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除了光头,沪市哪怕是租界,绑架也时有发生。
所以,陈光良需要保镖跟着。
当然,陈光良最大的‘杀手锏’还是他自己,穿越六个月后,他确信自己的身体已经是人类顶尖的素质。
打个比方来说,他的反应速度可能让空手夺枪成为一种可能,就像前世电影里的超级高手,敌人没有扣动扳机的可能。
不过陈光良还是不想赌,所以身边还是配备保镖比较放心,毕竟又不是没有钱。
周兴高提醒道:“老板,要不要弄把枪?”
陈光良少做思考便回道:“可以弄,但需要从长计议,不要冒失。”
周兴高点点头,说道:“嗯,我明白了。”
如今,长江车行每个月的租金收入是5250大洋,按照6%的管理费计算,相当于可以支出300大洋出头。
包括陈光良在内,现在增加到10个职员,包括两个财务、四个管理(收租)、三个保镖、一个老板;另外有两个商店批发部人员,则是由陈光良私人支付薪水。
10个人的薪水开支占大头,不过后面车辆再增加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多少。
虽然保镖的工作是车行支出,实际上车行租用他的地皮(愚园路),并没有收取租金。
不用算太清,反正每个项目的分红,也不可能真的按照扣除6%管理费,然后全部发放;有时候,分红大概也就占每个月租金的90%。
陈光良会截留一些资金,放在长江车行的账上。
陈光良来到他购买的第二幅地皮上,这幅地皮为三亩,相当于五个篮球场大小。
“周哥,安排人将这里四周给我围上,平常要派人来巡查,不要给难民占据!”
沪市的土地,肯定都是有主人的。
但是这些土地很多都没有开发,一旦被难民看上,那就很有可能一哄而上,在上面建筑简易的住处。
像番瓜弄那样的情况,原业主最后也只能向难民收租,挽回一点损失。
陈光良的土地,自然不希望被难民占领,毕竟那点租金算什么,他是在炒地皮。
周兴高说道:“好他们还说,要在这里种点菜什么的。我一听,觉得就算是种菜,那也是老板你的菜。”
不错,这个觉悟没问题。
一码归一码,陈光良可以考虑让车夫入股黄包车,可以给车夫商品推销的一半利润,但绝对不允许这些车夫占他一分钱的便宜。
“对,让他们种菜,但收获是我的。等收获了,可以送给大家一点也没事。”
“好,我尽快安排。”
陈光良特别叮嘱道:“记得,不允许难民在我的土地上搭建房子,届时人一多,想赶走都麻烦。”
“嗯,我记下了!”
这样也好,现在让周兴高带着两个兄弟,做陈光良的专职保镖。
这些保镖不仅可以保护他的安全,也可以保护这些财产的安全。
其实在这个上嗨滩,没有‘厉害’的人,像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大流氓’,听起来确实威风凛凛,但是他们也害怕被人暗杀,故身边从来都是七八个以上的保镖。
他们的‘公馆内’,更是一直有人24小时保护。
这就是陈光良为什么在顾竹轩多次暗示——想收他为青帮门徒时,他总是拒绝的原因。
他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流氓。
有危险,就多请保镖,再凭借自己的身手,相信问题不大!
商界有阴谋,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退,就是如此简单。
政界以后来勒索,总归是要交保护费的,只要自己身上的油够多,刮几层总归还能剩很多。
这是个乱世,陈光良只有一步步的勇敢走下去,而不是害怕!
第61章亩地皮
10月下旬。
俗称‘地鳖虫’‘掮客’的地产中介王左义,将陈光良等人带到愚园路的一条小河畔。
愚园路附近原有多条小河浜,开埠之前,最主要的聚落是永泉村,该村落是因附近的静安寺而逐渐兴起的。
附近主要河道是田鸡浜、西芦浦和沸井浜,越界筑路后,传统的河网结构通过填浜筑路的方式逐渐被路网所取代,道路逐渐成为区域土地利用的骨架。
“陈老板,这里的地皮够大,足足有13亩。不过并不在租界,好在属于租界‘越界筑路’的范畴,似乎是受租界警察保护的。”王左义热情的介绍道。
所谓‘越界筑路’,便是租界对外扩张的一种手段,先将公路进行延伸至租界外,再派警察进行巡逻公路,并保护马路所经区域内的财产。
这些‘越界筑路’将成为后面沪市政府和租界工部局的斗法,当然两家争的‘越界筑路’的巡逻权,对两边的土地并不受影响。
陈光良询问道:“13亩土地,业主是谁?”
这么大的一幅土地,自然不太可能是农民,但此时偏偏是种着蔬菜粮食的土地。
王左义笑道:“说来凑巧,这13亩土地是一家几兄弟,他们准备把地皮卖了,去城里做做生意。”
好机会,这是丢了西瓜去捡芝麻!
对陈光良来说,则是天赐良机。
随后,陈光良在这13亩土地上参观起来。
从风水来看,地皮正在青龙头上,尤其是旁边有条小河,源远流长,大吉大利。
这附近,除了若干花园住宅和和别墅之外,田地虽多,却荒凉得很,不但面店找不到,连小茶馆也找不到一间。
但这丝毫不影响,其未来的升值潜力。
“道契能不能做?”
“绝对没问题,道契拿不到,您不要出钱就是。”
虽然是华界的土地,但华界一样可以出‘道契’,都是一样的。
只有拥有‘道契’的土地,其价值才能被银行认可。
甚至,同等价值的‘道契’,比大洋都还值钱。
陈光良又询问道:“那河西的地皮怎么样?”
