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的单日票房也开始持续下跌,终于到了维持不了戏院营收的阶段。
1月26日,南方小年,《英雄本色》宣布下画。
上映36天,累计票房一千八百万,堪堪压了《最佳拍档》一头,成为今年本土的票房冠军。
三部电影,一个贺岁档,在本土市场共计揽下四千多万票房。
这差不多是香江贺岁档,观影人群能消费的上限。
如果错开档期,三部电影的票房绝对不止这些,甚至可能会翻倍。
可惜先是《英雄本色》和《A计划》抢贺岁档,又有《最佳拍档》突然提前上映加入战局。
票房被稀释,最终落了个三败俱伤的场面。
九一娱乐伤的最轻。
一千八百万的本土票房,足够收回五百万的制作费,只是没什么赚头。
佳禾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陈仕龙的招牌在海外,挂张海报出去就能收回制作费,剩下的是纯赚。
新壹城从上到下,笼罩在一片阴霾当中。
不算各项宣发,仅仅制作费就去到两千万,而本土票房却只有一千六百万,即便算上东南亚市场,这部片能不能回本都说不准。
翟远坐在办公室里,在计算器的一片归零声中,正默默计算这次的战果。
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吴语森八卦语气满满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老板!刚刚收到风,新壹城今次票房扑街,雷爵坤在始创行里发了一通脾气,突然间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医院,现在正在抢救。”
卧槽!
翟远蹭的站起身来,什么邓广荣剧本?
在他记忆里,银公主的老板起码能活到九十年代初才对,也正是他突然离世,直接导致那时已经分崩离析新壹城直接原地解散。
现在不会因为一部电影失利,就改变历史轨迹,让悲剧提前上演吧?
翟远心中突然充满罪恶感。
他急忙问吴语森:“还有痊愈的风险吗?”
“不知啊,我正在联系徐勀拿一手情报……嗯?”
吴语森突然反应过来,什么叫痊愈的风险,老板你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果然,做电影盼着死同行。
第163章 赌运昌隆
公历1984年1月31日。
一辆停泊在中环宝生银行分行门外的解款车,押运着1.4亿日元纸币,价值约470万港币,遭到4名匪徒持械打劫。
在警匪双方的驳火枪声中。
香江这座城市,迎来了旧历新年的除夕夜。
1983年过去了。
翟远并不怀念它。
好在今年除夕夜是在家里度过。
没有血光之灾。
这一年的翟远格外忙碌,收获却只能算差强人意。
进了一趟政治部、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拍了两部电影。
报纸上说他凭一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身价暴涨几十亿。
不过谁穷谁知道。
春节期间,翟远在家算了笔账。
《英雄本色》本土一千八百万港币的票房,其中一千万都是来自1024戏院和招氏四家龙头戏院。
左边院线和西片院线12间戏院,一个贺岁档加起来只收了八百万票房。
票房被稀释过后,还比不上李瀚翔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而这一千八百万的票房,扣掉制作费和各类分成、税款,基本剩不了多少。
尤其是福克兰海战的那笔战争税,扣得莫名其妙。
“又不见你们守港的鬼佬去和阿根廷开战,这钱都能收到香江人头上,脸都不要了。”
电视新闻里,还在播报宝生银行劫案。
五个大圈仔除夕夜案发后弃款跑路,结果大年初四就被差佬找到贼巢,双方驳火六十多发,劫匪最终被一网打尽。
大圈帮在香江的声势,越来越响。
“关电视吃饭!”
赵美珍催促的声音响起。
餐桌上摆满了除夕还没解决完的剩菜。
翟瑶凑过来看了一眼,脸上露出嫌弃的表情:“我要叫外卖。”
说着就想去抓电话机订餐,被赵美珍揪着耳朵按在桌前。
“我看你像外卖,坐低!”
“妈,这菜剩了几天,不新鲜了。”
“瞎说,我刚从冰箱拿出来怎么会不新鲜?吃了几顿饱饭就挑三拣四,学校没教你不准挑食、爱惜粮食咩?”
