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132节

  李治百主动让陆严河有时间就跟他一起去,其实也就是这个用意。

  能认识陈必裘这样一个资深的节目制作人,对他们这种处于上升期的艺人来说,是一件很有帮助的事情。

  主要是因为现在红是一门玄学,没有固定的路线可走,只能靠量取胜,看里面哪个能掀起一些水花来。

  因此,录节目也是这样,录王牌综艺和大热节目当然好,但也不是谁想录就能录的,他们只能够走量,去赌其中有一两档能给他们带来不错的热度,这样就没有白录了。

  然而,现在的综艺节目,哪怕不是大红大紫的,是个小节目,对陆严河这种级别的艺人来说,也是需要认真争取的。

  哪家经纪公司没有签约的新人,一两年培养下来,多多少少都会拥有一些知名度。

  陆严河又没有说多红——他最红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了,随着备考,他早就重新沉寂了下去,“见义勇为”的锦旗只是给了他金身,却不能给他一直被人关注的热度。

  所以,陆严河也需要上综艺。

  拍戏的周期短则半年、长则数年,七月份进组,这部戏明年能够跟大家见面都是快的。

  在那之前,陆严河也还是要吃饭。

  -

  陆严河跟刘家镇和明音的直播交流活动结束以后,陈梓妍联合江印出版社一起做了一次关于这个活动的宣传,主打点是一场直播下来,总共卖了两万本书,码洋总数超过百万元。

  这个数字并没有引起特别大范围的轰动,却被出版行业给关注到了。

  关注到的是两万本这个数字。

  刘家镇和明音都不是知名作家,是新人,一场直播就能卖两万本书,这明显就是主播的推广作用。

  但这又不是那几个传奇的、带货能力非常强的主播,一个小艺人,能够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吗?

  陈梓妍要推这个新闻,就是要主动引起出版行业对陆严河的关注度,去主动了解陆严河本身的特殊性,从而塑造陆严河“爱读书”“品德好”“优秀艺人”等行业形象。

  陆严河虽然不是特别火,但是粉丝黏性强,这一点印象砸实,也能让影视公司、视频平台更愿意押宝陆严河。

  -

  周一的早晨,周平安通过电台听娱乐新闻,恰好就听到了关于陆严河的这条新闻。

  这条消息让他嗤之以鼻。

  两万本,超百万元的码洋总数……就这竟然也好意思宣传?

  一个三线小艺人去带一场直播的码洋数都远远不止这么点。

  周平安当然知道,陆严河这可不是常规的带货直播间,当天下午的活动,只有《十九年犯罪实录》和《星辰轨道》两本书,书又是现在最不好卖的东西之一,能够得到这个成绩,以陆严河现在的知名度和人气来说,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但他怎么会愿意把陆严河往好的方面去想呢。

  这点码洋总数,也好意思拿出来夸,真的是没东西夸了。

  周平安开车来到公司楼下停车场,恰好碰到了同样在停车的陈梓妍。

  人家毫不客气地一把倒车入库,抢了这一排最后的那个位置。

  周平安气得够呛,但也只能再去找车位了。

  他难道还能去跟陈梓妍抢车位?

  连马副总气冲冲地去找陈梓妍的麻烦,最后都没有搞定。

  周平安找了个车位,停好车,走向电梯口。

  结果正好有两个人站在电梯门口等电梯。

  周平安还没走近就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听说陆严河被陈梓妍看中了,现在又签到了陈梓妍的手下,算下来,陈梓妍新带的三个艺人,两个都是从周平安手里转走的。”

  “是啊,不过,陆严河跟涂松在风志的时候,一直不声不响的,也没有红,怎么就得了陈梓妍的青眼?”

