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06节

  叶熙明这时候耐心的劝告道:“你都这样想,那些管理层和员工自然也会这样想,但大家想想,老板有什么时候预判过失误。退一步来说,日本现在已经被逼到墙角,不入侵东南亚和香港,如何保证他们的资源,东南亚起码有石油,进一步还能占领整个太平洋所以,你的工作要做到位,劝告大家陆续撤向后方,不然到时候到内地的飞机都没有了,大家想走,老板也是无能为力。至于奥门,当然也是个选择,不过那边必然日本特务很多,生活也注定不好过”

  李鸿生一震,当即说道:“好,我会耐心劝告大家的,好在老板给的时间有两个月,我们一定在这段时间处理好。”

  叶熙明点点头,说道:“我要暂时在香港,和大家一起从香港撤向大后方,毕竟平安银行体系下,还有新丰纺织厂、维他奶、时代影业等企业,我也要指挥大家撤退。”

  李鸿生感叹的说道:“只有老板,才真正照顾我们这些属下,这次撤退花不少钱吧,到了大后方,大家的也会消耗不少。”

  叶熙明笑道:“老板对这方面更重视的是人才,他同时坚信日本已经蹦跶不了几年时间,但他也说,往往是这个时候,我们国家更加困难,所以大家都撤到后方,也能同舟共济。”

  “好,老板如此照顾大家,我们也是这辈子卖给他了。”

  此次撤退,仅平安银行就有上百名的职员,和数百位家属,以各种交通方式撤向后方,资金都是由平安银行支付。比如香港的职员和家属,尽可能以飞机为交通,但如果买不到票,那么也就只能走粤北,但沿线都有‘向导’,安全不是问题。

  庞大的撤退规模,平安银行自然付出较高的代价,但一切都是值得;后方也需要人手,战后还能第一时间聚集大家,共同发展。

  叶熙明马不停歇的来到时代影业,会见了庄铸九和陆涵章等人,交代了撤退的命令。

  “从现在起,要马上将时代影业的机器设备,封存至奥门的仓库,暂停所以拍摄的电影,管理层和演职人员分批向大后方重庆避难.值得警告的是,我们得到了秘密线索,一旦日本人占领香港,要针对我们时代影业的演职人员和管理层,因为我们这几年拍摄太多的抗战电影,日本人恨得我们牙痒痒。”

  庄铸九询问道:“只是时代影业家大业大,就算撤出机器设备,还有庞大的物业。这一点,陈先生怎么说?”

  他的妻子和儿女,早已经去了重庆,他为了报答陈光良的知遇之恩,也一直坚守在香港和东南亚,处理时代影业的发展。

  这几年来,时代影业将香港和东南亚视为大后方,拍摄电影,甚至包括抗战电影,属于抗战的一份子,很多南洋华人看到他们的电影,就会对国内抗战加以支持,甚至直接回国参战都比比皆是。

  叶熙明说道:“老板有说,他这样说的,只要人还在,等抗战结束,时代影业就能第一时间东山再起。另外,物业什么的,日本不可能拿到日本去,抗战胜利后,都能拿回来,不用担心。”

  庄铸九点点头,说道:“好,那我们马上组织!”

  叶熙明补充道:“嗯,一定要在两个月内完成撤退,再晚,飞机就难有票了。普通的演职人员,可以带领家人走粤北去大后方,避免造成拥挤,这天线路也有我们的向导。”

  相当于,10月底要完成所有的撤退。

  “好,我们马上准备”

  随着一个个指令下达,‘陈氏企业’再香港和沪市的资产和职员,都开始分开撤退。

  像沪市的新丰纺织,也开始出售剩下的纱锭和棉纱等,甚至一些机器开始出售;也有人决定留在沪市,新丰纺织就委托值得信任的员工,将纺织机械交给他们藏起来。

  至于大型机器和关键机器,陈光良的意思是,最后时间直接毁灭。

  虽然这样一来,很多工人要失业,但是总比资敌的好。

  虽然有些残酷,但陈光良依旧坚定的要破坏香港和沪市的工厂,绝不给日本人拿去没收。

  另外一方面,这些工厂的工人,最近一年也赚了一些钱,以及也储备了粮食,短时间的生活问题还是可以的。

  至于后续,希望他们回到乡下,饿不死就行了。

  这年代,人命有时候真不值钱。

  别说华夏人了,就是在欧洲战场,普通人也是大量的死亡,战场就是如此的残酷。

  到了11月,沪市媒体终于率先报道出来——平安银行、新丰纺织、维他奶全部停止歇业,且新丰纺织、维他奶等工厂的重要设备全部遭到破坏。

  一时间,汪伪政府和日本人立即派出特务前去彻查,结果让大家大吃一惊。

  整个新丰纺织已经人去楼空,仅剩下的一些工人讲:“只知道工厂遭到有人的故意破坏,然后所有工人领取三个月的米油,就地遣散。就连一些设备,也被人连夜拉走,不知所踪。”

  好家伙,太狠了!

