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998节

  有十几个群演饰演这个中心的研究人员,充当背景板。

  陆严河是这个中心投资方的代表。

  导演是一个叫劳尔·沃德的男人,秃顶,看着就是一个很平庸很普通的人。

  陆严河跟他打了个招呼。

  劳尔·沃德对陆严河点点头,简单跟他说了一下等下怎么拍。

  陆严河点头。

  再无更多的交流。

  反而是德里恩来到现场以后,大家突然才像是一下有了主心骨一样,从刚才各忙各的状态下,开始将注意力放过来。

  劳尔·沃德也是如此。

  陆严河看着状况,心里有了判断,看来这是一个德里恩才是绝对核心的电影剧组。

  当然,这也很正常,德里恩是好莱坞的A咖,真正的顶级电影明星。

  他能够在他的电影系列里有这样的话语权,再正常不过。

  陆严河现在就是有点担心,不知道德里恩会不会对他的表演指手画脚。

  他知道有的演员是喜欢这么干的。

  尤其是这种在一个剧组里占据绝对核心地位的演员。

  好在德里恩对他还是挺尊重的。

  大概也是因为他只给了三天的拍摄时间,所以,德里恩没有对陆严河的表演挑三拣四,反而一直都在说“太棒了”“你演的就是我读剧本时想象的那个样子”等等。

  陆严河都没有预料到,好莱坞一个A咖会对他这么的友善、热情。

  第一天拍摄比他想象中顺利多了。

  晚上,他跟德里恩一块儿去了酒吧。

  一开始他很惊讶,为什么他这样的大明星,不担心去酒吧被人围观,然后才发现,他带着七八个保镖,进了酒店以后,地方早就给他留好了,周围都被他保镖守着,其他人想靠近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明明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却有一个地方被他划成“生人勿进”的净土。

  除了他们两个,还有剧组其他几个演员也来了。

  因为陆严河第一天来,大家的话题一开始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他来的,好奇地问了很多问题。

  当他们知道,陆严河正在跑电影宣传,他在荷西电影节拿奖的那部电影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就要上映了的时候,纷纷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德里恩也很诧异,说:“你这个时候不用完全投入到宣传上吗?”

  在好莱坞,一般电影上映之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主演基本上所有的行程都是围绕着这部电影开展的。

  陆严河直言:“我们中国的电影宣传跟好莱坞不一样,你们这边已经形成了非常固定的宣传模式,一部电影上映,电影要怎么走宣传,都有着既定的模式,但是在我们中国,如果全靠你们这边这样,举办一场场放映活动,主要通过媒体报道和影评人的口碑,或者是录一两档谈话类节目来宣传一部电影的话,票房大概率会很糟糕的。即使我不来拍摄这部电影,我现在的宣传形行程也该停下来了。”

  现在是让前期那些大学放映活动和《你好吗?我很好》节目掀起的话题慢慢发酵的时候。

  他们这些电影主创该消失几天了,不然,小半月来,在猫尾的宣传下,每天都有他们这几个人的消息,大家会腻烦的,等到电影终于上映的时候,可能大家都已经看腻他们了。

  德里恩马上问:“《飓风》在中国只拿了四千多万美元的票房,你觉得《飓风2》在中国能够拿更高的票房吗?”

  陆严河点头,说:“当然。”

  “你认为中国的观众会喜欢这部电影?”德里恩问。

  “会,第一部票房没有达到你们的预期,主要还是因为《飓风》在中国的定位就是一个灾难特效大片,这类片子,不像另一些题材的大片,这些年持续有不同的片子上映,所以有着更庞大的基本盘,灾难特效大片已经很久都没有像《飓风》这样的大制作了,很多观众不知道这类片子是什么样子,那可能就选择去看另一部片子。”陆严河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了一下,“但是,《飓风》第一部在中国的口碑还是挺好的,随着它后续在电视和网络上的播出,应该会积累不少喜欢第一部的观众,愿意去支持第二部。”

  陆严河的话让德里恩听了很开心。

  “我相信,有你的加入,一定会带动更多中国观众来看这部片子的,听说你的电影在中国就从来没有失败过。”德里恩举起杯子,跟陆严河碰了一下。

  陆严河笑了笑。

  德里恩似乎并没有觉得,刚靠着《迷雾》这部电影在北美乃至全球一炮而红的陆严河,其实影响力不仅仅局限在中国。

  当然,可能在德里恩·迪伦这样一个全球都卖座的巨星眼中,陆严河那点影响力并不够看。

  以前陆严河其实对于在好莱坞主演电影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觉得慢慢来,水到渠成。

  可是,这一刻,他忽然生出一股迫切的希望,希望尽快像德里恩·迪伦一样,能够独挑大梁。

  -

  推荐老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第628章

  陆严河虽然只有三天的拍摄戏份,但因为他本身在国际影坛的知名度和地位,加上上一部电影《迷雾》的成功,让他成为了《飓风2》目前片场仅次于德里恩·迪伦的明星。

  其他像陆严河一样会来演一个角色、给这部电影增加星光的演员,拍摄日期都不在这几天。

  这三天的时间,所有拍摄都得紧着陆严河的来。

  一直到第三天,最后一场戏拍摄。

  陆严河震惊地发现,剧组竟然真的搞来了好几个大鼓风机,在绿幕里做了实景,包括他们躲风的掩体,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拍摄环境。

  这能帮助演员找状态。

  尤其是这种危急时刻、千钧一发的时候。

  演员那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演虽然也能演出来,但肯定还是有一个真实的、可以给演员增加信念感的拍摄环境更好。

  “我抓住你了!”

