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芯片,我既然在饭桌上拍了板,就会在公司内部全力支持你。
华为再难,也会持续投入。但即便有我全力支持,你想在内部服众,要靠实打实的成绩。”
余晨东瞬间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可他性格坚毅,不畏困难。
立马挺直腰板,目光炯炯,斩钉截铁的回应:“任总,只要您和公司给予我足够的信任与资源,我有信心!
一年之内,海思芯片必定在主流旗舰机型上实现大规模商用,且在性能与稳定性上,交出能让客户和市场认可的成绩单!”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任政非不再多言,他了解余晨东。
知道得力干将绝非轻易夸海口之人,这份决心与勇气,正是华为当下所需要的。
“明天你先返回总部,不必等我。回去后,立刻着手准备,梳理团队,细化技术路线图与产品时间表。
等我开完大会回去,立刻召开高层会议,把与腾达战略合作,尤其是芯片战略,还有今晚商议的事宜,逐一落实。”
“是!任总!”余晨东重重点头,眼中战火在燃烧。
一个属于华为终端与海思的全新时代,伴随着与腾达的联盟,即将在他手中,于艰难中带着希望,正式开启。
次日,北平大会堂内庄严肃穆,关乎国计民生的全国大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千里之外的横店影视城,《庆余年》剧组却已在晨光中掀起热潮。
灯光师扛着器材反复校准光位,场务人员穿梭布景,演员们挤在化妆间里紧锣密鼓地梳妆。
导演马鑫站在监视器旁,眉头紧锁地与摄影师比划着复杂镜头的布光方案。
这时,执行制片领着两位年轻人走近:“导演,范思辙和范若若的演员到了。“
马鑫停下手头的事,冲合作多年的副导演递了个眼色。
对方瞬间会意,默契地接棒与摄影指导沟通,作为老搭档太清楚导演的习惯。
转过身,马鑫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来人。
饰演范若若的陈遥,清纯里带着几分学生气的怯生,据说是唐人影视力捧的新人,是一姐刘师师钦点,背景显然不一般。
这年头,能在这种量级的巨制里拿到重要角色的新人,十有八九背后都有资本在运作。
至于饰演范思辙的章一山,马鑫印象更深些,先前定的演员演技不行,被换掉了。
这一位是公司后来补荐的,说是形象贴合且有经验,但合用与否,还得看真本事。
“跟我来。“马鑫语气平淡,领着两人走向稍显安静的休息区。
陈遥亦步亦趋地跟着,离开熟悉的唐人剧组和前辈庇护,新环境让她心里打鼓。
章一山虽是从小泡在片场的“老江湖“,此刻也难免忐忑。
经好友杨紫引荐,得腾达文化艺人总监葛贸亮认可,才拿到这个四亿大项目的机会。
可合同没敲定,角色就不算稳,心始终悬着。
三人在折叠椅前停下,马鑫大马金刀坐下,指了指对面:“坐。“
目光扫过两人,开门见山道:“你们的情况我清楚,能进组都有门路。“
语气陡然加重,“但在我马鑫的组里,最终只认本事。
这部戏是圈内有史以来最大投资的电视剧,扛着奇点顶级IP改编重任,无数眼睛盯着,输不起。
谁要是演砸了拖后腿,不管谁推荐的,我绝不留情,直接滚蛋!“话语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对马鑫而言,执导《庆余年》本是苦差事,巨额投资意味着滔天期望,一旦失手,对“十亿导演“的声誉将是致命打击。
当初本想推拒,却架不住腾达文化总裁刘容力邀与信任,作为公司嫡系,只能硬着头皮接下,唯有拼尽全力。
也因此,在用人上话语权极大,连男主张若云都是他力排众议敲定的,陈遥和章一山纵有背景,业务不过关照样得走人。
两人心头一紧,拘谨地坐下,腰背不自觉地挺直。
“待会安排试戏。“马鑫看着他们,“试戏前先聊聊,对角色怎么理解?说说人物小传和核心性格。“
“导演,我先来吧。“章一山看了眼身旁脸蛋精致却难掩紧张的陈遥,深吸一口气主动开口,来时做足了功课,太清楚这机会有多难得。
稍作整理,条理清晰地阐述:“范思辙是个对金钱有极度热爱和敏锐嗅觉的'财迷',但他的贪财不简单。
擅长利用身边资源和复杂人脉,在朝堂与江湖间巧妙谋利,还能混得如鱼得水“
章一山说得格外认真,因外形限制,接戏本就比同龄小生难。
这次得杨紫和葛总监铺路,不仅反复啃剧本,还回校请教表演导师,对角色做了大量分析和排练。
他太珍视这个机会,《庆余年》原著四百多万字,改编必然是系列大作。
若能稳住范思辙这个讨喜角色,未来几年的戏份和曝光就有了着落,由不得他不十二分重视。
章一山说完,陈遥深吸一口气,也将对范若若的理解缓缓道来,声音轻柔:“范若若带点小小的‘兄控’属性……”
马鑫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叩。
两人说得都条理分明,显然下过功夫研读原著与剧本,至少态度足够端正。
没多做评价,直接吩咐:“找段对手戏,试试。”
很快,章一山和陈遥便演了两段剧本中范思辙与范若若互动的片段。
表演结束,两人忐忑地立在原地,等候导演的“最终审判”。
马鑫摩挲着下巴,眯眼回味着刚才的表演。
章一山确实出彩,那股混不吝的纨绔气与精明算计劲儿都抓得极准,显然私下请了老师特训,下了实打实的苦功。
陈遥演技则稍显稚嫩,技巧上还有些生涩。
但身上那股天然未经雕琢的少女感,连同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里流露出的灵性,恰好贴合了范若若前期的特质,倒算是个意外之喜。
