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子杏听肖眉抱怨,哭笑不得。
“周昉平时被田百赫欺负吗?”
“倒也算不上欺负,就是田百赫知道周昉这个人性子软,又好说话,不会拒绝人,就总是把一些脏活累活扔给他干。”
辛子杏不禁皱眉,“这个现象很严重吗?我怎么从来没有一点印象?”
肖眉说:“田百赫在你面前永远狗腿得很,哪里会让你发现,主要是他也没做什么超出原则的事情,我们也不好告状。”
辛子杏点了点头,明白了。
手机在这个时候又响了。
辛子杏一看,看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名字。
刘雅靓。
严格上来说,《城市游记》最开始的三人组,就是她、陈亮和刘雅靓。
但是后来因为辛子杏重点放到了这边来,她原来负责的时尚板块没有了人,辛子杏就把刘雅靓推荐了过去,由刘雅靓承担起了她原来的工作,也因此退出了《城市游记》。
刘雅靓一个不差钱的富二代,平时对这些就很感兴趣,做这份工作以后,做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今年五月的时候还当上了时尚板块的主编。
辛子杏平时跟刘雅靓也约得挺频繁的,小姑娘很喜欢跟她一起吃饭。
这一次她要走,为了保密,除了《城市游记》这个想要带走的团队,谁都没有说。
她疑惑地接了电话,问:“雅靓?”
刘雅靓怒气冲冲地说:“子杏姐,你太不把我当朋友了吧?你带着人要离开叶脉网,竟然也不跟我说一声?你还当不当我是自己人了?你怎么要带别人走,都没有想过带我一起走呢?”
刘雅靓的质问声让辛子杏愣在原地,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笑了起来,说:“对不起,雅靓,是我错了。”
“那你现在有空吗?我给你发个地址,来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吧?”
“这还差不多。”刘雅靓说完,才气哼哼地挂了电话。
这天晚上,辛子杏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条状态,说:今天递交了辞职信,离开了叶脉网,从今天开始,《城市游记》纪录片不再由我负责,《跳起来》杂志在叶脉网的电子版也不再由我负责,在这里干了很多年,有幸做出了两个让大家喜欢的项目。这几年一直在拼命干,想要干出好成绩,现在有机会暂时休整一下了,我要给自己放个假,明天出发去旅行,等我回来,我们继续。
辛子杏的更新就是平地起惊雷,让她的粉丝错愕,震惊,没有想到。
在这之前,辛子杏一点要离开叶脉网的迹象都没有流露出来啊。
怎么突然就走了?
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小时以后,《跳起来》官微发文:当年因为辛子杏小姐的牵线搭桥,我们《跳起来》开始在叶脉网发布电子版,将近两年半的时间,将近三十期杂志,认识了很多的读者,现在必须抱歉地和大家说一声,《跳起来》今年的十二月刊是在叶脉网发布的最后一期,从明年开始,《跳起来》将不再和叶脉网进行电子版阅读的合作,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厚爱。
如果说辛子杏的更新还只是引起了一小部分人的关注,那《跳起来》这个官微的发言,就把很多还没有睡的人直接炸了一个激灵了。
作为现在每个月销量稳定在三十万以上、阅读人数估计达到了百万人次的杂志,它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那他们以后去哪里看《跳起来》?