  沪市一些聪明的商人得知这个消息后,也心知陈光良一定是得到什么线索——日本人要接管租界,所以率先一步跑路,连工厂都不留给日本人和汪伪政府。

  当然现在摆在大家的面前是两个选择——第一,自毁工厂,去大后方避难;第二,继续生产,听天由命。

  不是人人都有陈光良这个魄力,绝大多数都抱着侥幸的心理,所以大家除了震惊陈光良的果断外,也就没有其它的行动。

  反倒是,日本人和汪伪政府气炸了!

  因为陈光良如此果断从沪市、香港撤出,再加上他在商人中的地位,那么一批商人恐怕要跑到后方去(工厂当然舍不得毁掉)。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担心他们的计划暴露,此举会造成节外生枝。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特务通过调查,平安银行、新丰纺织、维他奶等工厂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基本都已经去了大后方。

  就连香格里拉饭店,一些管理层也离开沪市,仅留下一些职员们自行负责管理,赚的钱则由留守的员工自行盈亏。

  一时间,很多人都说陈光良一定是已经预料到什么,跟风者不知凡几。

第335章 胜利的曙光

  在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次日消息才传到重庆。

  这个消息让一些国人欣喜若狂,因为美英在12月8日宣布对日宣战,意味着华夏抗战不再是独自面对日本。

  这一天,陈光良夫妇和孔令仪及其男朋友陈纪恩,聚在一家咖啡厅。

  孔令仪一直算是两人的朋友,抵达重庆后,大家也经常聚会,至于她的男朋友,倒是仅见过几次面。

  她一度还向陈光良夫妇询问:“觉得陈纪恩如何?”

  陈光良当时只是回答:“自己喜欢便可,不需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虽然是多年的朋友,但陈光良和严人美还真不会操心孔令仪的婚事,一向都很少谈及;很简单,孔令仪虽然脾气好,但实际上性格又比较坚持自我,谈及那方面的意见,不仅有可能得罪孔宋两家,也会得罪孔令仪。

  今天一见面,孔令仪就说道:“这次邀请你们两位朋友来聚一聚,是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我打算明年去美国留学!”

  严人美笑着打趣道:“真的是为了留学么?”

  孔令仪顿时微微脸红,说道:“就知道瞒不过你,是我打算和纪恩在美国结婚,可惜你们不能到场。”

  陈纪恩非常善谈,趁机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实际上,我们也打算在重庆结婚的,不过主要是我的工作调动到美国,去中央银行在美国办事处的业务代理,也是为国做事,毕竟现在争取美国的支持太重要了!陈先生,你说是不是?”

  陈光良淡淡的笑道:“自然是,恭喜老弟事业有成。”

  孔令仪在一旁没有说什么,她知道陈纪恩的工作,还是自己父亲安排的,比起陈光良那自然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不过,她很喜欢陈纪恩的艺术和魅力,事业自然是其次的。

  聊了一番后,陈光良说道:“对了,令仪,麻烦你去美国时,帮我带两封信,一封给梅英,一封给我弟弟。”

  孔令仪故意说道:“现在也不避着了点了”

  严人美笑道:“避什么,我也要写封信给梅英,你一并帮我带一下。”

  孔令仪有些不可思议起来,和严人美在重庆会面后,她还以为蒋梅英已经退出,去美国独自生活。现在看来,陈光良是将两房妻妾,分开安排的。

  她承认,就是自己也暗恋过陈光良,但想要给陈光良但小老婆,她觉得自己父母应该会想办法除掉陈光良,也不会答应她的。

  “好,既然你们都没问题,我自然会亲自带信。”

  陈光良笑着说道:“结婚时,记得邀请他们,他们会把我们的礼物带到。”

  孔令仪打趣道:“那你是不是在美国有不少资产?”

