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拒当冤大头开始奋斗 第47节

  “就那翻新的程度,没有几十块钱绝对搞不定。”

  没想到吃瓜竟然吃到了自己身上,王程鹏坦然一笑,说:

  “没啥情况,那自行车就是我搞坏的。”

  “再加上之前总是问建华爷爷借自行车,我琢磨着刚好就趁着维修的功夫翻新下。”

  “钱没几个钱,实在要算,那也是我得感谢建华爷爷经常借我自行车。”

  “好了,现在是工作时间可别闲聊,被抓了可是要被警告的。”

  开玩笑,这种事情王程鹏又怎么好让他亲自反转,尤其是在不知道二伯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的情况下,他更是不会乱说。

  这黑锅他背都背了,也不介意多背上点时间。

  为了让自己远离八卦,王程鹏甚至还专门找了个偏僻点的地方工作,却没想到麻烦最终还是找上了门。

  既然是要澄清,王银山自然是要把戏做全套,自然是找上了王程鹏。

  远远地,看见在田间忙碌的王程鹏,王银山便热情的迎了上来,说:

  “三侄子,几天不见,倒是长得壮实了不少。”

  “二伯这次来主要还是打算就前次的事情给你道个歉,这次是我做的不厚道,竟然让侄子你帮我背了黑锅。”

  “这里有五块钱,算是我的赔礼,你别客气,直接收下。”

  自行车一块钱就够了,但是考虑到王程鹏还自费翻了新,再加上王银山又打算和王程鹏搞好关系,这才大出血拿出了五块钱作为赔礼。

  面对王银山递过来的钱,王程鹏却是无动于衷,笑着说:

  “二伯,你这说的又是什么话?”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我做的不对,该我承担起这个责任。”

  别人都是恨不得将这种破事往外面甩,王程鹏却像是个傻子一样一定要揽在自己身上。

  要不是已经知晓这件事情的结果是王金山身败名裂,王程鹏名利双收,王银山还真要以为对方是个冤大头。

  用力把钱往王程鹏兜里塞了塞,王银山自知不是王程鹏的对手,开门见山的说:

  “三侄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件事情的真相相信你比我还要清楚。”

  “这钱你拿着,就当是帮二伯一个忙如何?”

  这年头还有求着别人收钱的事情,倒也算得上是活久见,偏偏王银山还是王程鹏的长辈,更是让这件事情显得怪异无比。

  这钱可没有那么好拿,以前怎么不见自己这个二伯对自己那么好?

  终究不过是发现自己有了利用价值,这才对自己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这点从王程鹏前世在最困难的十几年里也没得到二伯的半点帮助就能够看出一二。

  笑着将钱推了出去,王程鹏说:“二伯,你说的这是哪里话?”

  “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这自行车总归是我向建华爷爷借的,我来出修自行车的钱合情合理。”

  “二伯,我还在忙,你请自便。”

  对于这种帮凶一般的二伯,王程鹏有的也只是表面上的尊敬。

  至于王金山和赵玉菊找王银山背锅的想法,王程鹏心中满是不屑。

  有些人还真是有点天真,真以为推出一个替罪羊就能瞒天过海,真把大家当成傻子了不成?

  在事实已经完全明了的情况下,并不是某些人想要颠倒黑白就能颠倒黑白。

  看着油盐不进的王程鹏,王银山最终只是叹了口气,说:

  “一家人倒是搞得生分了。”

  “三侄子,以后我们两家还是多多走动才是。”

  “我先走了,就不打扰你做事了。”

  说罢王银山也不等王程鹏拒绝,直接将五块钱放了地上。

  见识到王程鹏为人处世的手段以后,饶是多活了二十多年的王银山也是生出了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叹了口气,王银山暗道自己这个侄子的未来必定是前途无量。

  只可惜,看王程鹏那生分的态度,他明显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感情投资时期。

  想要获取足够多的好处,他还是得徐徐图之,一点一点和王程鹏拉近关系才是。

  没有强求,王银山倒是走的干脆,毕竟等他回去之后还有一场好戏要看。

  他也不是傻子,在接受背锅的时候他也是憋屈不已,却发现事情和自己想象中的根本就不一样。

  那些自己上门过的人家嘴上说着“好好好”,实际上却只不过是敷衍之词,压根就没相信过他的话。

  等王金山想去尝试一番已经“扭转”的口碑时,他就会惊喜的发现,事情怎么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第69章 对对对

  就连王银山也想不到,就在他那么想的时候,王金山便已经体会到了这种事情完全不受自己掌控的懵逼的感觉。

  在知晓王银山已经开始出门道歉的时候,王金山可谓是神清气爽,分外开心,

  他终于又要恢复成原本那个受到大家欢迎尊敬的人了!