很多读者都是不买实体书的,他们只看电子版。
月末小结
今天状态不错,多写了一点。
先报告一下成绩,收藏10万了,均定9500了,高订24000+,收订比(首章订阅)仍然还是4:1,没有在月底实现万订,要等到六月了。
看到评论区有很多读者骂,也有读者维护我。
首先表达感谢,其次,大家愿意夸我,我很欢迎,但不用为了维护我跟其他读者吵起来。
写得好,或者不好,讲实话,我照盘全收,在我现阶段能吸收的,我就吸收、调整,在我现阶段,我觉得批评得不对的,我也不会往心里面去,不会听。
我很清楚我要写一个什么样“风格”的故事,所以不用担心评论会影响到我。
然后,我确实会删评论的,删评论的理由有很多,归根结柢其实就一句话——我觉得不那么好听,或者不那么对,觉得不客观,会影响到新读者尝试阅读这本书的可能性——嗯,基本上是因为这样一个功利的想法。
当然,有的评论说了很多负面的内容,但我觉得说得很精准,而且是这本书确实如此的情况,我觉得留在那儿可以让一些接受不了这些点的读者提前规避,我就留下了,没有什么精心的思考,就是看到评论那一瞬间的感受做出的判断。
另外,禁言我一般是不会禁的,除非上升到了人身攻击,但还好,大家基本上就是骂骂我写得烂,没有到人身攻击的那种程度。
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不喜欢就删掉好了”的做法,不用做到让人说不了话,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禁言过一个人。看到评论区说我给人禁言的,实属冤枉了啊。
洋洋洒洒也两百多万字了,要为了收尾而收尾吗?还是顺着这股意气写下去?我想我是选择后者的,有个读者说得很对,这本书是写人的,故事环环相扣和逻辑递进上确实差了点,我当时看到之后就觉得说得真准,所以开始做一些剧情上的大纲草稿了。
讲实话,这本书写到现在,我基本上是每天打开电脑,现想现写,一直没有大纲,只是偶尔会写一点剧情的关键词而已。承蒙自己有个比较能记东西的脑子,基本上知道自己写了什么,也在写的过程中,慢慢想清楚了后面要接着写什么。确实有点想到哪写到哪。我努力调整改正。
以上,五月忙成狗,请假了一天,除此之外坚持了下来日更,六月继续。
第399章 新的合作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真正面对离别,没有几个人能真的做到平常心。
辛子杏和《跳起来》的深夜发文,给了官宣《Star!》的叶脉网狠狠一击。
他们字字没提叶脉网的不好,可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宣布,几乎是前后脚的时候,你说创办新杂志,我就走人,两件事摆在一起,谁会不多想呢。
一个热搜词条悄然出现:
《跳起来》和叶脉网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个词条的热度甚至比“跳起来宣布不再合作叶脉网”还高。
-
刘桥怒气冲冲地在电话里说:“就算你们不跟我们合作了,也应该先知会我们一声吧?为什么你们连招呼都不跟我们打一声,就直接在网上宣布这件事了呢?这让我们非常被动。”
陈思琦淡然说道:“刘总,你们跟郁江宣布要创办新杂志《Star!》的时候,不也没有跟我们打招呼吗?”
刘桥:“这是两码事!我们创办《Star!》跟《跳起来》也没有关系。”
“但郁江跟我三天两头地打一架,你也说没关系吗?”陈思琦的语气陡然变了,“你既然不顾我的脸面,我还顾你的脸面?你打电话质问我之前,先问问你自己,你对我做了什么!”
说完,陈思琦挂了电话。
刘桥惊愕地看着这个被挂断的电话,一时间也没有回过神来。
陈思琦竟然还先告起状来了?!
他们之所以要成立《Star!》,不就是因为你《跳起来》不肯续约了吗?!
等等,这件事《跳起来》也从来没有说过。
都是他们这一方的判断和预想。
刘桥要是再打电话说这件事,陈思琦肯定不承认。
还是说……刘桥眼神一变。
关于《跳起来》不肯签下一年的合作协议这些信息,都是辛子杏转达过来的。
那这些信息到底是真还是假?
是不是辛子杏在中间故意把水搅浑了?
-
《跳起来》要离开叶脉网,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各大门户网站也纷纷打起了主意。
让他们从无到有去创办一个电子杂志,那很费事,而且回报率不高。
但是如果是直接跟一个已经成熟的杂志合作,而且是一个有着几十万读者的杂志,他们当然愿意合作。
陆严河和陈思琦的电话突然就多了起来。
其中最让陆严河感到吃惊的,是一家家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品牌兰森。
兰森是通过卢庆珍的关系找过来的。
卢庆珍说:“兰森虽然是连锁便利店,不过,它们主打的是城市小资的品牌形象,有专门的品牌网站和APP打造网上社群的概念,有上千万人数的会员在他们的网站、APP以及小程序等地方活跃。他们想跟咱们谈《跳起来》的电子版权合作,不需要独家,类似于一个渠道,如果咱们愿意的话,把《跳起来》的电子版放到他们的社群平台上,他们愿意按二八分成,他们只拿二。”
陆严河和陈思琦听卢庆珍介绍完情况,各自沉默思考。
“非独家渠道吗?”陈思琦率先开口,“其实,不做独家销售也挺好,把《跳起来》当做一个商品,放到各种各样的超市去卖,多一家超市就多一些人流量,也许卖出去的量也越多。”
陆严河说:“那缺点呢?”
