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第6节

  因为市场是由无数个个体组成,只有了解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相互关系,才能更好的了解市场。

  这就有点类似于研究人体细胞,只有了解人体细胞的具体作用,才能更好的了解人类本身。

  陈家发轻点鼠标,投影仪画面出现了需求曲线数据和需求表,他看了眼屏幕说道:

  “如图所示,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函数为Q^d=a-β.P,其中a和β为常数,且a、β> 0,该函数对应的需求曲线为一条直线。”

  “我们再来看需求表。”

  “当商品价格是1元,对应需求是700,价格是2元,对应需求是600,价格是3元的时候,对应需求下滑到了500。”

  说到这,他看了眼教室里的学生,询问道:“这在大一上学期就学过,有谁可以告诉我这款商品的需求定理?”

  何婧余光瞥了眼张扬,见对方还在敲打他的笔记本电脑,她开口回答问题道:

  “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这款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说明该商品不是日用必需品或有替代,价格的上涨,对应了需求的下降。”

  “没错!”

  陈家发赞赏地看了何婧一眼,继续说道:“在单一商品可替代或可取缔的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量呈反方向下滑。”

  话刚说完,他又话锋一转,提问道:“如果单一商品价格上涨,需求却不减反增,做为投资学专业的你们应该怎么做?”

  “囤积!”

  王六率先回答。

  “为什么?”陈家发追问。

  “商品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异常增加,这就意味着它具有不可替代性,出现此类情况可能是供应链出现了问题,但也不排除外在因素,如战争、天灾导致。”

  王六停顿了半秒,继续说道:“无论哪种情况,只要确认是日常必备物资,囤积是不亏的。”

  “如果是市场炒作行为呢?”

  何婧语气平静,举例论证道:“2003年非典初期,市场就传出了“加碘盐可防非典”的谣言,这不仅推动盐价的异常上涨,还形成全国性抢购潮。”

  “我刚才说过了,只要确认是日常必备物资,就可以先行囤积,防止后续买不到,哪怕证实是谣言,后续也可以折价出售。”王六推了推眼镜,给自己辩解道。

  “从投资学的角度出发,折价出售就已经代表你出现了亏损。”

  何婧淡淡说道。

  “两位同学回答的非常棒。”陈家发站了出来,圆场道:“一位从市场稀缺性角度出发,一位从投资角度考虑,你们都是正确的。”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不是只有一个面,而是具有多个面的“老师”。

  每个人认知维度,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哪怕具备相同知识储备,结果也会截然相反。

  ……

  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授课方式下,这堂《微观经济学》也悄然结束,下课铃声响起。

  由于已经是傍晚,很多学生都会先去食堂吃饭,再回宿舍。

  赖伟杰听见下课铃声那刻,连忙离开教室,往图书馆六楼的财经分析室走去。

  “食堂开门了,舍长怎么说?”陈川询问。

  “现在吃饭太早了,我去趟图书馆,要一起嘛?”张扬询问。

  “我就不去了,我约了若若去电脑室复盘。”临近毕业,懦了四年的许嘉峰也打算破罐子破摔。

  “我也约了会计学院的妹妹。”

  王六淡然一笑道。

  “靠!不是吧,你们不会都要脱单了吧?”陈川有些破防。

  “你加把劲。”

  “这叫不为青春留遗憾。”

  许嘉峰和王六接连表态。

  现在是4月1号,再过两三个月他们就是“社会人”,现在不表白,或许以后真没有机会了。

  对此,张扬也附和道:“勇敢追求,大不了及时止损。”

  在三个舍友的一句句说教下,陈川独自回到宿舍,点燃了一根利群香烟,若有所思。

  毕业季表白,确实不亏。

  但找谁呢?

  他想了一圈都没找到合适的,主要他的社交圈也窄,QQ好友都凑不齐20个妹子。

  “算了,不想了,先起飞一把再说。”陈川快速抽出两张纸巾,打开电脑D盘就进入到了“飞行模式”。

第8章 达成合作

  图书馆,财经分析室。

  赖伟杰来回踱步,时不时看向门口方向,眼神带着抹急切。

  今天他犯了个严重错误,那就是没有及时止盈,下午汽车板块冲高回落的时候,导致账户全天收益只有0.29%。

  虽说最后还是盈利了,但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

  《华信模拟盘大赛》的截止日期是4月22号,除去休市的周六日,交易日仅剩15个。

  如今前十名的收益都在30%左右,他想要逆风翻盘,至少要把收益率打到50%以上。

  也就是说,未来的15个交易日,赖伟杰的模拟账户涨幅要做到46.81%,总涨幅才能达到50%,平均单日涨幅3.12%,这对他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他又不想失去进入华信证券实习的机会,最终想到了让张扬帮他代操作。

