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仓A股开始成为资本 第39节

  央财的金融院长则是有点不一样,他干脆都不露面了,让其他人去对接证券公司的内推人员,实在丢不起这个人。

  这场为期45天,33个交易日的《华信模拟盘大赛》除了沪财外,其他财经类高校都不满意结果,但又只能无奈接受。

  ……

  沪都财经大学。

  一辆改装考斯特直奔第一教学楼,原则来说,教学区域是不允许通车的,但考斯特就是原则。

  不一会。

  考斯特抵达教学楼。

  只见一位头发灰白,穿着简朴蓝灰间隔polo衫,身形清瘦的老人快步下了车。

  单论外表形象来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普通退休老人。

  可只有沪财职工们知道,这位可是有着“假院士”之称,金融学院的院长——鲍星纬。

  为什么说是假院士?

  在华国,院士分为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科学院院士,成就主要在自然科学领域,而工程院院士则是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

  华国的金融体系建立较晚,因此在评选金融院士的时候,一般是在金融数学领域,科学院还没有设立价值投资领域院士席位。

  1997年,以索罗斯为首的华尔街资本携带千亿资金席卷亚洲,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眼看港岛金融体系近乎崩溃。

  当时身为“国家智囊团”一员的鲍星纬提议放出消息,要用1400亿美元外汇救市,也正是这个激进的想法,吓得华尔街资本落荒而逃,这也是犹太资本的首次败北。

  经此一战,鲍星纬虽不是两院院士,但声誉远胜院士。

  但可惜的是,因为没有院士头衔的“拉分”,沪财的投资学专业始终没办法像会计学专业那样,拿到A+的学术评级。

  “鲍老,就是前面教室了。”助理秘书远远看见目标教室门牌号,先一步走进阶梯教室。

  王兴邦察觉有人进来,侧目看向门口的瞬间,正好和刚进门的鲍星纬目光对视。

  “鲍老!”

  他猛然一抖擞,两步化作一步,匆忙走下讲台。

  原本昂头挺胸,淡定自若的各大证券公司回来的学长学姐在看见鲍星纬那刻,无不低头,以表示对后者的尊敬。

  “鲍老您怎么来了?”

  王兴邦听圈内老前辈说,鲍星纬由于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近两年都在燕京疗养。

  “前几天我就听说,这届学生的模拟盘收益率远超往届,还有位学生快接近60%收益率,所以我特地赶回来看看。”

  鲍星纬说明来意。

  他虽说是沪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院长,但近几年都没来看过,有点类似于荣誉院长了。

  张扬在看见鲍星纬那刻,眼神罕见地闪过抹激动。

  这位老爷子的传说,他可听说过太多次,但前世似乎没有缘分,两人始终没有见过面。

  今日一见,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不同于张扬的克制,其他学生则是激动到脸色涨红,纷纷拿出手机进行拍摄。

  或许很多人不明白读大学的意义,认为这只是获取文凭的地方,但其实大学更像是各个阶级之间开辟出来的净土。

  在大学,你可以和亿万资产家庭的学生做朋友,你也可以和领域权威教授谈笑风生,更可以接触到院士级别的人物。

  这点,学医的最有感悟。

  毕竟学校里面的授课老师,你可以爱搭不理,可要是出了学校,那就是几百元,甚至几千元都不一定挂得到的权威专家号。

  “这是我大学四年以来,第一次见到鲍院长!”

  “哎,你们说他来干嘛?”

  “这还用问,肯定是给我们传授经验啊,这位可是港岛金融保卫战智囊团的‘诸葛先生’。”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鲍院长会看出我的不凡,然后抢着收我做关门弟子?”

  “没睡醒?”

  “要是没睡醒的话,我这两天刚好有点上火,要不要用自酿浓缩冰红茶滋醒你?”

  学生们窃窃私语的时候,王兴邦不知道和鲍星纬交谈了什么,又侧目看向何婧道:“何婧同学你出来一下,鲍院长有事情找你。”

  感谢所念皆星辰大佬的打赏和月票,感谢北纬44de、半吊子1、筱叶ZHANG樟道、隐剑客欢乐多、G98g、萌沐兮、理想在东大、书友20240818159_aB、时光的旅人书友2018……9530、Northone众多大佬的月票,感谢赠送推荐票和每天追读的读者大佬,非常感谢。

第53章 一步登天的机会

  “各位同学,我是鲍星纬院长,祝贺大家在《华信模拟盘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有几句话想送给所有同学,祝各位心怀热忱,逐梦前行,坚守初心,勇担责任,敢于创新,拥抱未来,谢谢。”

  鲍星纬的声音不大,却很有穿透力和辨识度。

  “啪啪啪——”

  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在阶梯教室里回荡,学生们默默记下了鲍星纬院长的教诲。

  鲍星纬也没有在教室多呆,又说了几句话后,便带着已经在门口等待的何婧离开了阶梯教室,前往自己的办公室。

  见鲍星纬离开,王兴邦连忙转移学生注意力道:“好了,我们继续刚才的话题。”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眼一侧的陶宇昂道:“请《华信证券模拟盘》前十名的同学,上台来添加你们陶宇昂师兄的联系方式,他会做一个信息登记,等七月份正式毕业离校,你们就可以直接去华信证券实习上班。”

  “师弟师妹们,我是陶宇昂师兄。”陶宇昂怕学生们对他没印象,热情地挥了挥手。

  赖伟杰、许芷若、郑绍辉等模拟盘前十名的学生纷纷起身,上前添加了陶宇昂的联系方式。

  彼此加完联系方式,陶宇昂又提议道:“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详细聊聊实习的细节吧。”

  “好的师兄。”

  “我们听你的。”

  “陶师兄你说去哪就去哪。”

  除了和鲍星纬院长离开的何婧外,其他九位模拟盘成绩前十名的学生纷纷表态。

  陶宇昂侧目看向一旁的王兴邦,打了声招呼道:“王教授,我们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商榷实习的细节,你看可以吗?”