母女两人拌嘴拌的正凶。
翟远伸长脖子看了眼桌上的剩菜,倒是挺丰盛,但确实也吃腻了。
正琢磨着怎么委婉的说自己不饿时。
手边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喂,哎!是我是我,好我现在就出来。”
翟远立刻接通电话,连对面的声音都没听到,起身便往外走。
又回头露出一脸愁容,冲赵美珍说了句:“阿妈,公司有紧要事,我出去一趟,你们先吃。”
赵美珍闻言连声说好,生怕他耽误正经事,态度和对待翟瑶时截然不同。
翟瑶望着翟远离开的背影,又看看桌上不合口味的饭菜,满脸残念的叹口气:“有钱真好……”
房门关上。
翟远站在楼道里,这才重新问道:“什么事啊,许太?”
电话那头是许家强的老婆陈兰。
“伯母管得你很严啊,翟老板。”陈兰听到刚才他和赵美珍的对话,笑着调侃一句。
“是啊,多谢你救我脱离苦海。”翟远笑了回了一句,便不再开口。
陈澜的声音依旧很甜,简单的寒暄两句,无非是新年快乐那一套。
最后她才笑着说:“翟老板,方不方便见面聊两句。”
“好啊。”
翟远知道这个女人是为了她那间三和电影工作室的事而来。
话音刚落,陈兰立刻说:“我和我老公许家强现在就在九一娱乐楼下,翟老板大概需要多久?”
翟远愣了下,心想这两口子还挺有诚意,春节还没过完,就忍不住登门拜访,看来《英雄本色》这个票房冠军的含金量确实不低。
…………
半小时后,九一娱乐的会议室里。
翟远隔着玻璃门就见到了许家强和陈兰两公婆,正坐在沙发上低声交谈些什么。
年轻时的陈兰在宝岛舞小姐里也是头牌,精心打扮一番称得上明艳动人。
年轻时的许家强,非要说帅有点亏心,看起来挺年轻的。
“许生、许太。”
“翟老板。”
翟远推门而入,两公婆立刻站起身来迎接。
许家强自从上次和翟远在金像奖颁奖晚会上一别,基本断了联系,全靠他老婆在其中牵线搭桥。
这次重新见面,心中的差距感比之前更大。
面前这个十几岁的靓仔,入行电影圈短短两年,却比自己十几年电影生涯更辉煌。
就算自己那个着草跑路的十二弟,在宝岛凭借许家背景早早成立永胜电影公司,跟现在的九一娱乐也不是一个级别。
二轮录像厅和三级片起家、短短一年多时间走到组建院线的地步,还顺手拿了个票房冠军,这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翟老板,这是我们三和电影工作室的经营许可。”
闲聊了两句,恭喜过《英雄本色》的出彩成绩之后,陈兰捅了捅许家强,后者这才反应过来将提前准备好的材料递给翟远。
工作室的名字叫三和,说是取自天地人三和之意。
至于有没有三合会的意思,翟远并不在乎。
他简单翻了下三和电影工作室的相关文件,注册地点居然在牛头角佐敦谷北道的一幢写字楼里。
距离九一娱乐的办公地点不远。
他笑着抬头问:“不错啊,接下来有什么计划?”
“是这样的,我计划……”
许家强刚要开口,陈兰轻轻在他手背上拍了下。
女人笑吟吟望着翟远:“我们刚来香江,不了解这里的情况,不如翟老板给点意见?”
“好啊。”翟远笑了下,说:“我稍后还约了联合、哥伦比亚、远东和比华四家公司聊《英雄本色》的发行,那就不藏着掖着,有什么说什么了。”
他提到这四家公司,是环球、派拉蒙、哥伦比亚、美高梅、迪士尼……这些海外电影公司在香江设立的联合办事处。
其时海外电影公司遵循各自国家的《电影法》,每年的引进片数量都有限制,需要此类机构搜罗质量过硬的电影在本土发行,以免浪费名额。
而港台每年的本土票房冠军,无疑是最受欢迎的香饽饽,几乎可以闭着眼睛买入。
也是香江电影公司每年能和海外院线搭上关系,为数不多的手段。
至于能不能凭此翻身,在外埠市场分一杯羹,也并非全看本土成绩,题材同样重要。
比如新壹城的《最佳拍档》系列,或者后来周星池几部在本土夺冠的电影,拿到外埠市场反响都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