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从香江开始 第365节

  作为一间中学书院,慕光自五十年代绥籍名人杜学魁与叶锡恩创办以来,一向都在为本港清贫子弟提供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机会,早年间学校在启德村只有几间帐篷,现在在两人几十年的努力下几经搬迁,已经开设两间分校和三间幼稚园,却仍坚持走平民办学路线营运,足称得上真正的慈善教育名家。

  前两年杜学魁与叶锡恩结婚,改名做杜叶锡恩。

  相较于深耕教育的杜学魁,杜叶锡恩在媒体前露面的时候更多,经常参与社会运动为基层争取权益,更容易被大众熟知,坊间对她还有个称呼,即是翟远刚刚提到的香江良心。

  盖因为六七十年代,香江的社会资源因为人口不断膨胀,未能够赶及实际需求,从而贪腐之风盛行,索贿行贿是差佬和市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救火车要给消防员‘水喉费’,救护车要给司机‘茶钱’,去医院要给医生‘打赏’,连轮候公屋和入读官立学校,也要贿赂相关公职人员。

  其时,杜叶锡恩身为市政议员,亲眼见到江湖人勒索小巴司机,一旁的差佬不仅不制止还跟对方谈笑风生,此后杜叶锡恩便开始经常在公开场合揭露黑警贪污事件,可惜在香江这一亩三分地上并未受到港府重视。

  于是杜叶锡恩一怒之下直奔伦敦,在国会门口拉横幅斥责香江的环境,又恰逢刚刚发生的暴乱事件,白人鬼佬想装作看不见都难,等新任港督麦理浩上位后,便第一个接见杜叶锡恩,拿着她多年来搜集的贪腐罪证,成立了如今的廉政公署,过去让市民叫苦不迭的‘规费文化’方才逐渐消失。

  杜叶锡恩自此便得了个‘香江良心’的响朵。

  “杜叶女士现在出任市政局副主席,杜学魁先生又是教育界名家,有他们站台你创办那间专上学院会更方便,办学校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即便是演艺院校同样需要文化课程安排,两位老人家五十年代起就一个教中文一个教英文,经验丰富……”

  夏濛对待翟远的态度越来越像子侄晚辈,一路上不住叮嘱。

  直到在学校职工楼三楼处,一间挂着校监衔头的办公室门口驻足。

  校监办公室房门虚掩。

  伴随着从里面传出的吵架声。

  夏濛挂在脸上的笑意敛了敛,叩门的手势悬在半空,轻轻蹙眉。

  “慕光的中文书本课程,是我同杜学魁辗转燕京、绥蒙、宝岛甚至东洋多个地方,翻看县志历史逐条记录成册,现在讲我们的课本纲领‘洗脑’不准出版?港英当局推行强化几十年的英文教育,我分分钟从英文课本里找出来几十条篡改他们对爱尔兰人的行径,这样算不算洗脑?咁点解英文课本可以出版?我同杜学魁从来都不排斥英文教学,但是不可以‘重英轻中’呀你们!”

  连珠炮一般中气十足的呵斥,从虚掩的办公室门扉中传出。

  翟远顺着门缝往里面瞅了两眼。

  校监办公桌前里,一个经常在电视画面里看到的熟悉面孔——74岁的老太太——杜叶锡恩把桌子拍得啪啪作响。

  杜叶女士对面,站定两个中年男人。

  一胖一瘦,瘦高个的那位西装笔挺似乎公职人员打扮,胖一些的男人穿着T恤牛仔,更像在他后面做跟班的生意人。

  “总之课本我就不会改,出版署不肯出版,我明天就去伦敦请愿,尤德在世的时候全力支持我们两公婆搞教育,现在算什么意思?权力真空期欺负我们老人家?仲有你是不是中国人来的?我一个白人鬼婆都知道东洋仔侵略这种字眼没有任何问题,难道要像对方的课本一样改成进入两个字才准出版?”

  此时此刻,办公室里的杜叶锡恩与电视上端庄严肃的形象截然不同,宛如一个脾气火爆的老太太,气势上完全盖过面前两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

  瘦高个着西装的男人被怼的沉默片刻,笑容尴尬开口道:“杜叶女士,课本教育是一方面,我们做议员的也要考虑到其他影响,东洋的教科书上从来写的都是进入中国,况且人家的执政要员一定要参拜神社,你们的课本里言辞太尖锐,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议。”

  话音刚落,立刻又遭到杜叶锡恩一阵驳斥,火药味十足。

  翟远站在门外听了几句,便逐渐明白什么情况。

  起因是杜学魁和杜叶锡恩编撰有关东洋仔侵略的教材,前后跑遍各个地方考据史实,还联合一班社会人士成立了‘纪念抗日受难同胞联合会’,结果教材出版却遭到出版署相关部门的阻拦,给的理由是与东洋教科书上记载不符。

  翟远略一回忆,自己在街坊福利中学读书的时候,似乎中文课本里也没怎么提过这方面。

  “濛姐,当初东洋仔连鬼佬港督都抓走做壮丁,现在这种事都不讲的?”

