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698节

  “《电话》这个项目的问题就在于,女主角江玉倩和王静两个人,不被他们看好。”陈梓妍说,“我们跟别人合作的前提条件是这部电影要用这两个女演员做女主角,制作公司基本上都没有插手的余地了,投资份额就那么点。”

  说白了,陆严河和陈梓妍这是面临了“既要又要”的矛盾难题。

  版权要留在自己手上,投资份额又要占一部分,还把主要演员给定了,制作和发行这部分仿佛就是在找一个承包商了,风险太大,而利益空间太小。

  陆严河说:“我们只保留故事的其他衍生版权和续集版权,电影版权的收益还是按照投资比例共享的,不是吗?”

  “一样,对他们来说,差别不大。”陈梓妍说,“这些项目又不是那种十几二十多个亿票房的项目,目标票房都在2-5亿这种区间,他们的盈利空间太小了,却要承担电影失利的巨大风险。”

  陈梓妍所说的这个,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除非,他们愿意放弃版权,只保留一定的投资份额,那愿意接盘的电影公司会多很多。

  陈梓妍:“还有一个办法。”

  “嗯?”陆严河一愣。

  “我们去收购一家制作公司。”陈梓妍说,“这样我们就完全可以自己来制作电影了。”

  为什么之前一部《情书》就让陆严河和陈梓妍感到招架不住?因为剧组的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都需要他们去搭建。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其实很难,也很费劲。

  而如果他们有一家成熟的制作公司,那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成熟的。

  陆严河说:“收购一家制作公司,应该需要很多钱吧?”

  “如果要收购一家能够独立拍摄和制作电影的公司,肯定要准备不少钱,我们不说那些大型的制作公司,就说中小型的制作公司,三十到五十人规模的那种,我们想要收购他们的话,至少三到五个亿吧,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肯定不行。低于这个价格的制作公司,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收购了也就是个摆设。”陈梓妍说,“但是,从长远来看,对我们会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很多的影视剧都可以由我们自己来制作,而不是要像现在这样,跟各家公司不停地谈判,谈条件。”

  “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不行的话,那这也实现不了啊。”陆严河说。

  陈梓妍说:“有一个办法。”

  “嗯?”

  “可以通过其他资本入股来筹措收购制作公司的资金。”陈梓妍说,“我们灵河影视制作公司成立以后,对我们灵河感兴趣的投资机构和基金组织就不少,有好几家都来找我聊过,之前我都暂时拒绝了,当时我们公司没有一部作品面世,人家开价不可能高。不过,随着《人在囧途》电影的成功,让拥有续集开发版权的灵河估值增长了很多,更不用说,它还有《武林外传》和《鱿鱼游戏》这两个戏,以及《胭脂扣》这部电影。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的股份去换取我们急需的现金流。”

  商业上的事情,陆严河并不太懂。但是,一家公司想要做大做强,如果仅仅只靠原始的积累,是很难弯道超车的,这一点陆严河也知道。

  要么,陆严河以后就不要以制作为事业的重心,仍然还是坚持以演员之路为主,制作只是辅助配套。否则,真要去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制作公司,而且,还要制作影视剧的话,接受外面资本的投资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收购只是第一步,后面拍摄影视剧,一样需要大量的资金。陆严河跟陈梓妍合作的这家灵河影视制作公司,它的价值并不在制作和发行,而是在陆严河创作的这几部影视剧版权上。没有这些版权,它就是个皮包公司,是个空壳子而已。

  陆严河陷入沉思。

  没有人愿意做吃亏的傻子。

  其他电影公司也不愿意在版权不属于自己的前提下,沦为陆严河他们的工具人,帮陆严河他们拍电影,好处拿不到多少,风险还要一起分担。

  目前的状况,其实并不是无解题。

  而是一道选择题。

  是选择什么都不做,暂时放弃一切计划,慢慢积蓄实力。

  还是选择退一步,不保留影视剧的版权,以编剧或者加上主演身份去参与项目制作。

  又或者,按照陈梓妍刚才说的,接受别人的投资,用股权换现金,迈出一大步,购买一家制作公司,改变灵河影视现在的定位和基本格局。

  -

  看到陈梓妍挂了电话,卢庆珍放下筷子,喝了口酒,微笑问道:“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又跟严河说到要融资了?”

  “不是要融资,而是给他提供这个选择。”陈梓妍说,“其实,讲实话,严河未来到底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这已经超出了我能设计的范围了,你能明白我的感受吗?他才大四,大学都还没有毕业,但是他事业上的高度已经到了我没有办法说我可以给他兜底的程度了。所以,我只能把更多的选项给他,怎么选,他自己做决定。”

  “你让他自己做决定,他未必能做得出来。”卢庆珍哭笑不得。

  陈梓妍说:“总得学着做决定。唉,主要是这件事也要看他自己想怎么做,无论他怎么选,路都能走,究竟哪条路能走得更高,现在我也说不好。不如就让他自己想清楚,他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卢庆珍反问:“梓妍,那你有没有考虑过,从经纪人这个身份再往前迈两步?”

