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拒当冤大头开始奋斗 第311节

  王程鹏笑了笑,拍了拍王子东的肩膀:

  “别这么说,咱们都是兄弟,帮你不是应该的?”

  “你也别太焦虑,我们多看了那么久的书,准能考个好成绩。”

  “再说了,你不相信自己也得相信我的本事不是,你的课可都是我教的,你考不好不是说明我这个老师不行?”

  “行,你可太行了!”听到王程鹏的话,王子东当即夸赞了起来,“每次跟你学的时候,那效率可比我自己学快多了。”

  “要不是有你,我哪里能那么快就将课本上的知识学完?”

  “客气的话先不说了,你快帮我找找,看有没有高二下学期的化学书。”

  “当时虽然看过,学过,但总觉得知识点有点不太牢固,还需要巩固一下。”

  快速从书架上翻找出王子东要的书,王程鹏将书递了过去:“给你。”

  “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欢迎随时来问,我们俩可别搞得那么客气。”

  用力点了点头,王子东咧着嘴,笑着说:

  “跟谁客气也不能跟你客气,毕竟你也从没跟我客气过。”

  “上次你送我的月饼,我们家里人吃了,都说味道可好了。”

  “哎,鹏子,我怎么瞅着你的书上都写着你的名字,数量还不少?”

  当然要写我的名字,不然怎么知道这书是谁的?

  王程鹏可不是那种挖井不留名的人,他之所以在课本上留名,就是为了让那些得到书的人知道,这些书到底是谁的!

  当然这种话肯定是不能跟王子东,他也只是笑着敷衍了过去,说:

  “当然得写我的名字,毕竟这是我的书,万一掉了也好寻回来不是。”

  “好了,这些书你先拿回去看着,若是觉得不够,那就再来我家拿。”

  如获至宝一般将借来的书捧在怀里,王子东脸上洋溢着笑容,说:

  “行,有需要我再过来拿。”

  “先不打扰你了,我得先回去看书去了。”

  “我可不比你聪明,得好好学习一下,不然可就考不上了。”

  看着王子东匆忙离去的背影,王程鹏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在自己的干预下,王子东总算是脱离了前世的阴影,即将走出另外一条康庄大道。

  在这个年代,只要能够考上大学顺利毕业的人,那未来必定是前途无量。

  一回头,王程鹏便看到朱宏满脸惊讶的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他挠了挠头,眼中满是苦恼,说:

  “啥,年前就要高考了,咋就那么快呢?”

  “我才学到初中的课程,今年怕是要考不上了。”

  朱宏原本对王程鹏的催促还没有太过直观的感受,但是当他真切地从收音机里听到恢复高考的声音之后,他又觉得一切迫在眉睫,容不得他有半点放松。

  只是他落下的功课实在是太多,即便是他已经非常努力的学习了,学习进度还是有些不太能赶得上。

  用力拍了拍朱宏的肩膀,王程鹏轻声安慰道:

  “别放弃,乾坤未定,一切都还有希望。”

  “想想村里知青点里住着的那些知青,他们也是好多年没看过书了,就算是有点基础,怕也早就忘完了。”

  “和他们相比,你好歹多学了大半个月时间,又有我的教导,怎么可能考不过他们。”

  面对王程鹏的开导,朱宏却是更急了,惊慌失措的说:

  “知青点的知青?王哥,你说的是夏知青吗,她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天天看书。”

  “糟糕,我肯定是考不过她。”

  “她不仅基础好,又学了那么久,这……”

  王程鹏:……???

  他有时候实在是搞不懂朱宏看待问题的角度,只能黑着脸恐吓道:

  “你都知道知青点有那么厉害的人物存在,那你还不赶快回去看书?”

  “还有,我刚刚说的是其他知青,不是夏知青!”

  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几乎是所有人都受到了影响。

  刚打发走朱宏,王程鹏便看见自家老娘刘春花一脸焦急的走了进来。

  在看到王程鹏的瞬间,刘春花便大声喊了起来:

  “小鹏,你都听说了吗,要恢复高考了,你这一身本事总算是能够派上用场了。”

  说到这里,刘春花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喃喃道:

  “你说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成为我们王家村唯一的一个大学生,那得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呐?”

  “不行,我得去给你奶奶送点贡品去,让她在九泉之下好好保佑保佑你,让你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不过你可别仗着有你奶奶保佑就偷懒,还是得好好读书才是。”

  “我就说我儿子有远见,知道读书才是最有用的,一直在家里努力看书,才不是那些人说的无所事事,这可不就等来了恢复高考的机会?”

