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637节

  不过纠结了一下后,陈梓妍又决定放下这个想法。因为陆严河后面要跟HP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不宜在公共领域形成一种陆严河跟Maxine绑定很深或者是Maxine对陆严河很好的印象。这会影响其他的海外流媒体对陆严河的态度。

  等到陆严河跟几家流媒体都开展了合作以后,再去做这方面的宣传没问题。

  但这种事情,陈梓妍自己不说,还是有人会注意到的。

  有相熟的媒体记者就打来电话,询问陈梓妍:陆严河这一次去韩国和日本举行粉丝见面会,是否意味着跟Maxine会开展更进一步的合作?

  只能说,有的记者,雷达就是更敏感发达。只不过,这一次真不是。

  陈梓妍说:“没有,之所以会有这个活动,是因为严河主演的《十七层》和《六人行》在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地方播得挺火的,Maxine为了给这两部剧的剧迷一个福利,才组织了这样一个活动。”

  “《十七层》和《六人行》在亚洲地区热播,陆严河海外人气高,Maxine专门为其举办日韩粉丝见面会!”

  一个很长、也很浮夸的标题就这么出来了。

  这个活动也跟着一起上了热搜。

  这个时候,很多人才知道,《十七层》和《六人行》这两部剧在海外也挺受欢迎的。

  -

  陆严河本来以为,这一趟去日本和韩国,行程会比较轻松,因为真的就只是一个粉丝见面会,数百人的场地,他在台上跟大家做一下分享,然后为到场的粉丝们在海报上签名。

  就跟偶像们办粉丝会是一样的。

  但是事情却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随着这个粉丝会的消息出去以后,日本和韩国那边也有一些媒体马上通过各种途径,联系到了陆严河的团队,有媒体想要约采访,也有其他的一些方面,想要跟陆严河合作。

  连他代言的“兰森便利店”也来询问,是否可以顺便在那儿参加一个庆典活动。

  兰森便利店在日本和韩国都有店面,不过不像国内这么多,一个城市都有几十家、上百家连锁。

  行程七七八八地安排下来,还真是不轻松。

  陈梓妍说:“韩国电影协会那边听说你要过去,也来问呢,看能不能抽出时间,做一场分享交流?”

  陆严河惊讶地看着陈梓妍。

  “哈?”

  -

  陆严河这一趟,可以用“闻风而动”四个字来形容周围的反应。

  陈梓妍就说:“从《六人行》开播以来,你的知名度就乘上了一艘快艇,飙出了一个很夸张的速度,主要还是你去年的四部戏,一部接一部地爆,影响力就这么叠加起来了。”

  陆严河知道自己过去这一年在国内很红,可在国外又何至于?

  他很清楚,没有好莱坞这样强大的造星产业链,陆严河想要在海外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人气,几乎很难。一夜爆红也很容易如昙花一现,太多这样的例子。

  包括陆严河在穿越过来之前,也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当时泰国电影《初恋那件小事》和《天才枪手》都在国内红极一时,然而,主演们也如流星一般,闪烁了一下就马上失去了踪影。

  真正能够在国内一直红的,都是一些背靠强有力的产业、持续有作品出来、让名字隔三差五地就在媒体上刮风下雨的明星,比如汤姆·克鲁斯,比如宋慧乔。

  陆严河在思考,自己在日本和韩国的这阵人气,能够持续多久呢?

  再过两三年,还有几个人会想起来他这个中国演员?

  抱着这样的心态,陆严河对这个活动也就没有产生多高的预期了。把它当成一个要好好完成的工作,然后,放平心态。

  第一站是韩国。

  陆严河第一次在韩国有点名气,开始有粉丝,是因为《凤凰台》这部剧。虽然陆严河演的是一个配角,却因为人设的极致以及悲伤的结局,在韩国网络上人气很高。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韩国。

  之前他还嫌这里的东西不好吃,这一次专门给自己带了一点方便面和拌饭酱。当然,没有带多少,因为他还是挺喜欢吃日料的,日本人做东西还是好吃多了。

  这一次来这里开粉丝见面会。

  Maxine的钟本硕全程陪同,陆严河的团队则还有陈梓妍、邹东、汪彪和琳玉四个人。

  之所以还有琳玉,是因为现在陈思琦把《跳起来》海外和电影相关的业务,全部都交给了她负责。所以,涉及到这种能够到海外跟人打交道、结识一些人的时候,陈思琦都会让琳玉一起去。

  飞机一落地,钟本硕非常诚恳地跟陆严河说:“你到了这里就会知道,你在韩国的人气有多高了。”

  陆严河一愣。等他从机场的VIP通道走出来,就明白了钟本硕是什么意思。在VIP通道的出口处,竟然浩浩荡荡地几十号人、将近上百人,手里拿着灯牌和应援棒,虽然有一些是韩文,可也有中文,中文就是“陆严河”三个字。这个情形并不陌生,一看就知道,这是粉丝来接机了。

  他有些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一时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陈梓妍也在他耳边说:“没有想到你在海外的人气有这么高吧?”

