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陈梓妍一愣。
陆严河说:“我想让导演把《那些年》拍了以后,两部电影同期上映。”
“什么?”陈梓妍一愣。
陆严河:“宣传预算全部放到《那些年》,做足了,然后,把《大海啊我呸》的贴片预告放到《那些年》,在《那些年》的结尾部分,再加两个花絮,第一个花絮是柯腾他们参加完沈佳宜的婚礼,一起离开,路过电影院,看到《大海啊我呸》的上映海报,决定一起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重温一下他们的中二青春。第二个花絮是他们看完电影,从电影院里出来,其他人问柯腾,要是有一天他们的故事拍成电影了,会是什么样,柯腾指着海报上邬驰的名字,说,那我写个小说,发给他,看看他愿不愿意拍成电影,跟《那些年》形成呼应。”
陈梓妍难以置信地看着陆严河。
“这么做是不是有点不合常理?”
“如果《那些年》真的能爆出三亿以上的票房,而且没有拍烂,能够达到剧本给我们带来的那种感动,《大海啊我呸》按照这样的宣传营销方式,很有可能会被带动一大波票房。”陈梓妍说。
陆严河:“说不定最后《大海啊我呸》的收益回报率比《那些年》还高。”
“但你这样做的话,估计会有不少人骂我们吃相难看了。”陈梓妍说。
陆严河沉吟片刻,“是吗?”
他想了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把《大海啊我呸》的收益拿一部分出来支持文艺片?这样应该能改善一下舆论?”
陈梓妍:“也许,不过——”
她越琢磨陆严河所说的这个宣传方式,越觉得有搞头。
“别的不说,你这样一搞,可是又弄出了一个开先河的宣传方式了。”陈梓妍说,“不过,也就你敢这么弄了,别人哪里能笃定自己做的电影就一定票房会爆呢。”
陆严河笑了,说:“我是觉得,那两个花絮内容吧,挺符合《那些年》故事结尾的情境的,也符合那些人的个性。《大海啊我呸》如果正常上映的话,顶破天了过千万的票房,但是,我喜欢这部电影,我觉得这部电影好看,它值得被更多观众看到。”
陈梓妍:“那就试试吧,怕什么,真要被骂了,大不了就把《大海啊我呸》赚到的钱,全部用来支持新人导演。”
之后,又是开会。
陆严河就把自己刚才跟陈梓妍说的这种一起上映、联动宣传的方式跟陈寅他们说了。
陈寅他们面面相觑,半天没有回过神来。
因为从来没有电影公司这么弄过,也从来没有电影敢这么弄过,他们都不知道,这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陈寅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大海啊我呸》制作成本只有两百万,即使按照正常的宣传去上映,大概率也只能拿到差不多两三百万的票房,靠院线票房基本上收不回成本。”他算起了账,“用陆总这样的方式来一起上映,也许,《那些年》的热度真的能够拉动《大海》的票房成绩,我们试得起,就算完全没有拉动,损失也不大。”
陈寅这么一说,大家才反应过来。
是的,《大海啊我呸》最大的优点就是制作成本低,所以,他们亏得起。
而联动上映的前景就是《大海啊我呸》的票房也许会被《那些年》带飞。
想通这一节后,大家忽然都有些激动起来。
万一《那些年》票房和口碑如《情书》一样大爆,引发了社会性议题般的讨论,那《大海啊我呸》的票房,很有可能也被带着上亿。
那就是两百万的制作成本换来上亿的票房回报?
