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那位黎老板的房子附近盯梢,大概摸清楚他的行动规律,每天十一点出门,夜晚早则傍晚六点,迟则八点左右回家休息,有两晚夜不归宿应该是出去应酬。”
卫星坐在皮卡车里,捧着份盒饭狼吞虎咽,手背上都是这两天扮鱼蛋佬被滚油烫出的燎泡。
混着米饭将一块鸡翅骨嚼碎咽下,他继续道:“我向附近邻居打听过,大埔道应该是他常住的房子,老婆和三个小孩只是偶尔来过夜,听邻居抱怨说他经常在住屋里开派对,有时会闹到天亮扰民,不过我最近几天盯下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翟远听完点一点头:“辛苦星哥,先休息两天,下次过去顺便观察下附近的环境。”
卫星嘴里又塞满快餐,唔唔应了两声表示清楚。
翟远笑着问:“不问问原因?”
卫星动作顿住,鼓起腮帮子抬头望向翟远,咧嘴一笑衬得满嘴油亮:“填饱肚子最重要。”
“比上官勇敢那个信球强。”
翟远摇头笑笑,拉开车门作势落车,又回头多说一句:“今年抽空把嫂子他们接过来呗,小孩在这边上学响应出海留学的号召嘛~我来安排。”
卫星眉眼一弯,点头的频率更高。
……
《九一日报》明天正式更名发售。
昨天又约请了一位美术设计兼任漫画插画的从业人员。
“李惠珍女士,之前在《星岛日报》做事,现在主业做报社出版儿童漫画杂志。”
潘永强向翟远介绍刚挖角过来的员工。
面前女人年龄约莫四十七八岁,并不算年轻,但或许是从事儿童漫画行业,气质上不见显老,顶着一头烫染的大波浪,脸上挂出淡淡笑容,鼻梁挂一副眼镜,眼眸较之同龄人尤其清澈,透出几分童趣。
潘永强又补充一句:“香江第一部儿童漫画《花花小姐》,第一部少女漫画《13点》就是惠珍姐创作出来的。”
翟远脸上露出恍然大悟表情。
其实并没有听过。
却仍不妨碍他热情伸出双手打招呼:“惠珍姐是吧,久仰久仰~我妹妹经常看你的漫画杂志,现在就立志要成为你这样的漫画大师。”
李惠珍免不了又一番谦虚客套。
末了取出一份报纸样品:“翟先生,我昨晚拿到《九一日报》的大部分版面,在你的要求下初步做了设计方案,你看看怎么样?”
方案是翟远根据后世做PPT的经验重新排版,交给美术设计落实。
李惠珍不愧是前《星岛日报》的资深美术设计,交上来的样品将他心中的想法完整复现,一些细节方面还重新做了微调。
简单来讲,就是将图片和文字的排列运用到极致。
蔡兰不负众望,创作出一篇《临死前必吃美食——潮州反沙芋》。
李惠珍在设计分版时,便将芋头炸熟挂霜的照片,铺满整张美食版面,将文字竖版排列,填充进一条条色泽鲜嫩的芋头当中。
黄沾的首篇《砵兰街8号骨场妹实录》亦是如此手法,请了个大波靓女做模特,照片里浮夸的胸围被刺啦一下撕开,当中自然不会露出双峰,而是噱头十足的写上详细地址。
财经版面更加简单粗暴,堆叠的港币照片利用光影重叠,做出伪3D的效果,一眼就能吸引财迷目光。
实际上,纸媒发展至今能够优化的空间已经很小。
那就只能将报纸当做杂志来做,提高图版率,给读者更强的视觉冲击。
翟远看完样刊,还挺满意。
一旁的潘永强接过来翻了翻,嘬着牙说道:“全彩印刷,成本很贵啊翟先生。”
很符合翟总一向的风格,今次《九一日报》又开全港之先河。
报纸所有版面都运用彩色滚筒技术,工艺油墨外加数码印刷机,全版面彩色印刷,成本直接翻倍上涨。
