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梓妍:你需要我把你的意见跟冰原视频那边转述吗?
陆严河:那别了,真这样做,那不是摆明了就不想让李跃峰演吗?而且,我的判断也不一定是对的,也许李跃峰真演起来这个角色,也有他的风格。
陈梓妍:拉倒吧,李跃峰来演十二少?我都觉得不靠谱。
陆严河:我们会不会太干涉了?这会不会有问题?
陈梓妍:如果我们明明发现一个人不合适,却不指出来,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陆严河:唉,早知道就不跟李跃峰走那么近了,现在一想到要拒绝他,都有些不安了。
陈梓妍:你想想,如果是李治百,你会不安吗?你会拒绝吗?
陆严河:李治百我当然会直接跟他说不行,但我跟李跃峰的关系又没有到那么互相信任的程度。
陈梓妍:你其实不用想太多,严河,既然我们两个人都能看出来他不适合十二少,无论是冰原的人,还是他身边的团队,肯定也能看出来。而且,你的态度,李跃峰又不是不知道,严河,别在该坚定的时候心软了。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好吧,梓妍姐,那你跟冰原那边说一下我们的意见吧。
他想了想,叹了口气:我得给李跃峰再打一个电话了。
陈梓妍:我相信你可以处理好的,严河,不要怕说真话,说实话,真话和实话只会让人短暂的难受,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一定比虚伪的谎言或者沉默,对一个人更好。
陆严河:谨遵教诲,我知道了。
有的时候,陆严河真的觉得人挺难做的。
做人是一门大学问。
而他还只是这门学问的初级学者。
然而,他在演艺圈的位置,他现在的处境,却让他面临着这门学问的地狱难度。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只能自己给自己鼓气。
“峰哥。”
“你这大红人,怎么突然给我打电话了?”李跃峰笑着问,“恭喜你啊,我听说《老友记》在Maxine的收看人数也破了华语剧的记录了。”
“谢谢。”陆严河笑了笑,“欢迎你后面来客串一下,如果你有时间的话。”
“好的,你们这部剧是边拍边播吧?后面你要是有合适的角色可以给我客串,给我一个电话,我最近不在组,应该没问题。”
李跃峰这么爽快地就答应了下来,让陆严河对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更难开口了。
他深吸一口气。
“嘿,你打电话过来,应该不是找我闲聊的吧?”李跃峰说,“赶紧说吧,有什么事要跟我说?”
陆严河呃了一声,“是这样,是关于你试镜《胭脂扣》的事情,我知道,你很想要拿下这个角色,拿下这部戏。”
“当然了,我非常想。”李跃峰说,“我从来没有演过这种艺术性这么高的戏,其实,我真的很想要让自己试一试难度更高的角色,就像你在演的那些角色一样。当然,你觉得我跟这个角色不合适,其实我在试镜的时候,也感觉到了,演得不那么得心应手,这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
“是的。”
“我现在反而有点担心,我会把你这部戏搞砸了。”李跃峰说,“不过我还是不想放弃,你绝对不知道,我现在对这部戏充满了期待,我非常希望拿到十二少这个角色。”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这一刻,他真的怎么都说不出他想要说出来的话。
“你放心,严河,如果最后试镜真的没有通过,我也不会来烦你了。”李跃峰笑着说,“我知道你说演员一定要多试镜是什么意思了,光是一次试镜,我就看到了我跟这个角色的差距,真的。但我相信我能弥补的。”
李跃峰的语气和态度让陆严河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么做,真的有点不对。
第542章 你振作起来拍戏啊!
“梓妍姐,这样做不对。”
陆严河最终没有跟李跃峰说出他原本计划要说的话。
“李跃峰他是在正常地参加试镜,我们两个都没有看过他的试镜,也没有看过别人的试镜,仅仅因为我们对他的了解,就武断地说他不适合这个角色,这不公平。”
陆严河摇摇头,“不对,这不仅仅是不公平,是我们太傲慢。梓妍姐,如果我们真的认为他不合适,就应该去参与试镜,去真正坐在那里,跟制作方的人一起认真讨论他的表演,其他试镜者的表演,然后就事论事。”
“我们不应该仅仅凭我们自己的感觉,就直接否定他。”
陈梓妍在电话那边沉默了许久,说:“你说得对。”
听到陈梓妍这么说,陆严河松了口气。
老实说,他在给陈梓妍打电话之前,真的有点担心陈梓妍不认同他的想法。
陈梓妍说:“那……你是决定参与到《胭脂扣》剧版后面的试镜吗?”