  “你知道的,要迈出这两步的话,我早就迈了。”

  “今时不同往日嘛。”卢庆珍说,“你自己也说了,你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陆严河这样的艺人,他未来事业发展的高度,已经是你现在所不能想象的,不是吗?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跟他一起往前多走两步呢?”

  陈梓妍沉默下来。

  卢庆珍说:“你把选择抛给他做,其实就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觉得,他那个更辉煌的未来,你不会参与,对吧?”

  卢庆珍的话直戳陈梓妍的心口。

  陈梓妍无法否认这一点。

  “我——”

  “商永周也好,陈碧舸也好,你给自己找了一千个、一万个理由,要跟他们分道扬镳,什么追求不同,阶段不同,理想不同,我说直接点,你其实就是怕万一有一天……”卢庆珍的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她嘴快了,差点就说出了陈梓妍心里面最计较的那件事,“你怕影响到他们,你也怕他们回过头来戴有色眼镜看你,所以,宁愿在最好的时候好聚好散。可是,陆严河的情况,你自己更清楚,他会介意吗?”

  陈梓妍深吸一口气。

  卢庆珍说:“如果你真的打算要像跟商永周、陈碧舸那样跟陆严河分手,那我劝你还是早点给他打预防针,这孩子,他比你想象中的还要重感情。他现在还跟李治百、颜良住在一起,他愿意去录《年轻的日子》第四季,他太多的举动说明了这一点。你的好聚好散,在他眼中,未必不是一种抛弃。”

  陈梓妍捏紧了手。

  “现在说这些还为时尚早。”

  “早吗?我觉得不早了,他登顶是迟早的事情了。”卢庆珍认真看着陈梓妍,“你趁早想清楚比较好。”

  良药苦口,良言一样如此。

  陈梓妍知道卢庆珍说的这些话,完全是一针见血地戳到了她的心思上面。

  她嘴上可以不承认,心里面也没法否认。

  “如果陈品河真的是他的亲生父亲,你打算怎么做?”卢庆珍忽然又问。

  -

  陆严河跟陈思琦认真地商量了很久。

  对于他的苦恼,陈思琦没有急于给出自己的建议,而是问:“关于成立一家能够独立制作影视剧的公司,很急吗?”

  陆严河想了想,说:“急倒不是很急。”

  “我听起来,之所以会要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那些年》和《电话》都没有获得一开始你们所预料的受捧,对吧?”陈思琦说,“其他的电影公司愿意按照你们所预想的条件那样接盘的,并不多。”

  “对。”

  陈思琦:“这就是我疑惑的地方,如果不是急于把这些片子拍出来的话,那何必要现在就做选择呢?无论是自己做,还是给别人做,现在的行情和明年的行情肯定不一样。《人在囧途》只是第一部,等《武林外传》和《鱿鱼游戏》播出,如果一如你之前所预想的那样爆了,那现在别人出的价格跟明年、后年别人出的价格会是一样的吗?”

  陆严河马上听明白了陈思琦的意思。

  “第一,你们公司又不缺钱,第二,灵河影视制作公司成立一开始就是为了作为你剧本的版权方,方便参与到每一个项目的制作中。”陈思琦说,“那《那些年》和《电话》如果暂时找不到制作公司,就先放着,慢慢找好了,反正它目前也只是一个剧本,并不会对你们造成什么损失,等你把《情书》这个项目做完,你就有了一个合作过的班底,有了拍摄一部影片的经验,到时候你无论是去找别人来导演这些项目,还是休息好了,自己来导演这些项目,都完全可以。在我看来,这并不是需要现在就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

  陆严河若有所思。

  陈思琦:“就像我一直想要在海外出版《跳起来》的Mook,这么久了,也还没有特别实质性的进展,那也没有什么好着急的,就备着这个计划,后面再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想办法呗。你在演艺圈的立身之本可不是编剧,也不是制作人,你最重要的身份是演员。没有你作为演员的成就,你就算是一个著名编剧,也不可能拿到现在的条件和待遇,可如果你现在就去正儿八经地经营一家制作公司,我说实话,你前不久还因为工作太多、太杂,压力过大,过度焦虑呢?”

  陈思琦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她不希望陆严河现在把步子迈得太大。

  主要是没有必要。

  明明稳扎稳打也可以走在最顶尖的位置,何必冒风险?