  “这谁知道,反正都知道,能够被陈梓妍看上的人,以后肯定是能火的。”

  “那周平安不是要悔死了,人都是从他手里出去的。”另一人说。

  这时,电梯来了。

  前面两个人走了进去,一转身,就看到了站在他们后面的周平安。

  周平安的脸黑得仿佛要滴墨,他们也懵了。

  这个人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

  在星娱经纪公司,抱着这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周平安也知道,但是亲耳听到别人这么议论却是头一回。

  周平安很生气,可是嘴长在别人脸上,别人想怎么说也不会顾及他。

  涂松也就罢了,他和马副总两个人早就想要把陆严河给赶走,为什么一直折腾到这个时候?还不就是为了让解约的事情悄没声地完成,不引起别人的关注,也不会被人质疑。

  可陈梓妍转头就又把陆严河签回了公司,而且,就在他跟陆严河正式签订解约协议的第二天!

  这简直就是在打他的脸!

  现在,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了陆严河被陈梓妍看中的消息,但陆严河之前跟公司解约的事情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大家只当陆严河是从周平安手下转到了陈梓妍手下。

  周平安都在想,要是大家知道了解约这一桩事,奚落他的人只怕会更多——他们可不知道他要跟陆严河解约,不是认为陆严河未来没前途,只会认为他放弃了的人,被陈梓妍给看中了。

  -

  这天早上,陆严河也算是享受了一把金牌经纪人所带艺人的待遇。

  专车接送,到了楼下,一进公司,大家看向他的表情都变了,对他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带着几分热络,有一种提前在他身上下注的亲热感。

  陆严河知道这些变化是怎么回事。

  他今天其实就是来上表演课的,也没有别的安排。

  但大家打量过来的目光,让他有种自己是获了什么大奖“班师回朝”的感觉。

  他来到排练室,陈梓妍正在里面跟一个人说话。

  “他来了。”陈梓妍看到陆严河进来,跟面前的人说了一声,“老张,我这个孩子就交给你了,他试镜的片段也给你看过了,你应该看得出来,他表演的悟性不错,之后能走到哪一步,要看基础打得多牢,他的优点是肯努力,肯下功夫,但表演这回事,不是努力和下功夫就能起作用的,得你帮忙,别越演越实了。”

  这个被她称呼为老张的人,戴一顶渔夫帽,身上穿着以黑灰色调为主的衣服,很宽松,看着三十岁出头。

  “好。”张鸣点头,笑了笑。

  他人长得清瘦,笑起来也给人清朗之感。

  陆严河走过来,喊了一声梓妍姐。

  陈梓妍说:“张鸣,京艺表演系老师。”

  陆严河眼睛一亮,惊喜地看着眼前这个清瘦的男人,马上礼貌地鞠了一躬,说:“张老师好。”

  虽然知道是要上表演课,但陆严河也没有敢奢想过,陈梓妍帮他请来的表演老师竟然是京艺的。

  京艺就是表演的最高学府。

  陆严河现在就是缺基础,缺领路人。

  陈梓妍说:“张老师是我的老朋友,前面几节课,由他来跟你讲什么是表演,等会儿下午会有另一位老师过来带你熟悉剧本,提前排练。”

  陆严河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张鸣还不是具体带他排练的表演老师。

  张鸣陈梓妍还担心陆严河因为张鸣是教理论的,轻视了对方,又补充了一句:“表演不是一个技术活儿,虽然很多人都把它当成技术活儿来看,越好的演员,越不在乎演技这两个字,而是常常强调人物,强调人物的状态,你要明白这中间的差别,更要明白,什么是好的表演,先有概念,给你把这个基础定下来了,你未来的路才不会走偏。”

  陆严河点头,说:“梓妍姐,我会认真听讲的,你放心。”

  陈梓妍点点头,说:“那我就先回办公室了,老张,等会儿中午我找了家饭店,咱们一块儿吃个午饭,好久没一块儿吃饭了。”