  这样说着,刘春花当即也顾不得搭理王程鹏,直接转身去了厨房,主打一个努力与玄学两手一起抓。

  忍俊不禁的摇了摇头,王程鹏却是看向了自己的仓库,暗道是时候让这些课本发挥出它们最大价值的时候了。

  ……

  知青点。

  原本冷清的知青点此时热闹非凡,十几个知青聚在一起,也不去挣工分,就那么在知青大院里开启了会。

  只见一位年纪偏大,约莫二十八九岁的知青,此时正将右手按在桌上滔滔不绝的说着些什么。

  这人名字叫宋四喜,算是知青中老大哥、负责人一般的存在,平时知青点中的大事小事也都是他在主持。

  恢复高考那么大的事情自然是引起了整个知青点的震动,

  宋四喜更是在第一时间为全体知青向大队上请了假,组织起了这样一场涵盖了所有知青的会议。

  “弟兄们,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想要投身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那我们就必须珍惜这次机会。”

  宋四喜的话说的是慷慨激昂,瞬间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

  他们纷纷附和,异口同声的说,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

  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公义,之前他们已经暂时达成了要一起努力奋斗的观点。

  统一观点很简单,只要有统一的利益即可,只是在如何实现考上大学这个目标时,众人却犯了难。

  “我们来到王家村都不天知道多少年了,刚来的时候还会学习一下,到现在,当初学习的知识点早就忘记完了。”

  说这话的人名叫张金虎,是最早来到王家村当知青的人之一。

  当年他刚下乡时,还是个白白净净的城市青年,戴着副装饰用的黑框眼镜,说话文绉绉的,手里总捧着本书,一副书生模样。

  可如今,几年的知青生活早已将他磨砺得面目全非。

  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脸上布满了风吹日晒的痕迹,眼角也添了几道深深的皱纹。

  原本挺直的腰板,如今微微佝偻着,像是常年弯腰干农活留下的印记。

  他的手掌粗糙厚实,指节粗大,掌心布满了老茧,一看就是常年握锄头、挑担子的手。

  那副装饰用的黑框眼镜也早就被收在了箱子的最底下,再也没有拿出来佩戴的机会。

  不仅如此,就连张金虎的穿着也完全变了样。

  以前他总是穿着整洁的白衬衫和蓝布裤,讲究一个好看。

  现在却是一身灰扑扑的粗布衣裳,裤腿高高挽起,脚上蹬着一双沾满泥巴的解放鞋,讲究的是一个实用。

  他的言谈举止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斯文,说话时嗓门大了许多,偶尔还会带出几句地道的乡音,仿佛已经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

  只有他眼中偶尔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时,才能让人依稀想起,他曾是个怀揣理想、满腹诗书的城市青年。

  他叹了一口气,说:“宋四喜,你的想法不错。”

  “只是我们现在每天都有繁琐的工作要做,几乎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再加上现在连书都没有一本,时间又那么紧迫,我觉得……”

  张金虎没把话说完,但是大家都能理解他的意思,他是不看好这次高考的。

  不是因为他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只是因为被残酷的现实打败了。

  张金虎的话瞬间让知青点内所有的知青都沉默了,他们不是不知道自己面临的困难,只是不想被如此残酷的现实打败。

  然而张金虎的话却让他们不得不面对这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第321章 知青点风波

  “我当然知道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将大家召集起来。”

  “我想作用团体的力量,为大家在绝境中谋到一线生机!”

  “金虎所说的事情固然存在,但是其他知青也是跟我们一样的情况。”

  “甚至说我们还要更加幸运一些,因为王家村的条件还算是不错,今年又改种了甜菜,让我们轻松了不少。”

  宋四喜的话打断了大家的沉默,他却还觉得不够,继续鼓舞道:

  “只要肯努力,总会有所收获。”

  “就算今年考不上,那明年呢?那后年?”

  “即便只是为今后打下基础,那我们的努力便不会是徒劳。”

  “连你们眼中看不起的乡下人都有改变一切的勇气,在村里办起了集体企业,难道你们连这你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吗?”

  “说实话,我还真佩服能够想出这个主意的高人,也佩服王家村有执行的勇气。”

  “现在他们成功了,获得了丰收的喜悦,反倒是我们不敢努力了吗?”

  “难道你们想一辈子都待在王家村,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

  既然理想说不通,那么宋四喜便打算跟大家说现实。

  尤其是他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更是振聋发聩,让所有人心中都生出了一种不甘心的感觉。

  就算他们早已习惯在王家村的生活,却怎么也不可能想一辈子都待在这里。

  猛拍桌子,张金虎站起了身,说:“四喜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了。”

  “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我们哪里来的脸看不起这些农村人?我们又跟他们有什么区别?”

  有张金虎带头,其余知青也纷纷附和了起来,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

  见状,宋四喜欣慰一笑,说:

首节 上一节 311/3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