  “嗯,你们去吧。”

  王兴邦点头。

  得到允许后,陶宇昂随即带人离开教室。

  华信证券挑完人,其他证券公司的师兄师姐也陆续挑人,一批又一批学生离开了阶梯教室。

  沪财投资学122名应届生的交易走势图,他们都有观看,虽说有些人现在是亏损状态,但通过走势图不难看出,他们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只是后面临近比赛截止日,心乱了,纷纷跑去打板。

  张扬、王六、陈川、许嘉峰四人都获得了两家证券公司的邀请,除了张扬拒绝外,三位舍友都想看看对方开出的条件。

  ……

  而在另一边。

  鲍星纬的院长办公室。

  虽说他近几年一直都在燕京疗养身体,这个办公室也荒废了数年,但由于有保洁阿姨的定期清扫,丝毫看不出荒废的痕迹,连办公桌面都是一尘不染。

  “坐吧。”

  鲍星纬这次回来沪财,其实就是为了何婧。

  他看了这届学生的模拟盘收益率走势图,从数据就可以大致判断出,何婧是一个稳健型,大局观极佳的交易员。

  三十多个交易日稳定增长,这一点实属难得。

  第二名的郑绍辉,第三名祁俊泽虽说收益率都不错,放在往届都是第一名的存在,但他们都是通过高风险打板的方式盈利,属于偏运气类型选手,这不符合鲍星纬的心中标准。

  何婧刚坐下,鲍星纬十指交叉随意放在桌面,主动询问道:“何婧同学,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特别规划吗?”

  “嗯……”

  何婧想了想,回道:“目前的话,应该是进华信证券实习,然后成为一名私募基金经理。”

  她也想过和张扬那样,做一名自由自在的游资。

  但或许是家庭原因和性格原因,无论是父母还是她自己,都偏向于基金经理这样稳定收入的职业。

  值得一提的是,普通投资者在官网、银行、券商等公开渠道买到的基金,都是属于公募类型基金,主要投资于标准化资产,比如股票和债券等。

  但私募基金不同,它只能通过私下推荐、机构定向邀请等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有不得公开宣传的规定。

  私募门槛非常高,基本都是100万元起投,部分甚至需要300万元以上,是专门为高净值人群设立的投资基金。

  私募投资的种类五花八门,不但包括股票、债款,还能投未上市公司股权、衍生品、大宗商品等,策略更灵活,收益率也更高。

  “私募基金经理吗?不错的想法。”鲍星纬先是赞美了一句,但随后又问道:“除了当私募,有没有想过读研,提升学历?”

  “这个还真没考虑过。”

  何婧尴尬一笑。

  想要当一名基金经理,普通本科就已经够了。

  投资学专业去考研的学生,基本都是走教师职称路线。

  教师这个职业在普通人看来非常体面,但在何婧看来,它无法帮自己实现梦想。

  何婧的梦想也很简单,那就是有花不完的钱。

  鲍星纬似乎很满意何婧,继续说道:“如果你有读研的想法,我倒是可以给你引荐一位金融领域的院士,等你博士毕业后,可以转去国家金融机构任职。”

  “国家金融机构?”这句话说出那刻,何婧彻底愣住了,她从未想过这个方向。

  她想到了一个词,那就是中央选调生。

  什么是选调生?

  很多人以为考入体制就是官,其实不然,真正能称得上官的,是选调生和遴选上岸的人。

  所谓的选调生,是国家组织直接到高校选拔人才,综合实力越强的高校,选调生名额越多,中央选调生更是人中龙凤。

  至于遴选,是面向体制内的公务员,可以快速晋升,进入核心权力单位。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鲍星纬抛出橄榄枝。

  “当然有。”

  何婧没有矫情,她很清楚这种机会转瞬即逝。

  “那我帮你写推荐信,你先在……”鲍星纬话还没说完,何婧脑海闪过了一道身影,她突然问道:“鲍院长,我能向你推荐一个人吗?”

  “什么人?”

  鲍星纬来了兴趣。

  “一位叫张扬的应届生,也是投资学专业的。”何婧说道。

  看着何婧忐忑的模样,鲍星纬似乎脑补了什么,安慰道:“他是你男朋友吧?放心好了,读博又不是立马进单位,不影响你们见面。”

  “我们目前只是普通朋友。”何婧说清楚和张扬关系的同时,又继续说道:“推荐他是我觉得,张扬也有能力胜任这个单位。”

首节 上一节 39/1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