  出于私心,陈思琦也是希望陆严河不要太忙,太累,又弄出之前压力过大、表情失控的事情来。

  陈思琦:“你看《跳起来》的团队,是慢慢搭建起来的,一点一点地扩张发展,虽然速度慢了点,可至少每一步都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你可能还没有听说吧?郁江主编的那个电子杂志《Star!》,已经出现内部扯皮的问题了。”

  “啊?怎么回事?”陆严河问。

  陈思琦说:“郁江也想要模仿我们《跳起来》做自媒体,各个平台都要做,招了很多人,但是,因为都是新成立的团队,每个人负责一摊子,结果,彼此之间争广告、争作者、抢版面……内讧严重。这事还是子杏姐她原来的同事私下告诉她的。《Star!》现在内部是一团乱麻,据说到现在收支都还没有平衡,叶脉网每一期都在亏钱。”

  陆严河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这可真是——”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陈思琦接道,“别的就不说了,这种极速扩张的结果你也看到了,就算有钱有人,也不意味着就能够团队作战。没有团队精神、不能够掌控的团队,只是一盘散沙,不断地给你惹麻烦而已。”

  听陈思琦说完,陆严河心中有了主意。

  资本有资本的玩法,可是,他从来就没有掌握过资本的玩法。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直在遵循着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信念,稳扎稳打地走到了今天。

  陈思琦说得很对,未来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但至少现在他完全可以再从容一点,慢一点,主动权握在手上更久一点。他是处在上升期,越到后面,他的筹码就越多。

第458章

  “等会儿该怎么做,不用我再提醒你了吧?”

  周平安回头看了一眼坐在后面的马致远。

  马致远坐在后排,低着头看手机,听到周平安的话,拇指划手机屏幕的动作顿了顿。

  自从许琴音肚子里的孩子父亲是他这个消息暴光以来,马致远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气暴跌,骂声一片,很多合作黄掉,以前的代言也跟着掉了不少。

  周平安对他的脸色都难看了起来。

  马致远这一出事,连带着他的收入也一起跌。而就在今年年初,周平安才因为“鱼和熊掌想要兼得”,而失去了李治百。

  周平安几乎都可以想象到李治百私下里那一声“报应!”。

  陆严河和李治百两个人在微博上的那番发言,把本来就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马致远又狠狠地踩了一脚。

  这一次,马致远却连回应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已经失去了他最大的凭仗——粉丝。

  马致远不说话,但周平安知道他已经听进去了。

  周平安说:“根据我们和许琴音达成的协议,你每个月要给她支付50万元的抚养费,如果你不能尽快振作起来,没有人会替你支付这笔抚养费。”

  马致远微微皱起眉。

  “你还要我怎么振作?你安排的每一个工作,我都接了。”

  “接是一回事,让别人满意是另一回事。”周平安说,“如果你还按照之前的那种作派去工作,以后愿意跟你合作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马致远说:“我什么态度?”

  “拽得跟二五八万的态度。”周平安冷眼看着他,“你以为你还是那个高人气偶像吗?没有了粉丝的支持,你现在的工作都是我去跟别人求来的。你是怎么做的?上次的拍摄,你不满节目组给你安排的服装,发脾气非要换,为了一件衣服就闹成那个样子,你说你什么态度?”

  马致远:“我现在都已经没有粉丝的支持了,如果就这么被人欺负,那以后呢?别人都知道我好欺负,可以随便敷衍了?你没有看见他们给我准备的是什么衣服吗?丑成那个样子,穿着录节目,马上就可以丑上热搜的程度。”

  周平安:“那你不能好好说?你不能跟我说,让我去跟他们交涉?你就要直接当众发脾气,让所有人都看到你为了一件衣服发火?这事差点就在网上曝光。”

  马致远:“我就是要让这些狗眼看人低的家伙看清楚,我不是好欺负的,真当我虎落平阳被犬欺呢!”

  周平安叹了口气。

  马致远:“后悔当初选择了我,放弃了李治百是吧?你重新去把他找回来就是了,你不愿意继续做我的经纪人也用不着勉强。”

  “你脑子是被门挤了还是被猪投胎了?”周平安气得就要从椅子上蹦起来了,“你算什么东西还在这里哔哔赖赖!你信不信我真的就把你扔到这里,从此不管了,我看你拿什么钱去付每个月五十万的抚养费!”

  马致远脸色铁青。

  “你以为你赚的那点钱够你花几年?我告诉你,还有好几个品牌的违约金你还没付呢!”周平安深呼吸,平复自己暴躁起来的情绪,“马致远,我再跟你说清楚,你不要挑战我的耐心,我现在还愿意管你,带着你挣扎一下,那是我多多少少还顾及着一点情分,想要拉你一把。你继续这样,等有一天我的耐心被你磨没了,你就自己上大街讨饭吃去吧。”

  车厢里陷入诡异的沉默之中。

  司机仿佛根本没有听到刚才在他身边发生的飓风般的争吵,双手稳稳当当地扶着方向盘。

  -

  “当初这部戏,我这个角色的首选是马致远,但他不想接,才到了我这里,但不管这些,我读了剧本,很喜欢这个故事,也很喜欢这个角色。”

首节 上一节 698/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