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96节

  100方原木,颜辉去找估堆的人掰扯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把木材取走。

  每一堆,颜辉在之前的“软禁”期间,都测量过。他不嫌累、不嫌无聊,他已经可以根据上下径秒算体积了。

  他知道每一堆木材的实际体积。

  如果场里估堆的人比他记录的体积要大,这一堆他就放弃,反之就可以进行商议。

  颜辉选了两堆,场里谈的总体积是92方,颜辉判断有96方。

  选完两堆之后,颜辉又选了8方木头,然后找厂里的车,把木头一车车地拉到了加工厂。

  加工厂这几天有别的活,颜辉又等了两天,接着才轮到自己的料子被加工。

  和之前一样,他在加工厂待了整整两天,处理完了所有的板材,卖辅料、交加工费、发车、寄票。

  与之前不同的是,再也没有人跟着他了。

  寄完大票存根,颜辉没有再回到林场,而是选择去了老郭住的旅店,开了10块钱一间的屋子,浑身轻松地睡了过去。

  三车货,他已经赚到了至少3万5,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么多钱,但这就是他的杰作。

第145章 自由

  “老颜!”早上,在旅店的食堂看到颜辉,老郭非常惊讶,“你这些天,快要担心死我了!你那边,一切都顺利吗?发了第几车了?”

  颜辉到底还小,听到老郭的声音,他难掩心中的激动,伸出了三个手指。

  “真牛逼!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敢信,你怎么能在建业找到那么好的客户!你那边有什么亲戚吗?是不是你提到的大伯?我感觉比你叔还厉害!”老郭饭都不着急吃了。

  “可能是运气好吧,确实挺顺利的。”颜辉这一句话,轻描淡写。

  是啊,成了之后再看,什么都顺利。

  “没靠亲戚?你就靠自己?你这什么运气!不是,肯定不光是运气!”老郭看着颜辉,像是发现了什么,“你这.你脸上这是被打过?”

  “之前的事情了,早就没事了。”颜辉的脸上确实有一点伤疤。这是他前阵子的日常经历,只是他都懒得说了。

  其实不光是脸伤,他脚腕之前还扭过一次,只是扭得不重,两三天就好了。

  “不管怎么说,能看到你就行了。上次你去车站运木料的时候,我看你旁边人太多,我没凑过去。”

  “放心吧,我没事,以后我就在这常住了。”颜辉恶狠狠地咬了一口油条。

  油条真的是好东西!

  又香又脆,而且还顶饿。后世为人诟病的糖油混合物,在精瘦的颜辉看来简直是宝藏,他每天早上都要吃两根,即便如此,他现在的肚子还是瘪的。

  今年!今年过年回家,他一定能身上有些肉!

  “行,一会儿没事,上午十点,我带你去洗澡去。我跟你说,我知道这家澡堂子,今天上午十点换新水!”老郭提议道。

  “你上午没事?”

  “啥事能比洗澡重要?”老郭理所当然地说道,“一会儿你先休息会,我出去忙俩小时,把活处理完,咱们就去洗澡。”

  汤旺河已经开春,到处都是绿油油的青草,颜辉已经有日子没有洗澡,当然满口答应。

  吃完饭,颜辉去老板娘这里拿到了自己的信件和包裹,然后回去写起了信。

  对于家里,颜辉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之前一直说顺利,却总是没有说实话,现在可以写一写了。

  他没有写得太详细,只是说这边的生意开始运转起来,一切都很顺利,今年应该能通过做生意赚到不少钱。

  老家的兄弟们那边的回信,颜辉也没细说,只是说自己进入了正轨。

  苏瑾寄过来一些书,包括最新的《故事会》和两本木材相关的书,其中一本是讲木材销售的,颜辉没想到这方面都有人出书。

  打开看了看,颜辉发现这本书是一位教授写的,他采访了很多木材商人,最后写了这样的一本书。

  书里对成本的分类,主要是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力,带锯工人、上料、管理、厨房及物料,写得非常详细,不同地区的工人工钱差距都有。

