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37节

  事实上。

  自从918事件、128事件发生后,日清航运在华夏内河的经营,遭受到强烈的抵制,绝大部分的航班纷纷停航,目前也仅有‘沪宁’、‘沪汉(汉口)’两条航线还在经营。

  当然,这只是内河的情况,日清在华夏还有沿海航线,特别是沪市至营口、大连等的航线;还包括华夏至东南亚、日本、台岛等的航线,日清航运都占据很大。

  “两位,我们日清公司愿意助你们一臂之力,在内河发起价格战,彻底击垮招商局。”

  杜百里和施约克虽然知道,日清公司在内河的航线已经很少,而且业务也遭受到抵制,但他们此时自然也是很高兴有新盟友加盟。

  “好”杜百里爽朗的说道:“招商局一旦垮台,届时华夏航运就彻底完蛋,不管是沿海还是内河,都将成为我们外资航运的天下。”

  或许,这就是一个国家的‘国营企业’作用,因为有国家的支持,面对外资便能御敌。

  倘若招商局真的被拖垮,那么这些列强会纷纷开香槟庆祝的。

  施约克也说道:“欢迎日清公司加盟我们的‘倒招商局’行动”

  小泉一郎笑道:“我们才是真正的朋友,而华夏只是我们的美食!”

  “哈哈”

  帝国主义之心,路人皆知。

  怡和、太古宣布降价后,很快又散发招商局的不利言论,引起美资花旗银行的关注。

  甚至,怡和、太古的大班亲自前往花旗银行,希望说服花旗银行提前收回贷款,避免招商局倒台,还不起账。

  当然,这些只是怡和、太古的一厢情愿,美国人这个时候只想赚钱,对华夏也是如此,对日本也是如此。

  花旗银行虽然有关注到招商局的负面言论,但并没有急着做决定,只是召见招商局的总经理陈光良上门一谈。

  花旗银行总经理麦肯直接的问道:“陈先生,最近招商局的负面言论,你有没有看到?”

  招商局借贷花旗银行400万美金,但抵押物是沪市的码头和物业,所以麦肯还是比较放心的。

  只是出于银行的谨慎,他才招来陈光良问询。

  另外一方面,陈光良本人也抵押沪市的资产在花旗银行,借贷180万美金。

  所以,两人算是非常熟悉的‘朋友’。

  陈光良随即说道:“麦肯先生,我想你应该明白,只有招商局经营好转,才会有人故意散发这种负面舆论。自从我上任招商局总经理的四个多月来,我们已经做了很多改善,包括.我想,你作为一名优秀的银行家,应该明白,招商局今年的经营将得到大大的改善。”

  麦肯点点头,他自然也是有关注到这些,便说道:“嗯,我只是正常的询问,并告知你们,我们将定的支持招商局。”

  本身抵押那些码头和物业,也是可以让他没有那么担心的。

  陈光良马上说道:“多谢麦肯先生的支持,你放心,我们招商局一定准时偿还债务的,毕竟这事关一个国家的信誉。”

  “好”