  因为在他看来,张扬能写出这么多市场研报,肯定对A股了如指掌,况且张扬又是他们专业公认的学霸,他出马说不定可以办到。

  “咚咚——”

  “久等了。”

  张扬敲响门框,大步走进财经分析室。

  看见张扬到来,赖伟杰连忙上前迎接道:“可算把扬哥您盼来了,这边说话吧。”

  “路上耽搁了一下。”

  张扬淡笑道。

  刚才小一届的师妹唐迎夏突然说要约他晚上出去看电影,还说要通宵探讨下如何操盘,结果自然是被无情拒绝。

  张扬也不是自命清高,嫌弃人家长相一般,而是他认为现阶段就应该以事业为重。

  常言道:钱是英雄胆,子是父母威。

  前半句翻译过来就是:有了钱,一个人可以更有勇气和底气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实现自己的梦想。

  前世的张扬管理着美国华人数百亿美元的资产,是金字塔顶端的基金经理。

  事业的成功,让卡戴珊家族的超模、犹太贵族的小姐、欧洲王室的公主都纷纷抛来橄榄枝,也让他有底气游走于色欲之间。

  现如今重生了,他懂得如何收益最大化。

  用黄金时间去滚床单,搞那些儿女情长的破事,在张扬看来,不亚于这轮牛市买医药和电力板块,简直暴殄天物!

  ……

  两人来到财经分析室的角落,赖伟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其他人后,他随即开门见山道:“我想进《华信模拟盘大赛》的前十名,扬哥你出个价吧。”

  “你来报价。”

  张扬没有惊讶,他已经猜到了赖伟杰要干什么。

  而他的这句话,也默认了自己可以替赖伟杰打进前十名。

  “1万块可以吗?”

  赖伟杰停顿了一下,报价的底气明显不足。

  在刚才上课的时候,张扬就翻过对方的资料。

  大一入学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填写信息表格,从当初的表格了解到,这货是正儿八经的“沪爷”,还是浦东的。

  “你觉得呢?”

  张扬平淡反问道。

  对于学生来说,1万块钱确实不少,哪怕是十年后的大学生,1万块钱都是笔巨款。

  不过谁叫他是“沪爷”呢,有钱当然得爆金币。

  察觉到张扬不悦,赖伟杰连忙改口道:“3万,我出3万,这已经是我能拿出来的所有存款。”

  “一口价,4万。”张扬也大致摸清了赖伟杰的底线,给出了自己的报价。

  “3万5吧,真没这么多钱。”赖伟杰显得有些窘迫,他卡里还剩四万六,但过两天女朋友生日,他还得准备礼物。

  六千块对于普通人来说,过生日绰绰有余。

  但对于从小在沪都长大的本地千金而言,六千块连个限定款LV包都买不下来。

  赖伟杰也答应自己女友,生日会送她LV包和金项链。

  “4万真不多,等你脱去这层学生身份你就会知道,想进顶级证券公司有多难。”

  张扬没有让步,又提醒道:“拿不定主意的话,可以给你爸妈打电话问问,我相信他们肯定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就是让赖伟杰找家里拿钱。

  如果对方家庭认知水平高,绝对会掏这笔钱,因为拿钱铺路本质上就是一种投资。

  要是对方家里不肯出这笔钱,赖伟杰又实在拿不出来,张扬或许会考虑降低些许。

  赖伟杰沉默了数秒,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你给我点时间,我先仔细想想。”

  “那你好好想想,距离比赛截止已经只剩15个交易日,越往后,价格越贵。”

  张扬撂下这句话,便来到分析室的自习区坐下。

  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继续搜集市场已公开信息,制作相应的板块研报。

  赖伟杰犹豫再三,还是决定给自己经商的母亲打去电话。

  不一会。

  电话接通。

  “小杰什么事?”

  赖伟杰把事情完整地讲述了一遍,并把进入华信证券后,前途有多光明也说了出来。

  赖母听后,立即拍板道:“那可以的啊,4万块不多,你让他把银行卡号给我,等会我打给他。”

  “我待会问他。”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情,知道吧?”

首节 上一节 6/1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