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第202节

  甚至连失声多年的韩国电影都入围了两部,但没有一部华语片的名字出现。

  哪怕一部,都没有。

  尤其是在近一年刚刚实现“金狮+金熊”的荣耀背景下,本以为金棕榈将会成为三连冠的荣耀终章,却在戛纳60周年之际,被这突如其来的“全军覆没”浇了个透心凉。

  各大新闻网站首页瞬间被入围名单刷屏,但标题却几乎一边倒地拉响了哀鸣:

  【王家卫独撑场面,华语竞赛片集体缺席戛纳!】

  【金棕榈梦碎:姜闻、吴宸双双无缘主竞赛!】

  【三连冠梦破灭,华语片在戛纳为何“全军覆没”?】

  春光明媚,但京城影人圈却陷入了难得的沉默与低气压。

  影评人们议论纷纷,电视台的圆桌评论也纷纷转向“反思”语境:

  “姜闻六年磨一剑,结果连入围都没进去?”

  “吴宸到底递片了没?是没入选还是没递,星宸影业也没个消息!”

  “今年不是说好是华语电影最强一届吗?”

  电视台的圆桌评论节目干脆开了一期专题:《失落的戛纳与沉默的导演》。

  而在贴吧、豆瓣、各大门户论坛的跟帖区里,网友的情绪更是翻滚成浪:

  “这不科学!姜闻的片子不进,吴宸的也不进?”

  “我就说媒体之前吹得太狠了,这玩意能有什么铁定入围的吗?”

  “姜闻、吴宸、王晓帅,三大导演‘集体哑火’也太离谱了吧!”

  “全都完了?连吴宸都失手?”

  “最想看的《黑牡丹》,这下真成了‘牡丹未开’!”

  “.”

  有人讽刺,有人遗憾,也有人愤愤不平。

  此时,正忙于奥运会开幕式前期筹备的张艺某,站在会议室外吸着一根烟,看着报纸的标题,眉头却越皱越紧。

  他很清楚,《黑牡丹》是被戛纳组委会邀请过的,连蒂埃里·福茂都亲自出面了,怎么会突然“没了”?

  就算没入围,但是至少展映肯定是有的,不然太不合理了。

  他直接拨通了吴宸的电话。

  “师兄?”吴宸接通电话时声音略显疲惫,还夹着一点背景中的混剪音轨。

  “你在哪?”

  “还在剪辑棚,改镜头呢。”

  “戛纳,你提交了片子吗?”

  吴宸笑了笑,盯着屏幕上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光影:“还没呢,不过应该快了。”

  张艺某这才松了一口气:“我就说嘛,不应该啊,能赶得上最后的日子吧?”

  “目前来看,应该能赶上最后的交片日。”

  “那行,戛纳见。”

  吴宸闻言也不意外,毕竟戛纳六十周年大庆,张艺某这些国际知名导演肯定是受到邀请的,更何况戛纳还请张艺某等三十五位名导拍了《每人一部电影》的短片故事。

  与张艺某的从容不同,金陵那边,陆训在办公室里已经乐得快合不拢嘴了,这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啊。

  “让你们这两个混蛋嘚瑟.”

  “现在好了,一起滑铁卢。”

  在办公室内,陆训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喜气,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装作淡然地说道:

  “这次华语片的‘集体缺席’,确实值得反思,也十分可惜。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节又不是唯一标准,大家都有各自的方向,像《南京!南京!》也不指望靠奖项来证明什么,我就是拍好自己的电影”

  陆训的字里行间不着痕迹地加了一抹优越感。

  而在另一头,国内媒体终于联系到了本届戛纳“双基石单元”主席贾樟珂分析今年华语片在戛纳全军覆没的原因。

  作为身经百战的业内老油条,贾樟珂怎么可能被套路到,轻笑着,话语不紧不慢:

  “这个我不能猜测,能不能入围和影片的质量,以及选片人的口味都有关系。今年的入围影片我都还没有看过,但其中不少导演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了”

