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吸了口气,“它不是给你自己的答卷,而是——让你代答他人的人格。”
“什么?”林恩轻声追问。
“它在考验我们的观察与信任。”林婉清缓缓说道,
“你手上的这份问卷,是对坐在你对面的人的‘人格诊断’。”
“但——它不是要你客观评价,而是要你把你对那个人的‘潜意识信任’写进去。”
司命从桌上抽起一册,翻开第一页,念出其中几道题:
【受评者编号:E-060】
【观察者编号:E-063】
Q1:你是否认为他在危机时刻会撒谎?
Q2:你是否相信他会为队伍牺牲?
Q3:你是否亲眼见过他愤怒时的模样?
林婉清闭了闭眼:“这不是普通测试,它是在投射我们的信任偏差。”
“它不在意事实——它在意你的潜意识。”她的声音带着极深的冷意。
“如果我说他会撒谎——系统就默认为‘他会’。”
“哪怕他一生都没有撒过一次谎。”
林恩低声说:“我们……是在定义彼此的‘存在’?”
“是。”林婉清点头,声音平稳如手术刀落下。
“这是行为结构破坏副本,不是战斗型。”她眼神冷冽。
“答错三题,镜子裂,人格错位。”
“答错五题——人格标记将被‘回收’,系统将启动‘清除与重构协议’。”
她回头看向那面镜子。
那面布满裂痕的镜子像是等待着下一段人格崩解的回音板。
镜面泛着模糊的光,镜中的“她”微微歪头,仿佛已经知道她要坐下答卷。
她转身坐下,一页页将答卷平铺开来。
“这局——是凡人的游戏。”
司命低声说道,抽出那本厚重答卷,在身前展开,目光一寸寸扫过问题。
他没有笑。
也没有牌。
他只是坐在那里。
仿佛面对一场最不确定的赌博——赌注不是命,而是“你是谁”。
房间里落针可闻。
六个人,六份答卷,六面裂镜。
他们将彼此——写进“真相”里。
此刻不是斩神,不是梦魇。
是,他们要彼此相信彼此——否则,他们就会彼此“消失”。
沉默压了下来,压得人无法呼吸。
“……所以谁给谁答?”段行舟终于出声,声音低沉,仿佛想要冲破这凝结的压抑。
林婉清咬着下唇,视线一圈一圈地在所有人脸上扫过。
这一刻,她的思维高速运转——不是逻辑上的演算,
而是本能直觉在重建一幅“情感认知图谱”:谁对谁了解,谁对谁信任,谁之间的偏差最小,谁对谁存在不可言说的偏见。
她一度将司命分给段行舟,又犹豫地将林恩配给了自己。
可正当她准备落笔确认时,手里的纸轻轻颤抖了一下。
不,是她的手,在发抖。
“我……是不是配错了?”她低声喃喃,
声音像是碎在嗓子里的玻璃,“配错……也许没那么糟……”
“只是人格错位……只是——”
她语速越来越快,像是考试时被卡住的学生,在试图回忆答案的同时,
又不敢去翻背诵册。那种深层的不确定,开始吞噬她的语调。
司命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穿透了空气。
“林婉清。”
林婉清一震。
他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她面前,伸出一只手,掌心摊开。
“你不是在考试。”
“你是在捍卫一种东西——我们定义‘真实’的权利。”
“这不是选择谁活下来,而是……”他顿了顿,声音低了半度,“谁还能活着,还是他自己。”
林婉清抬起头,对上司命的眼,那双总是带着一丝倦意和吊儿郎当的眼睛里,此刻透出一种令她无法移开视线的清明与信任。
这不是考场。
这是战场。
“你配得没错。”司命轻笑了一声,指尖一挑那本答卷,
“只不过——你得从我们脑子里,拿出‘我们眼中的别人’。”
“你教我们怎么答题,我们照你说的——你不是答卷者。”
他退后一步,像是给她让出整个剧场。
“你是翻译。”
她呼吸一滞。
忽然意识到,压在她腿上的那本笔记本……那本她几乎每晚都在偷偷写的记录本,
像是一只她早已忘记自己放在那儿的备用之眼。
她缓缓翻开第一页。
笔迹潦草却细致,每一页都是队伍成员行为习惯的速记与情感投射:
【林恩】:反应快,习惯性护人。下意识用“我们”代替“我”,对孤独有本能排斥。
【司命】:说话前眼神会偏移约0.3秒,擅长迎合他人语气,极度擅长隐藏真实意图,怀有“剧场型自控欲”。
【段行舟】:肢体动作延迟表达,情绪控制强。保护者人格倾向明显,疑似长期背负未解情感负担。
【塞莉安】:言语节奏大幅波动,抗命冲动强,但在权威结构下会自动调整。表面桀骜,本质服从。
【林婉清】:书写时常重写句首,对“信任”二字存在高频回避反应,可能有童年自我评价撕裂历史。
她缓缓闭眼,深吸一口气。
“我来做配对。”
“我答司命。”她声音比刚才稳了三分。
“司命答段行舟。”
“段行舟答林恩。”
“林恩答塞莉安。”
“塞莉安答我。”
“——开始。”
六人各自落座。
沙发偏硬,皮革内隐隐传出咯吱作响的低吟,像是某种濒死之人的脊柱在隐约哀嚎。
纸张在无风的房间里自发轻颤,一页一页翻开,仿佛有无形指尖在掀动他们的命运底牌。
林恩最先落笔。
她答的是司命的问卷。
她的眼神极度专注,笔尖下的每一个字都像是走在一根细线之上。
Q1:你是否相信他会在关键时刻以自己为盾?
她写下:否。
“她会出手,但不会为了谁牺牲。她是自己的王。”她语气低而坚定。
Q2:你是否认为他面对亲密关系会表现出羞耻感?
答案:是。
“他嘲讽、调侃,但其实是在掩饰‘想要靠近’的冲动。”
【适配度更新:当前匹配 82%】
系统光屏闪了一下,伴随轻微的“滴”声,代表数据稳定。
段行舟吹了声口哨:“不错。”
林婉清一边做记录,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司命答题的速度,太快了。
他几乎不看题干,只凭直觉下笔。
但答案却惊人精准。
Q4:段行舟是否会在压力下优先独自承担任务?
答案:是。
Q7:他面对女性时极度控制情绪是出于羞耻吗?
答案:否。出于恐惧。
【匹配度:91%】
“他不是迟钝。”司命边写边说,“他只是不知道该把情绪交给谁。”
林婉清轻声:“你在读他。”
“不。”司命笑了笑,眼中闪着某种古老赌徒的光,“我一直在等他露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