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第90节

  “……”

  张扬有些迟疑。

  “假院士”鲍星纬的推荐信,含金量不言而喻。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推荐信有什么用。

  就这么说吧,能写推荐信的阶层,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这就是入场券,不是敲门砖。

  “我一个普通学生,为什么值得鲍院长你如此大费周章,想要知道我出去做什么呢?”

  张扬非常困惑。

  在他看来,自己只不过是逃了节公开课,根本不值得鲍星纬这样大费周章。

  然而张扬不知道的是,在他上周六揭穿彭戈“硬币游戏”底层逻辑,并于周日登上讲台的那刻起,鲍星纬对他的期望就无限拔高,也正是因为看见了张扬的天赋,他不忍心一块璞玉蒙尘。

  “我只是不想你误入歧途,还有就是,想收你为徒。”

  “???”

  “???”

  “???”

  张扬瞬间愣在原地。

  鲍星纬要收自己为徒?

  他不是专门为何婧而来吗?怎么盯上自己了?

  “鲍院长你别开玩笑了,我们关系本就是师生。”张扬连忙婉拒,他可不想去读博。

  “以我们现在的关系,你出去还不能打着我的旗号。”鲍星纬不想放弃,再次抛出橄榄枝。

  “应该有条件吧?”

  张扬询问。

  鲍星纬:“一同回燕京,跟着我参加各类经济论坛,要不了一年,你就可以打着我旗号办事了。”

  “不回燕京行不行?”

  张扬有些心动。

  能打着鲍星纬旗号出去办事,谁敢不给三分薄面?

  “不回燕京,跟在我身边转悠,谁认识你?”鲍星纬反问。

  “这倒也是。”张扬想了想,但还是拒绝道:“还是算了,燕京规矩太多,我可学不来。”

  然而鲍星纬却摇了摇头,点破张扬心中想法道:“不是燕京规矩太多,而是你太傲气,想靠自己闯出一片天。”

  张扬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认了鲍星纬所说。

  打着鲍星纬旗号出去,办事确实会方便许多,但相对应的,他行事风格也会有所顾虑。

  就比如这次联合廖国沛,操控尖峰集团股价,这可是游走在雷区的行为,如果严查下来,搞不好他和廖国沛都得进去。

  谁能保证鲍星纬没有几个死对头,要是张扬成为了鲍星纬的把柄,连累别人名声受损,他也会心中过意不去。

  拜山头,不如自己立山头,免得束手束脚。

  “罢了罢了。”

  见张扬一言不发,鲍星纬摆了摆手道:“你不愿意拜师,也不愿意说就算了,但公开逃课的事情,我希望下不为例。”

  “好的廖院长。”张扬答应下来,随后又说道:“那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了?”

  “回去吧。”

  鲍星纬又摆了摆手。

  “鲍院长早点休息。”张扬客套一句,便离开了教师公寓。

  门口的程宏发看着张扬离开的背影,眼神闪过抹妒忌,随后他走进公寓客厅道:“这张扬真不识好歹,两次拒绝鲍院您。”

  “天下英才都是烈马,有这份冲劲,无论做什么事,他都会成功,你帮我持续关注他,我倒想看看他能掀起多大风浪。”

  鲍星纬是真想收张扬做关门弟子,但他其实也明白,自己教不了张扬任何东西,因为两人在投资领域走的是两条路。

  他注重投资策略,依靠投资组合实现稳定收益。

  张扬则是通过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市场经济,以及自身的认知实现收益。

  孰强孰弱?

  分不出胜负手。

  因为两人不是一个时代的,但无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无法比较。

第110章 沪财大明星

  夜的墨色渗进一丝极淡的灰蓝,像是被清水洇开的靛青颜料,色彩一点点漫开。

  随着时间推移,第一缕光线照进宿舍,张扬困倦地翻了个身,躲避着它的辉光。

  本来他是没赖床习惯的,但奈何有三个不争气的“儿子”,非得让他指导改论文。

  由于临近毕业,应届生头上都悬挂着论文和答辩两把利刃。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论文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付毕业的论文,它基本不具备任何学术价值,是对“前辈”论文的借鉴版,为了降低查重率,还会反复有一些车轱辘话。

  当然了,论文价值不能完全代表一个学生的能力。

  因为华国的本科教育体系,还是以理论授课为主,只有少数专业是以实践为主,写不出有价值的论文实属正常。

  这些为了应付毕业而诞生的论文,只要格式正确、字数达标,查重率合格,基本可以通过。

  经过张扬的指导,三位舍友的论文不仅查重率下来了,而且他还做了简单优化。

  说白了就是,“屎盆子镶金边——中看”,指导老师看了都得直呼一句:“内行~”

