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35节

  陈光良本人没有钟情一种菜系的习惯,他川菜、粤菜、淮扬菜、本帮菜都有习惯去吃,口味比较多样化。

  不过考虑到严人美的情况,家里还是以清淡口味为主。

  年夜饭上,大家相谈甚欢。

  “准备放烟花了!”

  眼看时间快到八点半了,陈光良扶起严人美,穿上大衣,戴上帽子和围巾。

  可不是出去看烟花,而是来到窗户前。

  将窗户推开,一股寒风吹进来,人也清醒几分。

  而这个包厢正对着‘酒店广场’,果然看见有工作人员正在准备放烟花。

  路灯和霓虹灯交织,雪花撒落,别有一番风景。

  “咻咻.啪啪”

  伴随着烟花绽放,整个夜空非常美丽。

  严人美依偎在陈光良的怀里,其余家人则团结在他们身边。

  一个百年豪门即将崛起!

  第二天是春节,也就是大年初一。

  陈光良一家自然是在别墅里度过,外面下着小雪,也不适合出门。

  他对打麻将、玩牌没有兴趣,倒是这几年开始学习书法起来,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前世习惯刷抖音、看网络小说的年轻人,如今也喜欢起书法、儒学这样的传统文化。

  陈光良把这种改变,称之为——顺应时代。

  如果现在有智能手机,说不定他还是喜欢上网。

  严人美扶着肚子,来到陈光良的旁边,夸奖道:“良哥,你这书法长进很快呀?”

  陈光良落下最后一笔,才说道:“我可是有自知之明,对于书法,我现在追求的是坚持;但我知道,我现在根本沉不下心来,终究不会有多大的成就的。”

  书法讲究的是神韵,讲究是心沉静下来,少些名利心。

  很显然,陈光良六十岁之前都做不到。

  所以,只能做个爱好,连出门献丑都不要去做。

  严人美笑道:“就知道你会谦虚要不,买点名人字画给你,让你好好欣赏欣赏,也给家里摆设一下。”

  陈家别墅已经入住快两年了,陈光良也发达了很多年,至今还没有投资过古董和字画,也没有投资过宝石和玉。

  经过严人美的提醒,陈光良才说道:“这个我来办,你就好好养胎吧,下个月可就要生产了!”

  他是以第一次、第二次击中靶心为时间,来计算的预产期。

  严人美马上充满母爱的抚摸着肚子,说道:“就是不知男孩女孩呢?”

  陈光良当即说道:“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母子平安,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们两人身体都那么健康,要什么都会有的。”

  严人美一想也对,自从跟良哥那个以后,她明显感觉自己身体好很多,这个还真是个秘密。

  随后,陈光良收拾笔墨纸字,但心里也涌现出一个想法:

  如今他拥有很充足的现金流,是时候投资一些古董(瓷器、字画等),以及收藏一些宝石和玉,多元化投资嘛!

  反正这些东西,也花不了几个钱。

  倒不是说,他要靠这些玩意去‘投资赚钱’、‘获利’,而是他想打造一个‘百年豪门’,那自然需要足够的底蕴。

  古董、珠宝,这些东西可以作为艺术品去欣赏,也能作为送给晚辈的礼物。

  不过这些东西要想在抗战中保存下来,肯定最终也只能租界澳门的保险柜,亦或者拿到美国存放在银行保险柜。

  总之,战乱年代,保存财富最重要的手段便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过再加上陈光良熟悉历史,他的财富能最大限度的保存下来。

第269章 表态

  春节过后。

  从方椒伯那里传来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粤省方面同意回购江浙财团的‘第一制糖厂’股权,但条件是200万大洋分一年偿还。

  粤省方面此时也算是有恃无恐,毕竟粤省白糖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且已经打开江浙沪的销售渠道,对于江浙财团不是那么的顾忌。

