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抚顺煤矿也有价格优势,他们开采成本、销售成本和开滦煤相当,但在沪市卖得比较贵,一般在12元。”
“不过你一直反对用日本人的煤矿,故我也没有想过去用抚顺煤。”
这该死的民族自尊心!
陈光良忍不住暗骂这个时代,这些列强拿着华夏的资源,赚着华夏的钱,还要华夏人看他们的脸色。
他突然想到,如果918事件来了,那么沪市一定会抵制日本煤,也就是抵制抚顺煤。
那么,开滦煤会趁机扩产嘛?
想什么呢,列强都是一家,搞不好英国人还会减产开滦煤,以此来打压抗日行动,因为他们觉得这种行为也会激进到影响他们。
“我们华人就没有好的煤矿嘛?加大供应沪市的需求?”
谢蘅窗苦笑道:“有,但是问题很大。例如徐州地区的贾汪煤矿,是一个储存丰富、煤质优良,可与开滦煤矿相比的。不过我们华人开矿,首先会受到地方势力的干扰,土匪的滋扰,仅每吨的安保费就差不多要5分至7角。”
陈光良马上说道:“那也不至于,这钱应该都出得起。就是这个贾汪煤矿,为什么没有听说供应沪市?”
谢蘅窗说道:“说起来,我和贾汪煤矿还有关系。现在贾汪煤矿处于停产中,愿意是经营公司欠着我和严惠宇足足80万大洋,原业主也因为无力继续开采而停下来。”
原来如此!
“这个煤矿如果我们拿下来重新开采,每年可以产多少?有铁路运输吗?”
谢蘅窗见陈光良动了真资格,马上说道:“每年可采40万吨最高,有铁路运输。光良,莫非你打算投资?”
陈光良说道:“为什么不投资?”
谢蘅窗劝告道:“光良,我们也算是好朋友,虽然你接手对我有好处,但我也不能害你。你想想,开滦煤和抚顺煤的优势,我们华资投资煤矿,就是个初生婴儿,难以抗击列强的竞争。”
人还挺好的,这个朋友没有白交,打出打牌的牌品也没得说。
陈光良说道:“但如果日本侵占我们东北,沪市又发起抵制日货,同时开滦煤又降低产量呢?”
谢蘅窗震惊的说道:“这三件事还能碰到一起么?”
陈光良说道:“至少前面两件事,我觉得离我们不远。”
谢蘅窗思考片刻后,说道:“行,既然你愿意投资,那我就帮你促和这件事,也做个小股东。”
他一直觉得,陈光良浑身是充满劲的实业家,很有魄力。
陈光良说道:“这事,我们先去找刘鸿生谈谈,如果能和解,那么贾汪煤矿也有他一份。”
谢蘅窗眼前一亮,说道:“对,大家都是华夏人,何必杀得你来我往的!”
很快,两人就找到刘鸿生的办公室。
陈光良自然和刘鸿生见过面,而且商业上的竞争,不影响大家见面的友好交谈。
刘鸿生也挺年轻的,今年也才43岁,正值壮年,但人家结婚早,还纳了两个妾室。三个儿子都已经步入工作,而且子女众多,足足十三个。
这样的一个人物,其实是想做‘家族世袭’,可惜后来没有找对方向,豪门家族只能成为一场美梦。
“刘先生,既然已经失败了,何不保留一点体面,反而对同胞咄咄逼人呢?”刚坐下来,陈光良就故意说道。
刘鸿生一愣,心道这个年轻人还真是盛气凌人,耐着性子的说道:“陈先生,我本来就是开滦煤的江浙沪总代理,你们私下和开滦煤矿的交易是不合规矩,按理应该从我这里出货的。”
陈光良故意犹豫起来。
刘鸿生见状,马上说道:“陈先生,只要你们从我这里出货,我保证不再涉及煤球市场。而且,价格也可以谈。”
谢蘅窗趁机说道:“哈哈,大家都是同乡,又怎么会刀兵相向,让人家看笑话呢!既然鸿生都这样说了,就这样定了。不过价格多少?”
刘鸿生一愣,他感觉两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是来诈自己的。
不过他想了想,煤球市场既然已经被人占了,也就不要继续斗下去。
“加一毛钱,8.36元一吨如何!”
