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803节

  “但是我的字,很多人都见过,他们就会知道,这句话是我写的。”

  “就得让大家猜是你写的,但我们先不承认。”胡思维说,“这样可以保持大家对这部剧的关注。”

  “也行。”陆严河点头。

  白景年有些激动地握紧拳头。

  “那我们马上就可以准备拍摄了啊。”白景年说,“我本来还以为严河需要到年底才可能把初稿写出来,你的速度也太快了,这才一个多月,你就把剧本写出来了,而且,基本上就可以直接拿来拍摄了。”

  陆严河笑。

  “因为这个故事已经在我脑海中盘桓好几年了。”陆严河说,“没有参与这个系列的几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这个故事应该是什么样子。”

  “嗯。”白景年点头。

  胡思维说:“不过,我们现在的剧本故事里,就好像陈子良和张澜那两个角色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这样好吗?”

  “不承认也不否认,就这么淡化处理,我觉得这是最好的。”陆严河说,“反正第三季的结局,张澜的结尾也是离开了他们,去了英国,不需要再在新的一季故事里去交代这两个角色的去向了。”

  “也是。”胡思维听陆严河这么一说,就点了点头,“那就现在这样吧。”

  陆严河:“嗯。”

  他提杯,说:“思维哥,白导,我们终于又一起回来了,干杯吧。”

  “干杯!”

  稍晚一点的时候,胡思维把《老友记》的这个封面发到了自己的社交媒体上。

  他的粉丝不是很多,但是关注他的基本上都是《六人行》的铁粉。

  他们看到这个封面,看到封面上手写的那句话,虽然什么都没有明说,但其实已经把他们想要知道的都说了似的。

  因为第三季而死了心的剧粉们,在这一晚,突然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

  -

  ——《六人行》真的要回来了?!

  ——《六人行》要改名《老友记》?我去,这个名字也太俗了吧。

  ——所以,陆严河到底回归不回归?

  ——我说,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件事,胡思维可是京台的人,有没有可能他说的只是《六人行》要拍第四季了,又或者,他们觉得《六人行》第三季的口碑太烂了,所以他们决定把《六人行》改个名字,改成《老友记》?

  ——楼上你是在说恐怖故事吗?要是真的是这样,那我真的要炸了这个京台了。

  ——楼上,注意发言,小心你被警察叔叔抓走。

  ——不过,我现在是真的有点紧张啊,到现在为止,都一直是别人在说什么陆严河要回归,陆严河那边一直没有承认过啊。

  ——陆严河现在也根本没有必要回归《六人行》系列了吧,他何必呢?换位思考一下,陆严河现在的地位,也早就不用演这种情景喜剧来给自己积累人气了。

  ——上面你说话怎么这么功利?陆严河要是这么功利,就不会演这么多非一番角色了,我相信陆严河。

  ——你相信陆严河有什么用?你以为陆严河真的在意你的相信吗?他要是真的在意我们这些喜欢《六人行》的粉丝,就根本不会离开。

  ——可是,你们认真看胡思维发的封面上那行字了吗?

  ——那行字怎么了?

  ——那不就是陆严河的字吗?陆严河之前也在微博上发过自己手写的字体,你们去比对一下就知道了,那就是陆严河写的啊。

  ——我靠?!竟然是真的?!