  打消麦肯的疑虑后,陈光良便离开花旗银行。

  事实上,陈光良此时确实信心大增,今年招商局盈利本身不会低,毕竟仅取消‘买办制’就可以节省六七十万两白银。

  假设,招商局今年的盈利可以突破200多万两白银,再加上宋仔文将美国的‘庚子赔款’105万美金,即已经兑换成四百多万两白银,存在招商局的账户上。

  如此多的白银,就差不多可以换掉大部分的债务了。

  明年(1934),假设陈光良还在招商局的总经理位置上,那么他还会推动招商局的‘跨洋航班’,开通中美、中欧的远洋航班。

  船这个玩意,哪怕是1937年的抗战,也很容易规避风险;例如,将船注册到香港,也可以卖给英国人。

  总之,船到了三十年代后期,那绝对就是香饽饽。

  花旗银行的事情解决后,陈光良对于日本的日清航运,也进行了针对性的布局——那就是继续发动抵制。

  日清航运本身不足为虑,其在内河也就两条航线还没有退出,他们这个时候想通过降价来重回市场,显然是痴人做梦。

  航运这个东西不是煤矿,属于‘必须品’,谁要是敢做日本的航班,使用日本货船拉货,都必然受到巨大的社会舆论。

  甚至南鲸政府都会派出人,向这种‘汉奸’打击报复。

  所以在日清的两条内河航线中,反而迎来新的一轮抵制,让日清公司偷鸡不成蚀把米。

第271章 喜得嫡长子

  2月18日,星期六。

  诸事皆宜。

  在仁济医院的新大楼里,陈光良正在一个产房外焦急的等待,今天是他孩子诞生的日子。

  事实上,作为一个现代人,是非常重视‘妻子的生产安全’,所以早就在沪市打听好——哪家医院的产科最厉害,哪个医生的技术最精湛,哪个护士的水平最娴熟。

  打听好之后,他便预约好医生、沪市、VIP产房、VIP病房等,一切都是准备的妥妥当当,而且还是亲自办这些事情。

  过了不知道好久,产房大门终于被打开,陈光良随即精神一震。

  美国医生爱德华走出来,面带笑容。

  陈光良马上问道:“我夫人情况怎么样?”

  此举,无疑让在沪市行医二十多年的爱德华有些诧异,他接待那么多华人家庭,极少有人先问夫人如何,都是先问是男是女,孩子是否健康的问题。

  果然,年轻的华人们已经越来越进步了!

  “你夫人的情况很顺利,是顺产;你的儿子也很健康,用你们华夏人的话来说,是一位胖小子。”

  爱德华说完,陈光良身后的杨慧、杨青山、陈光聪等人大喜,这是陈家有后了。

  陈光良则随机拿出一个‘红包’,递给爱德华,并说道:“一点心意,大吉大利。”

  爱德华爽快的接过红包,随口说道:“你真是一位爱妻子的好丈夫”

  不一会,严人美和儿子就已经被推出产房,进入VIP病房。

  “良哥,你们怎么都带起口罩了?”严人美虚弱的说道。

  “我让他们戴的,避免把外面的病菌带进来。”陈光良信誓旦旦的说道。

  严人美露出一丝笑容。

  随后,陈光良陪同在严人美身边,并没有留恋一旁的长子。

  严人美的手被陈光良握着,此时她虽然疲惫,但依旧感受到很幸福,很高兴。

  “良哥,名字想好了没有?”

  陈光良笑道:“自然想好了,本来想的是一个男孩名字,一个女孩名字,男孩的就叫陈文杰,女孩就叫做陈美芸。以后,男孩都是‘文’字辈,女孩都是‘芸’字辈。”

  女孩的‘字辈’是放在后面的,男孩的‘字辈’则放在中间。

  严人美嘴里轻声的说道:“陈文杰,文杰,倒是很好听的名字。”

  陈光良笑道:“好听就行,寓意什么的,我们也不要多想,孩子健康成长是首要的。”

  “嗯”

  接下来,双方的亲朋好友纷纷前来看望,陈光良的长子‘陈文杰’自然备受关注,可谓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

  而且意义非常,陈光良自身就是‘豪门家族的缔造者’,严人美也是出身名门的嫡女(爷爷是唯一嫡子,父亲是嫡长子)。

  所以陈文杰的诞生,也是象征着‘陈严’两家的联姻更加稳固。

  在病房的门口,陈光良和严智多站在一起交谈。

  严智多很是担心的说道:“招商局那边?”