  换做其他人,听到肯定脸色会变,毕竟这涉及机密,且非常敏感。

  陈光良则轻描淡写的说道:“我钱基本都捐给国家和人民了,能有多少钱给他们。”

  也就是两人关系好,不然其他人也不会这样问。

  孔令仪也是无心,连忙说道:“这倒是,我父母都说你这些年虽然赚了很多钱,但也基本都捐出去了。”

  废话,她父母能这样说才怪,肯定是自己是这样想的。

  不过有一件事是真的——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是‘疏财救国’,做实业那么多年赚到的,基本都捐出去了,这些都有证据的。

  而陈光良的大部分财富,实际上都是一路投机的财富,这个自然不可能被人统计得到。

  两家人吃完饭,便散开,重庆这边也没有什么娱乐的活动。

  夜晚。

  陈光良在书房里,给蒋梅英和陈光聪写信,严人美不一会也走进来。

  “替我看看,有没有错别字?”

  严人美娇嗔道:“你以为我是进来偷看的么,还故意这样说?”

  陈光良将严人美搂进怀里,感受着依旧很年轻的妻子,他很是有种得意的心情。今年27岁的严人美,说是大学生毫无问题,甚至可以说大一大二的学生。

  “看看也无妨,我们三人难道不应该坦诚交流,做真正的一家人么!”

  严人美还真就拿起信来看,并说道:“哼,我替你看看也行,毕竟你没有写过情书,会不会用词不当。”

  这一看,还真就不是情书。

  内容大概是:感谢蒋梅英再为他诞下一个孩子(陈文骅)另美英宣布对日参战,说明抗战已经进入最后的一阶段,预计三四年可能结束,届时便接大家团聚.最后便是对孩子的关切.

  严人美马上把信给陈光良,说道:“不行,这信写的太没感情了,我就不信你不想她们。这样,我教你写情书怎么样.”

  就这样,严人美添油加醋,让陈光良完成几句情书式的文字。

  好家伙,大房教丈夫给二房写情书,这个还挺牛的。

  给陈光聪的信就比较简单,特意交待他——假如战争结束,想办法在美国购买船只,然后回来发展航运业。

  陈光聪手中也有钱,陈光良上次去美国,和律师、杰克达成协定——房租每年的利润,由他弟弟保管。也就意味着,陈光聪每年有将近15万美金的收益,而且蒋梅英还会指点他炒军工股的。

  这些信件,陈光良也不担心有‘泄露’的风险,毕竟他相信孔令仪不会那么做。另外,信里也没有什么,最多也就是陈光良对这场战争的信心和乐观。

  严人美‘调皮’结束后,说道:“信件我先保管,等令仪出发前再交给她。”

  陈光良笑道:“知道啦,要不要我给你写封情书啦?”

  “要,当然要,只要你写,我就要!”

  陈光良顿时感觉是给自己找麻烦了,事实上,他不是一个不懂浪漫的人,只是写情书确实没有尝试过。

  不过接下来,严人美挽着陈光良的脖子,如同少女般羞涩的说道:“良哥,我们再要个孩子吧,我也想要一个女儿!”

  三个儿子确实让人羡慕,但没有一个女儿,特别是严人美和陈美怡待过,自然对女儿一直心心念。

  如今,距离她第三个孩子出生已经三年多,她感觉自己又能生了!

  陈光良笑道:“万一还是儿子怎么办?”

  严人美只得说道:“拼一把也好,生不出我就只能遗憾了,更何况美怡也和我亲近,以后就当自己亲女儿了。”

  陈光良也思考起来,距离抗战结束还有三年八个月,明年孩子出生的话,届时带到香港的路上,也没有什么不方便。

  “真还要?”

  他考虑到严人美的意愿,认真询问到。

  实际上,他已经挺满足目前的子女情况:5男1女。

  严人美知道,此时的陈光良是真心的,她说不想再生,这个男人就不会再要。

  但她确实从心底要拼一把女儿,当然也是最后一把。

  “要抱我去卧室!”

  第二日,陈光良精神抖擞的和严人美一同下楼,一家人一起吃早餐。

  早餐已经很简单,每人一碗白粥,再加一个鸡蛋,以及一个包子、一碟咸菜。

  当然这样的早餐,已经是有钱有权吃的了,只是相对以前的生活水平,陈家已经降低不少。

  “今日米价、肉价、菜价,又涨到多少了?”

  一直跟着陈家做女佣的秦妈,当即说道:“中等灿米43元一斗(12斤)、猪肉四元一斤,菜市的价目,近来也在飞涨中,时新的豌豆要卖十元一斤,连平常的包菜、芹菜之类,每斤也要售三四元”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说道:“国事艰难,我们家的生活只需要保持所需要的营养即可,特别是大米、面粉尽量少吃,鸡鸭鱼猪肉及蔬菜,则可以弥补。但无论怎么样,都不能浪费。”

首节 上一节 306/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