  ……

  #那是陆严河的字吗#如愿以偿地上了热搜。

  胡思维看着大家激动地刷频,他的这条微博评论区也被《六人行》的粉丝在六个小时之内,冲到了2万+的留言数,心满意足地神隐了。

  OK,《六人行》系列没有因为第三季而一蹶不振,仍然在继续。

  大家仍然在关注。

  目的达到了。

  胡思维认真思考着,后面的宣传节奏应该怎么来。怎么样做,才能够提高、保持住大家对它的期待,不让这口气掉下去,让这部剧在万众瞩目下重启回归。

  现在都是他们这些幕后工作人员在发布一些东西,后面应该让《六人行》的演员们开始下场了。

  比如颜良在上节目的时候,可以适时地提一下正在准备进组拍摄一部剧,但这部剧处在保密阶段,还不能跟大家说,给大家卖个关子,然后让大家自己往《六人行》的方向猜。

  这一刻,胡思维满脑子都是怎么样做可以让《六人行》更好。

  两个月前,他想都不敢这么想。

  -

  “你真的要回归《六人行》了?”李跃峰在片场问陆严河。

  陆严河举起手中的剧本,挡在自己嘴巴前面,对李跃峰说了一声嗯。

  李跃峰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之色。

  “《六人行》有救了。”他下意识地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把陆严河都给惊住了。

  李跃峰说:“我其实很喜欢看《六人行》,这部剧是我最喜欢的剧之一。”

  “是吗?”

  “嗯,我后面还想要找一个情景喜剧来演,但是吴白不同意,怎么都不同意,说出现《六人行》这么一部剧是特例,国内就没有特别好的情景喜剧的剧本,除了你,没有人能做。”李跃峰叹了口气,“我其实真没有把它当成情景喜剧在看,我就特别喜欢里面那几个人待在一起的感觉,特别朋友。”

  陆严河点点头,想起来什么,问:“那等我们这一季开拍以后,你要不要来客串一个角色,玩一玩?”

  李跃峰有些惊喜地问:“可以吗?”

  陆严河说:“嗯,我准备在新的一季里邀请一些朋友来客串一下。”

  “可以啊。”李跃峰点头,“我想去。”

  陆严河:“行,到时候我叫你。”

  李跃峰:“那就这么说定了。”

  陆严河其实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对李跃峰的印象。李跃峰仍然还是那个比较功利的行事方式,只不过他这个人似乎要是真把谁当朋友了,在这方面就会稍微好一点。这一次,陆严河跟李跃峰拍《焚火》,对他的印象比在拍《十七层》的时候好多了。

  对比起来,差别其实就在于李跃峰那个时候对他并没有现在这样不设防——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李跃峰,跟他虽然也一样说说笑笑,但很显然,说什么,笑什么,都是思考之后才表现出来的。陆严河自己又是一个感知力很强的人,对这样的人,陆严河自己当然也不会释放出真实的情绪。两个人就这么面子上你好我好地把戏拍完,杀青之后,各自拜拜。

  这一次,李跃峰觉得陆严河拿他当朋友,所以才让汪彪来提醒吴白,就放下了一些对陆严河的防备,觉得可以跟他做朋友。他真实的那一面就暴露了出来,陆严河这个人呢,又是典型的“如果你对我好,我肯定不会对你差”,慢慢的,陆严河也开始接受李跃峰这个朋友的存在了。

  陆严河自己也觉得很神奇。

  他真的不是太喜欢一个特别功利、拍戏总是要把别人给踩下去的演员。

  李跃峰几乎在每一个剧组,都会像面对竞争对手一样面对其他演员。

  哪怕是在《焚火》,他也只是把商永周和陆严河这两个明摆着踩不下去的人放到一边,在日常的宣传稿中,那李跃峰仍然还是仅次于这两个人的三号人物的。

  但陆严河却慢慢地接受了李跃峰的存在。

  熟悉了李跃峰一点之后,他甚至觉得,李跃峰跟曾桥挺像。他们两个人都是那种因为在自己的事业上还处在上升期,所以很没有安全感,甚至是很有竞争意识地面对这一行。

  李跃峰是在自己的地位、自己的人气上较劲,曾桥则是在演技、在别人看待他的眼光上较劲,都有功利的一面。如果是李跃峰是主动出击,让自己站在别人的肩膀上,那曾桥就是被动地拒绝跟那些他瞧不上的人扯上关系,很“爱惜自己羽毛”。

  每个人都有相似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陆严河思索着他们两个人,再回想一下自己演过的剧本,演过的角色,意识到,他演的戏,可能真的碍于自己年龄和角色年龄的关系,所以甭管什么性格、什么设定,在这种人格和性格的复杂度上,都比较简单,纯粹,没有两面性,甚至是多面性。

  人是圆形的,是一个多面体。在戏剧中,人却往往是符号化,哪怕两面性,或者是多面性,也只是几个面,不可能真正做到立体地展现一个人物。

  可有的人物,为什么就可以给人立体感,是这部戏把他复杂程度的方方面面都拍到了吗?