该省省该花花,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所以《迷失东京》刚赚的那点票房分成还没汇到香江,就在东洋换成几部新机器运到新界的印刷厂房。
“如今香江一份黑白或者半彩报刊,材料成本可以控制在1元港币,加上人工和铺货费用,各家价格不同,但通常都在2元上下,因此一份对开大报定价4元,可能盈利有1元左右。”
潘永强开口道:“但是改做全彩印刷,印刷厂几百万买进的设备机器,一次性投资也就算了,后期的板材消耗价格上涨,这是连续性投资,单材料成本就有2元港币。”
粗略算下来,2块工本费外加2块铺货费,这样成本价就持平此时香江《明报》一类对开大报的售价。
不过实际因为印刷厂一次购买几十吨新闻纸外加油墨材料,相应会拿到些折扣,成本方面会再降低一两毛。
“新闻纸我打算从内地进口,这样会便宜一些。”
翟远提了个继续降低成本的办法。
“内地?”潘永强皱皱眉:“得不得呀?现在都是从日韩进口纸张,未听过内地有这方面资源。”
香江一座港口城市,造纸业务相当匮乏,因此新闻纸还有个绰号叫‘洋纸’,历来都要从海外进口。
七十年代以前,本港印刷厂都是从欧西纸厂进口纸张,而后日韩经济先后崛起,七十年代以后,东洋造纸厂产能过剩,几大造纸商社的老板亲自来香江推销,打破了香江纸张被欧西垄断的地位。
为了促进消费,东洋的纸商更推出优惠福利,可以向香江印刷厂放账90天之久,等对方盈利后再支付货款。
最近几年,南韩又横插一脚,给香江印刷厂的纸张价格,比东洋便宜10%到20%,本港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四成,逐渐对东洋纸品构成威胁。
如今香江印制书籍、手提袋、包装袋、玩具、报刊……几乎全部选用日韩的纸张。
但是内地经济改开了啊。
地大物博、资源充裕,这一两年间内地造纸业乘势而起,加之大量劳动力,为纸张生产带来坚实基础。
江溪分宜造纸厂、杭洲华丰造纸厂、吉辽九站造纸厂……
翟远回想到自己委托文联,联系到的那间广府市西江造纸厂。
耳边又回响起厂长在电话里信誓旦旦的声音:
“翟老板尽管你放心,牛皮纸、箱板纸、铜版纸、新闻纸,只要你说得出来我们都能生产,去年我们厂年产量2000吨,今年又换了新机器,产量还能往上涨,绝对满足你的需求!”
在香江高人工高成本的年代,一份报纸能买到几块港币。
但此时的内地,一份报纸零售价维持在1毛左右,成本被压缩到极致。
“内地的新闻纸行不行,你今晚去印刷厂监工的时候看一下就知道。”
翟远冲面带疑虑的潘永强露出笑容:“我昨天落订单,刚刚来公司之前,印刷厂已经通知我收到了十吨货,800元一吨,付港币或者美金打九折优惠。”
潘永强闻言瞬间瞪大眼眸:“仲便宜过南韩?”
“啊,对了!”
翟远没再理会潘永强,蓦地想起一件事来,冲工位上忙着写国际新闻的主笔招招手:“那个谁,今期《世界之窗》专栏已经定下写亚细亚难民,就不要再变动。下一期国际社论记得帮我添上,内地造纸业日渐发达,但同时我们中国人非常爱护环境,所以从不破坏树木,造纸时只从东洋进口优质的木材原浆……”
(日常偏头疼,先嗑两包阿咖酚散,晚点更
第366章 首刊
5月20日。
在香江咸湿佬们,翘首以盼的过程中。
三和电影公司响应咸湿五月天号召。
《一路向东》正式登陆1024及佳禾两条院线。
双线联映。
这部翟远改编自《一路向西》的东洋寻欢电影,正面对上新宝院线联盟引进的那部《含苞玉女最风流》。
“我丢什么情况?看咸片送全彩印刷的电影海报,这是1024今次的观影福利?”