每个人想到这一点之后,甚至都不敢把这个想法说出来。
哪怕是在灵河,哪怕他们过去已经见证了不知道多少个奇迹,他们也还是觉得,这有点过于想得美了。
-
陆严河在灵河一直待到下午五点,才和陈梓妍一起离开。
晚上,他要和陈梓妍一起吃个晚饭。
他们两个人有一段时间没有坐下来好好聊一聊了。
陈梓妍很欣慰地说:“灵河真的是看着越来越成熟、步入正轨了,陈寅真的是一个适合内部管理的人,有他在,能省不少心。”
陆严河也点头,说:“是的。”
陈梓妍开车,带陆严河来了一家法餐厅。
他们两个人吃饭,平时很少来这种西餐厅,因为两个人都不是爱吃西餐的人。
陈梓妍说:“这一家是我难得吃了觉得不错的。”
陆严河点头,相信陈梓妍的推荐。
停了车,陆严河先下车。
他戴着鸭舌帽和口罩,只要不跟人相距太近的话,一般不会被认出来。
结果,陈梓妍正在倒车的时候,忽然有一辆粉色轿车开了过来。
那种粉已经到了一看这个车主是一个有“公主病”的女主人的程度。
因为不仅车身是粉色的,很多地方甚至还镶了钻,在灯光照耀下闪闪发亮。
陆严河看到这辆车的第一反应就是,平时停车的时候,不会有人去偷上面的钻石吗?
还是说,这么招摇的一辆车,上面镶的钻是假钻?
陆严河一边腹诽,一边默默地转过身去,避开正面迎向车主的视线。
结果那辆车恰好停到了他们的旁边。
陈梓妍下车的时候,也往那辆车看了一眼,和陆严河默契地对了一个眼神。
都不用开口说话,他们都知道彼此在想些什么。
谁知道,下一秒,从车上下来的人竟然让他们傻了眼。
竟然是张悦真。
陆严河当然是知道张悦真长什么样子的。
张悦真穿着一件晚礼服,款款地从他们面前走过去,目不斜视。
陆严河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侧过身,只有陈梓妍戴着还没有摘的墨镜,在这个傍晚,跟帽子口罩全副武装的陆严河站在一起,显得同样有点奇怪。
“我去,怎么碰到她了。”陈梓妍轻声骂了一句,“要不我们换个地方吧。”
“这个地方不是挺难订的吗?她来了我们就不能来了?我们又不心虚。”陆严河说,“我们吃我们的。”
陈梓妍:“我不是心虚,我是怕影响你吃晚饭的心情。”
“梓妍姐,说实话啊,我吃晚饭的心情还真不太会被她影响到了。”陆严河说,“以前会被影响到,是因为我知道,陈品河比我地位高,比我牛,我红也好,怎么样也好,都还是被他压着一头,现在,感谢西图尔,我没有这样的想法了。”
陈梓妍笑了。
“现在应该换成他们看到我堵得慌了吧?”陆严河说。
陈梓妍点头,“你说得没错。”
“所以,走吧。”陆严河摘下口罩和帽子,抓了抓自己的头发,别有翘毛什么的,很大方地露出了自己的样子,“我们是来吃晚饭的。”
陈梓妍笑着摘下了墨镜。
“行,走。”
-
张悦真端起酒杯,跟沈泰林轻轻地碰了一下杯。
她脸上的笑容有一种晚霞般带着醉意的甜美。
“台长,今天品河他有一个突然安排的公益活动要参加,所以,专门让我跟您道个歉,回头他会专门再亲自登门来拜访。”
沈泰林笑着摆摆手,说:“陈老师很忙,我们在这一行,很清楚,这么客气干什么。”
“那还不是因为我们跟台长一见如故,我说无论如何,都一定要跟台长解释清楚。”张悦真说,“临时有没办法推的政治任务,您肯定理解,但不能因为您理解,我们就什么都不表示。”
“哎呦,你这也太生分了。”沈泰林笑。
“那我就不生分一点。”张悦真专门给沈泰林将虾肉剔出来,夹到了沈泰林的盘子里,“台长,其实我早就想说了,京台得亏有您掌舵,所以,在视频平台的冲击下,咱们京台还能够不断前进,也正是信任您,我才劝品河说,《十七层》的衍生剧一定要接。”
沈泰林:“陈老师他很久没有演电视剧了,愿意把回归之作交给我们,我们也很高兴。”
“他啊,这些年不太愿意工作,主要也是年轻的时候太拼了,所以一直在养身体。”张悦真说,“不过,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我都跟他说呢,他要是再这么修生养性下去,指不定什么时候被人蹬鼻子上脸地欺负。”
沈泰林笑了两声。
“这我就听不太明白了,还有人敢在陈老师面前造次?”
