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不知道,怎么……一个人走下去。”
维拉蹲在她旁边,把一壶温水塞进她手里。
“他留了东西给你,不是吗?”维拉低声道。
林恩呆呆地点头。
司命缓缓坐到她对面。
那一刻,他不是秘诡师,不是赌徒。
他只是——另一个在这个世界上流浪的人。
他轻声说:
“我们都还在。”
“只要你记得他,记得他教过你的每一个字——”
“那么他就没有真正离开。”
林恩抬起手,轻轻拂开抄本封面。
羊皮纸下,是一叠叠细密的手稿。
墨迹已有些模糊,但每一个字都用力而清晰。
那是格雷戈里,留给她的最后礼物。
也是——
灰塔最后的星语者传承。
林恩用手背抹去眼角的泪水,深吸一口气。
她知道,爷爷留给她的,不只是哀伤。
更是责任。
她翻开羊皮抄本,指尖微微颤抖,却异常认真。
—
第一页,是用灰塔古体文字写下的标题:
【星语者之路】
——以语言为刃,以命运为绳。
——星辰指引者,亦为自我审判者。
—
林恩轻轻念出来。
声音一开始有些发抖,但随着每一个字落地,她逐渐找回了自己的呼吸节奏。
司命静静倾听,林婉清和段行舟也围拢过来。
在废墟一角,风吹动破碎的旗帜,仿佛也在聆听。
—
林恩继续念:
「一阶·占卜学徒」
先兆启示(被动)
战斗开始时,以预知先兆的形式预见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星辰感知(被动)
在夜晚或星空环境下,感知判定获得额外优势;能更敏锐地感知到环境中潜藏的敌意与命运涟漪。
占卜低语(主动)
每个冒险日,可凝视星空一次,得到一次简短的事件预兆或战术建议。
—
林婉清微微点头。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这三个词条非常有趣。”她低声说。
司命转头看她。
林婉清理了理思路,缓缓开口:
“‘先兆启示’、‘星辰感知’、‘占卜低语’……表面上是‘提前感知’或者‘未来预判’。”
“但实际上,它们都是——强制提升【直觉】回路,削弱【理性】回路。”
段行舟一头雾水:“什么意思?”
林婉清耐心解释:
“简单说,就是星语者一阶,从一开始,就在改变他们的大脑结构。”
“让他们更依赖本能预感、直觉涟漪,而不是正常的逻辑推演。”
“长此以往,他们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对星辰强迫症’。”
—
林恩点头,继续翻到下一页。
那里,详细记录着星语者一阶的理智代价:
【理智代价】
初步触碰未来让精神出现细微裂痕。
星语者从此对星象与征兆产生轻微强迫症。
若每夜未能凝视星空占卜,将难以入眠,并开始听到隐约低语。
幻听、强迫观星症状逐步加重。
—
林婉清沉默了片刻,然后低声补充:
“如果从精神病理学归类……”
“这种状态,非常接近临床上的【侵入性幻听伴发焦虑症】,以及【强迫性仪式行为障碍】。”
“而且,因为星灾背景,这种幻听并非完全是幻觉。”
“它是真正‘有源头’的——源自宇宙深处的信息回响。”
司命摸了摸下巴。
“……就是说,星语者越强大,越接近未来线。”
“但也——”
“越有可能被未来拖拽着走。”
林婉清点头,神情严肃:
“他们不是看见未来。”
“他们是被未来——盯上了。”
—
林恩轻轻抚摸着抄本的边角。
那是爷爷用一生的理智与热血换来的路。
也是,她必须接下去走的路。
不论代价如何。
林恩继续翻动着抄本。
羊皮纸上,一行行字迹清晰得仿佛是刻入骨血的铭文。
她声音很低,但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无形的重量:
「星灾考验·预言成真」
——你在群星中呢喃的预言正在成真……命运的涟漪已荡向现实。
—
林婉清微微蹙眉。
林恩继续念下去:
“在晋升一阶时,星语者无意中预言的一件小事将诡异地应验。”
“往往以失控且可怖的方式发生。”
“机制:由外力选择或随机生成一个事件(例如星语者预见某人遭遇不测),该事件会在短时间内成真,迫使星语者直面自己预言的结果。”
“若能冷静应对并化解危机,则通过考验;若陷入恐惧或手足无措,则理智大受打击。”
“失败后,将获得一个永久性负面状态,如——”
【宿命阴影】(持续性内疚与宿命恐惧)
—
段行舟咽了咽口水,喃喃:
“也就是说……不是你想控制未来,而是你必须接受——”
“你说的话,就是灾难?”
—
林婉清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再睁开时,她眼中带着难得的凝重。
“这是——侵入性自证预言综合症。”
“在正常心理学中,它是极其罕见且极端的精神疾病。”
“患者一旦无意间‘预测’某个坏事发生,便深信自己拥有某种诅咒能力。”
“随之而来的是自我责备、认知混乱、行动瘫痪,甚至最终抑郁、发狂、自毁。”
—
她顿了顿。
声音低得像风穿过废墟:
“而星语者……是被强制感染这种精神病。”
“他们必须在这种诡异的预言必成中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