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720节

  媒体们看到这个片单,都一时怔愣。

  怎么,突然中秋档变成了文艺片档期?

  那些商业片呢?

  都不来这个档期吗?看不上这个小档期,都想一窝蜂扎国庆档去吗?

  陆严河心中仍然隐隐约约觉得,这样不对。在同一个档期上映的影片之间当然是竞争关系,但是,要以这种方式来竞争吗?

  他一边想着,又一边告诫自己,别圣母心了。

  他觉得他自己真有点这个毛病了。

  以前不觉得,现在是真有。

  但他又觉得,这叫圣母心吗?

  他只是想要堂堂正正地竞争罢了。

  但甭管陆严河怎么想,这都不是他能改变的局面。

  《左脚大仙》退出中秋档,肯定也是跟人达成了一致才退出的。

  陆严河最后不允许自己再多想,只告诉自己,他又从来没有要求过“文艺片保护档期”这种事情,他只是呼吁多支持、多鼓励文艺片而已。怎么做,那也不是他能控制的。

  -

  参加完《荣耀之路》的研讨会,陆严河去了一趟江芝,看了看正在拍摄中的《武林外传》剧组,又去江广见了陈思琦一面,跟在江广的《跳起来》团队成员一起吃了顿饭。

  他忙着自己的这点事情时,国内的影视圈也不安生。

  曾桥主演的电视剧《偏差》,因为剧中有一个演员嫖娼被抓,播到一半,直接停播。

  曾桥给陆严河发消息,大骂晦气。

  陆严河也替曾桥和《偏差》剧组感到郁闷——这种因为一粒老鼠屎而让所有人的努力都突然间白费的事情,换谁谁郁闷。

  过了两天,曾桥又来问他:严河,你是不是认识HP和Maxine的人?能否帮我们牵线联系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对《偏差》感兴趣?

  一部剧要是就这样销声匿迹了,那真是要赔惨。

  曾桥其实明明自己就主演过Maxine投资制作的《沉默之河》,但是他却跟钟本硕没怎么打过交道。

  他是觉得,通过陆严河去联系,人家可能会稍微重视一点。

  陆严河也没有推阻,于是就帮忙联系了一下。

  钟本硕和汤姆·怀特都表示会认真评估一下。

  陆严河也就只能帮到这里了。

  他也不可能说,自己一个电话就能让人愿意花上千万美元去购买一部华语剧的播放版权。

  不现实。

  -

  《荣耀之路》在九月十号开始小规模点映。

  像在玉明,一天只有三家影院各放映一场。

  结果,预售一开,十分钟内,这三场的票就售光了,连最边角的位置都被人抢了。

  有人甚至在网上吐槽:绝了,头一次买电影票买出了抢演唱会门票的节奏。

  小规模电影第一天,全国电影票房2.3万,上座率83%,在票房统计平台上,这个数字一度被以为是系统坏了,然后,大家再一看,这一天全国的放映场次也才10场。

  “……”

  这是国内电影从来没有哪一家片方做过的“小规模点映”了。

  小到这个规模,令业内震惊不已。

  但是,电影院却很满意啊。

  一场放映能赚这么多钱,收益率多高啊。

  从这一天开始,《荣耀之路》每一天的日票房都是3万左右。

  很多电影院想要争取增加电影场次,他们都不同意。

  反正《荣耀之路》不是一部怕被剧透的电影。

  它的重点就不是剧情。

  然后,就这样到了中秋节。

  到这一天,《荣耀之路》才稍微扩大了一点点映场次。

  明星作用就在这几部电影的票房凸显了出来。

  《荣耀之路》因为刻意压着放映场次,仍然只是点映,最后只有7%的排片率,却拿到了1700万左右的票房。

  而《胭脂扣》则靠着32%的排片率,以及王重、陈碧舸和黄楷任三个人的号召力,尤其是黄楷任那一帮死忠粉的支持,拿到了4300万左右的票房。

  《欢乐时光》也蹭着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热度,以及宁秀莲威尼斯影后的噱头,吸引了1400万左右的票房。

  在这三部电影之外,好几部老片也靠着假期的增幅,票房暴涨。

  中秋节当日,票房过亿。

  这是近几年来,日票房最低的节假日。

  但是,文艺片的优势却在这一刻凸显了出来。

  上映当天,三部电影在社交媒体掀起的讨论度,夸张得超出了业内的想象。

  尤其是《胭脂扣》。

  《胭脂扣》是三部电影里,路人评价和喜好度最高的片子。

  它虽然是个爱情片,但是它有剧情啊,它还有个悲伤的结尾,让人流眼泪。

  《胭脂扣》让女生、尤其是年轻的女生代入感极强,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等了很多年的如花,去跟一个妄想中负了自己的男人告别。

  不知道多少自媒体在这一天发出了类似于《女人,做鬼也要做一只爱惜自己的鬼》的软文,在社交媒体引爆女性的共情。

  《荣耀之路》,则成了文艺青年们去表达自我、表达人生与感悟的载体。它也成为了电影圈很多老一辈公开表扬的作品。当然,因为排片率太低,导致它形成的讨论远远不如另外两部作品。