  陆严河:“确实没有想到。”

  “这就是一部热播剧的力量,在这个流媒体的时代,一部剧有了像过去一部电影的力量,让一个演员一片成名,全球走红。”陈梓妍说,“所以,跟流媒体搞好关系很有必要。”

  陆严河说:“嗯,不过,还真希望以后有中国的流媒体做起来,没有渠道、不掌握发行的人,永远都只能依赖别人而生存。”

  陈梓妍问:“从无到有地建立一家流媒体是很难的,现在要建立任何一个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背靠已经成为大树的大集团才能做起来,这不是那个开荒的年代了,所以,我们中国要建立自己的流媒体,我觉得倒不是别的,只要你能让我们国内那些视频平台看到华语剧也能在海外赚到大钱,就像出现一部票房卖了几十亿的电影,相信我,不用任何人说,他们对赚钱的欲望都会把公司的发展往海外去拓展的。现在所谓的拓展,其实还仅仅停留在看着一块蛋糕流口水,所以伸出触角去试探一下,其实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啃下一大块来,要是看到的希望,那就不是触角了,他们会伸出他们的利爪去抢蛋糕的。”

  陈梓妍这番话的意思其实很委婉了。

  ——不只是欧美人觉得华语剧无法在中国大陆以外受欢迎,连中国人自己也没有这个信心。

  无论嘴上怎么说,实际行动才是折射一个人、一个主体内心想法的真正镜子。

  陆严河跟现场的粉丝们合影,给他们签名,又简短地接受了几句媒体的采访——对方英文不是很好,还需要靠Maxine的随行翻译把陆严河的话翻译成韩语。

  -

  从接机开始,Maxine的安排确实精心。

  吃穿住行,标准都很高。

  陈梓妍都在笑,说:“钟本硕对你可谓是下足了工夫了,你把汤姆·怀特请到中国去,他就把你请到韩国来,这是卯足了劲儿想要跟你合作呢。”

  陆严河有些疑惑:“他这么重视我吗?”

  “可能原来没有这么重视,但汤姆·怀特的态度肯定影响了他的态度,尤其是HP花了七位数买下《夜奔》。汤姆·怀特的态度和行为都可以是烟雾弹,可真金白银不是。”陈梓妍给陆严河解惑。

  陆严河这才恍然。

  原来如此。

  他说为什么钟本硕突然弄得这么高规格。

  “还有一件事,你这一年来,主演的作品连续入围西图耳、威尼斯和比卡洛,每一个作品的影响力还都不小,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关注,这也是你身上一个很大的筹码——谁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成国际影帝了。”陈梓妍说,“你可别看这个说法很虚,像钟本硕这样在Maxine中身居要职、但又不在具有决定性职权岗位的人,必然会做一件事。”

  “什么事?”

  “加重自己的筹码,继而提高他自己在Maxine的话语权。”陈梓妍说,“他也要往上走,要升职,他不仅要跟HP等其他流媒体的人竞争,他还要跟Maxine内部的人竞争,你这样已经在中国成为顶尖演员并且在国际上上升势头也够猛的演员,他是一定想要交好,还不仅仅是普通交好的。”

  陆严河明白了。其实陈梓妍说的这些,他之前也零零散散地想到过,不过没有像陈梓妍这么清晰地说出来过,只是有着这样一种模糊的感受。

  要说陆严河现在,其实正儿八经拿的奖就是三个,一个《黄金时代》带来的男配角,两个《三山》带来的男配角。

  这样的奖项不足以说他就稳居国内超一线位置了。

  而大家现在把他视为一个超一线的演员来看待,是认为他以后能够成长到这样的高度。

  入住酒店以后,陆严河休息不到十分钟,就出来,跟陈梓妍到酒店的咖啡厅和人见面。对方是韩国一家杂志的编辑,叫崔智秀,是通过陆严河代言品牌“Math”在中国的负责人联系上他们的。

  人家专门约了一个跟陆严河的专访,还带了一个摄影师。这个专访发在杂志内页,不上封面。

  不过,这个杂志已经没有纸质版了,完全变成了一家电子杂志。崔智秀是这家杂志影视板块的首席编辑、主笔。陆严河一见她就认了出来,虽然之前没有正式认识过,但对她的脸很熟悉。

  “前不久在比卡洛电影节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在?”陆严河见面就笑着问,“我好像在那儿见过你。”

  崔智秀露出的难以置信的震惊表情,抬手捂住了嘴,用韩语说了些什么。陆严河没听懂,然后,陈梓妍借来的韩语翻译小声翻译:“我的妈呀!”