  张鸣点头。

  陈梓妍拍拍陆严河的肩膀,走了。

  陆严河在张鸣跟前还有些紧张。

  因为是第一次见,又是老师。

  张鸣经验丰富,一眼看出了陆严河的紧张。

  这让他暗自松了口气。

  怎么说呢,作为京艺的表演老师,这种私活儿还真不少。

  张鸣也不是谁都接的。但是陈梓妍的请求,他也没办法拒绝,只能够接了。

  接是接了,张鸣也担心碰上一个难开窍的。

  陆严河又是一个出道时间很早的偶像艺人——这一类艺人,大部分人身上都有一个毛病,因为早早地习惯了镜头,早早地有了公司给他们设计的形象,过早地陷入了某种镜头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失去了本色。

  本色恰恰是一个新人演员身上最重要的东西。

  张鸣见了陆严河的试镜镜头,才眼前一亮,看得出来,这小孩有天赋,懂表演。

  但他又担心起这个小孩心思不正,无法虚心学习。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新人,年轻人,都是虚心学习的,尤其是在很多的文娱小说中,很多新人一上来就端正自己的位置,绝对不会在老师、前辈面前造次,乖得好像压根不存在叛逆、自大、骄傲这些事。

  实际上,很多年轻人见到了那些大咖、大佬,也就是面子上尊敬一点,礼貌一点,真要发自内心地处处伏低做小,那是做梦。

  张鸣也担心陆严河有这样的毛病。

  会紧张,就说明他不是那种不把学习和不把他放在心上的年轻人。

  张鸣笑着说:“坐吧,这里也没有座位,我们直接坐地上好了。”

  陆严河跟着张鸣席地而坐。

  偌大一个排练室,只有他们两个人,排练室都显得空旷了起来。

  张鸣说:“你的外形条件还挺不错的,典型的小生长相,五官端正,这也让你有很大的优势,什么角色都能去尝试驾驭,不过,到底未来走什么路线,这还是有侧重的,无论是什么路线,都要记住一点,表演永远都是你安身立命之本,什么都不能影响你的表演质量。”

  陆严河点头。

  “为什么很多导演不喜欢整容脸?是整容脸不好看吗?不是,是它不自然。”张鸣说,“那为什么演员的脸要自然?你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

  加更来了

第152章 表演课

  陆严河认真地思考了一下。

  在他穿越过来之前,也看过网上的一些新闻,尤其是那位国师老谋子,对演员的脸要求有多严格,那是出了名的。

  自然。

  “是因为一张自然的脸,才能什么表情都表现出来?好像说整容脸很多表情都做不出来了。”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整容脸容易给观众失真、没灵气的视觉效果。”张鸣说,“人的情绪,百分之九十都在五官上来表现,尤其是银幕上的情绪,台词先不说,一张脸长成什么样子,这是天生的,有的脸天生就叫人惊艳,有的脸却是朴素的,没有什么特色,但我们都承认,任何一张脸在特定的角度下,都可以呈现出它的美感,这是靠后天的包装,而整容脸,则是一张已经被包装过的脸,如果说没有整过的脸是一张白纸,那整过的脸就是一张已经涂抹过的纸,对导演来说,当然会愿意用一张白纸。”

  陆严河点头。

  “而对观众来说,也是这样。”张鸣说,“大部分观众是不会去分析你的表演层次,分析你到底招不招人喜欢的,他们就是一部戏,喜欢就是喜欢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可以没有理由,你也没有机会去解释,对一个年轻演员来说,他们大部分都谈不上演技,只能说本身的条件和与生俱来的某种灵气,能不能打动观众,吸引观众,靠的就是后面这些东西。”

  陆严河似懂非懂。

  张鸣:“这个时候,本色的重要性就出来了,遇到一个好的导演,抓住伱最吸引人的本色,在银幕上呈现出来,没遇到一个好导演,你本身条件再好,也拍得跟猪头一样,镜头就是这种东西,它不是百分之百地还原本色,而是放大,或者忽略。”

  -

首节 上一节 132/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