唯一让马鑫略感别扭的是,章一山面相比陈遥显“糙”,也更成熟些,演姐弟在视觉上稍显违和。
只能寄望于妆造多下功夫,把章一山往年轻贵气里打扮,陈遥的造型则往端庄温婉上靠,尽力弥补这份年龄感的差距。
“行吧,先这样。”马鑫终于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跟着场务去换装、定妆,准备拍定妆照。”
章一山和陈遥闻言,心里顿时松了一大口气,悄悄交换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眼神。
最难的第一关,总算过了!只要导演没当场否定,事情就成了大半。
望着两人远去的背影,马鑫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无声地叹了口气。
《庆余年》剧组从主角到配角,大半是各路“关系户”,背景一个比一个复杂。
幸好他是从电影圈“下凡”拍剧,自身威望够高,再加上背后有腾达文化这尊说一不二的巨头撑腰,才镇得住场子,没人敢轻易搞事。
不然单是协调这些人事关系,就足够让他焦头烂额,根本没法专心拍戏。
另一边,章一山跟着场务走进男演员公用化妆间。
《庆余年》剧组规模庞大,管理却极严格,在腾达文化“一切以项目为重”的铁律下,没有任何明星能耍大牌、搞特殊,无论咖位大小,男演员共用化妆间。
章一山进去后,立刻礼貌地微微躬身,向已在化妆的前辈们问好:“各位老师好,我是章一山,饰演范思辙,打扰大家了。”
化妆间里几位演员,其中不乏德高望重的老戏骨。大多数人都和善地点头回应,气氛还算融洽。
唯有不远处,一个看起来年纪很轻的男演员,自章一山进来后,就一个劲儿盯着他,眼神复杂,脸上带着几分藏不住的不忿。
正闭目让化妆师上妆的陈到明察觉到这细微动静,微微睁眼,透过镜子瞥见年轻人的表情,不由得无奈摇头。
心想:还是太年轻,所有情绪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藏都藏不住。
不过,对方毕竟是经纪人王晶花的儿子,进组前王晶花还特意托他多照看。
陈到明轻轻咳了一声,提点道:“董子建,专心化妆,别东张西望。”
被点名的董子建猛地回神,收敛了些外露的情绪,但眼神里的不服气仍未完全散去。
妈妈是圈内王牌经纪人王晶花,人脉深厚,这次他也是借着这层关系,跟着陈到明进了《庆余年》剧组。
但他最初心仪的角色其实是范思辙,戏份吃重,人物性格又鲜明出彩,可惜最终没能争到,只落得个相对普通的配角。
撇了撇嘴,压低声音,带着点酸溜溜的意味嘀咕:“原来是‘刘星’啊!
也没觉得比我强哪儿去!”显然认出了章一山是童星出身,语气里带着同行相轻的较劲。
陈到明闻言,脸色微沉,斥责道:“收敛好你的情绪。导演用人自有考量,轮不到你在这儿说三道四。”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换了别的影视公司,或许还会卖王晶花面子,在选角上有所权衡。
但腾达文化不一样,财大气粗且作风强硬,从来不吃传统圈内那套人情世故,更不把经纪人势力放在眼里,王晶花的面子在这儿,根本不好使。
董子建似乎还有些不甘心,却终究不敢反驳,虽心里的不服气没顺下去,表面上总算收敛了许多。
陈到明仍不放心,又叮嘱:“剧组藏龙卧虎,一大半人多少都有些来头。
你给我安分点,专心演好自己的戏,别给你妈妈惹麻烦,听到没有?”
董子建闷闷地应了一声,带着些不情愿:“知道了,陈叔。”
目光却还是忍不住瞟向正在另一边开始上妆的章一山,眼神闪烁,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求月票!Thanks(ω))
第482章 面对现实
清早,《庆余年》剧组像一台精密却喧嚣的机器,正高速运转着。
片场临时划定的休息区一角,流淌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微妙气氛。
女一号景田刚让助理给全剧组送完一轮冰美式,此刻正被几位女配角簇拥着言笑晏晏。
身着一套华贵戏服,眉目如画,笑容明媚,听着周遭略带讨好的调笑。
自进组起,这位女主角的大方就出了名,咖啡、奶茶、甜品轮番轰炸,完全是一副不差钱的做派。
再加上那些堪称豪华的影视资源,几乎是把“关系户“三个字明晃晃地写在了脸上。
不远处,一把巨大的遮阳伞投下小片阴凉。
李晓冉独自坐在折叠椅上,面前的桌上放着那杯“沾光“得来的冰美式。
1976年出生的她刚满三十七,妆容精致得一丝不苟,却掩不住眉宇间那缕郁结之气。
她在《庆余年》中饰演的角色,正是景田的母亲长公主李云睿。
这个角色复杂阴狠,极具戏剧张力,对任何实力派演员而言都是块“好饼“,可这辈分上的巨大落差,着实让她心里五味杂陈。
目光不经意掠过那片欢声笑语。
景田虽说比不上“双刘杨赵”,几位势头最猛的85花,却也算是那个圈层的编外人员。
如今正是85花们占据娱乐圈头部资源的时代,她这样的七十后中生代女演员,生存空间被挤压得厉害。
近两年递到手上的本子寥寥无几,出彩的更是凤毛麟角。
《庆余年》这个超级大项目,还是经纪人费尽周折才把她塞进来的。
原本指望能拿到个重要些的同辈女性角色,没成想最终得到的是“长公主“。
接下吧,无异于公开承认自己已步入“母亲“行列,要给年轻小花抬轿,面子上实在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