张悦真轻轻叹了口气,“总有些年轻人,一时春风得意,张狂得没有边儿了,我和他是一直不想计较的,可越不计较,人家越得寸进尺,品河还想算了,我可真的看不下去了,不管怎么说,品河那也是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他只是这些年多休息了会儿,不代表江山就拱手让人了,可偏偏就有人觉得品河已经退位了似的,当过气了在踩呢。”
沈泰林呵呵笑着没接话。
“唉,其实早就有迹可循了,说实话,没有京台当时慧眼识珠,给了《六人行》机会,它又哪有机会走红。”张悦真说,“最难的就是第一个给你机会的人,越到后面,我们越明白这一点,你说是吧,台长?”
“但没有办法,世态炎凉啊,有的时候,人家已经起势了,为着利益,很多人也站在他那边,保驾护航。”沈泰林说,“我们又能做什么,也只能等着看戏,等着他栽跟头。”
“这等要等到什么时候去啊。”张悦真叹了口气,“不过也是,除了抱怨几句,又能做什么呢。我是想明白了,我跟品河说呢,甭管别的,至少他得建立自己的圈子,不能够再那么闲云野鹤了。”
沈泰林笑了笑。
“要说别的,品河可能还没有,要说作为演员这件事,品河还真没有被别比下去过。”张悦真说,“除了这部衍生剧,品河也将主演Maxine制作的一部大剧,我希望能够用它来冲击金球和艾美的视帝。”
沈泰林此时略有些认真地打量了张悦真一眼。
“这可不是什么容易事。”
“是的。”张悦真点头,“不过,人嘛,尽人事听天命,在人事这方面,又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海外认识些人。”
-
推荐文娱题材老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
第702章 我想试试
“确实味道不错,回头我也带思琦来吃。”陆严河放下叉子,擦了擦嘴,给自己和陈梓妍杯子里加了点酒,“今天晚上就喝这么多吧?我明天虽然可以休息,你能吗?”
陈梓妍笑着摆摆手,“这点酒不算什么啦。”
“好吧。”陆严河知道,陈梓妍比他能喝。
陈梓妍说:“这一次西图尔的收获,确实是超乎预料,不过,也让局势一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你说的,你以前虽然也到顶了,却是一时之顶,这一次西图尔之后,你是真正地到顶了,华语电影的影史绕不开你的名字了。”
陆严河点头。
很多时候,一个行业,最闪耀的名字就那么几个。电影行业稍微特殊一点,本身就是一个关注度极大的行业,又有公共属性,看似很多人都是名人。但是,时间洪流一样不会因此而包容他们,当随着数十年的时间过去,就跟大浪淘沙一样,没有几个人的名字能留下来。
实际上,陈碧舸和商永周就已经是要在影史上留下显赫一笔的演员了。
可是,那还不够,不一样。有的人,是影史留名,有的是,是让那一段影史就跟着变得举足轻重。
陈梓妍为什么希望陆严河走国际化路线?明明在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蓬勃发展、完全不用再去开拓国际市场的情况,仍然和陆严河不谋而合,积极地接触国际电影资源。
因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国内市场已经打开了,做起来了,无论是电影之于国家的文化传播价值,还是电影产业本身向外拓展的驱动力,中国电影都已经到了要去“出海”的地步了。
如果说以前“出海”更多的是为了在国际上赢得“荣誉和认同”,现在“出海”,则更像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行为。
陈梓妍相信,中国电影的影史写到这里,绝对不仅仅是自己单一市场的票房开始保二冲一就划上句号了。那在这样一个新的阶段,谁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
她对陆严河的事业规划,有着深远的考量——
这考量之深远,大到甚至她都不敢跟陆严河说得太多、太详细。
因为没有必要。
也因为演员要保持纯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