  “如今的鬼佬高官经常会去东洋等地方,发表他们对香江做出贡献的演讲,所以就尽量不得罪任何一方。”

  夏濛眉宇间也带着怒气,深吸口气稳定情绪:“两位老人家这些年四处奔走编撰教材,内地的同志都十分钦佩,想不到在香江连出版都困难,不怪得杜叶女士会发火。”

  “杜叶女士面前那两位是什么来头?”

  “肥肥的那个不认识,瘦一些的在电视上见过,是观塘北市政局议员,司徒铭柱。”

  两人在门外交流几句。

  办公室里。

  瘦高个男人司徒铭柱已经被杜叶锡恩骂的狗血淋头,不得不换过第二个话题。

  “OK,杜叶主席,慕光中学中文教材的事我们先摆在一边,其实我也是做传声筒,你有不妥的地方之后去找出版署喽,无谓把火气撒在我身上啦。”

  司徒铭柱赔笑道:“你做观塘西议员,我做观塘北议员,大家都是为基层市民争取自由和权益。很快又到下一届立法会选举,还是希望你老人家能给我们年轻人少少机会。”

  杜叶锡恩乜了他一眼,严肃古板的脸上露出丝讥笑:“怎么给呀?”

  “嗱,我先向你介绍下,这位是佐丹力服装的创始人黎志鹰,知道慕光中学正在筹集新校区的资金,他今次特意来参观并且捐助善款。”

  一些敏感言论,司徒铭柱绝不可能明说。

  但他只是挑起个话头,始终站在身边身材发福的黎志鹰便笑呵呵开口,江湖气十足:“杜叶校监,听说慕光中学建新校区还差四百几十万港币?无谓四周围找人捐助啦,我一次过拿五百万出来,佐丹力再赶制一批校服免费发放给学生们,做善事嘛~”

  说完又转头看了眼司徒铭柱,就笑道:“不过我们佐丹力在香江上千名员工,绝对支持司徒议员今次进立法会,这个叫民心所向,如果能再得到你观塘西选民的支持就更加是一件幸事……”

第359章 黎志鹰

  佐丹力、黎志鹰。

  听到这个名字时,站在门外的翟远若有所思点点头。

  佐丹力、班尼路、真维斯此时号称香江三大时装品牌,其中佐丹力成立短短几年时间,已经远销东亚十几个国家,旗舰店遍地开花,这位黎志鹰老板更是如今香江知名的服装大王。

  与自己一样,黎志鹰同样也养着一个江湖社团。

  不过自己养新记做打手,他则是号码帮的大水喉。

  除了明面上佐丹力老板正经生意人身份,黎志鹰还经营香江地下六合彩生意,手下号码帮暗中走粉,也大多经由他那条远销海外的服装线,他倒是不从中取利,但尤嗜吸食比烟草更烈性的叶子,号码帮便从南美搞来上等货孝敬。

  因此黎志鹰还有个花名,叫‘大麻鹰’。

  这些花边新闻,多是从许家强那里听来的江湖掌故。

  翟远扮绅士,这位走的则是枭雄路线。

  “司徒,就凭这位黎老板刚才一番说话,我就能去廉政公署charge你。”

  办公室里再次响起杜叶锡恩的声音,老太太气极反笑:“你们这班新民煮人士真是奇怪,香江六七十年代贪腐盛行,市民穷到吃不饱饭的时候,个个销声匿迹无人出声,如今社会变得安定富裕廉洁,眼看这座城市要回归内地的时候,你们又好似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参加普选。”

  杜叶锡恩的声音顿了顿,冷冰冰的声音再度响起:“总之你和你的党派不必再白费心机了,下一届立法会选举我一定会参加,到时候看下边个够票喽……黎老板是吧?我话说到这种地步,你仲肯不肯发善心做善事?”

  五分钟后。

  司徒铭柱和黎志鹰灰头土脸走出办公室。

  这时候方才看清楚两人的相貌。

  年长一些的司徒铭柱约莫已有五十岁年纪,虽然保养的很好,精神十足,但斑白鬓角与脸上几块老年斑仍藏不住。

  年轻一些的黎志鹰四十出头,高高肥肥,一副浓眉细眼,嘴角下垂的面相。

  见到外面站着的翟远和夏濛,自办公室里走出来的两人微微一怔。

  司徒铭柱迅速收回目光,沉着脸快步离开,黎志鹰则面带和气笑容,冲他们点头致意方才匆匆跟上司徒铭柱的脚步。

  “杜叶校监。”

  即便房门已经大开,夏濛还是轻轻叩响门扉:“打扰了,我带个朋友来拜访。”

  头发花白的杜叶锡恩火气显然还没消散,本就古板的面容愈显严肃,扯了下干瘪嘴角便算微笑回应,招呼示意夏濛和翟远进办公室。

  “小濛,好久不见。”

  “最近在忙些其他事,杜叶校监,这位就是我在电话里向你提过的翟远。”

  “杜叶校监你好。”