“不加如何,毕竟我们要的煤炭不需要大块,煤屑为主。”
“成交”
眼见事情已经谈好,陈光良这才说出今天来的正事,刘鸿生听完后呆住了,合着人家是来合作的,根本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自己‘上当了’!
“日本真的会占领东三省?”
陈光良说道:“经济萧条之下,军国主义已经压制不住,唯有占领东三省。所以,我们必须尽快启动贾汪煤矿。”
刘鸿生虽然对陈光良插手煤矿有些不舒服,但此事需要谢蘅窗来从中牵线,才能将贾汪煤矿拿过来。
于是,他说道:“行,这个项目我投了,而且我要和陈先生一起做大股东。”
陈光良说道:“当然,你是煤炭大王,我只是个新手。”
既然事关民族的事情,那就少些计较。
早点让贾汪煤矿恢复生产,是最重要的事情。
陈光良本人也无意卷起和华夏实业家的商战,毕竟这个时代需要团结。
至于投资贾汪煤矿,需要几十万元的投资金额,陈光良打算借贷。
4月底,从加拿大传回消息,华伦洋行顺利拍下6艘4000~5000吨的十年龄货船,将在三个月内转交给环球航运。
这则消息让陈光良振奋不已,他以6.5万美金一艘,总价39万美金拿下了10年前价值200万美金的货轮。
就是一艘这样的货船,到了远东的价值,那也是在30~40万大洋(8~10万美金)。
所以说,他捡了一个大漏!
于是乎,陈光良紧急召开环球航运、环球贸易的管理层会议。
通过一阵时间的‘招贤’,如今这两家公司也是人员齐整。环球贸易如今还没有什么太多的业务,主要是做做大豆的贸易,但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港口的办事处上。
“我已经委托华伦洋行所以在下半年,我们将拥有7艘船,总计3.6万吨的持水量。”
众人大吃一惊,这个实力,已经算得上华夏仅次于虞洽卿的实力,是非常强大的一股航运力量。
负责环球贸易及航线的吴浩,忍不住说道:“如此庞大的船队,怕是很难全部投入运营。我们最近研究了一下,增加上海至青岛、天津的航线、上海至厦门、汕头、广州、香港的航线,这两条航线最为理想。但这两条航线目前由怡和、太古把控,是机会,也是风险。机会是尚未有华资涉猎,风险是洋人船队实力强劲,又享有一些特权。除了这两条航线,我们暂未考察到更好的航线。”
目前的金山号,主要走上海至大连、营口,但这条航线只能做到8月份。
陈光良说道:“无妨,和洋人竞争也不怕,另外,我会争取到南京政府的支持。就算船多,届时我也可以租给其他航运公司。总之,大家不要怕竞争,只要做好我们自己,洋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是”
陈光良现在也没有谱,反正是先把船买回来再说,后续再慢慢努力经营。
最大的目标是‘赚大钱’,只要能‘回本’或‘维持’,陈光良就觉得是胜利。
钱嘛,他有手段从金融上获取。
接下来,陈光良让赵铁毅抓紧海事学院的招生,准备培养海员。
第219章 财团的雏形
5月初旬。
陈光良、刘鸿生在徐州签署一份‘贾汪煤矿’新股权合同。
在新合同中,由陈光良、刘鸿生共出资80万注入贾汪煤矿(主要用于偿还债务),各占股30%;贾汪煤矿原来的股东,以贾汪煤矿入股,占股40%(谢蘅窗也是股东之一)。
新的股权结构敲定之后,意味着要重新组织生产,故向银行借贷30万大洋,重启煤矿。
与此同时,在管理结构上:
聘请沪宁、沪杭两路管理局的督办章笃诚为董事长(为取得铁路上的运输便利,借助章的地位);
聘请顾介眉为总经理,此人是会计专家;
聘请戴霖书为副总经理,此人是原来的管理;
聘请江山寿为技术总工,此人是刘鸿生的堂女婿,但却是美国矿业大学的硕士,且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拥有多年的办矿经验,故‘任人唯才’也是被陈光良认可。
在很短的时间里,贾汪煤矿便重组成功,无疑让人振奋。
陈光良担任了一个常务董事,刘鸿生也是常务董事,实际上贾汪煤矿就属于他们两人的合作。
搞定这件事情后,陈光良也是第一时间回到上海,并没有停留太久。
此次投资贾汪煤矿的四十万大洋,他是从银行借贷的,就用的煤矿股权作为抵押,说白了就是靠信誉贷款。
因为有了‘贾汪煤矿’的合作,陈光良和刘鸿生也是冰释前嫌。
听闻陈光良会有数艘新船开辟两条‘新航线’时,刘鸿生立即邀请陈光良考察‘中华码头’,争取到合作。
陈光良也欣然答应考察!
