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会蹭热度啊! 第193节

  本来周阳准备好好休息的。

  刚接完【秦州汽车】刘福生的电话。

  正准备查查现在自己有多少钱呢……

  电话又响了起来。

  电话是煤老板李大春打过来的。

  “周总,睡了吗?”

  “没,李总,怎么了?”

  “周总啊,聊聊?”

  “嗯,聊什么呢?”

  “周总,我也不啰嗦了,你脑子好,你帮我说说,如果我煤矿搞不了钱了,该投资什么好啊?”

  “什么意思?”

  “我今天喝了点酒,看了一本叫什么《危机投资》的书,感觉我们煤矿好像不一定能干多久,我现在手头里有一大笔钱……不知道该咋用……本来想投资你电影,但是看你现在好像不缺投资的样子……你帮哥哥琢磨一下,什么东西可以投资……”

  “投资有风险……”

  “我不投多,就投个五六千万……亏了就亏了,妈的!那本书写得太狠了,整得我半夜都睡不着……”

  “……”

  (今天状态非常差,没有第三更,我去足浴店洗脚按摩了……)

第160章 煤老板们的春天!

  凌晨。

  3点钟。

  书房里,李大春翻着那本《危机投资》。

  越翻越心惊肉跳,特别是看到“刀尖上产业”这篇文章,顿时意识到了什么东西。

  这本书没有署名,没有相关作者资料,只有一个不知道真假的出版社名字。

  本来也没当回事,只是用来装饰书房,今天睡不着拿出来随便翻了翻助眠。

  但,看着看着,背后这冷汗就一直不停地往外冒!

  紧接着,李大春连忙拿出平日里从来都不看的报纸,然后一遍一遍地翻着。

  紧接着……

  他翻到了2003年12月份报纸里,华夏官方对煤矿行业乱象的痛批和审视。

  他看到了数据里2003年华夏煤矿行业的公开死伤人数超5000人,公开数据是5000人,但实际上,作为煤矿工业者的他,很清楚5000人只是冰山一角……

  在报纸里,他更看到了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正在审批的报告。

  报告里面大致内容是有人提议关闭小煤窑、取缔、严打小煤矿、无证经营煤矿的,并且,将煤矿行业进行整合,并且预计2004年要关闭非法小煤矿1.2万处……

  看完一系列的报纸以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2003年的煤矿行业如火如荼。

  2004年年初,煤矿行业依旧强势上涨,无数想要创业的年轻人,依旧发疯似的往里挤。

  整个产业处于一个大爆发的时代,但,越是火热的产业,越隐藏着危机!

  他的煤矿,虽然出的事故并不多,迄今为止运气也挺好,只有受伤没有死亡事件,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非法经营煤矿公司。

  李大春想到了前段时间自己去审批资质的时候,屡屡碰壁,特别是对一些采矿以及安全资质要求,简直离谱,全部都是用那些大型的【国字】辈要求的时候,他便意识到,像自己这种中小型煤矿公司根本就没有未来!

  得!

  提前转型了!

  跟周阳打完电话以后李大春放下报纸,从床上爬起来。

  一边不断叮嘱安全员一定要注意生产安全,一边安排着接下来煤矿的事情,并让司机备准备车,他要去趟燕京,跟周阳好好聊聊。

  收拾到凌晨5点钟……

  准备出门的时候。

  却发现别墅门口陆陆续续地停着一辆辆车。

  “李哥……我听说,你要去燕京?”

  紧接着,三个同样大腹便便的煤老板从车上下来,露着讨好似的笑容。

  “你们这群王八蛋,怎么跟个牛皮糖一样,怎么甩都甩不掉啊!我去燕京玩玩!”

  看到这几人的时候,李大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这几个煤老板都以前都是跟他同一个村的,自从跟着自己赚了煤矿的钱以后,这帮人就死皮赖脸地经常凑到自己身边。

  自己投资什么,他们就跟着投资什么。

  自己干什么,他们就跟着干什么!

  特别是上次投资了周阳的电影,让他们也跟着赚了那么一点点小钱以后!

