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1119节

  里面那么多捉弄人的道具,平时哪有机会一个个亲自尝试。

  黄峰问:“他们说,这部电影还会拍续集,是吗?”

  陆严河点头:“是的,我们准备今年暑假再拍一部,不过这样一来,你可就没有暑假了。”

  黄峰:“我不需要暑假,我想拍《小鬼当家》。”

  一开始,《小鬼当家》本来是准备一年一部的拍摄速度,但是,后面大家考虑到,黄峰正在发育,真一年一部的速度,可能拍不了两部,黄峰就长成一个少年了。

  虽然说,长成一个少年也不是不能拍,但终归还是不如小孩子的时候那么有意思。

  所以,最终决定一年拍两部。

  黄天霖当然也知道《小鬼当家》这部电影。

  他问:“这部电影是准备拍几部?”

  “我自己有一个完整的三部的想法。”陆严河说。实际上,是因为他只看了三部。他想了想,说:“如果这个电影系列市场反馈一直很不错的话,后面可能会一直拍下去,不过,后面可能就会请别的编剧来写剧本了。”

  黄天霖点点头。

  “估计电影上映之后,黄峰就会成为中国最红的童星了。”

  陆严河点头。

  他也这么认为。

  黄天霖问:“你们不会让他吃亏吧?”

  陆严河摇头,“他的每一份合同我都是看过的,他妈妈也看过,我不敢说他拿到的是最好的待遇,但是一定不会吃亏。”

  黄天霖闻言,似乎也就直接信了,点头。

  “不是吧,我就这么一说,你就信了?”陆严河说,“那你问什么,我随便忽悠你一下也行了。”

  “你不会的。”黄天霖说,“你没有必要这么做。”

  陆严河心想,他这还不叫以德服人了?

  一个两个的,都这么信任他的人品。

  -

  如果说《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放映,陆严河的心态是稳如磐石,根本没有什么额外的担心,那《热带雨季》的放映,陆严河就忍不住紧张了。

  前者是陆严河眼中“必然会成功”的作品,后者,却是实打实的新人新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和反馈。

  电影一开场,就是黄峰的侧脸。

  完全静默的影像里,陆严河光着膀子,靠墙坐在地板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看。

  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斜切进来。

  是热带地区才有的那种干燥感。

  陆严河精瘦、黝黑,但是仍然英俊,眼神有点松懒的桀骜不驯。

  一种带着几分凌厉的英俊、野性。

  黄峰时不时地问他一个问题。

  他基本上就一个字或者两个字的回答,似乎不是很耐烦。

  这样一个镜头,就成为电影的片头。

  导演、制片人等等信息依次浮出。

  ……

  陆严河被自己出现在银幕里的形象给惊讶到了。

  他其实有点没有认出自己来。

  跟平时的他、其他电影里的他非常不一样的形象。

  从形象上来说,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当地的少年。

  当片头过去,外面响起一个女孩喊他的声音。

  他马上把书往地上一扔,起身去套衣服。

  “你去哪?”黄峰稚气地问。

  “你自己在家待着。”陆严河扔下这么一句话,就走了。

  黄峰露出失望和失落的表情,来到窗户边上,看到他哥哥和一个女孩离开的画面。

  他的眼神很童真,也很无辜。

  电影就这样开始了。

  -

  坐在黑暗的放映厅里,陆严河跟着光影而感受着这个故事。

  哪怕这是他完全知道剧情发展的故事,他也完全沉浸其中。

  黄天霖的镜头语言,有一种非常东南亚的感觉。

  视角很小,画面很干净,配乐几近于无,但是又有着一种夏天的风铃感,时不时地冒出来撩拨你一下,像风,像一只飞到屋檐下的蜻蜓。

  陆严河之前一直觉得,黄天霖的拍摄节奏和画面风格很像王家卫,但是,这一刻,陆严河又觉得,其实,他的电影整体气质更像是枝裕和。

  只是镜头语言更像王家卫。

  电影的故事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但是,透过黄峰这样一个小孩的视角,很多事情就发生了变化。很多事情,比如一个争吵,或者是简单的几句话,落在黄峰这里,就成了天大的事情。

  电影捕捉到了黄峰每一次细微而敏感的反应,于是,母亲在家中操劳的不易,哥哥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这个家庭在维持表象之下,似乎随时会崩解的不安感,都被无形放大了。

  当电影放了一个小时之后,陆严河非常吃惊地发现了一件事。

  为什么他的镜头那么多?