  刚送走司徒铭柱和黎志鹰,又迎来翟远和夏濛。

  三人相互打过招呼。

  夏濛皱眉问:“观塘北那个司徒议员这次也要出来选,他进立法会,恐怕会在回归前起草些不利的法案。”

  “无非是抱着欧美民煮人权那一套,大家都看得出来他们这时候出来普选是什么目的……”

  杜叶锡恩毫不掩饰眼中鄙夷,话至一半又摆摆手:“算了,不讲这些,希望到时候选民可以擦亮双眼。”

  说完望向翟远,脸上笑容多了几分:“阿远是吧,其实早在小濛介绍你之前我就知道你,我丈夫杜学魁很中意你之前创作的几首中文歌,应该是叫《明天会更好》和《东方之珠》,是了,仲有那支《青花瓷》,你知道他教中文的嘛。可惜杜学魁最近回家乡绥蒙探望以前的师长学友,否则你们两个坐在一起或许有新话题。”

  夏濛面带笑意,替翟远捧着说:“的确可惜,其实阿远这次过来,亦都是想请教杜校监一些办学经验,他虽然创办的是演艺学院,但也非常看重文化课程,希望能向两位前辈一样推广教育。”

  翟远微笑点头附和,暗忖:哦~原来我是这么想的啊。

  杜叶锡恩倒是很吃这一套,或者说只要肯做教育行业她都赞成。

  老太太冲翟远露出亲切笑容,问:“阿远年轻有为,不知是哪所大学毕业呀?”

  “杜叶校监,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中学时没有在慕光中学读书,搞到后来连大学都没得上。”

  翟远惭愧叹口气:“但其实在我心目中,一直当自己是慕光中学的学生。为了弥补这个遗憾,我打算捐一笔善款兴修校舍,只要杜叶校监在校友名单上添写一个我的名字就好……”

  …………

  “我挑他老母的老鬼婆!够胆同我大小声,她当自己英女王呀!”

  司徒铭柱沉着脸走出慕光中学校门,坐进一辆平价的硬顶美洲豹轿车,终于忍不住开口喝骂。

  自己好歹也是市政局要员,平日里有头有面,结果被杜叶锡恩当孙子般训斥,积攒的火气此时方才发泄出来。

  坐在身旁的黎志鹰缩了缩肥肉,坐惯了豪车换成这种平价车顿觉有些逼仄。

  他笑着劝司徒铭柱:“总有人当自己是正义人士嘛,司徒兄,无谓同一个快要入土的老人家争,她都已经七十几岁年纪,有冇命活到下一届选举都未必,况且还有大把老板肯撑你,就算普选照旧大把赢面嘅。”

  说话间,黎志鹰从怀里取出来一个小型录音机,无奈耸肩嘿笑:“本来想录下两句杜叶锡恩的不当言论做负面舆论宣传,估不到一把年纪仲这么大火气,反而搞得好似我们做错事一样。”

  司徒铭柱皱了下眉,显然对他随身带录音机的习惯很排斥。

  联想到这家伙未发迹前连狗仔都肯做,心中忍不住骂了句果然狗改不了食屎!

  “现在都称呼她叫香江良心,民意风生水起,我真是冇把握。”

  司徒铭柱收了火气,用力呼出口气,扭过脸望向黎志鹰:“帮帮手想点办法出来,有好处便宜你。”

  黎志鹰闻言眼前发亮,笑容更甚:“大家好friend来的嘛,就算没好处我也肯帮手啦……有什么好处?”

  司徒铭柱略一沉吟,有些忌惮的看了眼黎志鹰手里的录音机。

  “挑!你不会怀疑好兄弟吧?”黎志鹰当即打开车窗,将整部录音机甩出去,拍拍手笑道:“OK,扔咗它!”

  司徒铭柱深吸口气,这才缓缓开口道:“下个月去印尼,见几位伦敦的鬼佬官员,帮你把地下六合彩的生意铺到殖民地,赚到的钱照老规矩来分。不过我们想要你做一间传媒公司,除了利用传媒的力量支持我上位,还要集中报道内地的负面新闻,在回归前制造恐慌,在回归后继续抨击批判,班底我已经帮你选好,创刊资金也会有人替你出……你懂我意思吗?”

  (还有,晚点

第360章 第一笔订单

  “明白,完全明白。”

  翟远坐在九一娱乐的办公桌里,听施楠生汇报完情况,频频点头。

  “即是话,3月份的时候,立法会通过了《1986公-安修订条例》,其中最受公众关注的一条,是港府为了保障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废除掉假新闻这条罪名。”

  翟远没好气的骂道:“丢你老母!往前几十年都从未修例,现在无端端讲自由、讲人权?”

  条例是港府当局今年1月7日递交给立法局。

  3月11日迅速通过,署理港督钟sir签字以后即刻生效,比过去的工作效率强了不知多少倍。

  接着就是反对声一片,社会各界舆论哗然。

  只不过依旧改变不了港府我行我素的态度。

  一句讲晒,为了维护所谓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鬼佬选择牺牲一部分公共秩序,同时放宽刊物管制和废除假新闻罪名。

  “怪不得《古惑仔》漫画之后会允许发行。”

首节 上一节 365/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