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确实一开始没这个打算,奈何条件诱人,反正他也没什么事干。
至于其他人不行,那是他们菜!
其实这样的偶然的事情,在影视圈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像《终结者》里的琳达·汉密尔顿和《星球大战》的哈里森·福特,一个本来只是陪朋友去片场,一个只是为了陪练,然而阴差阳错被卡梅隆和乔治·卢卡斯看上了
对于这么有话题性的选角结果,吴宸自然没被媒体放过。
“说实话,确实是碰巧,伊菲先碰到的姜闻导演,我想着就喊来试试,这不就巧了嘛”
吴宸很配合,而这番回复更是在火上加油。
网友们都乐的不行:
“姜闻和吴宸这是用行动告诉你们:别努力了,去多溜溜弯儿说不定就成主角了。
“姜闻:我不是抢你的饭碗,我是在你吃饭前把碗拿走了。”
“吴宸:谢谢你们的努力,可惜你们不会像姜闻那样瞎逛!”
“.”
一整天,网络上都因为这戏剧性的事热闹不已。
晚上十点多,张艺某也拨通了吴宸的电话。
姜闻空降《火星救援》男主的消息,他听说后多少有点吃惊。
“请姜闻来演,你得稍微留个神,他脑子里稀奇古怪的点子不少,不要过多理会他,不过他有些意见确实挺不错,得仔细甄别.”
对于姜闻,他可太有发言权了。
姜闻是一个很好的演员,但是脑子过于活跃或者是表达欲太强,导致总有各种建议产生。
“哈哈哈”吴宸闻言也笑了笑,“明白,师兄我懂得,我拍的又不是《寻枪》.”
张艺某听到吴宸这话有些忍俊不禁。
想当年《寻枪》拍摄时,陆训本想拍个人物心理微妙崩解的犯罪故事,结果被姜闻“表演欲”一带,直接变成了“姜式迷雾感”。
气质全变,结构都被打乱,偏偏效果还意外不错。
但这也是分人的,像他的《红高粱》若是让姜闻的意见做了主导,那就不是《红高粱》了
这一点他相信吴宸明白。
“张导说什么了?是跟姜导有关吗?”
卧室里,刘伊菲正蹲在行李箱边整理东西,听到吴宸在电话里提到《寻枪》,忍不住问了一句。
吴宸还没来得及回应,手机又响了。
“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吴宸看着屏幕上的来电人,眉梢一挑,接通电话。
“吴导,我刚才有个想法。”
电话那头,姜闻的声音一改往常,似乎还带着思考时特有的紧绷。
“嗯?”
“我琢磨了一下昨天的台词啊,那句‘今天,我在火星上,种活了土豆’我觉得有点不对劲.”
“怎么不对劲了?”
吴宸没直接否了姜闻念头。
因为台词不是“剧本上的文字”,而是演员要从嘴里说出、要“活”出来的东西,所以当一个演员对角色产生深入理解,他自然会对台词提出修改意见。
尤其是优秀演员,一定会琢磨台词是否顺口、是否符合人物当下状态。
如果演员理解得深,改得更好,这个是可以接受的。
“我觉得原版这个台词像日志,少了一点幽默感,你看下我这样说会不会更好一点:
今天,是我姜某人,把一个死人星球.给种出了绿。”
吴宸闻言哑然失笑,却也在认真思考这一句话。
不得不说,这句话很姜闻。
“姜导,你应该知道我原先那句话是在什么样的一种场景吧?”
“我懂,科学家的口吻,略带点自嘲化解孤独,你这手法很好莱坞啊。”姜闻此刻不禁感慨着,他也是琢磨了许久才感觉到的
对比他们,吴宸明显更懂好莱坞。
“原本是理工男式的平实陈述,理性、冷静、有一点点干涩的幽默,你这一改就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英雄口吻’.
这个问题我们开拍的时候可以考虑试拍,剪辑一下AB版,看看效果。”
吴宸没有直接拒绝姜闻,他琢磨着这句话,从独角戏的张力情绪而言确实还不错。
但是最终需要试拍后回看素材后才能做决定是保留还是作为花絮或导演剪辑版使用。
“成,我就提一嘴,你要觉得不行,那还是以你为主”
姜闻补了一句,吴宸又不是陆训,他可不能让双喜临门的事情给黄咯。
虽然《火星救援》相关报道数量还在增加,但是另一边,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消息也是成倍地出现在了娱乐版面上。
一如当年《英雄》冲击奥斯卡一般的盛况。
京城首都国际机场,当年《英雄》主创一行赴美前由央视、《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新华社、电影报等媒体前往机场送行采访。
这一次《黑牡丹》也享受着同等待遇,有过之而无不及。
浩浩荡荡一行人,在机场浩如烟海的人群和媒体镜头下徐徐登场。
清晨七点不到,京城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大厅,天刚微亮没多久,玻璃墙上映出行李箱滚动的轻快影子。
除了吴宸、刘伊菲、韩三评、王常田几人,李沁、向灼、李晓萍、张强以及相关人员共十六人一一随行。
四周围观的人群熙熙攘攘,摄影师们扛着长枪短炮,记者们手持话筒、录音笔在早已搭建好的简易采访台前,灯光抢先点亮
“来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随即无数视线、镜头齐刷刷聚焦在大厅入口处
建群了
群号在简介,慢慢加不用急,因为我还得一个个点击同意之类的,估计会要点时间.
