”

  “你表弟被人举报了。”

  “啥玩意?”

  李枫有点懵逼,谁被举报了,表弟,高就和高成兄弟,他们出去差不多十天了,去先前村子收购瓷器之类,当然这是暗地里收的,表面是剃头啊。

  “为啥啊?”

  怎么给抓了,李枫有点慌,这年月抓起来可没好事。

  吴胜男刚了解一点信息,不多,现在就知道被人举报偷偷摸摸,打听一些东西,好家伙。这是被当特务了,尼玛,李枫这下真慌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要是给关起来判几年可咋办,甚至出现更极端的,枪毙都可能。

  “谁举报啊?”

  李枫这下可不管什么作家交流了,自己员工要紧啊,没他们打工,自己光光靠着上工得那点工分,十天半个月都赚不到二块钱,收购刀鳅都差十万八千里呢。

  这能不慌嘛,再说了,高就和高成帮着自己收东西,出了事情,李枫至少他良心上肯定是过意不去的。

  “生产大队的剃头匠。”

  吴胜男把打听来的消息和李枫说了一番,原来是被大队里剃头匠举报的。一般大些的大队都有自己的剃头匠,即使没有隔壁三五个大队也会有剃头匠承包。

  到年底或是大队给工分,或是别的大队给粮食,总归一年下来有些收益,这都已经划归好的,定下来的事,谁知道高就和高成兄弟这一来,剃头剃的相对好看些,一些年轻人偷摸剪头本来没啥事情。

  不耽误人家剃头匠赚工分,粮食,可谁知道,几个大队年轻人竟然鼓动起来,想要把承包这块给高就和高成兄弟,两人也有介绍信,离着不算太远,一年来个二三次也没大问题。

  这下可就动了别人蛋糕了,再加上高就和高成有些行为是有些令人怀疑,这不给举报了,这一举报一调查,不得了,还真是干了不少事情。

  瓷器,银元,这可都是四旧,再有一些东西都必须售卖给国家的,平常还好说,现在抓到了,那可就不是三两句能说好的。还好县里这边第一时间接到消息就给吴胜男打了电话,毕竟高就和高成介绍信上说是韩家坝李作家表弟。

  作家啊,还是县里出名作家,更加和吴胜男关系不错,这不第一时间得了消息告诉了吴胜男。

  “那不会判刑吧?”

  李枫心说,尼玛这下可麻烦了,这算是扯蛋了。“现在人在哪里?”最坏的结果就是,李枫带着两人回现代,至于之后怎么办,最多不来这边了。

  时空旅社暂停营业,当然这是最坏结果,李枫肯定不愿意的。

  “我已经帮你说了话。”

  吴胜男说道。“只不过怕是一时半会还出不来,问题不算太大,可那些东西有点问题。”

  “那就好。”

  能出来就好了,至于东西嘛,先不管了,人出来再说吧,真是倒霉了。“唉,这下得好好招待一番过来作家了。”作家身份太有用了,得好好经营才行啊。

第113章 一代人

  “这会交流团正好过来,我这不方便过去,等下午麻烦你来捎带我一趟。”

  唉,李枫也挺无奈,不好放弃这次交流要不显得自己太傲慢了,人家都来到家门口了。再说这人都进去了,高成和高就两人都有蹲派出所的经验,再说还有吴胜男呢,她老头子可是桐城的公安的头。

  打好招呼,两人先在里边歇一歇,等这边忙活完再去接他们,真是,咋一点都不小心,这年月还得小心些,别给抓了,这次还好问题不大。

  只是怕以后不好开介绍信了,大队这边肯定会晓得,等回头还得开个证明,两人现在户口问题都没解决呢,还好现在对这方面要求不严格。

  有大队证明,再加上吴胜男帮着说话,最多罚点钱,蹲几天,可惜了,这下怕是剃头挑子都要撂了。“亏大发了。”回头怕是还要请吴胜男吃饭,得好好准备准备。

  吴胜男这可是条大腿,先抱紧了再说,至少不会因为特务之类无稽之谈问题被抓起来。“吴公安,要是中午没事,要不去家里吃个饭,正好县里作家和文学爱好社的朋友过来交流。”

  吴胜男也是小文青,上次还为文学社做中人呢,想来社里不少朋友,正好借着这次机会和吴胜男加深些关系。“我问下今天的工作,如果上午不忙的话,我就过去。”

  “那太好了。”

  李枫一听,这跟着答应差不多。“正好我和县里作家们,文学社的文学爱好者不太熟悉,到时候还需要你帮着介绍介绍。”

  “没问题。”

  吴胜男想到自己几个朋友也要过来,正好他们对李枫挺好奇的,这次来交流,自己倒是可以帮着好好介绍一番,要知道李枫一些事情,她还是十分了解的。

  “哦,对了,还有吴小凤同志,黄晓丽同志如果有空的话,愿来的话,可以一起过来,难得热闹热闹,可惜杨明同志有工作,安军刚我问了,公社这边走不开,要不就更热闹了。”

  人情世故,李枫现在越加觉着即使这个年代依旧十分重要,要不遇到高成高就这样的事情,李枫没点人脉即使是作家,怕是也要费上不少功夫,起不少波澜的。

  “小凤她们去大队送信了,等会回来我帮你问下她们。”

  吴胜男心里猜测两人大概会答应,毕竟都算是对文学,诗歌有所爱好的,毕竟都是上了高中的说是文化人也没的错。

  “那我回去多做些饭菜等着了。”

  “那我给你拿些粮票。”

  吴胜男平常去别家吃饭的时候都会带粮票和菜钱,这是原则问题,李枫倒是没跟着客气。

  “粮票,我收了,这菜钱就算了。”

首节 上一节 114/2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