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远点头道:“情况我知,现在港府那边什么反应?”
“现在法院介入,根据《公司法》和《遗产法》重新判定,给黎志鹰手里的无主股份进行估值。”
沈威说到这里顿了顿:“港府作价6000万港币。”
翟远闻言想也不想,嗤笑道:“让他们去食屎!何世柱手里还有原《九一日报》20%的股份,就算稀释掉一部分也还是我这边的股东,问问他这个立法会议员有冇办法。”
沈威点头回答:“明白。”
黎志鹰一死,说好每个月100万美金的运营黑金也不翼而飞。
定价4块的《九一日报》虽然有些盈余,赚得那点钱却要分成四份。
一份给港府那个什么慈善基金会,一份拿来维持开支,还有一份是原股东何世柱所有。
最后才轮到翟远。
而且直到目前为止,黎志鹰背后的老板依旧没有联系过自己。
翟远想到这里,叩着桌案思忖。
得先拿回港府那50%的股份,同时继续做大做强,方能重新接上这条线啊。
……
八月在何世柱和九一法务部门,与港府就《九一日报》股份问题对簿公堂中结束。
何世柱还是有几分能量的。
几次压价下来,港府原本作价6000万的股份,被压低到3000万。
但翟远仍觉得太贵。
“除非再抹掉个零,而且这笔钱要用作我那间翟远慈善基金会建校开支,否则免谈。”
9月开学季。
翟远把周海玫送进学校,站在香江中文大学的校门前,对电话那头的何世柱讲明诉求。
电话那头的何世柱轻轻嘶了口气:“3000变300?没可能啊。”
翟远笑着说:“那我就闭馆停业,重新扯支旗出来,不过放心,何伯你照旧是股东。”
9月14日。
财经版多出来一条新闻。
《知名富商李嘉城宣布,长实集团将进行最大规模集资计划,预计抽取百亿资金》
长实、和记、嘉宏、港灯。
李超人从旗下四大公司迅速募集到103亿港币,被市场视作信心表现,恒生指数接连攀升。
同一时间。
当何世柱在法庭上表示《九一日报》将退股闭馆以后。
黎志鹰背后的金主和议员们也纷纷坐不住了。
……
维港别墅。
几位民主党未来的中流砥柱齐聚一堂。
司徒铭柱斟酌开口:“法官今日同我讲,如果坚持的话,他能顶住何世柱的压力,维持3000万港币的回购资金。”
“起不到威慑力,《九一日报》现在可以维持盈利,最多翟远砍掉禁果原本的职工,将军澳禁果办公楼关门大吉,他另立山头依然能拉拢现在的读者受众。”
杨森摇头说一句,又道:“但我们就少了个对外的喉舌。”
旁边有人面色不甘道:“3000万啊,经手那间基金会,到时候大家人人有份。”
“话不是这样讲,森哥说的有道理,细水才能长流。”
司徒铭柱深知拉拢到一份大报,将来回报丰厚,主动请缨:“不如我去找翟远聊两句,重新接上这条线?”
杨森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急,先把股份还给他,只要他报纸的风格不变,几时上门拜访,还有的是机会。”
(另一章才写了一半,晚点再发出来
第378章 笔名,余则成
有机会的话,翟远还是想拿到黎志鹰手里那些股份。
采编部门的人才倒是其次。
将军澳工业邨,原《禁果日报》三间满设备的印刷厂和办公楼能做的事可太多了。
黎志鹰生前财大气粗,禁果开业便向全港第一大报的方向奋斗,进口的全是崭新机器,场地租期二十年起步,两家报纸合并全拢在一起。
倘若拿不回股份,这些东西都将被港府拿去拍卖。
那他岂不是白死了?
“你是不是拿着港府高官的把柄?又或者出盘外招?”
何世柱又一次以股东当事人的身份参加完庭辩。
难以置信的打电话给翟远:“顶你个肺,今天庭上的法官、议员包括基金会的负责人突然换了副面孔,居然同意你提出的要求,300万港币都不必付,象征性拿一块钱存进基金会,黎志鹰那50%的无主遗产就全部归你所有。”
涉及到港府部门,庭辩不对外公开。
翟远自己又懒得出庭,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愣了下。
旋即反应了过来,果然是怕我另起炉灶,失去这个日销20万份的舆论喉舌。
这样看来那条黑金线还没断,依旧有人在密切关注动向。
翟远握着电话微笑道:“可能看我生得靓仔。”
“是就最好。”何世柱呵呵笑声透过听筒,饱含深意道:“不过要小心被人家当做刀来用。”
《九一日报》保留了禁果原班底,群魔乱舞,在亲内地的人看来臭名昭著。
何世柱已经算是中间派,此时仍忍不住提醒。
“放心何伯,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翟远笑着回一句,挂断电话,扭过脸望向身边二十一岁女大学生周海玫。
女大生刚适应大学生活,今天来九一文化探班。
“九一文化你随时过来都没问题。”
翟远坐在办公桌,招呼周海玫跨坐在腿上,一副为你找想的口吻:“但是九一娱乐就不要随便过去。”
周海玫不满道:“为什么?”