“缺点是我们也不知道这样一本杂志放到多个渠道去销售的话,到底会带来什么影响和后果。”陈思琦说,“因为我们也知道,不是说一个东西你给它更大的市场,它就能得到更大的反馈情况的,之前《跳起来》能够在叶脉网做起来,是因为两者的受众有不少重合,但放到一个便利店品牌的社群平台,那就不一定了,可能杂志一放上去,全是差评,反而影响《跳起来》的形象。”
陆严河问:“庆珍姐,那你怎么看?”
“其他的平台我先暂时不说,兰森的社群平台我认为可以试一试。”卢庆珍说,“因为兰森便利店一直在主打城市小资的概念,它的注册用户很大程度上都在这个范围中,是《跳起来》可以去覆盖的用户。事实上,《跳起来》如果想要在国内进一步做大影响力,把销量进一步提高,跟兰森便利店这样有着广泛用户的品牌进行合作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式。”
陈思琦:“这确实是一个很值得尝试的机会。”
卢庆珍说:“就跟实体书找书店一样,想要尽量地让自己的书铺到更多的书店、更显眼的书架上。”
“当然,我想他们想要来跟《跳起来》合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卢庆珍又说,“他们想要请你们做代言人。”
陆严河一愣。
陈思琦也一愣。
有人想要找陆严河做代言人,这很正常。
陆严河现在每个月都能接到十家以上的商务合作。
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注意到了,卢庆珍说的不是“你”,而是“你们”。
卢庆珍说:“所以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会愿意用二八分成这样一个完全不符合市场行情的价格来跟《跳起来》合作。兰森便利店跟其他超市类型的店子最不一样的就是它一直在试图塑造一种生活态度,并用这种生活态度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跳起来》跟城市小资的吻合是一方面,你们两个人身上的年轻精英感是另一方面。”
所谓的年轻精英感,就是年纪轻轻,却已经成了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陆严河和陈思琦的确这类型的代表。
卢庆珍说:“一方面,你们两个人从来没有合体做过代言,你们情侣一起代言的话,话题度肯定很高,能给兰森带来大量的热度和讨论,另一方面,通过你们这种年轻精英的代言人,去塑造这种品牌形象,让年轻人觉得成为兰森的会员,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类似于身份认同感的东西。这两件事,他们是一起提出来的。”
按照陈梓妍最开始的设计,陆严河一般是不会接兰森便利店这种代言的。
哪怕它是全国最大的便利店品牌之一。
到目前为止,陆严河没有接过一个快消品牌的代言,这不仅是陈梓妍的要求,陆严河自己也很认同这一点。陆严河不想消耗自己的名气和好感度,去接一些层次比较低的代言——毕竟现在也不差钱了,不用想尽办法赚钱,没钱的时候那是另一回事。
但是,兰森又不太一样。
就像卢庆珍说的,它的品牌形象把它跟其他的连锁便利店品牌区别开来,在大家的心目中,并不是那种很普通的便利店。
而且,它其实跟陆严河之前接的文具品牌“百星”很像,都是国民度很高的品牌。
陆严河惟一的顾虑,就是跟陈思琦一起接这个代言,后面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陈梓妍专门认真地找团队研究和评估了一下这件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和陈思琦一起接这个代言,对陆严河的公众形象其实是有好处的。
“陆严河现在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太亮眼了,几乎每一次出现,都是跟他演戏相关的事情,演技好,提名,或者是拿奖。如果他身上能够给人多一点的印象点,记忆点,对丰富他的公众形象、保持公众对他的好奇和关注是有很大好处的。”
陈梓妍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
说起来就是陆严河太优秀了——
这么说可能有点凡尔赛,可事实就是这样,一个太优秀、太完美的人,其实某种程度上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所谓优质偶像,往往在人气极高的同时,也自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禁锢,自囿其中。
“还有就是,陆严河和陈思琦早就已经公开了他们的恋情,但是因为他们两个人聚少离多,总是有一些捕风捉影的消息,觉得他们两个人关系出问题了,不亲近,有这样的合作代言,也能够稳固他们在公众眼中的亲密关系。陆严河跟陈思琦谈恋爱这件事,尤其是他和陈思琦几次公众场合下的发言和动作,让他有活人感,让人能够接收到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是至关重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