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186节

  只见严人美的腰肢和臀部,真是多一分则腴少一分则寡,恰到好处。

  这样的女人穿上旗袍,讲着一口软哝的吴语,那是很多地区的女人都学不来的。

  陈光良忍不住将手伸到严人美的腰肢上,轻轻一握。

  完美!

  “你要不要跳舞嘛?”严人美娇嗔的说道。

  不跳的话,那就是可以开始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陈光良笑道:“良辰美景,我自然是珍惜每一刻。穿!”

  严人美噗嗤一声笑道:“都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明明那么急的人!”

  不急于一时,这不是已经端到自己手上了么!

  严人美穿旗袍的时候,陈光良也迅速换上西装。

  大卧室的留声机传来音质一般的爵士音乐,陈光良绅士风度的邀请严人美共舞。

  这一刻他才有种感觉——自己这些年是赚了一些钱,做了一些事情,有了这些结果,今天才取到自己最称心的新娘。

  严人美也很幸福,她找到了一个最疼她的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在她的眼里,陈光良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男人,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似乎什么事情到他这里都会迎刃而解。关键这个男人,很多地方都非常开明和浪漫,又很尊重自己。

  “良哥,我们度蜜月去哪里?”

  “去杭州吧”

  “好呀,那里我可熟了,到时候带你去逛逛西湖。”

  陈光良想说,西湖自己也很熟,不过他自然不会显摆这个。

  严人美的外公是‘南浔四象’刘墉的第三子刘梯青,原本也是住在上海的,而且据民国17年(1928)4月出版的《上海总商会会员录》排列的当时最具规模的16家房地产大户,其中他与刘承干、刘湖涵皆榜上有名,且名列前茅。可见‘南浔四象’的财富,经过两三代人的打拼,已经是相当的丰厚。

  不过前几年,刘梯青回到杭州承办大型缫丝厂,所以回到杭州居住。加上刘氏本来就在杭州拥有大量的房产,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在清朝‘第一文字狱惨案’庄家旧宅上面建立的刘氏梯号。

  此次婚礼,刘梯青也是待着家眷悉数到场。

  所以严人美对西湖很熟悉,小时候还在那边待过几年时间,环境比上海养人。

  很快。

  陈光良看着怀中的美人,以及完美的旗袍内身材,再也把持不住自己。

  次日早晨,陈光良难得睡道七点半左右,才和严人美一起走下楼梯。

  此时的严人美,初为人妇,几丝娇媚复出,平白增加了三分美丽。

  楼下,杨慧早已经安排丰富的早餐,当然陈光良和严人美也是奉一杯茶给她,杨慧又说了些吉祥话。

  一家人便一起吃早餐。

  在家稍微修整三天,陈光良便带着严人美朝杭州去旅游。

  交通工具选择的是汽车,因为这个时代火车的速度也只有20~40公里每小时,而乘坐汽车则需要六七个小时。

  三辆汽车缓缓朝着杭州驶去,随行保镖一共是四人和三个司机兼保镖,其实就是七个保镖。

  想了想,自己也没有和人结下死仇,理论上不是半路截杀。哪怕上次暗杀案,人家其实也只是想绑架。

  所以,陈光良一路上并不担心安全问题,因为任何想绑架他的人,几乎只有死路一条。

  陈光良和严人美故意说着一些话,以此来缓解她可能有的害怕情绪。

  不过严人美还是问出一个问题:“良哥,上次暗杀你的凶手,真的很厉害么?我听人说,都是当过兵的悍匪。”

  陈光良牵着她的手,安抚道:“人家是想绑架我来着,基本不会开枪。只不过我这个人不喜欢被人左右命运,所以才发生枪战,问题不大。经过那件事后,我反而安全很多,毕竟我平生不和人结大仇,如今绑匪又知道我不好惹,自然也不会有事。你放心吧,以后我会保护好你的!”

  严人美一听,顿时安心的躺在陈光良怀里,说道:“良哥,要不我们先要个孩子吧?”