王左义马上说道:“河西的地皮居然说出过僵尸,不吉利!”
陈光良一愣,这是到哪里了,僵尸都出来了!
见陈光良不信,王左义担心陈老板说他是骗人,连忙补充道:“陈老板你看,这河东的地皮那是青龙地,而那河西的地皮就是白虎地。白虎主凶,而且河西的地皮杂乱无章,哪里有河东的地皮方方正正。”
有道理,方方正正是件好事,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
“好,麻烦王先生替我约一下业主,大家一起谈谈。”
“没问题!”
第二天,陈光良见到土地的业主——王氏三兄弟。
三人看着都不像纯粹的农民,有些小商人的模样,看样子是想卖了土地,去做大生意。
老大王忠祥模样老实,老二王忠林比较圆滑,老三王忠磊则比较年轻气盛,三人一见面,也是打量着陈光良一行人。
王忠林率先说道:“陈老板,我知道你们,最近才来这里开了一个车行,没想到现在又准备购这么多土地,莫非是有什么内幕消息?”
陈光良一口气在愚园路购买那么多地皮,看来也瞒不过有心人。
他很是平静的笑道:“我一个中等车行的老板,能有什么内幕消息。不过是打算把这幅地皮买下来,准备开间黄包车、自行车工厂而已。三位若是舍不得出售,就当我没有问过好啦!”
王忠祥连忙说道:“陈老板说笑了,不肯出售,就不会麻烦你来一趟了。只是这1100两一亩,价格实在低了点!”
陈光良说道:“价格我是一分都不能再涨了,你们想想,我租界的地皮都才买成1200两一亩。租界的治安、交通,华界根本比不上.要不是考虑这里靠近租界和马路,我都不考虑在这里建工厂的。”
13亩地,按照王左义谈好的,是1.43万大洋,也就是1100大洋每亩。
不过后面的中介费、律师费、打点费等,差不多也要个1000大洋出头。
这样合计下来,这13亩地的均价也在1200大洋,稍微比前面的两幅地单价便宜些。
王左义也在一旁说道:“是啊,毕竟不是租界的地皮,这新沪市政府的品性如何,肯定都不能得到保证。换做是我,也宁愿买租界的地皮。”
他的话,正说到三兄弟的心头上,因为他们也想着去租界做餐饮生意,这样起码更有前途。
老三王忠磊马上说道:“我们卖,但是要现钱!”
陈光良笑道:“14300大洋,你们三人都不一定扛得起。现在大宗交易,都用钱庄的庄票,安全有保证。”
王左义也在一旁说道:“你们就放心吧,现在都是一手签字交易道契,一手支付现银,有律师馆作证,安全得很。”
王氏三兄弟再无疑问,答应出售地皮。
接下来,自然是走程序,去想办法获得‘道契’,毕竟没有这玩意,土地的价值大打折扣。好在作为‘地鳖重’的王左义,对于这方面算是非常熟门熟道,各个环节都有熟人。
陈光良再次来到金城银行,熟门熟路的来到程子康办公室。
程子康最近得到北方总部的支持,允许他在沪市投资一些地皮,当然也只是让他先试探性的进行投资一部分,金额控制在30万银元左右,主要炒租界的地皮。
见陈光良上门,程子康也是非常高兴,两人有着‘志同道合’的话题——那就是沪市经济的走势分析。
“听说你忙着替顾先生投资地产,怎么有空来这里?”程子康笑着说道。
实际上,对于顾竹轩,程子康也只是正常性的接触而已,算不上什么太好的交情。
甚至他认为,陈光良替顾竹轩做事,路子有些走偏了。
陈光良故意无奈的说道:“不过是在顾先生那里做个兼职,算不得替他做事。”
程子康点点头,随后不再继续这个话题,毕竟陈光良还很弱小,又是做‘车行’的生意,所以肯定避不开这个行业的‘大流氓’。
“那这次来?”
陈光良说道:“我看重一幅愚园路的地皮.现在差不多需要15000多大洋,我个人能拿出8000大洋,我希望从金城银行贷款8000大洋。拿到道契后,我愿意将其抵押在贵银行。”
一般来说,是先拿道契来抵押贷款,如今陈光良则需要先获得贷款。
当然陈光良也考虑了‘预案’,那就是挪用一些车行的资金,先将地皮拿下;等拿到道契后,再抵押给金城银行,争取一笔15000大洋的贷款。
程子康找到一幅地图,随后在上面找到愚园路附近,思索片刻说道:“这里的地皮处于租界外,不过倒是靠近,我觉得升值潜力不如华界的闸北、沪南。”
陈光良说道:“但地价便宜,而且也有交通的优势,凭借靖安寺路,可以直抵南鲸东路的繁华地带。”
程子康随后手指沿着靖安寺路(后世的南鲸西路),直直的向东延伸,最后点点头的说道:“这样来看,确实还不错.行,8000大洋的贷款没问题,但时候道契要抵押在我们这里。”
“没问题!”
在这笔贷款中,陈光良充分将‘未来的资产’来抵押给银行,获得现在的贷款,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尝试。
第62章 拉人下水?
接下来的几天,陈光良一边管理者车行生意,一边为13亩地皮的事情奔波。
终于在10月底,他和王氏三兄弟在律师馆,签署了‘土地买卖合同’,此时已经为这十三亩地拿下道契。
随着四人签署完名字,并盖上指印,这笔买卖算是正式做成。
三兄弟喜滋滋的拿着由金城银行开具的票据,此时满眼都是都未来生活的向往。不过他们的父亲若是在天有灵,一定恨不得用雷劈了这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