  议论最多的就是《欢乐时光》。

  争议最大,有多少人夸这部电影所反映出来的女性意识和自我坚强,就有多少人骂电影里的女主角最后不自爱。

  总而言之,在这样一个三部文艺片领衔的小档期,创造了近年来节假日档期最低的首日日票房之后,又创造了一个小奇迹——次日票房竟然不降反升了。

  “文艺片最大的商业价值在哪?在它几乎每一个片子,都是一个天然的主题,让很多人可以表达自己观点和态度的主题。”

  陈思琦就是这么说的,她带领的《跳起来》团队,可是负责了《胭脂扣》和《荣耀之路》两部电影的营销工作的。

  “无论是喜欢还是骂,都得让它们被观众看到,看到了,讨论起来了,才有后面的东西。”

第468章 让人无语的粉丝

  《胭脂扣》次日票房达到了5200万左右,只差一点就破亿了,数据超出各大预测机构的预测,也超出了业内的预计。

  《荣耀之路》票房变化不大。

  而《欢乐时光》一样逆跌,取得了1900万左右的日票房。

  有媒体评价:“看着逆跌的票房,实际上两天加起来的票房,都不如一部正常的商业片在节假日档期取得的票房成绩。”

  也有媒体评价:“好久没有看到文艺片在市场里取得这么出色的票房成绩了,看上去,这三部文艺片似乎都能破亿。”

  当然,也不乏媒体发出疑惑:“我不懂,为什么《荣耀之路》不扩大放映?如果说第一天仍然保守,不愿意增加点映范围,经过了第一天之后,第二天怎么仍然只有7%的排片?我们跟各大院线经理沟通,他们反映,并非他们不想给排片,是发行方只肯做‘小规模’的点映。《荣耀之路》真是错过了一波收票房的好时候。”

  媒体的议论声纷纷扰扰。

  业内则更加关注的是这三部文艺片的票房最终会迎来什么样的落点。

  有人问,这三部文艺片的票房表现会带动更多电影公司来拍摄文艺片吗?

  娱评人管苏晨则直接回应了这个问题:意义不大,这三部文艺片,都是在电影节拿了奖回来的,《胭脂扣》和《荣耀之路》又都有顶级导演或者电影明星主演,光环太大,就算票房高,也不会让业内增加对文艺片的兴趣。但可能会提高业内的电影明星们对出演文艺片的兴趣,也许这倒是能够反向带动文艺片的立项。

  第三天,《胭脂扣》的日票房仍然稳定在5000万出头,三天假期,票房接近1.5亿,根据票房预测机构的结果,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也许能拿到4亿。

  《欢乐时光》的第三天日票房则滑落了很多,只拿到1300万,但三天累计下来,也有4500万了,对这部制作经费只有80万的低成本电影来说,可以用“血赚”来形容了。而且是俞琴导演一个人血赚——这部电影基本上是她自己一个人拿钱拍出来的。

  惟独《荣耀之路》,三天的日票房都只在1700-1800万左右,主要是排片率限制了发挥,算上之前的点映,总票房接近6000万。

  这是三部文艺片的票房胜利。

  几乎每一家媒体都打出了“文艺复兴”的口号。

  而文艺片影迷感到激动和兴奋的时候,业内却只当个笑话看。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样的票房奇迹,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

  前提是你要先去国际电影节上转上一圈,拿个奖,尤其是电影的评价口碑还很好,能形成好的口碑声势,再在国内得到这样一个没有商业片竞争的“独家档期”,才能复制这样的奇迹。

  可是,不管怎么说,票房就是票房,是观众一张张票买了进电影院看出来的。

  文艺片就在九月这样的冷门月份,小小地火了一把。

  中秋节档期之后,《荣耀之路》又再一次缩减电影场次,回到之前的水平。

  这让很多慕名想看的影迷再一次陷入买不到票的郁闷境地。

  慢慢的,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吐槽声音:

  ——我头一次想看一部电影,买不到票,连第一排或者最后一排最旁边的座位都买不到。

  ——《荣耀之路》是在搞饥饿营销吗?

  ——老子不看了,一部破电影还搞得这么难买票。

  ……

  然而,无论外界的议论声多大,《荣耀之路》都坚持着它的策略,每天收获着3万左右的票房,稳定地、缓慢地去打造《荣耀之路》这个片子的审美形象。

  《荣耀之路》的这个策略,也让业内很多人想不明白,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它要弄一个这么长时间的点映?

  现在市场的热情这么大,为什么就不扩大放映规模呢?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难道是要等到国庆档期,让它去跟国庆档的大片们竞争吗?

  是不是疯了?

  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荣耀之路》仍然不做任何应对和回应。

  九月十七号,陆严河和曾桥忽然一起出席Maxine为《沉默之河》在泰国举办的剧宣活动,并官宣了这部剧的播出时间:十月九号。

  国内的观众都惊呆了,问为什么这部剧的第一场剧宣活动不是放在中国,而是去了泰国。

  然后才发现,《沉默之河》的投资方都不是国内的影视制作公司,这是Maxine跟陈玲玲导演的定制剧。

  它甚至都没有在国内任何一家视频平台定档,可能都无法在国内播。

  这让早就在期待这部剧的粉丝们震惊不已。

首节 上一节 720/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