  陈光良毫不犹豫的说道:“想什么呢,你还小,给我好好读书便是。”

  严人美突然一下分开,笑着说道:“嘻嘻,我试探你的,看看你是不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眼神里,尽是狡黠的目光。

  陈光良在心底补了一句:“小丫头,我也是忽悠你的,让你怀上,你还不老老实实的生。”

  选择在自己,子弹能听他指挥。

  不过陈光良自然不会马上命中,怎么也得等到明年再考虑,第一是没有玩过瘾,第二是严人美身子骨还需要好好补补。

  “学会给我使心计了是吧?”

  严人美马上抗议道:“这哪里是心计,说不定我是真心话呢!”

  调皮

  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吃吃零食,偶尔下车活动一下,七个小时总算到了杭州。

  直接入住了刘梯青的刘氏梯号,刘梯青原名刘安生,号梯青是属梯字辈,故房子取名为刘氏梯号。老百姓却称为红房子,原因是它里面的西式建筑都是用红砖砌成的。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为主体,大宅高敞恢弘,融入西欧罗马式风格。

  “外公,外婆”

  见到刘梯青和夫人已经率人,在别墅门口等他们夫妇,严人美高兴的小跑迎上去。

  说起来,严人美的父亲虽然对她不好,但她爷爷、继母、外公、外婆、五姨等等,都对他十分宠爱。所以,她也有着无拘无束的性格,喜欢交朋友,性格并不孤僻。

  “外公、外婆,二舅、五姨.”陈光良则上前,向这些亲戚打招呼。

  刘梯青笑着说道:“我们一家早已经翘首以待你们夫妇俩,这次说什么也要在杭州多待几天!”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长女早死,但自己的外孙女却嫁了个了不起的人物。

  不是说陈光良的财富如何如何,而是陈光良的社会地位,处事风格等等,再加上年龄,简直就是人中龙凤。

  自己那个便宜女婿,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最不受重视的女儿,却找到了最好的靠山。

  关键自己这个外孙女婿,在女人的风评上,是非常好的。

  (对于严智多来说,哪怕陈光良纳妾,他都不会反对)

  陈光良笑道:“当然,这次来杭州度蜜月,既想尝尝杭州美食(?),也想看看杭州的美景,如果还有机会,当然也想考察一下外公的丝厂。”

  刘梯青说道:“有你这个实业家来考察,我当然是太欢迎了,那等你们蜜月度玩再说。”

  众人高高兴兴的走进别墅。

  这别墅修的很有文化,前居中式风格,宅子后进才凸显欧式的建筑风格,富而不张、恭谦知书,南浔儒商们偏居一隅,却不乏大家风范。

  次日开始,陈光良和严人美便在人的陪同下,连逛了三天的杭州,去西湖、灵隐寺、市区等地方。

  陈光良也发现自己‘浅显’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景色,这个时代的杭州不是他后世看到的杭州。

  在杭州西湖这边,还有个‘哈同花园’,原本是哈同在西湖斥巨资修建的物业,不过后来社会反抗声音很大——第一是外国人不许在中国境内有不动产的所有权,第二是这个时代杭州风景区有不成文的规定:西湖周边不论是公共场所还是私人花园、别墅,游人都可以浏览,而哈同花园则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第三是它高大的围墙,挡住了徐锡麟烈士坟墓到西湖边的原有道路(徐墓在后孤山草坪上)。

  基于此,这座哈同花园最终被收回国有,交给浙江大学管理。

  这么有趣的历史,陈光良自然听得津津有味,所以他和严人美的脚步很慢,享受时代不一样的东西。

  当然,如此有意义的事情,随身的相机自然胶片用掉很多。

  有时候,留住这些东西,再过八九十年来看,都会津津有味。

第224章 刺杀事件

  回到沪市已经是7月20日,陈光良不得不从温柔乡醒来,去处理很多的工作。

  首先是华伦洋行已经将6艘船交付,分别是在上海交付4艘,在广州湾交付2艘;接下来这批船还需要经过环球航运的保养和检修,预期得8月后才能投入运营。

  在上海的写字楼里,陈光良将剩下的尾款,以美元的方式,签了一张支付单给华伦洋行的远东代表普洛斯。

  这笔钱,早已经就准备好了,一直存在花旗银行而已。

  普洛斯高兴的说道:“和陈先生合作非常愉快,我们双方都有不错的收获。当然我更佩服的是,陈先生的消息如此灵通,不愧是华夏的报业大亨。”