“我不知道我后面有没有时间,毕竟,《老友记》的拍摄和宣传,《迷雾》的上映和宣传,还有春晚的表演,哦,对了,春晚那边,导演组到底选了哪一首歌,怎么还没有消息?”
陆严河顿了顿,接着说:“毕竟接下来的时间,我很忙,不知道能不能参与到《胭脂扣》剧版的试镜选角之中,当然,冰原视频那边也未必想要我参与。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要对李跃峰演十二少这件事提出我们的意见的话,我们必须得参与进去,梓妍姐,你帮我跟他们沟通一下吧,看看我有没有这个机会参与进去,如果没有的话,我就当这是天意,我就不评论这件事了。”
陈梓妍笑了。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如果你的时间正好无法参与到他们的试镜选角之中,你就不会对这件事发表意见了?”
“我这样是不是有点自私?”
“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未必是自私,我也说了,在显而易见李跃峰并不适合十二少的情况之下,冰原视频如果还选择了他,那说明他肯定在市场方面,是最优解。”
陈梓妍说:“而且,你也说了,李跃峰对这个角色非常在意,志在必得。老实说,听你跟我说了这个以后,我的态度也有松动。说白了,我们这个行业,是一个永远无法预测未来的行业,每天都有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所有人不看好的项目,一夜爆红,大咖云集、被各方押宝的大项目,扑成人间惨案。这都是有的,就像你说的,我们都只是在以过往对李跃峰形成的成见来判断他是不是适合十二少,也许他就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为我们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陆严河:“……咱们倒也不用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自欺欺人了,我只是觉得羞愧,因为我自以为是为了确保这个角色找到最适合的演员,所以不希望李跃峰出演。然而,我却不知道李跃峰为这部戏已经做了多少努力,为了拿到这个角色,他又做了多少功课。我甚至连他试镜都没有看,就认定了他不行。我觉得我很傲慢,他对这部戏展现出来的态度,不应该被我这么傲慢地直接说不。”
“OK,我明白,严河,你说得其实很有道理,你说服了我。”陈梓妍说,“我们都得避免自己陷入经验主义的陷井里。”
-
“我没有想到,你现在还能抽出时间来跟我吃晚饭。”
周三的晚上,陆严河和黄楷任一起吃晚饭。
这顿晚饭还是陆严河跟黄楷任约的。
拍完了《一针见血》以后,黄楷任正在《武林外传》剧组拍后面的部分。因为有一个早就定好的工作,黄楷任这两天必须从请假出来,所以陆严河才有机会,在今天晚上跟黄楷任坐在这里吃饭。
陆严河笑着说:“其实周一到周四反而是我最轻松的几天了,拍摄时间,不会有任何的人际交际需要。”
黄楷任:“等《老友记》播完,这阵热潮过去,情况就能相对好一点。”
演艺圈的热度其实就是这样。
每出现一部像《老友记》这样大爆的、堪称现象级的戏,不仅仅是圈子里的人趋逐它,圈外的资本也一样在趋逐。
出现一部《老友记》这样的剧,对整个影视圈来说,都是一次狂欢——因为拿着钞票来找他们投资的人一定会变多。
陆严河说:“我必须要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多人拿着支票,只要我愿意,无论我拍什么,他们都愿意投资。”
黄楷任笑着说:“你这话要是跟其他影视公司的人说,该引起众怒了,我每一次见到那些影视公司的人,他们永远都在抱怨现在这个年头,找人投资太难了,再也没有二十年前那些煤老板在的时候好了。”
“哈哈。”陆严河看着黄楷任,“黄哥,我有一件事,最近有些困扰我,我需要听一听你的想法。”
“嗯?”黄楷任有些诧异地放下手里的筷子,“稀奇啊,你还有什么事情需要听我的想法吗?”
“我可没有那么自大,觉得我可以一意孤行地相信我自己的判断。”陆严河笑了一下,把跟李跃峰的事情给黄楷任讲了。
“黄哥,你演过十二少,你是最了解十二少这个角色的人之一,我想问问你的意见。”
黄楷任显然没有想到,陆严河来找他是为了这件事。
“噢,李跃峰?”
黄楷任深吸一口气。
“这可得让我好好思考一下了。”
“今天晚上你没有别的事情了吧?”陆严河笑着问,“我还准备等会儿吃完晚饭以后,请你陪我一起去看一下最近在上映的电影。”
“OK,我今天晚上没有别的安排。”黄楷任点头,“我能理解你的第一反应,刚才你跟我说完这件事,我的第一反应和你一模一样。”
黄楷任深吸一口气,说:“但我想,你肯定不是在后悔,决定不干涉冰原视频那边到底选谁演十二少的事情。”
“对,我不后悔,实际上,我觉得我不干涉这个做法是对的。”陆严河摆摆手,“我没有质疑过这件事。”
黄楷任:“让我猜一下,你是……不知道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你的直觉判断?”