  不,是这个人在观众心中已经建立起了一个真实的性格特征,戏里面没有拍到的,观众可以想象出来。

  陆严河再去看自己在《焚火》中演的李无殇。

  为什么他一直觉得这个角色如果从文学性上来说,很好演?

  因为他的角色在剧本里太简单了。

  李无殇是一个特别符号化的角色。院长的孩子,天之骄子,被保护得很好,前期也很骄傲,直到后面随着商永周饰演的魏央出现,慢慢地卷入一些事件,给他带来了一些触动,对他造成了许多的改变,到最后,发现他的父亲不是他的亲生父亲,而是他的杀父仇人,那一刻,李无殇的角色发生了彻底性的蜕变——

  尽管如此,陆严河想象到的,也就是一个少年从真相与背叛中粉碎自己,重塑一个新的人格。

  对,仍然是这样一种人物塑造的模式。

  所以,有迹可循。

  难的表演是无迹可寻的,是羚羊挂角。

  但是,是陆严河对李无殇这个角色的理解肤浅了吗?

  也不是,这个角色就是这样的,这个角色在剧本上之所以成立,就是陆严河理解的那样“有迹可循”,否则,这就不是一个商业化的剧本了。它不是在探索人性,不是在去深入挖掘一个复杂的内核。

  陆严河要是企图把李无殇往更深入、更复杂的方向去演,都跟这个故事本身的风格相去甚远了。

  也不一定真的能立住这个角色。

  陆严河想通了这一些,豁然开朗。

  怎么说呢,想通这一些不会让他对李无殇这个角色有更高的表演追求了,但他作为演员,对于人物,对于塑造,有了更深的理解。

  陆严河很享受这样“顿悟”的时刻。

  -

  陈思琦连续感慨了三声“我服了”。

  陆严河有些茫然地、眼神清澈地看着视频里的陈思琦,不理解,问:“怎么了?”

  陈思琦问:“你有没有在我身上顿悟过?让你对人性、对人物有更多的理解?”

  陆严河马上笑了出来,然后拨浪鼓似的摇头。

  “没有。”

  陈思琦:“你越来越表演艺术家了哦,跟李跃峰做个朋友,都能让你产生这么多的思考。”

  “我也没有想到,也不是我主动想的。”陆严河说。

  陈思琦:“不过,人跟人之间就是很多的不一样,何止是李跃峰跟曾桥,你来我们编辑室待一个星期,你都能发现人跟人之间有多少不一样的地方。”

  “编辑室……他们怎么了?”陆严河听起来,似乎像是不太对劲的样子。

  陈思琦叹了口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审美偏好,随着杂志越做越久,大家对自己手上的业务越来越熟悉,就都有了自己的主见了。”陈思琦说,“这也没什么,不过,现在开企划会的时候,常常听到他们吵起来,让我有点烦。”

  陆严河几乎可以想象到那个画面。

  “就跟我们剧组开创作会一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主意更好。

  陈思琦说:“不过,这可能也都是必经之路,不跟你说这些烦心事了,你拍完《焚火》之后,应该不会马上去美国拍《迷雾》吧?”

  “不会,杀青以后就要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了。”陆严河说,“能休息一阵子吧,怎么了?”

  “我们一起去毕业旅行吧。”陈思琦说,“我们很久没有一起出去过了,趁着我们都有时间的时候,我想多一起出去玩一玩,我怕等你以后在全球都很知名了,在国外都不能正常的旅游了。”

首节 上一节 803/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