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尸人 第568节

  可能,再过个两三浪,俩怨婴就能到达转世投胎的标准了。

  别人的胎教,是肚子大了后才搞的。

  谭文彬这是在俩孩子投胎前,就先搞起,想着这样下辈子投胎后,带点惯性和感觉,上学时成绩也能更好些。

  等这本童话书读完,谭文彬打算教教它们加减乘除。

  这些,柳玉梅都看在眼里。

  常人眼中的会来事,往往是市井层次上的油腔滑调。

  可这种段位,哪可能骗得过真正的明眼人,也根本骗不了鬼。

  真正的善于交际,是以感情换感情。

  相较于远子哥的感情荒漠,谭文彬这里是情感过剩。

  林书友则站在坝子上,学着楼上的小远哥的动作,一起打拳养生。

  虽是喧闹却也是平和的一个早晨。

  柳玉梅端起茶杯,正欲品茗时,杯中茶水忽的一晃。

  她抬起头。

  头顶的天还是这片天,云还是那些云,可原本笼罩在上方的一层无形盖子,却被揭开了。

  柳玉梅看向大胡子家方向。

  好端端的,怎么就忽然收敛起了脾气?

  这地界因你而干净了这么久,这忽然一撤手,脏东西岂不是就要逮着机会卷土重来了?

  不过,柳玉梅很快就联想到了前几日的“人丁稀少”,再看看今晨,人员齐整且生机满满的情景。

  很明显,小远早就知道会这样,大概率,这件事还是由小远亲自推动的。

  这孩子,确实气派。

  上次是酆都大帝,这次是桃林下的那位。

  虽说后者肯定比不上前者,可那也绝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就算奄奄一息只剩世间一尾残留,但没去搅风弄雨,只是因为人家脾气好,而不是没那个能力。

  柳玉梅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秦柳两家,不也是被这孩子“操控”的一部分么?

  得亏自己上手抢人早,也有自己孙女助力在,要不然这种孩子,压根就不愁去处。

  说到底,还是秦柳两家,乘了他的东风。

  李追远收拳,对着下面拍了拍手。

  下方,大家伙以最快的速度,更换好衣服,打包好装备,背上登山包,上了二楼。

  手里夹着烟准备晨咳的李三江被这齐整的一幕吓了一跳,问道:

  “这是做啥咧?”

  李追远笑道:“太爷,我们玩游戏呢,斩妖除魔。”

  “噗哧……”

  李三江被逗笑了。

  见大家都围在小远侯身边,小远侯把熊善家的孩子放在面前,再将一个玩具一样的罗盘摆在孩子襁褓上。

  如此荒唐的一幕,再搭配润生侯壮壮他们一脸严肃认真的模样。

  不行了不行了,忍不住,是真忍不住。

  李三江赶忙捂着嘴,匆匆下了楼。

  孩子们玩得这么认真,他生怕自己笑出声来,败了孩子们的游戏兴致。

  下了楼,来到坝子上,李三江看见柳玉梅站在那里,很认真地看向楼上。

  他不由笑道:“细伢儿们电影看多了,耍着玩呢。”

  柳玉梅有些哭笑不得地看了这老家伙一眼,坐了回去,重新端起茶杯。

  ……

  二楼露台。

  李追远的罗盘放在笨笨的肚子上。

  笨笨似是觉得痒,又觉得这么多人围着他很有趣,所以不停“咯咯咯”地笑着。

  桃林下的它,准时翻身打盹儿。

  脏东西,卷土重来。

  李追远眼睛看着罗盘,不停在五份地图上,画圈做标记。

  画好一张地图,就交给一个人,每个人,都对着一个大方位。

  润生、谭文彬、阴萌和林书友四人,分别对应着四个方位,每个人手里都拿好了画圈地图。

  自然生成的鬼魅寥寥无几,毕竟这需要恰好卡时候,反倒是那些外来的邪祟,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想要进来抢占生态位。

  放在过去,每一头邪祟都能让自己如临大敌,可现在,这种级别的东西,甚至都已不用自己亲自出手。

  相较于江水推出来的巨凶,它们这些,压根上不得台面。

  “认清楚位置,看清楚形势,既要追求快,也要追求干净不留根。”

  四人站起身,齐声道:

  “明白!”

