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
简单寒暄过后,姚纳新看向旁边的张扬询问。
其实他早就注意到柳华旁边的张扬了,在和柳华寒暄的时候,他大脑就在飞速思索,想找到张扬的具体资料。
但可惜……
他大脑说查无此人!
“张扬,我一姑姑的儿子,最近在长三角创业,这不浙商饭局,带他来见见世面。”
柳华介绍道。
“久仰姚总大名。”张扬主动伸手,摆低姿态。
来这场浙商饭局前,他已经做过了功课,江浙有名的企业老总他基本看了一遍。
这位姚总,就是聚光科技的老总姚纳新。
聚光科技并不简单,它不仅能生产高端分析仪器,还拥有较完整的质谱、色谱、光谱技术和产品平台,在全国20多个城市都有他们的办事处。
“你好你好。”姚纳新热情回应,但下一秒,他就开始打探张扬的底细道:“不知张兄弟你是做什么领域的?”
今晚的饭局汇聚了大量浙商,既然是商人饭局,那肯定是寻求合作的可能。
“金融网站。”
张扬如实回答。
“哟,金融网站,这可不得了,互联网可是大势所趋啊,阿里巴巴的马芸马总,他就是凭借互联网加购物,现在身价几百亿了,不知张兄弟你的网站具体叫什么?”
姚纳新又问。
很显然。
他想打探清楚底细。
哪怕金融网站和聚光科技业务没有任何交集,但朋友的朋友,说不定就搭上线了。
比如说姚纳新有朋友搞金融业务,恰好张扬有金融网站,他牵牵线就可以从中获利。
“财研网,刚起步没多久,令姚总见笑了。”
张扬谦虚说道。
“哪里哪里,你…”姚纳新话还没说完,只听宴会厅传出不小动静,所有人纷纷侧目,看向门口方向,张扬耳畔隐约传来句“马总来了”。
当柳华和张扬转身,只见门口走进一位身材消瘦,脸颊无肉,穿着白色衬衫,但却把衬衫袖子撸起半袖的中年男人。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目前走在互联网最前沿的弄潮儿——马芸。
张扬眼神微眯,看着远处意气风发,走路带风的马芸,这就是他今晚的目标。
第158章 商业社交,阿里系注资
“马总你可算来了,刚才我还和曹总说,美特斯邦威市值能破百亿,你是我的大贵人呢。”
梳着中分油头,眼睛笑成一条线的美特斯邦威老总周成建手持两个高脚杯,来到马芸面前,又笑眯眯道:“赏个脸马总,和你的下游客户碰个杯。”
“下游客户”四个字,已经诠释了马芸在周成建的心中地位,同时后者语气中流露的敬佩,更是让马芸受宠若惊,他没有时间去想这是不是套,而是接过高脚杯,展现自己的高情商。
“这杯酒,该我敬周总。”
他看了眼周围的企业家,又继续说道:“我依稀记得2001年,周总请郭富成做品牌代言人,又签约周杰仑打广告,让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火遍大江南北。”
“那时候我就在想,怎么把阿里巴巴做到像美特斯邦威这么成功,成为国民级企业?”
“最后,我认真钻研了美特斯邦威的经营模式,又学习了周总管理企业的经验。”
说到这,马芸举起杯,看向周成建道:“周总不仅是我的老前辈,美特斯邦威更是阿里巴巴网购生态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您都是我的上游。”
说话间,马芸杯口放低,轻轻一碰周成建的高脚杯。
“铛——”
随后,他把只有一口的红酒喝光,周成建同样喝光杯中红酒,笑着说道:“我虽然创业比马总早,但常言道,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马总就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细流成大江,哈哈。”
“细流成大江不是一朝一夕,正如我刚才所说,需要不断学习前辈们的成功经验,才能在风口来临时牢牢抓住。”
马芸宛如一条深谙水性的泥鳅,无论周成建怎么捧,他都可以劲滑溜地脱身。
能到马芸这种高度,他很清楚不能在公众场合被架起来,一旦被架起来,就很容易被下套。
“啪啪——”
周围传出零星的几道掌声,像是在夸赞马芸的机智。
“阿里巴巴能做起来,真不是运气或偶然,是有大智慧的。”曹旺就没那么多弯弯绕绕,他举杯道:“我敬马总一杯。”
“马老师刚才的一番话,顶我们做十年规划,我必须敬您一杯。”
“我也敬马老师一杯!”
“能跟马老师在一个宴会厅,是我们后辈的福气!”
七嘴八舌的声音里,所有人的目光都黏在了马芸身上,像追着太阳的向日葵。
踩中互联网风口,自身发展潜力巨大的马芸很想低调,但实力根本不允许他低调。
而在马芸正面1点钟方向,隔了二十多米的柳华瞥了眼张扬道:“许院士也来了。”
当这句话说出,张扬才移开锁定马芸的目光,注意到马芸旁边的中年男人。
对方穿着一身挺括的深灰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皮鞋擦得锃亮,眉眼间带着几分干练的锐利,他不是别人,正是阔别多日的许延安。
许延安认识马芸?