  -

  晚上有事,不一定有

第422章 二楼的房间

  崔智秀说的当然不是“我的妈呀”这四个字,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主要是表达震惊。

  主要是崔智秀之前虽然确实在电影节跟陆严河见过面,但是她也从来没有以现在这样的形式面对面地跟陆严河聊过,只是坐在媒体席中,跟其他媒体一起提问。

  这种情况下,陆严河竟然会记得见过她,让崔智秀感到不可思议。

  “你怎么会记得我?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崔智秀再次惊讶。

  陆严河笑着说:“你很漂亮,当时坐在第一排,还向我提问了。”

  崔智秀的神色更震惊了。

  “你竟然还记得我坐在第一排。”

  一个本来很寻常的专访,因为这个插曲,让采访记者崔智秀一开始都有点没太进入状态。

  陆严河转头问:“有咖啡吗?刚从机场过来,有点困,需要提提神。”

  这个时候,汪彪忽然拿着一个保温杯出现了。

  “这里。”他把保温杯打开,放到了陆严河面前。

  陆严河惊讶地看着汪彪。

  “我们这到酒店才多久,你是从哪里变出来的?”

  汪彪一脸得意,说:“我猜到你肯定想喝咖啡,刚才我办好入住以后就去旁边买咖啡了,酒店旁边就有一家咖啡馆。”

  陈梓妍笑着说:“汪彪这小子,机伶得很。”

  陆严河喝了一口,神清气爽。

  他对崔智秀说:“来吧,我现在状态OK了。”

  听到翻译的转述,崔智秀笑着说:“好的,谢谢,其实我准备了一个采访大纲的,不过,我现在更想问一下,你出道也有很多年了,为什么还能够保持这样的活力?我采访很多的明星艺人,一般出道久了,往往会丢失掉刚出道时的那种活力。但是,我看你完全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明星艺人,这真的很少见。”

  陆严河有些疑惑,不解。

  “我有些没太明白。”他说,“我也才二十一岁,有活力不是很正常吗?”

  崔智秀纠正:“不是年纪大小的那种活力感,我想说的……是一种气场,很多出道早的艺人,即使年纪不大,也给人一种暮气的感觉。”

  陆严河:“我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件事,不知道怎么回答,也谈不上保持活力,就没有主动地保持过。不过,我出道虽然早,但正儿八经地开始作为一个艺人去接触这个行业,其实也就这几年的事情,我对这个行业、我的事业还有着很高昂的激情。另外,可能也跟我的人生际遇有关系?确实没有遇到过那种巨大的、让我发生极大改变的挫折,我遇到的大部分人都还挺包容我的,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都相信我,支持我,包括我经纪人,简单来说,就是没怎么吃过亏,也没怎么受过气。”

  崔智秀:“没怎么受过气?”

  她似乎很惊讶。

  陆严河点头:“忍气吞声这事没怎么发生在我身上过。”

  崔智秀脸上出现了难以置信的羡慕。

  “在韩国出道做艺人,无论是做歌手还是偶像,或者是演员,都不可能说自己没有受过气。”崔智秀真的很惊讶,“中国的演艺圈环境这么优渥的吗?”

  陆严河:“这个不好这么比较,我只是说我自己个人的情况,要说优渥,我在遇到现在的经纪人之前,以前那也碰到过不那么关心我的,敷衍我的,当时也有几年在低谷期,只不过那段时间过去以后,倒也没有在我心中留下什么阴影。”

  崔智秀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那其实你还是遇到过的嘛,只是你没有让它影响你,这也真的很难得啊。”崔智秀说,“你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呢。”

  “也许是?我还从来没有被人夸过乐观。”陆严河说着就看向了陈梓妍,“梓妍姐,确实没有人夸过我这一点吧?”

  陈梓妍无奈地看了他一眼,说:“在这件事上你确实是乐观的。”

  -

首节 上一节 637/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