走进戏院的观众买票进场,几乎清一色男性同胞,驻足在售票台前时,看到台案上摆着一张张醒目的电影广告,摞起成堆。
‘《一路向东》今日盛大献映,东洋最强女优赤坂丽肉搏加盟,5月20日齐齐出征!’
高亮的绿色字体一眼引起注意。
海报画面里,星家坡小生吴岱融与搂着赤坂丽,周围另有一群穿着清凉的港日靓女搔首弄姿,路旁的指示标牌指向东面,标注出Tokyo字样。
看起来的确是戏院外墙巨幅海报的缩小版。
“不像是海报呀!好似报纸多点。”
“痴线!怎么会有人用全彩印制报纸?”
“喂,真是报纸来的,九一日报……仲有新闻添!”
“借借!借借!我是翟远粉丝会的成员,麻烦让我先买!”
围在售票台前的观众们议论纷纷,有人好奇翻开手上对开大报,顿时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与过去黑白相间的报刊对比,此时手上全彩的《九一日报》宛如盲人睁眼看见花花绿绿的外景。
“各位观众,今日1024的翟远先生创刊这份新报纸,亦都是全港第一份全彩报刊。”
售票处的小姑娘谨记老板吩咐,取出大声公,播放提前录制的宣传语:“为了回馈1024的新老贵客,即日起购买戏院价值2888元的钻石会员卡,免费赠送一个月《九一日报》试用,会有专人登记贵客住址送货上门,在家即可享受每日实时新闻推送,1888元白金会员卡与888元黄金会员卡贵客,亦可分别享受半个月与一个礼拜的试用服务,1024对新老贵客一视同仁,从前已经办卡的贵客请凭身份证登记,免费领取试用套餐……”
宣传语播放的同时,又有一条横幅自售票台拉起。
‘进1024睇《一路向东》,凭戏票免费领取《九一日报》一份。’
相同的场景,同一时间在1024旗下全部戏院上演。
……
“与其在头版上面放地产商广告,不如摆自家电影的宣传海报,宣发我打个八折给你。”
九一娱乐办公室里。
翟远晃了晃手中首日创刊的全彩报纸,提醒许家强记得付宣发费用。
又接着问道:“今日铺货情况怎么样?”
许家强急忙开口:“已经照翟先生吩咐,新记所有的报纸佬都将你这份《九一日报》摆在最上面,其余报纸统统靠边。”
时值香江报刊业黄金年代,今年全港街头有将近2500个报纸摊位,大多集中在人潮密集的旧街区。
摆档需要靠山。
硬件上的‘靠山’自然是酒楼、茶餐厅、巴士站这些客流量大的位置,业主也欢迎报纸佬摆摊吸引顾客,可谓双赢局面。
报业公司给出的佣金,通常在卖出去一份4元报纸,报纸佬拆账得到1元左右。
因此生意好时,报纸佬一天就能收入几百过千块的港币,绝对是高收入群体。
不过想要有这种高收入,免不了需要一个好档口,否则就只能退去内街摆摊,一天赚个几十块混温饱。
这时候就需要软件上的‘靠山’社团了。
全港2500个报纸摊位里,至少九成以上报纸佬有江湖背景,其中有新记身份的报纸佬占了三百多人,意味着今天至少有三百多家报摊正全力宣传翟远这份《九一日报》。
“除了那份蚀本卖的《禁果日报》,如今全港对开大报售价4元,我加质量不加价格也卖4块,那就无谓在铺货上省这点小钱。”
翟远对许家强说道:“再帮我通知外面的报纸佬,其他公司给他们多少抽成,我加多两毫纸,麻烦大家关照下《九一日报》。”
“明白。”许家强点一点头,当着翟远的面,直接掏出电话吩咐下去:“喂孖仔,联系下其他字头的堂口,让他们的报纸佬宣传《九一日报》,每人多加两毫纸。我们新记的报纸佬照旧1元,不过他们每个月交数的时候可以少交一笔。”
翟远抬眼皮望了他一眼,咧嘴笑笑。
谁说龙五满脑子肌肉?这不挺懂事的嘛!
…………
“扑你阿母!边个准你把《禁果日报》摆在下面一层?我冧巴冇给你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