这让张扬有些意外。
要知道,前段时间许延安到财研网办公平层打探底细,他可吹嘘过和马芸达成了战略合作,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穿帮。
“圈子这么小。”
张扬心中喃喃自语。
他倒不是怕谎言被揭穿,而是在想许延安和马芸的关系。
事实也正如张扬心想的那般,一个地区的上层圈子非常小,政商名流基本都互有联系方式,许延安作为医学院士,是政商名流都需要的人脉资源。
商人是人。
名流是人。
政客同样是人。
只要是人,身体就会推着年龄增长出各种毛病,这就需要结识医生人脉,为自己健康构建保障。
为什么老一辈都执着于公务员、医生、老师、警察、律师这些社会认可度高的岗位?
单纯为了体面?
并不是!
这些岗位的人脉,关键时刻是可以帮上忙的。
比如说医生,如果你有关系,挂专家号都不需要等放号,完全可以让对方加个号,及时看病治疗。
许延安和马芸都是杭城人,前者因为常年在燕京工作,两人仅有一面之缘。
说起来也很巧,许延安本来没想过参加浙商饭局的。
前几天他参加完自己女儿的毕业典礼,正准备隔天回燕京,却又突然收到了自己师弟,江浙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戚志强的邀请,让他到省医去讲两节课。
盛情难却。
没办法。
他又挤了一天时间。
也就是在临床讲课途中,马芸听说许延安从燕京回杭城了,特意“生”了场小病,又动用了点关系,见到了这位医学界的泰斗院士。
两人在治病闲聊间,马芸主动提到了浙商饭局,并以个人名义邀请许延安参加。
他的目的很简单,医疗资源谁都需要,他想要借用许延安,为自己攒几个引荐人情。
至于许延安,他之所以答应邀约,并不是他想要下海经商,而是觉得自己两个女儿的年纪不小了,需要物色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浙商饭局恰好满足他的需求。
本来许延安想带许芷若和许芷柔参加饭局的,但后两位听见是商人晚宴,顿时明白父亲用意,一个用身体不适拒绝,一个用业务繁忙婉拒,都不想参加这种社交。
两位女儿不来,他许延安只好亲自来了,顺带看看有没有符合自己心意的青年才俊,最好是能当上门女婿的。
……
姚纳新注意到柳华眼神,作为混迹商界的人精,他立马察觉到张扬可能和许延安有关系。
“许院士,这可是医学界的泰斗,没想到他也来了。”
姚纳新看似不经意提起,但眼神却始终关注张扬,他想知道柳华眼神的含义。
这场晚宴虽说是商人饭局,但并不缺乏各界名流。
根据往年经验,这场饭局还不算正式开始,现在只是社交阶段,有点类似于“择偶”,等找到互相有价值的目标,相应群体就会前往包厢,聊商业上的事情。
张扬心里也清楚,姚纳新和柳华正在打探自己与许延安的关系,寻求心中的价值平衡点。
商业社交就和玩股票一样,都有类似于5日线、10日线、30日线的支撑位,如果你有相应的价值,对方就会敬你三分,相当于站到了某某日线上,可如果没有了价值,人脉关系会瞬间断裂。
既然对方想知道答案,张扬也顺水推舟,假装感慨道:“确实没想到许院士也来了,待会我可得找他喝上一杯。”
轻飘飘的一句话,让柳华和姚纳新都不得不重新审视张扬。
特别是柳华,他可是知道张扬和许延安大女儿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谁知道眼前青年会不会成为许延安的女婿?
一旁的姚纳新脑速极快,连忙接话道:“人老了,身体毛病也多,待会可得沾沾张兄弟的光,好好跟许院士请教请教。”
“我这腿一到下雨天就不舒服,跑了多家医院都没看出什么毛病,表弟可得引荐引荐。”
柳华附和道。
因为柳华谎称张扬是自己姑姑的儿子,两人现在是表兄弟的关系,戏要演下去。
“没问题。”
张扬应答下来。
商业社交,价值互换,他年纪小,不代表阅历浅。
也就在这时,一位穿着绿色花纹旗袍,顶着个江浙沪经典卷发,带着“浙普”口音的妇人靠近:“哎!姚总柳总,哎呦,可算见到你们了,真是幸运啊今天。”
“何总。”
“何总。”
柳华和姚纳新异口同声。
前来搭讪的是东方园林创始人何巧女,她是目前浙商炙手可热的女企业家,据传东方园林正在筹划上市,如果成功上市,她的身价会瞬间暴涨十几倍。
“这位小帅哥是?”
何巧女目光看向张扬。
“这是我表弟张扬,财富研究网的创始人。”柳华替张扬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