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1194节

  陈梓妍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秦淑兰答应把海外经纪代理合约签到拾火。

  同样,秦淑兰也将加入这一次北美颁奖季的公关行程。

  9月27日,《热带雨季》在美国和中国同时开始了小规模放映和点映。

  10月国庆档的宣传大战已经开始。

  《热带雨季》是其中唯一一部文艺片,当然,因为有陆严河,仍然备受关注。

  陆严河专门带着整个剧组一起上了一期彭之行的《之行》,做深度访谈,又举行了一场特别放映场,在现场做了长达一个小时时间的交流。

  “这部电影就是冲着它的受众去的,不要担心我们聊的话题太深入,对大部分观众不友好。”陆严河就是这么跟彭之行和特别放映场的主持人说的。

  《热带雨季》注定不可能是那种卖出七八个亿以上的电影。

  它打不了大众牌,就好好走“精英路线”就好了。

  让吃这类片子的观众,尽可能地走进电影院。

  所以,欧美那边媒体的夸奖也好,陆严河他们几个人今年将要“冲奥”的事情也好,都是这部电影宣传的重点。

  重点就是,这部电影,是一部明明白白不那么爽、不那么搞笑、也不温情的文艺片。

  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宣传方式,让其他的片方都有些懵。

  这样去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不是那么容易看下去”,宣传自己“有点闷”,宣传“大部分都是没有台词的慢镜头”,真的能够吸引观众去看这部电影吗?

  当连续几天点映之后,《热带雨季》在每天只有2%点映场排片的情况下,拿下了700万点映票房以后,其他片方都愣住了。

  他们忽然想起了一个有点久远的事情了。

  想起那一年,同样是文艺片,《荣耀之路》漫长的点映期最终跑出上亿票房的事情。

第734章 论周平安的心理阴影面积

  陆严河扛票房这件事是怎么说起来的?

  回想一下,好像就是从《三山》开始的。

  那部电影,第一轮放映的时候,就卖了八千多万,之后几次重映,总票房已经过亿。

  虽然他只客串出演了十五分钟,但是,当时整部电影都是围绕陆严河那十五分钟的表演来做了重点宣传。

  之后,《暮春》在国际获奖和“天台告白”的营销活动之下,卖出6亿多的票房。

  《荣耀之路》开启超长点映,其实就是参照北美的“小规模放映”,用“限制上映影院数”保上座率,从而保住排片,拉长宣传战线,用北美颁奖季的暴光来一点一点地收票房,最终长达五个多月的上映期,日票房最高也就是破千万,最低的时候,每天几万元,但最终票房却破了2亿。

  再之后,就是《情书》,《情书》也是因为找到了一个能够引起社会共鸣的营销点,再加上国际获奖的噱头,卖出了超过10亿的票房。

  实际上,陆严河“扛票房”这个名头,更多的是来自他在文艺片领域的表现,而不是商业片。

  而他这个名头扛得这么瓷实,更是因为商业片卖座是应该的,文艺片卖座才是奇迹。陆严河却能一直复制奇迹。

  满打满算,《热带雨季》是陆严河的第四部文艺片。

  灵河一直在宣传营销中强调,《热带雨季》是文艺片,票房不是第一目标,能够拿几千万票房,就足以回本大赚,这样的轰炸式宣传下,很多人都形成了《热带雨季》进入国庆档,确实只是想要“喝点汤”而已的印象。

  可是,如果它又是一部《暮春》和《情书》那样阴差阳错踩准了社会性议题、掀起全民讨论的电影呢?

  现在有多少观众会因为看到陆严河,选择相信他的品味,走进电影院去看一部电影?

  这是谁都无法预测的。

  因为陆严河的基础盘,很难测量。

  而就在《热带雨季》上映的前一天,电影打出了他们宣传战中的王炸——

  导演黄天霖和电影中的母亲秦淑兰出现在了央台的一档访谈节目,聊起了马来西亚华人们的“前世今生”。

  当年先祖为什么会去马来西亚。

  现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对于祖国又是什么样的认知。

  大家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为了让中华文化能够传承下来,做了多少努力。

  最后回到电影。

  《热带雨季》讲的就是一个非常寻常的、在马来西亚生活的华人家庭的故事,和中国大陆万万千千的家庭故事一样,同本同源,割不断的血缘关系,离开了的人,也在被等待着回来。

  -

  “他们竟然玩这一套!”

  这一次国庆档,被视为票房冠军争夺者的两个头部电影,一个是儒意影业推出来的喜剧电影《龙的传人》,贾龙主演。

  另一个是龙岩影业推出来的科幻电影《补神行动》,虽然没有那几个位于第一梯队的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主演,但这部电影从立项之初就备受关注,因为的国内顶级IP改编,释放出来的预告片,电影里的画面、特效,都让人震撼。

  在这两部电影之后,还有程石砚主演的一部动作警匪片《井中电》。

  陆严河主演的《热带雨季》看上去跟这几部电影,确实没有什么竞争力。

  陆严河也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去跟这几部电影竞争票房。

  在他心中《热带雨季》能够在这样的大盘里混到一个亿的票房就谢天谢地了。

  谁知道,央台突然主动联系他们,想要做那么一期访谈节目。

  一聊,人家说,是温生明跟这档节目的总导演关系很熟,就提到了在国庆节的时候,选择这样一部电影的主创阵容,做这样一个选题,应时应景,也有社会意义。

  陆严河都没有想到,温生明竟然会在背后帮他。

  这一刻,陆严河忽然想到了他在《定风一号》杀青的时候,温生明所说的那句“我会一直看着你”。

  原来“看着”是这个意思吗?