  李追远收起罗盘,将孩子抱起。

  这一刻,他想起了过去曾给自己取的外号……南通捞尸李。

  桃林下的那位,不可能永久镇压下去,它终有一天会消散。

  一如酆都大帝坐丰都,各地庙宇镇一方。

  人的名树的影,有名有威慑力的道场附近,邪祟往往不敢靠近。

  李追远将目光投向远处的田野,

  开口道:

  “是时候让它们知道,南通,到底是谁的地盘了。”

第180章

  林书友左手拿着地图,右手托着罗盘,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目的地。

  他们每个人都标配一个罗盘,但除了谭文彬能借助罗盘似模似样地看一点风水外,像阿友、萌萌和润生手里的罗盘,只能当个大号指南针用。

  坐标点在一个乡镇下的村子里,林书友把登山包摘下,抱在怀中,在路边坐下。

  旁边是个民房,民房主屋旁有个单独的小砖屋,是厕所。

  林书友刚坐下没多久,就有一个婶子从屋里出来上瓷缸。

  没拉帘子,身子一转,面朝外,后撅,半蹲,棉裤向下一扒,直接坐上了那木质带俩扶手的座椅。

  林书友只觉得眼前闪过一大片白,然后马上撇过头,红了脸。

  “你是谁家的伢儿啊?”

  正在方便的婶子闲着也是闲着,对林书友发问。

  “我不是本地的。”

  “哟,讲普通话哦,呵呵,那你老家哪里的?”

  “福建的。”

  “福建啊,那边人是不是都做生意,很有钱?”

  “没有。”

  “我听说你们福建人都老有钱了,家里盖的房子都好多层楼。”

  此时,婶子如同端坐在龙椅上的太后娘娘,林书友则像是座前被问话的白嫩公公。

  林书友本想着继续在这里坐着,等人家方便完也就安静了。

  毕竟他找到的坐标位就在这里,现在是下午,估摸着等晚上邪祟就要出来了。

  但那婶子说话的声音吸引了附近几个民居里的婶子,有几个婶子从家里走出来,来到这里,开始聊起了天。

  聊着聊着,其中两个也开始了催,看样子她们也要方便一下。

  时不时地,还会故意对林书友喊话,问问他的情况。

  一个模样长得俊俏的年轻外乡人,抱着个包,在路边坐了这么久,确实很让人好奇。

  最后,还是林书友败下阵来,离开了这个最精确位置,起身去了稍远一点的平房前。

  平房四周是农田,门前有条小溪,溪旁有一棵柿子树。

  林书友背靠着树根坐下,虽然距离远了点,但平原地势开阔,还是能清楚看见先前那个坐标点。

  就这样,一直安静坐着,直到黄昏。

  平房烟囱里冒出了炊烟,一个老爷爷挎着一个工具箱提着一把锯子,从外头小路上走回来。

  他是个木匠,会接一些附近村里的散活儿。

  子女都分家单过了,他不愿意跟去,觉得自己过日子自在,老屋里就他和老伴儿生活。

  老爷爷很热情,主动过来和林书友说话。

  只是老爷爷不会普通话,甚至听起来都有些困难。

  林书友自觉在李大爷家住的时间里,也是学了一点南通话,可他没料到,只是从一个县份去了另一个县份,这老爷爷的方言自己竟是完全听不懂了。

  一老一青,就在这柿子树下鸡同鸭讲了许久。

  随后,老爷爷对屋子里喊了两声,老婆婆从厨房小门里出来,笑着看了一眼林书友,就又进去了。

  老爷爷伸手拍了拍林书友肩膀,再发力想要将他搀扶起来。

  林书友明白了,这是要请他吃饭。

  他登山包里有补给,忙拒绝说不用,但阿友越拒绝,老爷爷越热情邀请,渐渐逐步要发展成互相拉扯。

  语言不通,热情是相通的。

  最后,林书友实在没办法,只能鞠躬感谢,答应了。

  晚饭不在屋里吃,而是在外头摆了两张方凳当桌子,再配上三个小板凳。

  这吃饭的习惯,倒是和李大爷家差不错。

  除了下雨天,李大爷家也基本都在坝子上摆桌吃饭,吃饭的时候村道上有人经过时,还能方便聊聊天。

首节 上一节 568/10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