  干脆给自己请了个假,王金山当场就打算去验证验证下自己被扭转的口碑。

  正好昨天想借的工具还没借到,他便又再次踏上了借工具之旅。

  这一次,他打算多借几组工具,不是为了用,单纯就是为了看到这些无知村民被打脸的模样,

  想必他们一定会因为曾经误会自己而后悔不迭。

  这样想着,王金山走路也有劲了,直接敲响了梁忠孝家的院子门。

  一般这种能够大白天找上门的都是急事,梁忠孝当即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准备出来开门。

  却没想到转角就遇到坑,刚出房门就看到了王金山那张不讨人喜的脸,一张脸顿时也板了起来,说:

  “这不是金山吗,来找我这糟老头子有什么事情?”

  此时的王金山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笑嘻嘻的说:

  “忠孝叔,这不家里坏了条凳子,修理需要点工具,想问你借用一下。”

  “你放心,把凳子修好之后我马上就会还回来。”

  借东西?借了用坏之后还要坑侄子赔的那种?

  正常人家谁禁得起这样折腾?

  余光瞥过就在身旁不远处的工具,梁忠孝下意识挪动身体将它们挡了起来,说:

  “哎呀,金山你来的可不凑巧,那些工具刚好都不在家,不知道是被建设借给了谁。”

  “你说这臭小子把东西借出去都不和家里打个招呼,简直混账到了极点。”

  孙子不就是养来背锅的?梁忠孝这话说起来是没半点心理负担。

  就是站在他对面的王金山有些凌乱,

  他明明能够透过梁忠孝的身体缝隙看到被他藏在身后的工具,

  为什么梁忠孝却睁着眼说瞎话,说工具已经借给了别人?

  想到这里,王金山口直心快的说:“忠孝叔,你是不是记错了?”

  “我看你家工具不就正在你身后摆着吗?”

  梁忠孝嘴角一歪,也不见有半点不好意思,说:

  “哦,工具好像确实是在家里摆着,原来是我记错了。”

  就在王金山以为工具能够借到手的时候,却听梁忠孝慢慢悠悠的说:

  “我就说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原来臭小子给我说的是晚点有人要来借工具。”

  “凡事都讲究个先来后到,既然我家已经答应了别人,金山你还是再去别家问问吧。”

  我感觉自己被敷衍了,只是没有证据。

  梁忠孝都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地步,王金山无话可说,只能最后不死心的问上了一句:

  “忠孝叔,早上我二弟来过你家吗?”

  事情应该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可能只是单纯王银山来的时候对方不在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

  或者就是对方刚好就是答应了要借别人工具。

  看着不死心的王金山梁忠孝只觉得非常好笑,暗道他该不会以为找只替罪羊出来就会有人相信不成?

  也是,有些人就是不知道找自己的原因,总是将问题归咎到别人身上。

  这样想着,梁忠孝对王金山的印象又更加差了一点,这种不想着悔过自新反倒是变本加厉的人还是少打交道为好。

  当即开口道:“银山倒是来过,也和我说了一些事情。”

  王金山乘胜追击道:“那忠孝叔你觉得我二弟说的事情如何?”

  梁忠孝摇摇头,又点点头,说:“对,很对,非常对。”

  “金山啊,我家还有事,就不招待你进来坐了。”

  “你看……”

  面对这明显到了极点的逐客令,饶是王金山脸皮厚也不敢再在这里继续呆下去,找了个借口便匆匆离开了院子。

  忠孝叔不愿意借工具给自己只是个巧合,既然王银山已经将事情解释清楚,那么自己的口碑绝对不可能差到连一套工具都借不到。

  怀着绝对的信心,王金山再次昂首挺胸的走了出去,前往下一户人家借起了工具。

  甚至为了防止王银山没通知到的情况,他还先询问过王银山是否来过。

  不得不说王银山总归还是要比王金山靠谱一些,说是背锅一点都不含糊,每家每户都做到了通知到位。

  只是当王金山再次满怀信心的开口求借工具时却发现事情好像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几乎是昨天晚上的翻版,所有人都找借口想要将他搪塞过去。

  唯一一家搪塞不过去的人也像是吃了什么超级大亏一般,脸色铁青。

  更是千叮咛万嘱咐自己可千万不能把工具弄坏了,让王金山一点没有感受到口碑反转的意思。

  手上拿着好不容易借来的工具,王金山此时才终于反应了过来,有些事情并不是解释就会有人信,并不是背了这锅就不是自己的。

  一想到自己为了让老二背锅甚至还付出了一间房间作为代价,王金山就感觉血亏,恨得牙痒痒。

  明明不是自己干的坏事,这锅为什么要自己背?

  连带着帮自己出主意的赵玉菊他也记恨上了,准备回去就将答应好的事情赖掉。

  既然王银山的背锅没有达到该有的效果,那么自己答应好的报酬也不应该。

  这样想着,王金山瞬间又变得理直气壮起来,刚回到院子里就大声嚷嚷了起来,说:

  “大儿媳妇,家先别搬!”

首节 上一节 47/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