  央台的访谈节目,影响力可以大,也可以小,但是谁都不会说,这个节目的覆盖范围小。

  在现在的这些媒体中,真正能够大范围地覆盖到中老年群体的,只有央台。

  更不用说,央台在各个平台的官方号,粉丝数一样夸张,多得惊人。

  他们想要宣传什么东西,覆盖率那是惊人的。

  儒意影业和龙岩影业的人这一刻都没有忍住,大爆粗口。

  因为《热带雨季》“不讲武德”。

  事实也证明,央台这档节目一播出,各种切片就开始满天飞了。

  还没有一部电影,是以这种主题来做宣传的。

  海外华人,同根同源。

  明明只是一部非常小众的、讲私人情感的电影,结果突然就戴上了主旋律的帽子。

  在儒意影业和龙岩影业都很着急——担心《热带雨季》逆流而上的时候,陆严河其实也有点担心这个宣传翻车。

  《热带雨季》可是一部跟“主旋律”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电影。

  现在所扯的“海外华人,同根同源”,完全就是在这个阶段掰出来的。

  它当然是存在的,真实的,可这不是《热带雨季》要表达的主题。

  这样宣传,不会让很多观众看完之后,觉得“文不对题”“货不对板”吗?

  陆严河把自己的顾虑发到了宣发群里。

  宣发群里的同事则回应:我们接下来会加大对电影主题的推广的。

  国庆档第一天,《热带雨季》这部文艺片,靠着陆严河的影响力,以及这部电影在前期宣传和点映中显示出来的市场潜力,也拿到了12%的排片,在国庆档上映的影片中,排在第四。

  当陆严河睡醒的时候,《热带雨季》的首日票房(加上当日的预售)已经突破了1800万,排在日票房第四位,跟排片率持平。

  陆严河长吁一口气。

  看到1800万这个数字,他就知道,“混口汤喝”的策略成功了。

  这部电影,陆严河没有跟剧组他们一起去跑路演。

  一是太费劲了,陆严河不想折腾,二是这部电影路演的主题,跟他关系不大,他不出现比出现好。

  路演是由黄天霖带着正在休国庆假的黄峰小朋友和秦淑兰在跑。

  他们作为海外侨胞的身份,在现场跟大家交流海外华人的生活,顺便再讲一讲《热带雨季》这部电影。

  首日,《龙的传人》票房9500万,《补神行动》票房9200万,《井中电》票房只有4200万,《热带雨季》票房2300万。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热带雨季》松了口气,因为这一次的宣发策略,有点兵行险招,但是,能够首日就拿2300万,证明这个宣发策略成功了。

  而其他的电影松了口气,是因为《热带雨季》没有如他们所担心的那样,爆出一个惊天大冷门,把他们所有这些大片都给干趴下了。

  陆严河都不知道他们对他有这样的忌惮。

  讲实话,一部文艺片,甚至都不是类型片,上限就在那里摆着,他们的担心未免太多余了。

  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却也不出意料的,有一些黑子开始大作文章,说陆严河的票房号召力不过如此。

  首日只有两千万多的票房,简直就是大扑特扑。

  陆严河在每一部电影上映的时候,都会被人拿着一些数据说“大扑特扑”。

  实际上,所有抛开影片类型、上映档期和竞争对手、空谈票房高低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热带雨季》的制作成本不超过两百万人民币,早他妈赚回本了。

  灵河取得中国发行权的采购价是100万美元。

  可以说,就这个首日票房,加上之前电影的票房,直接就回了本,开始盈利。

  陈梓妍安排了好几个营销号去做“内幕分析”“成本分析”等等,引起大家对《热带雨季》制作成本的注意,随后去重点强调,这部电影的回报率。

  要知道,《热带雨季》在北美五馆上映,首日单馆直接破万,成绩一样喜人。

  最关键的是,次日,《龙的传人》和《补神行动》两部电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票房下滑,《井中电》更是因为口碑一般,票房迎来腰斩,而《热带雨季》却逆跌了,十月二日的票房拿了2500万,上映两天,票房突破了5000万。

  从走势来看,《热带雨季》也许有可能在国庆档拿下票房第三的位置。

  《井中电》的口碑崩得有点厉害,如果第三天的票房继续崩的话,那就真有可能最后这部电影只能拿到2亿出头的票房了。

  《热带雨季》却是在国庆之后,有一个非常长的窗口期。

  再无大档期了——

  意味着,没有大片再来蚕食排片空间,《热带雨季》可以保持着一定的排片,慢慢收割票房。

  而国庆期间,除了央台的访谈节目,正在热播的《年轻的日子》在两期节目的中间,都播放了《热带雨季》的预告片。

  不仅如此,《跳起来》全渠道推软文来宣传不说,辛子杏执掌的叶脉网,也做了《热带雨季》专题策划,邀请海外华人在叶脉网讲述自己的家族故事。

  白雨也邀请《热带雨季》剧组,参加了她即将推出的文学杂志编辑部举办的“马来西亚的文学与影视艺术”研讨,包括石夏老师在内的多位当代文坛巨擘,都出席,并一起观看了这部电影,在研讨会上讨论。

  多方联动,这样的宣传资源,对于其他电影来说,想要砸下来,没有个数千万肯定是砸不下来的。

  甚至还不是钱的问题,像白雨做的那个研讨会,那帮作家,一般人都请不来,人家也不缺钱。

  关键还是他们这一帮人能够带动的读者,以及这个群体基本都擅长于“叭叭”的特点,在接下来的互联网生态中,对《热带雨季》这部电影的推广作用。

  《热带雨季》免费获得了这一切宣传资源。

  无他,只因陆严河尔。

首节 上一节 1194/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