  陆严河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两场戏,一场跟母亲的吵架、被扇耳光的戏,一场离开这个家的戏,竟然都还没有出现。

  前面很多只有一两秒的短镜头,都被黄天霖剪了进来。

  本身没有什么的镜头,却因为黄天霖总是把它放到黄峰的反应镜头前面,所以,突然他在每一个镜头里的反应,就有了不一样的故事和含义。

  黄峰的镜头,让陆严河“本身没有什么”的镜头,有了很多的东西。

  最让陆严河印象深刻的,就是身上那股少年人对这个家庭的排斥和依恋的矛盾心态。

  他必须要说,他自己在演的时候,至少在其中很多个镜头里,他并不是在表现这种状态,但是,被黄天霖这样一剪辑,忽然就有了一个主题式的意义。

  而随后发生的跟母亲的争吵,跟弟弟在那个晚上无声的交流,以及最后他自己一个人对这个家的告别,突然就被提升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层次。

  最让陆严河没有想到的,是电影竟然在他离开这个家之后,就只剩下最后一场戏。

  一个风平浪静、阳光洒满房间的午后。

  黄峰问哥哥去哪儿了。

  妈妈说去外面了。

  黄峰问哥哥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说等你长大一点他就回来了。

  黄峰站到窗户前面,看了看片头的那个地方,他看到了之前和哥哥见面的那个女孩正在往他们家张望。

  他惊喜地跟她打招呼。

  她却像是受到了惊吓一般,转身跑了。

  黄峰有些不解。

  妈妈问你在跟谁打招呼呢。

  黄峰摇头,没有说。

  他又走进了他的房间。

  他走进去之前,镜头给了妈妈一个虚景。

  妈妈抬手擦了一下眼角,动作很轻。

  像是在擦眼泪,但信息给的不是那么明确。

  黄峰没有看见。

  他走到墙壁前面,上面有他和哥哥标记身高的数字。

  他自己背对着,用手记录了一个位置,然后转头看了看。

  这一次手落在的位置,比上一次纪录的地方高了一点。

  他就笑了起来。

  电影就到这里戛然而止。

  结束。

  一阵轻柔的音乐响起。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

  黄天霖对剧本、尤其是剧本的后半段做了很大的删减。

  但是,这样一来,电影更加简单,表达的情绪也更加集中了。

  这就是一个少年的成长、迷惘,一个普通家庭的变化。

  没有任何的说教表达,也没有任何强行赋予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然而,陆严河看完之后,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微堵的滞涩感。

  是因为他想到了很多自己的童年,同时,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无奈。

  离开,留下,亲近,疏远,争吵,和解……

  《热带雨季》表达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最细微的那种情感变化。

  陆严河特别感动的,是黄天霖没有用这部电影去试图讲所谓原生家庭的痛和恨,太多电影讲这些的。

  他没有去指责一个少年的愤怒离家,也没有去指责一个母亲不懂如何和自己孩子沟通,不理智的处理方式,他用一种明明“分开了、离开了”的方式,去讲了一个“他们仍然是家人”的情感结果。

  即使电影里哥哥没有回来,但是,就像黄峰最后抱着期待、相信哥哥马上就会回来了一样,作为观众,是相信哥哥会回来的。

  就像人都会成长一样。

  周围的掌声如海潮一般涌来。

  陆严河站起来,把黄峰直接抱了起来,转过身,面向大家。

  身后观众席上的掌声更加热烈。

  陆严河转头去看黄天霖,这个从见第一面开始就很傲气的年轻导演,竟然眼眶泛红,正在偷偷擦眼睛。

  -

  希望晚上还能有一更!

首节 上一节 1119/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