  一年偿还200万的收购款,粤省方面自然也是想利用‘第一制糖厂’赚回来,相当于本身就是用江浙财团的资金,买下江浙财团的股份。

  另外一方面,粤省也是觉得——江浙财团投资200万,已经分红300万,还能回笼成本200万,这个利润已经算得上‘暴利’。

  介于此,粤省方面顺势强硬的宣布以200万大洋买下江浙财团的股权,并分期一年完成;这一下,江浙财团也只能签字画押,不然后面的本钱都难拿回。

  不过话说来,粤省方面的陈济棠得到‘白糖霸业’,也是让南鲸方面羡慕不已;若是这几年南鲸方面需要陈济棠的军事支持,怕是总司令说不定主动出击;毕竟白糖产业可是一年数千万的产值,和一两千万的利润。

  陈光良认为,粤省方面大概不会吞掉剩下的200万,毕竟‘江浙财团’和‘华夏白糖产业奠基人’是不好得罪的。

  再说了,粤省六家工厂日榨5000吨白糖,年产20万吨白糖,没有道理不付这两百万。

  陈光良个人占股中,还能分到100万。

  此时他的现金流,是越来越多了。

  他不像其他实业家,资金都在工厂和原料上,而且银行贷款非常庞大;一旦行情不好,那负债就足以吞没整个事业,到时候求爹爹告奶奶的寻求贷款。

  陈光良对纺织、火柴、水泥、面粉的投资,一向敬而远之,知道这些产业在1934~1935年属于‘垃圾产业’,别说赚钱,就是保本都不可能,而且还是巨亏。

  前世在1934~1935年,白银外流,造成华夏缺钱,工商业一片凄凉的景象,连沪市房地产都遭受巨大的打击,不得不求救南鲸政府。

  基于此,陈光良认为这几年还是不要碰实业的好,反正他如今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华夏白糖产业奠基人’、‘航运巨头’的实业家。

  长江钱庄。

  如今,长江钱庄已经成为陈光良企业的‘托拉斯’中枢机构,他组织和招募一批精英会计、财务、审计,对陈光良旗下企业进行财务上的监管。

  例如粤省的金山航运,陈光良一年未去视察,全靠长江钱庄去进行监督和参与。

  今天陈光良来到长江钱庄,确是打算‘重出江湖’,他招来‘经纪’胡金顺。

  “最近标金市场的情况如何?”

  胡金顺心情一下波动起来,老板不会无缘无故的询问,怕是又有活做了。

  当年,跟着老板炒标金,不仅老板赚得盆满钵满,他也获得很多的奖金,让他一举踏入有房一族的中产阶级。

  所以,胡金顺连忙说道:“自从去年标金涨至820以后,价格一直维持在这个行情,上下波动较小,故交易也逐渐平淡下来。”

  陈光良点点头,他原本不打算介入这次的‘标金’事件——主要是他认为:

  第一,白银如果上涨,但那是海外市场,一开始各国的约定只是——维持白银的价格,并不是炒高白银的价格,直到美国佬大肆收购白银,各国的‘走私集团’才纷纷将白银运往美国,赚取高价。各个市场的白银价格似乎有些不一样,例如某一时期美国白银是0.6美元每盎司,而伦敦市场只有0.5元出头每盎司。

  第二,白银上涨,黄金也可以上涨。恰恰华夏是银本位,若是白银上涨的同时,黄金也在上涨,那么标金的价格不会波动巨大。

  但最近陈光良又仔细分析了一下,白银上涨的速度肯定很快,黄金上涨的速度必然跟不上;那么以沪市标金的820多,显然是能下跌一些的,六七百也是有可能的。

  他现在又是在最高点时介入,危险性并不大,完全值得赌一把,反正手里也有闲钱。

  “好,你准备一下,我们就从820左右开始抛空标金期货,额度就定在500万。保证金我会马上准备!”