  第二部分是原料,主要是原木,这里列举了几个主要地区的原料成本信息。

  第三部分是固定支出,包括保险费用、加工厂设备费用、叉车吊车费用、电费、场地、场地建设费等。

  第四部分是销售支出,包括销售员提成、介绍人提成、餐饮出差费用等。

  第五部分是运费支出,列举了不同车辆、不同路况、不同距离的诸多价格差异。

  书里对产出的计算,依然非常详细,包括把辅料再加工的过程等等。其中,辅料的再加工依然细致,书里提到了一位老板只做辅料生意依然很赚钱,这老板把那个地区的边角料基本上都包下来了。

  这位老板把边角料分割后,加工成方条、薄板、封木条、胶合板

  接着,书里又讲了一堆关于“胶合板”、“压缩板”的知识,着重地写了胶合板、压缩版的加工成本、销售利润等。

  看到这,颜辉对这个作者由衷地感到佩服。这本书,没有一年的时间到处走访,是不可能写出来的。这种认认真真做学术的人!

  实木的价格要比压缩板、胶合板贵几倍,这里面最大的差距不是强度问题,环保问题也很严重。

  书里还提到了一个公司叫烟台合成革厂,据说这家生产的MDI非常好,1995年建立的生产线已经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还提到MDI是 PUR胶的核心原料之一,环保又好用。(有书友知道这家公司现在叫什么吗?)

  对于环保,颜辉现在还没有什么感触,他这边只做原木生意,环保问题不是大问题。但是,他还是认真地看了不少内容,这些对于成本控制、销售渠道拓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等颜辉有钱了,他甚至可以把辅料之类的东西存起来,专门做二次加工,然后发一车二次加工的木条之类的东西去奉天,老郭肯定能帮忙找到买家,无非是价格问题。

  大概看了看,颜辉也不急,他把书放了起来,给苏瑾回了信。

  苏瑾快要读完高二了,问颜辉什么时候能有空给她打个电话,颜辉看到信莫名地有些触动,算了算时间,明天正好是周五,明天晚上可以打个电话简单聊几句。

  信写完之后也快十点了,颜辉一一装好信封,贴上邮票,把信都给了老板娘。

  老郭还没有回来,颜辉没什么事,他看到门口有一条水管,就把自己的脏衣服都拿到了门口,用旅店的肥皂洗起了衣服。

  他先是洗了自己的内裤,洗好之后挂在了自己的屋里。接着开始洗衣服、裤子。

  洗了不到三分之一,老郭就回来了。

  “洗衣服呢?最近几天都不下雨,衣服先别着急洗了,快点跟我去澡堂子!等中午之后,水就没那么好了!”老郭催促道。

  “那我这些衣服?”

  “你先放前台老板娘那里。抓紧。”

  “行吧。”颜辉用大盆把衣服放好,搁在老板娘那里,跟着老郭就一起去了澡堂子。

  好久没有泡澡,颜辉身上真的快要臭了,他先在淋浴那里洗了洗、搓了搓,这才进入了温水池。

  呼.

  颜辉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氤氲的水汽中,颜辉整个身体都是轻的,似乎他从来没有经受过什么压力。

  自由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似乎整个天地都是自己的,双手在温水中上下搅动着,有阻力却没有限制。

  泡了一会儿,颜辉找搓澡师傅搓了澡,冲洗之后,又进了池子。

  一直到中午逐渐地来了一些人,澡堂子慢慢热闹了起来,颜辉才和老郭一起离开了澡堂子。

  外面的气温已经有十几度,颜辉神清气爽,老郭喊颜辉回旅店吃饭,被颜辉拒绝了。

  他现在不光是有了些钱,最关键的是有了花钱的底气,他喊上老郭,去饭店吃了顿酸菜炖大骨头,到两点多才回旅店。

  回去之后,颜辉发现自己的衣服都不见了,连忙问老板娘怎么回事。

  “我闺女帮你洗了”老板娘的表情,有些无语,但也没说啥。

  “啊?”颜辉都惊呆了,“都给我洗了?”

  “可不,都挂起来了,搁后院晾着呢。”老板娘仔细看了看颜辉,觉得小伙子挺精神,看着挺舒服,只是轻轻叹了口气,剩下的啥也没说。

第146章 畅快

  这.哎呀这怎么行呢?这多不好意思.