翟远哼了声:“女明星太多,怕你又呷飞醋不开心。”
“我都向你道歉了,真小气!”周海玫噘起嘴说着,捏着翟远嘴角往上提:“不去就不去喽,笑一个。”
翟远敷衍的挤个笑脸,从抽屉里取出几盒录音带。
“有几段录音非常重要,关乎到你表哥我的身家性命,所以我只敢拿给你听。”
翟远说着又取过一部Walkman的随身听,插入盒带将耳机递给周海玫:“你高材生来的嘛,听完告诉里面的人我讲了什么。”
毕竟不是母语,英语这玩意儿应试考分再高,实际交流起来依旧费劲。
翟家门上唯一的高材生周海玫戴上耳机,听得认真,不时还要反复倒带勾连语义。
一盒录音带听完,表妹脸色变的越来越严肃。
终于知道翟远所说的‘身家性命’是什么意思。
“听完了?里面讲咩?”
“里面的人一个叫黎,另一个叫西蒙。”
周海玫深吸口气,声音发沉道:“讲的是七月份连续三宗串联炸弹案,通过恐怖分子在香江制造恐慌情绪,会有金主提供支持。”
翟远轻一点头表示了解。
其实从当初提到这件事时,黎志鹰的反应已经能判断出大概,如今这盒录音带才算坐实这件事。
其他带子里叫什么司徒、森哥、安生和红衣主教的名字,翟远七七八八都能对上身份。
唯独这位西蒙不知什么来头,听起来像个鬼佬。
也只有鬼佬才敢搞出爆炸案这么大的动静。
周海玫见翟远沉吟不语,蹙眉担忧的说:“很危险呀,不如把带子交给差佬去调查?”
翟远听她说的天真,不禁莞尔:“这件事你知我知,如果有第三个人知道,下次炸弹可能就摆在我办公室里。”
周海玫顿时被吓得小脸发白,紧紧抱住翟远,搞不懂他怎么卷进这种事里。
“所以要守口如瓶,明白?”
“嗯!”
“乖啦~来,这里还有几卷英文带子,一并帮我听完。”
……
一铺搞定《九一日报》剩余的股份。
如今公司两大股东,翟远持股90%,何世柱原本那部分被稀释的只剩10%。
翟远在表妹的翻译下,对欧西老板的行情价格有个初步了解。
相较之下,黎志鹰开出每月100万美金的价码,简直是蚊子腿相仿。
录音里鬼佬不单是出钱,还能提供给大把资源,承诺将来会让东亚的小弟国家一路绿灯,分分钟让报纸四处开花。
老实讲,翟远很心动。
但却依旧迟迟不见有人联系自己。
“《内地往事》专栏照旧,其他禁果过来的那批主笔,涉及到敏感言论的版面先停一停。”
翟远琢磨了两天,决定试探一下。
先砍掉禁果原本用来带节奏的几个版面,换上中规中矩的本港新闻。
接着又吩咐潘永强:“禁果来的班底是以前《天天日报》的人,你看着处理就好,不过小说连载版面的倪诓我不中意,通知他不用再寄稿件过来。”
“倪先生是目前香江最畅销的作家,金良庸写武侠,他写科幻,不少读者都是冲着他的连载才买报纸,赶他走我怕会降低销量。”
潘永强闻言踌躇道:“就算换人也需要时间约稿,况且现在香江作家很少了。”
香江的文学种子,与娱乐圈明星差不多,向来是靠南下的人才支撑。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巴金、茅盾南下,到郭沫若、林语堂、臧克家,先后两次成为香江文学史上的中坚力量。
五十年代又有第三次作家南下,即是现在的张爱玲、金良庸、梁羽生、倪诓这些人。
第四次则集中在最近些年,出现了东瑞、巴桐、颜纯钩等新生代作家。
看起来的确有些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