  在狂风之中,陆严河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随时可能被吹走,他开口冲德里恩·迪伦大吼,嘴皮都仿佛被吹得在发颤。

  德里恩·迪伦则整个人都被钢丝吊到了半空中,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呈现出了一种随时都要被风给卷走的感觉。

  这会是电影中最为惊险的一幕。

  而德里恩·迪伦被吹飞的瞬间,陆严河一把抓住了他的手臂。

  风太大了。

  陆严河感觉自己眼泪都快要被吹出来了。

  这种实境太帮助他入戏了。

  他拼尽全力抓着德里恩·迪伦的手,大吼:“抓住我!别松手!”

  摄影机捕捉到了他眼睛里这一刻的坚定、毅然以及面对危机的勇气。

  ……

  成功把德里恩拉回来,两个人重新躲回遮挡物的后面,风速这一刻似乎也变小了。

  劫后余生,两个人都松了口气似的,互相看了一眼。

  德里恩这一刻神色很复杂。

  他前期一直认为陆严河在坏他的事,没想到,这一刻却是他出手救了他。

  陆严河这一刻似乎是察觉到了德里恩心中的矛盾。

  他拍拍德里恩的肩膀,说:“我只是希望所有人都安全,不要陷入危险。”

  德里恩正要说点什么,忽然——

  拍摄中止。

  下一步,就要拍陆严河被一块碎玻璃击中的特写镜头了。

  ……

  其他主角团的人,今天都不在片场。

  最后这场戏,是整个电影的大高潮,占据二十多分钟。

  今天只是先把德里恩和陆严河两个人的戏单独挑出来拍,回头再拍其他的,通过剪辑,剪成一个完整的时间线。

  但是,拍电影就是这点好。

  一场二十多分钟的戏,可以用很多天的时间来拍,演员不会面临需要不停地根据场次不同而切换情绪的事情。

  陆严河演到后面,其实有点累了。因为全是大情绪、大吼大叫的戏。

  然而,这样疲惫的状态,又非常切合这场戏里角色的状态。

  陆严河都不要强打精神去演后面的戏,就该什么状态就什么状态。

  演下来,导演对他的表演没有提任何意见。

  仅仅两次提出问题,都是技术性的问题。

  拍完以后,就直接迎来了杀青。

  德里恩拍了拍陆严河的肩膀,问:“你什么时候回中国?”

  “明天。”陆严河说。

  德里恩对陆严河挤了挤眼睛,说:“那今天晚上再去喝一杯吧,可惜的是这一次你只拍摄三天的时间,我喜欢你这家伙,陆,你跟我认识的一些亚裔不一样。”

  “噢,你这一说,我也不知道该表示感谢,还是该控诉你不要歧视其他的亚裔了。”陆严河开玩笑,“不过,这一次跟你一起拍电影,整个过程都很愉快。”

  德里恩点头,“真郁闷,这个剧本竟然把你的角色写死了,否则,我一定要让编剧他们把你的角色在第三部里增加一些戏份。”

  陆严河笑笑。

  “我们回头肯定还有别的合作机会。”他说,“我们得去收拾一下了。”

  即使是《飓风3》还保留着这个角色,他也不一定会回归出演了。

  像《飓风》这种电影,偶尔有一两部就够了。

  接这种电影,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乘上这种全球宣发的顺风车,保持他靠《迷雾》在全球打出来的名气。

  但真要说对他的演艺事业有多大的帮助,那也不会。陆严河也没有打算一直在好莱坞做一个B角。

  他来演一次《飓风》,和演两次《飓风》,可不是同一个概念。

  前者,好莱坞很多大制作里都会找一些当红演员来串个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行业是不会因此就认为他们是来演配角的。

  但后者,一旦你在一个系列里连续演一个戏份不多的配角了,大家的认知就发生改变了。

  -

  回国的航班上,陆严河扎扎实实地睡了一觉。

  他中间甚至都没有醒过来一下,是真的累到了。

  连续三天连轴转,全情投入地把自己的戏给演完了。

  哪怕他其实水一水地演,也可以。以片方给他付的150万美元,怎么样也会让他在电影里有几个好镜头——方便他们“物有所值”地用他来做宣传。但是,陆严河的职业道德是不允许他自己随意地水掉一个角色的。

  所以,尤其是第三天拍的那场戏,他真的是动用了百分之百的投入度,全情相信自己在经历那样一个情景,认真演出来的。

  他不知道拍出来的效果怎么样,希望OK吧。好在这部电影是个大制作,各部门的人材都是顶尖的,后期还有各种特效和剪辑,陆严河相信,既然自己在电影中是一个“亚裔精英”的角色,至少形象上肯定是OK的。

  陈梓妍已经在准备当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借助这部电影的关注度和热度,好好运营一下他很英俊这件事了。

  毕竟,放眼全世界,形象都是一张共用的通行证。

首节 上一节 998/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