陆严河震惊地看着黄楷任。
“黄哥,我必须要说,你刚才这句话,让我有一瞬间感觉你被子杏姐附体了,只有她才会那么犀利地看出我自己都意识不到的问题。”
黄楷任笑了起来。
“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吗?”
黄楷任的眼神让陆严河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不会是……黄哥,你不要告诉我,子杏姐跟你讨论过这个问题。”陆严河问,“这是子杏姐说的?”
“她说,你迟早有一天会面临这个问题,她还说,这是所有天赋型的创作者都必然会面临的一个问题。”黄楷任耸耸肩膀,“当然,很幸运,她认为我永远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陆严河:“这也太神了,你们怎么会正好说到这个?”
“因为我们在讨论怎么从项目的初期去判断一个项目后面的好坏。”黄楷任说,“我们讨论了很多次,每一次也都会争论,事实上,我们后面甚至跟那些大数据专家一样,试图总结出一些规律,去找一些可以复制的、重复的路径。这很扯淡,你不用指出我的这个问题了,我自己都知道很扯淡。”
“然后,我们就说到了你,毕竟你是现在唯一一个从没失过手的传奇,而且,你还不是一个产量很低的人,你每年参与的影视项目,都相当于我两三年的了。”黄楷任说,“为什么你每一次都能那么精准地找到会成功的项目?你自己创作的,你自己主导的,这就算了,可是,你还跟不同的人合作了那么多不同的项目。”
陆严河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就像黄楷任说的,可能这是他身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如果说,他带来的那些作品是已经在另一个时空被验证过的作品,在这个世界仍然取得成功,完全可以理解。那除了它们之外,他在这个世界参与的每一个作品也都获得了成功,确实是不可思议的。
有规律可以寻找吗?
他合作了罗宇钟、陈玲玲这样的大导演,也合作了刘毕戈这样的新人导演,他还合作了拍过很多次商业片、第一次拍文艺片的符恺。
没有规律。
他不敢说自己多么独具慧眼,看中的项目,全都成功了。
真的是运气。
“我只能说是运气。”
“是的,而运气……某种意义上,对我们演艺圈的人来说,就是直觉,看了很多作品、演了很多作品之后,基于我们的审美和价值观,培养出来的直觉。”黄楷任耸耸肩膀,“而我在这方面显然不行,所以,《胭脂扣》才会被我拒绝那么多次。”
他拿自己开了一个玩笑。
“但你却坚持说,我可以。”黄楷任耸耸肩膀,“事实上,很多项目、很多演员都是这么被你的直觉确定下来的,你认为王大山就适合演《人在囧途》,你相信刘毕戈的《暮春》哪怕除了你全是新得不能再新的人,也值得拍。”
“但我必须要说,其实我也沾了很多人的光,我第一部剧就是沾了你们的光,因为你们让《黄金时代》这部剧成功了,我才能在第一部戏就被大家认识。”陆严河诚恳地说道,“其实我很多项目,没有别人说的那么传奇,一样都是按照市场所奉行的那样,有你们这样的大明星主演,有大导演坐镇,只不过因为它们全部叠加到了我的身上,所以,好像我就成了那个百分之百成功的人。”
陆严河并非虚伪,他合作的导演,除了刘毕戈和白景年,谁不是早已经功成名就的大导演?而他合作的演员,更不用说了,除了《六人行》和《暮春》,其他每一部戏,都有大咖在他前面顶着,包括《三山》,那也是王重导演在前面顶着。
陆严河知道,自己其实某种意义上,占了很多的便宜。
“我不否认这一点,可不管怎么样,现在市场对你的定位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黄楷任说,“现在在所有人的眼中,你无论做什么项目都会成功,不限题材,不限形式,也不限演员。但越是这样,你越容易陷入迷茫,对吧?”
陆严河沉默了。
“当全世界都反对你的时候,你反而能够想清楚,你到底要的是什么,坚持的是什么。但当全世界都捧着钞票相信你的判断时,你反而犹豫了,甚至有点不敢了,退缩了。”
黄楷任的眼神格外认真,在他的眼神里,其实也流露出了对陆严河这个一直喊他黄哥的后辈的包容。
“你的想法就一定正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