  这.

  这.

  哎呀

  颜辉看到衣服都被洗了,而且洗的比他自己洗得还干净,愣在了原地。

  老郭刚刚回屋放下了洗澡时换的衣服,也准备过来洗衣,到外面看到颜辉的衣服都挂好了,眼睛瞪得像铜铃:“老颜,是不是我看错了?我记得,咱们出门的时候,你的衣服才洗了没几件吧?”

  “是啊.”颜辉自己说起来都有些不自信,当然是在盆里。

  “那那.这是”老郭不信邪地看了看,“这不是都洗好了?”

  “老板娘说,是她女儿洗的,但是我不认识她女儿啊。对了老郭,这边旅店还给洗衣服吗?”颜辉有些不解。

  “嗯?”老郭一脸问号,“我在这住了四个月了,这地方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你才来住了几次!我真服了!怎么回事!”

  老郭那是一脸的不服,偏偏这事就发生在眼前。

  “我说你最近怎么成功了,是不是背着我吃软饭去了?”老郭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之前,还是他给颜辉提的这个主意。

  “我?”颜辉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被人拿枪指着头,你说我吃软饭?”

  “啊?你还有这事!怎么不跟我说一声!谁啊!”老郭一听吓了一跳。

  “没事,就是吓唬我!我能被这吓唬吗?”颜辉没有继续谈,把话题转了回来,“对了,你说我该怎么办?人家帮我洗衣服,我要不要给钱啊?”

  “给钱?要是给钱就帮忙洗衣服,我也找人洗!”老郭气得不行,找了找肥皂,“看见你我就来气,跟我面前这是秀呢!”

  老郭去洗衣服了,颜辉却有些无奈了,他找了一圈,也没找到老板的女儿,只能回屋休息。

  晚上吃饭的时候,颜辉在食堂看到了老板的女儿,但是食堂人太多,他也没机会去问,二人对视了一眼,老板女儿就低下了头,搞得颜辉有些疑惑。

  几天后,滕总第三车皮的钱也到账了,颜辉去找到了王红军,用他的电话联系了滕总。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用他的电话不用花钱。

  滕总对于颜辉发的货很满意,一方面是这些货本身就没问题,价格合适,另一方面就是加工厂那边不挑刺。

  颜辉知道又是昊天那边为他说话了,于是讲了讲平面刨床的事情,这次滕总真的重视了,表示回头会找一下昊天,看看需要什么样的型号。关于这个事,颜辉知道昊天早就有了想法,应该会推荐一台国产的平面刨床,新机大概8000元左右,二手的5000左右,价格不算高。

  有了平面刨床之后,可以轻松地把加工精度提高一个量级。

  滕总这边的工厂,每个月加工的原木大概有400方,规模很小,而且不是每天都有活干。加工规模小,也就会导致加工成本高。如果不是滕总的工地资源多,要木材会比较急,滕总不可能自己搞加工厂。加工厂不盈利,滕总之前就不愿意更新设备。

  颜辉大概估计过,滕总平均每个月要购入400方原木和300多方的标准板,购入成本大概50万。

  现在,颜辉一个人就能每个月给他供给160方标准板,这已经接近滕总的标准板订单的一半。如果有了平面刨床,当滕总需要精细件的时候,就可以对标准板进行二次加工。

  目前这个数量是没问题的,因为颜辉的利润空间够,有必要的话,他可以往下压价,压到其他人没办法跟他竞争。当然,目前还没有这个必要。

  这样的订单已经是极优订单了,颜辉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出问题。

  他现在还没有钱,等他完成前期的资金积累,他才可能去做别的事。

  “木头的事情先不急,晚上我和老王他们去青山乡那边一趟,你跟我去。”王红军看到颜辉就很高兴。

  “是有生意要谈吗?”颜辉问道。

  “不急,谈什么生意啊?生意明天再做,那边搞了条大江鱼,我带你去尝尝!你们闽省那边的,肯定没整过这种鱼!我跟你说,这野生鱼,大锅一炖比肉都香!电话那边跟我说了,这鱼光是鱼籽就有一斤多!”王红军心情很不错。

首节 上一节 96/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