  同样的一艘船,如果是洋行在沪市出售给华资的话,至少得需要12万美金左右,也就是48万大洋。很简单,这批船龄仅十年,不出意外还能服役三十年之久。

  而如今陈光良凭借一手灵通的消息,仅花费了6.5万美金一艘。

  实际上,华伦洋行在和奥纳西斯的竞争中,首先是向加拿大铁路管理局游说——这批船不会走北美航线,不会有竞争;其次又在拍卖会上,以4.6万美金一艘全部拿下,奥纳西斯因为只准备了4.5万美金一艘,所以最后一步之差落败。

  而华伦洋行不仅赚到了1.9万美金一艘的佣金,总计就是11.5万美金左右;而且,还顺势用这批船,跑了一趟远洋,又是赚了十几万美金。

  所以说,普洛斯才说是双方都有收获。

  陈光良笑道:“有时候是幸运!当然,航运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事业,我该保持着谨慎的心情。”

  普洛斯很是直白的说道:“这批船,你们确实很难经营,特别你还是一个刚入行不到一年的船东。不知道陈先生有没有考虑将船租给我们洋行,我可以代为介绍,这样你基本是稳赚不亏,哪怕租出去一半也好。”

  陈光良直接说道:“这倒不用,南鲸政府已经决定发展民族航运,我们华夏人也该向大海发展,不能总是如此落后。你说呢?”

  普洛斯只是笑了笑,随后才说道:“你有信心就好!对了,关于你们在广州湾的两艘船,准备挂我们挪威旗和华伦洋行的旗,收费是很便宜的.”

  这么快就谈钱了!

  当然,陈光良也很是商人的讨价还价,最终要了一个很便宜的价格;毕竟华伦洋行不吃亏,而且还雇佣那么多挪威海员。

  下午。

  陈光良便来到中华码头的南栈,此时刘鸿生已经再次等候。

  “刘先生,我这四条船即将开辟上海至青岛、天津,和上海至厦门、汕头、广州、香港,这两条航线,使南北交通更加畅通。你这中华码头南栈,能不能保证我们船的及时靠岸和卸货。”

  刘鸿生在百忙之中,被陈光良约了谈码头生意,虽然碍于陈光良的面子,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毕竟他知道陈光良就一条船。

  结果到了码头才知道,人家足足四条大船,而且是‘超大船’(华资航运一般采用2000~3000吨的船,包括招商局都是如此)。

  “这四艘船都是环球航运的?”刘鸿生依旧有些不敢相信的说道。

  人家虞洽卿混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凑足几十条破船(虞最喜欢买那种非常老旧的船),陈光良仅一年功夫不到,就搞了五艘大船。

  陈光良笑道:“如假包换,这不正在检修么,要不要陪我去看看?”

  “当然”

  能去这样新而大的轮船考察,本身也是一种经验。

  随后,两人通过小船登上陈光良的四艘大船,四艘船名分别是Golden+ABCD的希腊字母.

  “这船龄很新啊?”

  “嗯,五年吧!”

  刘鸿生楞住,这么新的船,是华资航运买得起的嘛?

  陈光良介绍道:“这是欧美航运大萧条,轮船都已经白菜价,我直接去欧美买的,免得让洋人在远东宰我一刀。”

  刘鸿生佩服的说道:“论做实业,我自认为已经是做的很好,只是没想到陈先生比我做的更好。你放心,我们中华南栈将全力保证环球航运的船只在码头的工作。”

  其实,陈光良也不得不优先考虑中华南栈作为码头。

  目前在上海的码头当中,太古在浦西、浦东都有规模最大和设备最好的蓝烟囱码头,但环球航运马上就要和太古、怡和直接竞争,人家未必不给他下绊子;

  三井和三菱的码头在中华南栈和北栈的中间,规模也是够大的,但陈光良是直接PASS,在日本未投降之前,陈光良是要避免做他们生意的;

  美国轮船公司在浦东的大来码头,吃水深、设备新,仓库面积大,是码头最大的劲敌。

  除了这些洋商外,还有招商局在浦西的金利源码头、浦东的杨家渡码头,也建有大量的仓库,不过陈光良觉得招商局管理混乱,旗下派别林立,很容易出事。

首节 上一节 186/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