  自己这个女婿本来已经够树大招风了,如今又接手招商局这个烂摊子。做的好,也没有什么好处;做得差,那可就是一件麻烦事。

  陈光良认真的说道:“岳父放心,招商局没有问题,明年便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严智多点点头,说道:“我倒不是担心你的能力,而是担心你在官场上处事不够圆滑,深陷其中。”

  他的爷爷,他的父亲,算是官商,从小就听到那些风险的事情。

  陈光良回道:“等招商局走上正轨,我就会辞职,毕竟我也是被赶鸭子上架。”

  严智多这才彻底放心,说道:“你有数就好”

  这个女婿虽然能力很强,但毕竟在官场的经验没有那么多,他提醒一下也是希望其过的好。

  面对怡和、太古的再次挑战,陈光良也立即让招商局和环球航运进行应对。

  招商局立即在第一、第二航线上,跟随降价,而且还比怡和、太古的价格略低;环球航运则降价至怡和、太古一样,因为前面已经积累了一些老客户。

  这一次陈光良也明白,怡和、太古绝不会轻易的‘投降’,怕是得准备‘持久战’。

  但招商局和环球航运如今合作,却是在这两条航线上的实力,丝毫不弱怡和、太古;甚至,由于两家企业都是陈光良担任总经理,故一个统一调度,就是怡和、太古做不到的。

  陈光良将两家公司的‘四趟航班’,平均分配在一个月里,并让两家的业务人员进行合作;这样一来,雇主就会有更好的体验。

  这一日。

  陈光良亲自给招商局的业务科,进行培训开会。

  招商局的业务科,是陈光良倾力打造的‘强力部门’,因为取消了原来的买办制,将业务统一有业务科进行承办。

  而今天前来开会的业务人员,遍布招商局的各个分局、码头、栈仓。

  “首选,我要宣布一件事:招商局的业务科将率先实行‘末尾淘汰制’和‘激励制度’。所谓末尾淘汰制,就是那些业务做得很差,在分局和码头垫底的业务人员,将面临解雇的处罚,当然可以考虑两年考察期,今年如果垫底,明年还有机会翻身,倘若连续两年垫底,那说明他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至于激励制度,也非常简单,那就是你们以后除了薪水之外,还会得到一份奖金,奖金和你们的业务量挂钩,具体办法总部会下发通知。”

  七八十名全国的业务员管理层和精英,此时面露认真的神色,他们可是知道,陈光良是一个‘激进的改革派’。

  上任四个多月时间,已经处理了各路人马。

  随后,陈光良为大家演讲了‘业务推销’的各种方式和话术,让大家仿佛打开新世界。

  “优秀的业务员,其对一家公司的重要性不亚于一名高管,倘若你们有足够的客户网络,就是我这个总经理也会对你毕恭毕敬;不管是你的公司地位,还是公司该给你的报酬福利,都绝对让你满意。”

  “古人都说了,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在商场也非常适合,不想做金牌业务员就不是好业务员。”

  “业务不是主动上门找你,而是我们应该主动出击”

  “做金牌业务员,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讲得这些人激动不已,大家纷纷拿笔记录陈光良的谈话,准备视为人生信条。

  通过将各分局、各码头的业务人员,轮番叫到沪市培训的模式,来提高大家对招商局的认同感,这也是陈光良的一个想法。

  所以这些人在培训之余,还会参观招商局总部大楼,并有聚餐的活动。

  威海路,陈氏别墅。

  严人美和陈文杰母子在仁济医院住了三天时间,便被陈光良接到家里,并请了两名经验丰富的护士回家照顾。

  这种钱,陈光良可是很舍得花的。

  “陈文杰文杰”

  别墅里,陈光良抱着自己的长子,脸上多了一份父爱的柔和。

  不知不觉,他差不多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六年整的时光,如今总算是收获一个自己的血脉传承。陈文杰给他的感觉,不同于严人美、杨慧、陈光聪等人,是真真切切的血脉牵引。

  如果说以前,陈光良会有着——反正是乱世,活一天是一天,不要顾忌太多;而如今,陈光良会希望更好的后下去,直到子女长大成人,才算真正的松一口气。

  严人美坐在一楼客厅的沙发上,满足的笑道:“都是文杰像你呢!”

  陈光良马上说道:“这是夸奖之词,要我看,文杰像妈妈更多,男孩子像妈是好事呢!”

  这时候,杨慧凑上来,看了一看自己的嫡长孙,说道:“眼睛像爸爸,鼻子和嘴巴像妈妈,都像!”

首节 上一节 237/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