在董家渡的中华北栈(码头)上,刘鸿生为陈光良做了介绍:
“陈先生,我们中华码头公司由三座码头组成,分别是中华北栈、中华南栈、周家渡。其中周家渡和北栈两处码头为煤矿码头,南栈为杂货码头。”
“我们的码头吃水深,能停靠万吨洋轮。南栈码头建有三层钢骨水泥仓库1座和其它仓库11座,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除招商局外,我们是最大的华资码头公司。”
陈光良犀利的说道:“洋商码头的管理,以及海关优势,是很明显的!”
他不会轻易将业务交给中华码头,此次考察也只是正常的考察码头。
刘鸿生马上说道:“我们是挂的英商牌子,请英商壳件洋行为业务代表,洋人霍金斯为码头经理,所以洋人码头有的特权,我们也是有的。例如‘关栈’我们也有.”
所谓‘关栈’便是洋人的特权,规定货物进了关栈,不用马上纳税,只需要卖出去后再纳税。
这就给了很多人的资金空间,所以很多货主选择‘洋栈’的原因。
挂英商牌子,自然也可以建关栈。
除了这些好处外,还有‘洋栈单’信誉好,可以方便向银行抵押,周转方便;码头容易遭恶势力打劫,但挂洋商的牌子,恶势力却怕洋大人;洋人管理好,招商局也是找的洋人做码头经理;洋人和海关等单位打交道更方便,洋人招揽业务更有优势.
“好,到时候我们会考虑南栈的!”
刘鸿生虽然知道是客套话,但也笑着说道:“多谢陈先生”
不过刘鸿生心中也是佩服陈光良,投资实业比他还雷厉风行,最近一年时间,又是投资制糖,又是投资航运,个个都是大手笔。
陈光良来到愚园路东段,视察‘东方报业大厦’的进度,陪同他身边的是长江地产副总经理陆元台。
截止到目前(1931.5),长江地产在愚园路、南鲸西路、威海路的住宅业务,都已经全部结束;威海路的‘春天里(20幢洋房)’,也在上个月全部交付完毕。
至于销售资金,基本上也已经收回,仅愚园路的少部分住宅,还有一点‘分期款’。
当然,长江地产现在收租物业也有一些零散的,包括当初愚园路的‘三个代建项目’,一年可收租约2.5万大洋;以及长江地产在愚园路、南鲸西路都自留了一部分物业,不过租金不多,主要用于员工宿舍。
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竣工,长江地产28名员工的少部分员工,也开始安置到香格里拉饭店的行政管理岗,亦或者经营物业公司。
“东方报业大厦已经基本竣工,7月份可以考虑搬进来。八层楼差不多一共是9000平方米的楼面,东方报业那边说要占四层楼即可,剩余则交给我们来承租。”陆元台开口说道。
虽然愚园路不是什么商业街,但如今也是沪市洋楼最集中的区域,也算够繁华。
所以,陈光良敲定道:“长江地产、长江物业、长江钱庄占一层,环球航运、环球贸易、维他奶占一层,长江出租车、捷瑞煤球、长江车行占一层.2~8层空出来就空出来,不要对外招租,说不定我后续还有什么企业。”
“好”
唯一可惜的是,这里地段不算好,不然这座投资约三十万的商业楼,就可以用于银行大楼。
刘鸿生就在川蜀路那边建了一座八层大厦,用于其旗下的企业入驻,同时也办了一家‘华夏企业银行’。
到底要不要办银行,陈光良一直在考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