  他们似乎就更来劲了,自己这边稍微一点风吹草动,这帮家伙就特么的黏过来。

  “带我们也玩玩啊,李哥,我们以前说好,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啊!”

  “我是去聊生意,聊投资……”

  “我们也可以跟着你投资啊,李哥,我们都是亲戚,你有其他发财的门路,你也带带我们啊,大伙都想搞个退路…”

  “投资有风险!”李大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着这帮凑过来的王八蛋,贼特么的无语!

  “没事,没事,我们就投个千把来万的,不多投,李哥,你看上什么生意了?”

  “等我回来再说吧……”

  “别啊,李哥,我们跟你一起走!”

  “……”

  “司机,司机,跟上那辆车,他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快!”

  “……”

  ………………………………

  2004年。

  1月14日。

  对于【秦州汽车】而言,是最艰难的一天。

  这天,是【秦州汽车】发薪日。

  然而,【秦州汽车】已经拖欠员工接近三个月的工资了。

  拖欠总工资以及一些设备款项接近千万,尽管刘福生非常努力地、想尽办法的希望员工们能相信自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但,愤怒的员工们依旧围着整个工厂办公室里,疯狂地拍起了桌子。

  “妈的!有钱搞新汽车,做生产线,不给我们发工资?”

  “黑心老板!”

  “草!”

  “开不下去了就去卖设备啊,搞什么飞机啊!”

  “是啊,妈的……”

  “……”

  股东们不但在冷眼旁观,甚至还添油加醋地冷嘲热讽。

  【秦州汽车】前身的【秦州重工】原先是国企。

  但后来,出口浪潮奔涌而来,因为产业太过于臃肿,所以上头的意见是,可以进行国企改制,从中分出一部分业务缓解一下企业压力。

  于是,【秦州重工】在相关领导的牵头下,开始进行私企改制,【秦州汽车】应运而生。

  改制是改制了,但却遗留下很多弊端,除员工以外,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管理层都是改制后过来的,与此同时,为了激活市场,公司还引进了一些【秦州重工】的公司元老入场,进行原始股购买……

  原本计划千禧年以后,所有人都奔着将【秦州汽车】做大做强,等待上市来的。

  结果,市场竞争残酷、决策连续失误、又没有研发能力、更是和其他几家奥拓生产企业打官司,一系列的举措,不但没有让【秦州汽车】上市,反而濒临破产了,到悬崖边缘了!

  “刘总,刚才股东们意思已经很明确了,他们要么将造车资质给转让掉,想办法换个2000万的人民币先付工资,剩下的他们分,要么就是让我们找资本,将他们手头里的股权以200万/股收走……”

  “刘总,这个时候了,已经没有人对这家公司有想法,甚至没有人会对我们的新车有兴趣了,所有人都想套点钱离场……”

  “……”

  办公室里。

  助理的表情有些烦躁。

  刘福生闭上眼睛,幽幽叹了一口气。

  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与孤独感,偏偏,这个时候给周阳打电话,却发现电话完全没人接听!

  他低头看着公司的股权结构。

  管理层占着百分之75股份,其余百分之25,其中15是【秦州重工】,另外10自己拿着百分之3,还有百分之7则是其他员工……

  平均200万每股的话,75股,估摸着要1.5亿人民币。

  【秦州汽车】现在这么糟糕,就是一个烂摊子,最值钱的就是造车资质!

  1.5亿!

  谁会出资?

  而且,目前张总就算再有钱,也拿不出1.5亿啊!

  更重要的是,造车资质是【秦州汽车】是仅授权给【秦州汽车】厂子的!

  2000万是可以转让,但是转让过来有什么用?想要真正拿到资质,并且生产车的话,就要收购整个【秦州汽车】。

  就算拿出了1.5亿收购了全部股份,后续造车、生产线、新设备、工资垫付、都是一大笔钱……

  现在【秦州汽车】运营情况如此糟糕!

  而且海外汽车竞争压力如火如荼!

  国产汽车压根就没有前途!

  哪有资本这么蠢?

  “开个会吧!”

  叹了一口气。

  …………………………

首节 上一节 193/3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