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第166节

  至此后张一谋就再也没去过戛纳,而《一个都不能少》最终获得了威尼斯金狮。

  那一届戛纳,原本老谋子有两部送审。

  原本是双保险,还有一部《我的父亲母亲》,基本上拿大奖稳的。

  这一部最后也送到了柏林,获得了评审团大奖!

  不得不说,国师虽然有很多被人诟病的地方,但大是大非至少是站得住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地位和风评,一直比陈恺歌等人高一头的原因。

  虽然同样拍了很多烂片,但一直以来拍电影的理念永远挺创新。

  很多的导演未来都是在吃老本,有的甚至都不再有市场,就他国内的四级城市通杀。

  没有任何一个演员、导演,能有张一谋在国内四线城市的票房号召力。

  一线他不行,但小城市的电影院,只认他。

  而这片看似不大的市场,是所有演员、电影人、导演的梦,因为有好几亿的人口。

  《战狼2》能第二周逆跌,其实就是靠四线城市冲出来的。

  这些人平时不怎么看电影,但真有大导演、口碑片,也是会进入电影院买票观看。

  “柏林要到明年呢!”

  “而且老马还是自己人,今年威尼斯也没啥佳作,徐科都能入围!”

  “他那部啥电影来着?说是商业片?”

  “你是……为了陈瑾吧?”

  张一谋突然沉默了一会,在那说着。

  “那我来跟老张聊聊吧,去威尼斯费用可不小,还得宣传,档期这样也得改……”

  张一谋是觉得有点麻烦。

  他是个怕麻烦的人。

  “陈瑾,只是一个方面,他一个新人,不一定能拿奖,我只是传达下老马的意见!”

  “不,片子我看了,他演得很好,但是篇幅不够,这部电影的真正核心,还是静秋,女一号!”

  如果是陈瑾为主的电影,张一谋说不定就冲一把了。

  “一点没戏?”

  “我不知道,评审团主席是谁?”

  “昆汀,你认识的!”

  “他啊,哈哈……”

  张一谋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一个略微变态的家伙。

  “行吧,那我先来跟我合伙人说说!”

  “我是没想到,你比我还上心?”

  张一谋是真觉得不可思议。

  “一谋,你跟我说实话,陈瑾比刚出道时的夏羽怎么样?”

  这是张辉军很想知道的一个答案。

  “不能拿来比较!”

  “但陈瑾有天赋,也有很好的表演底子,本色+表演吧!”

  “夏羽是纯本色出演,没痕迹……我不知道威尼斯吃不吃这一套,陈瑾在《山楂树》里,有几场戏非常强,夏羽演不出来的……”

  “但陈瑾就完成的很好,虽然两个人演的都是70年代的角色!”

  倒不是张一谋自夸,确实是从他一个导演的角度,来看待两部不同的电影,里面的角色纯粹表演。

  “这就够了!”

  “这一届也没有夏羽!”

  “哈哈!”

  张一谋明白张辉军的意思。

  有时候,演员碰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这是任何表演都没法替代的。

  老三之于陈瑾,跟《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马小军,还是不一样的。

  马小军跟夏羽很像,而陈瑾肯定是没有老三这样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一样,但陈瑾却也能让张一谋有一种,他就是老三的感觉。

  这显然不是表演可以达到的一种程度,张一谋说不出陈瑾为什么能做到,只能归结为气质和天赋。

  “行,那我挂了!”

  “嗯,我来跟老张好好聊聊!”

  张一谋挂断了电话,把手机递给了一旁的庞立薇,叹了口气道:“小庞,上映的档期……可能要改一下了!”

  “得麻烦你再多跑几趟!”

  “好的,没事!”

  庞立薇笑了笑,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了出来:“张导,其实……我也挺支持去威尼斯的!”

  “为什么?”

  “您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是想我们工作室多赚点钱!”

  “小蒲打两份工,一直都没涨过工资!”

  陈瑾出名了,哪怕工作室拿三成,那也是大赚。

第136章 “你要去威尼斯了?!!”

  晚上,海底捞火锅。

  这一顿是陈瑾请客,虽然郭忛很想付钱,但怎么着也是自己杀青,请全剧组吃一顿也是应该的。

  “只是暂时离开,下次还有合作的机会!”

  “来来来,大家干杯!”

  陈瑾举着饮料。

  喝酒对嗓子的伤害很大,很多演员是滴酒不沾的。

  “电话!”

  朱颜曼兹看着桌上的手机响起,陈瑾赶忙拿着手机走了出去。

  “蒲伦姐,什么事?”

  “我们电影的上映档期改了,应该在9月份,具体要过两天才知道!”

  “啊?”

  这么突然的吗?

  “怎么好端端的,改档期了?暑假档不是蛮好的么?”

  未来自传电影里面,好像《山楂树》也是9月份,但那是因为窦逍和小黄鸭拍戏进度实在太慢,导致了没法赶在暑期上映。

  这种爱情文艺片,暑假和情人节才是最大的流量。

  “张导,想带你和小朱去趟威尼斯!”

  陈瑾:“……”

  “按照三大电影节的规矩,首映是必须在电影节的,所以档期最好是能同步!”

  “这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电影节对宣发很有利!”

  这倒是真的。

  电影节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流量,当然前提是可以得奖。

  一旦得奖,全华夏的媒体都会报道的沸沸扬扬,这两年三大电影节的热度其实还可以;要到2018年之后,lgbt这种群体泛滥,三大才开始搞各种政治正确的电影。

  完全不按照电影品质来评奖。

  而目前国际三大电影节要是有所斩获,国内都会狠狠的吹嘘一波。

  至于跟电影节首映同时定档,这也是很多导演的操作和套路,譬如顾常卫的处女作《孔雀》,就是跟柏林电影节同步。

  柏林拿到了评委会大奖,国内同时上映,票房立马起飞。

  “那就是要跟威尼斯首映差不多的时间,还是要看看能不能得奖?”

  陈瑾在那问着。

  “这就不知道了,要看电影局那边,还有张导跟张总协商的结果!”

  “好吧!”

  幸好之前《山楂树》只是定档,做了例行的推广,还没对外说什么时候上映。

  宣传片原本是准备这几天放的,现在看来应该也要暂缓。

  “跟你说一下的,有个心理准备!”

  “嗯!”

  陈瑾明白蒲伦的意思,但想了想未来自传电影里面。

  《山楂树》好像是参加的柏林,而且还没入围主竞赛单元。

  这威尼斯……入围应该也够呛吧?

  这样的话,去了就没什么意义了,就只能纯当是做个宣传。

  而且这电影跟老谋子之前的影片还不一样,《山楂树》这种不一定受到老外喜欢。

  不像《活着》这些,老外就喜欢看华夏的苦难。

  如果不是冲着奖项去的话,那就是卖海外发行权。

  日韩东南亚能卖掉,欧洲北美肯定悬。

  陈瑾不太懂张一谋的这个操作,但他其实也是一知半懂,还都是未来自传电影里面学到的一些知识。

  “那上映就得再推迟一个月!”

  “到时候都开学了……”

  陈瑾撇了撇嘴,挂断电话走进了海底捞。

  “怎么了,蒲伦姐跟你说了什么?”

  看陈瑾一副沉思的样子,朱颜曼兹不由得问着。

  “《山楂树》,要改档期了!”

  “?”

首节 上一节 166/4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