第339章 踏上征程
清晨七点四十,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外,东方晨曦微露。
巨大的波音777缓缓滑出停机位,航行灯在淡蓝晨雾中一闪一闪,划过沉默的跑道,闪烁的航行灯映照着舷窗。
航站楼的落地玻璃后,媒体们三三两两收起器材,拖着笔记本包,撤离回编辑部。
这一次前往奥斯卡参与直播的媒体不少,而且大部分早在昨天就先行出发了。
“吴导口还是那么严,倒是韩董几人,一直笑的合不拢嘴.”
一个青年记者边打着哈欠边对同伴感慨。
不远处的女编辑打开录音笔,检查刚才采访片段。
清晰的声音响起。
“吴导,您这一次带着《黑牡丹》出征奥斯卡,有信心吗?”
“怎么说呢,我们能做到的都已经做了,拿不拿奖我说了不算,但拍好电影,是我分内的事,这次出征,不带‘必胜’的心情别给我们太大的压力哈!”
录音笔内响起了嘈杂的笑声。
“伊菲,《黑牡丹》是您第一次作为主演入围奥斯卡,您怎么评价这次的表演经历?”
“韩董.”
“.”
波音777的客舱里,暖色灯光洒落,天色尚暗,窗外的机翼正划过晨雾中未醒的城市。
“太急了,我那套定好的西装都还没回来,没能把我这帅气的一面展示出去,到时候红毯上媒体采访我,感觉差了点东西.”向灼还在嘀咕着。
吴宸和刘伊菲几人轻轻一笑。
“那个向灼,我们是实名邀请函,走的是红毯外围区域,不会进采访区.”张强忍不住拍了拍向灼肩膀,“所以没有这个烦恼。”
“哈哈哈”
众人气氛轻松地准备前往洛杉矶。
上午九点,随着首都国际机场采访结束的时间陆续过去,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块也开始纷纷上线当日采访内容。
【“不带必胜心情”吴宸携《黑牡丹》出征奥斯卡:拍好电影,是我分内的事,不要给太大压力】
【刘伊菲:能入围是幸运的事,但是演员的标准不该用奖项来定义。】
【韩三评:能拿到提名,就说明我们的电影在一个高标准的平台上被认可了。剩下的就看缘分,重在参与.】
【.】
各番标题登上首页,各自配发图片、采访语录与早晨候机楼外的合影照片。
像中国电影报的发文中就配上了清晨七点出头拍摄的一张合照,照片定格于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玻璃幕墙外。
照片下方的文字说明是:
“《黑牡丹》剧组一行启程前往洛杉矶出席第8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清晨首都国际机场,留影为证”
整个华语圈似乎都在等待第二天的颁奖典礼盛况,如同《卧虎藏龙》和《英雄》当年一样,电影频道、《中国电影报》等诸多媒体开设奥斯卡专题板块追踪今年的颁奖典礼;
更是由电影频道派出的记者专程赴美全程记录剧组从出发红毯到颁奖典礼的全程,并制成纪录片播出。
24号,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日子。
洛杉矶下午时分,天色尚未昏暗,柯达剧院前却已是人头攒动。
剧院主入口处,红毯正在近三十名工人分段铺设,每一道接缝都被金色的卡钉牢牢固定,深红色的绒面布料在柔和的夕阳余晖下泛出低调而华贵的光泽。
现场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调试着设备:摄影轨道搭建完毕,机位正逐一检查;
高高架起的镁光灯被反复校准角度,防爆玻璃罩内,一台台巨型转播摄像机静静待命,即将接入全球直播的信号链路。
好莱坞大道早已被严格封锁,随处可见佩戴对讲机、神色严肃的保安,风中依稀可闻灯架调焦齿轮细微的运转声。
与此同时,入住在比弗利山庄四季酒店的剧组已经齐聚。
此时团队规模又扩大了不少。
一方面,电影频道的随行记者早已准备完毕,他们将全程跟拍吴宸、刘伊菲等主创人员,从酒店一路记录到柯达剧院,直至一行人踏入颁奖厅内。
另一方面,则是香奈儿品牌为刘伊菲专程派遣来的妆发造型师、服装管家与随行助理。
奥斯卡作为全球顶级的时尚曝光平台,香奈儿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