  又过去了约摸半小时,许嘉峰桌面的手机铃声响起。

  只听他小心翼翼下了床,拿起手机去到阳台。

  “不好意思宝宝,人家昨晚弄论文,弄得太晚了,所以就睡过头了,你不要生气嘛,亲亲~”

  “我洗漱好了马上过去。”

  “亲亲亲。”

  尽管许嘉峰在压低声音,但依然被张扬听见。

  热恋期的情侣,总是爱说些肉麻话,张扬的睡意也在许嘉峰一句句“宝宝亲亲”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待许嘉峰洗漱完成,离开宿舍后,张扬也小心翼翼地下了床,尽量避免发出声响。

  来到下铺,张扬拿起他的诺基亚手机,查看未读的QQ消息。

  放眼望去,除了学妹一如既往的问候和邀约以外,就是廖国沛和林广昌(炒股养家)的留言。

  上次添加完林广昌,他就时不时就和张扬探讨股市的操盘手法和选股技巧,一字一句聊天下来,两人关系算得上熟络。

  至于“跳楼哥”陈三荣,他也通过廖国沛传递消息,想添加张扬好友,但却被无情拒绝。

  张扬不是喜欢记仇的人,但陈三荣当初的做法,让他心里感到不舒服。

  如果不想参与“截龙”,觉得异想天开,大可直接拉黑张扬,何必把截图发到各大交流群,让各路游资、散户一起嘲笑?

  也正是他的做法,让张扬察觉到一丝危机感。

  等徐翔、孙国栋这些人冷静下来,哪怕张扬没有席位,也有可能会查到他的头上。

  张扬继续往下翻。

  [许芷若]:张扬要不要一起出去玩?听说520当天,沪都会随机刷新神秘宝藏。

  [孔洁]:前端展示层和通用功能层建议你外包,效率更高,也更省钱,对于财经类网站,可以咨询一下文思海辉和东软集团,它们业务比较专业。

  [何婧]:H1N1流感概念爆了,可以多关注尖峰集团、华兰生物、达安基因这些股票,大盘没有资金活水,可能会出现回调。

  [何婧]:五月的第二篇市场研报发你邮件了。

  许芷若的邀约,张扬想了想,还是决定抽出一天时间,顺带把玛莎拉蒂还给对方。

  孔洁是何婧的闺蜜,是就读于复旦的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

  上次张扬就与何婧一起,前去复旦咨询过她搭建网站,对方也列出了一系列费用。

  这段时间,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渐渐的,张扬也对如何搭建财经网站有了大致雏形。

  现在是创业初期,他也没必要投入巨额成本,组建专门的开发团队,甩给外包当“甲方爸爸”,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我抽空去咨询下。”张扬快速打字回复孔洁。

  至于何婧的市场研报,张扬凌晨就看过了。

  不得不说,对方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已经不需要张扬进行优化就可以直接交给陶宇昂的程度,他也在考虑要不要把何婧挖过来,做财经网站的市场分析师。

  对方是《华信模拟盘大赛》的第一名,现在估计意向合同都签了,况且张扬又开不出什么条件,他迟迟没敢开口。

  想了想,张扬打字回应何婧道:“辛苦你了,这个月时间很充足,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张扬继续往下翻,许芷柔还没有回复他的消息。

  他猜到许芷若把车卖了,但不知道卖到哪家二手车行,询问许芷柔,对方一晚上都没有回复,可能还在生气。

  不过两人的聊天记录,狗看了都得摇头。

  在5月8号,对方提出要和张扬单独聊聊,张扬由于还在杭城,便回复了一句:在外面,改天。

  许芷柔回复了个“哦”字,两人结束聊天。

  5月10号晚上,高校论道结束,张扬就火急火燎赶去杭城,对方又发来一句:明天高校交流结束,找个地方聊聊?

  [张扬]:改天,在外面。

  [许芷柔]:哦。

  现在到张扬约她,对方不回复似乎也情有可原。

  不过那几天,张扬确实抽不开时间,因为“截龙”时机转瞬即逝,他还要带着散户粉丝,一同筑起尖峰集团的城墙。

  问许芷若吧?

  如果被她知道张扬分期给她赎车,肯定不会答应,甚至会觉得张扬是不是缺钱了,搞不好又跑去问爸妈拿几百万。

  为了避免牵扯出其他事端,张扬还是决定问许芷柔。

  ……

  在洗漱过后,张扬看了眼睡得跟死猪一样的王六和陈川,感慨了一句“睡眠质量真好”,随后独自前往食堂吃饭。

  来到食堂,打饭阿姨在看见张扬那刻,惊讶道:“咦,这不是投资学的张扬同学吗?”

  “张扬?”

  另一个阿姨凑近,上下打量。

首节 上一节 90/1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