  小玩玩,额度500万,下跌10%,也就赚50万而已。

  这点钱对陈光良不算多,但对很多实业家来说,一年赚50万已经足以笑哈哈了。

  “好的,我马上安排。”

  安排好炒标金事项后,陈光良敲打着桌面。

  不想乱投资实业,是担心建好工厂就碰到1934~1935年的华夏经济萧条;但不代表,陈光良不希望投资一些赚钱的事业。

  这一日,陈光良照常来到位于黄浦滩路的招商局总部‘外滩9号’上班。

  其实,招商局的物业、地皮、码头等资产,是航运船舶的两倍之多。

  其中物业、地皮、码头中,在沪市就有黄浦滩路的优质大厦物业,例如‘外滩7号的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外滩9号的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便是招商局的业权;码头则主要是十六铺码头的金利源码头(南栈)、浦东的杨家渡.

  在最新的资产中,物业地皮资产有2300多万两白银,航运资产则仅1100多万两白银。

  “陈先生”

  “嗯”

  职员们纷纷向陈光良打招呼,态度恭敬。

  事实上,大家也明白——招商局并没有摆脱‘困境’,因为欠花旗银行400万美金的巨债,一直像是‘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头上’。

  如今的‘改革’,只不过是在内部整顿,虽然取得很不错的成绩,但整体经营还不算真正的明朗。

  事实上,要年底才能看出效果。

  陈光良本人倒是很有信心,毕竟仅‘买办制’取消一年,预计都能产生六七十万白银的额外利润。

  走进招商局的办公室,陈光良随即开始准备工作。

  接手招商局的总经理之后,他将自己的一半精力花在这里,说实话,他付出的很大。

  也多亏长江地产、香格里拉饭店、长江出租车这三家企业已经走上正轨,不需要陈光良花费太大的精力。

  仅是环球航运、平安银行还需要他多多管理。

  处理了一些稳健,助理走进来说道:“陈先生,虞老板来了!”

  “快请”

  陈光良很是给这个宁波巨头的面子,随即便起身迎接,毕竟是前辈。

  “阿德公,今天怎么来招商局找我了?”

  他笑着将虞洽卿邀请在沙发上坐下,并打趣起来。

  虞洽卿此时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光良,你们招商局对洋人唯唯诺诺,反倒是对我们同为华资的十分硬气。莫不成,你陈光良也改性了?”

  他的事情,陈光良也是知道,招商局自从收回国有后,便在华夏内河的11路联运实行‘垄断权’。比方说,沪市到汉口的航线,招商局有自己的轮船,有自己的码头,有自己的栈仓,有自己的货运公司,一条龙的服务;同时,招商局对其它华资民营企业,则采取打压,你可以运输,但你没有码头、栈仓,更无法拥有陆地运输.

  “哎”陈光良叹了一口气的说道:“阿德公,你知道的,这招商局现在直属交通部管理,招商局的理事长也就是交通部总长,这些措施不是我制定的。”

  虽然他也知道,虞洽卿坑了他几次,但他不可能用这种手段对付虞洽卿,因为‘民族心’在陈光良心中的份量一直很足。

  虞洽卿闻言后,表情缓和起来,随后喝了一口茶,才说道:“我自然知道不是你!不过你也是做航运的,难道对这种做法会认可不成?”

  陈光良坚定的说道:“不认可!但您也知道,哪怕是环球航运,我有知道有那么一天,这部干脆主动让出航线。”

  虞洽卿也不由得搞不清陈光良的脑子,让出两条主要的航线,环球航运那庞大的船队该如何盈利?

  退一步说,陈光良作为招商局一天,就完全可以拖一天,没有必要主动引进招商局进入南北、南南固定沿海航线。

  “不管怎么说,你是华夏航运界的新晋大人物,对于这种事,你应该发表一下你的观点。到底支不支持民营航运企业,这个很关键!”

  这是逼陈光良表态!

  当然,陈光良还是没有推脱的说道:“行,晚一点我会整理这方面的问题,向南鲸方面提出我的观点.不过阿德公,南鲸方面缺钱,TV他似乎想做华夏的摩根,建立一个庞大的托拉斯组织。”

  虞洽卿闻言,并不吃惊,宋仔文的想法,他们民营商人岂有不知道和防备呢!

  但哪能又如何,只有做好自己,千万别给人家机会!

  南鲸政府的‘抢’,他不是‘明抢’,而是‘趁虚而入’的‘暗抢’。

首节 上一节 235/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