  面对这一段滴水不漏的外交辞令,记者们顿时一脸遗憾。

  王晓帅、姜闻和吴宸三人都没有出面,以至于网上都传三人落选,状态不好。

  不过此时剪映室内,窗帘拉得半闭,日光从缝隙间洒入,只在地面投下斜斜一束光。

  屏幕闪动着《黑牡丹》的画面,画面暗沉而诗意,音轨还在精调中,气氛原本是专注的。

  只是此时只见刘伊菲一条腿横跨着两把椅子,雪白修长,从膝弯一直延伸到脚踝,像一条弯曲流畅的玉线,落在吴宸的手中把玩。

  刘伊菲今天穿着一条米色长裙,裙摆不经意地滑落,露出小腿一截光洁的弧线,肌肤细腻,线条柔和。

  “变态!”刘伊菲脸颊飞起两抹红晕,声音压得低低的,还心虚地瞄了眼四周。

  幸好,这里剪映室内只有他们两人。

  “我劝你别乱污蔑我。”吴宸一脸正经,“明明是你闲着无聊,腿一抬一翘,还伸了过来,打扰我剪辑.”

  “不要脸,说那么正经的话,你的手倒是停下来啊。”刘伊菲啐他一口,抬眼看了看,吴宸的手还稳稳搭在她小腿上。

  她想撤回,又怕踢疼他,半吊在半空,脚趾微微绷紧,整个人像被捉住的小猫,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行了行了,显得我多稀罕似的。”吴宸咧嘴笑着,有些不舍地放下,因为眼前的画面有点问题,需要做点微调,还是工作要紧。

  “咬死你个混蛋,亏我还特地过来看你有没有被外面媒体烦到.”刘伊菲一边说着,一边气不过地咬了他一口,牙齿压在他手臂上,眼神里尽是娇憨。

  两人嬉笑间,空气像是被调成了柔软的春日温度。

  吴宸感觉这样的日子倒也不无聊,比前些天他一个人坐在这有趣多了。

  “精剪几号能完成?”刘伊菲安静下来,撑着小脑袋,坐在他旁边盯着屏幕。

  “大后天差不多。”吴宸估算着时间,“应该赶得上,比我预想得还要快。原本以为要拖到开幕前两天”

  “媒体那边都在传你们几人因为落选状态不好.”

  此时的北影片场,陈凯哥正站在刚刚搭好的“吉祥戏院”门口,仰头看着那块新刷好的招牌,身后是繁忙施工的工人和正在调光的灯具师傅。

  这里是《梅兰芳》的重要拍摄场景,对于这部即将开机的人物传记电影,陈凯哥此时充满了期待,心情颇为愉悦。

  而作为国内唯一的金棕榈获奖者,陈凯哥一现身,自然被记者媒体追着采访,一方面是《梅兰芳》的选角一事,另一方面则是六十周年的戛纳电影节。

  “陈导,听说戛纳邀请您和张导以及世界上35位国际知名导演集体创作的《每人一部电影》,每人三分钟.”

  说起这个,陈凯哥神色更为愉悦了:“哈哈,是有这么一回事,张导拍的是什么我没去问,我的已经拍完了,讲的是《霸王别姬》的延展”

  “陈导,那这次华语电影集体落选戛纳主竞赛,您怎么看?”其中一位记者立刻递上了业内此时最为火热的议题。

  陈凯哥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谈‘全军覆没’,现在还为时过早。”

  记者们一怔,纷纷抬起头。

  陈凯哥随之解释道:“戛纳的主竞赛单元名单的落定可能会维持到正式开幕前一天,因为有些电影可以走‘惊喜影片’.”

  “惊喜影片?”

  “陈导,能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吗?”

  “陈导.”

  陈凯哥没再说什么,转身继续走入搭景区,只留下一地摄像灯还在调整焦距,记者们已经开始飞速在笔记本上写下“惊喜影片”几个字。

第247章 压轴?戛纳的官方声明

  记者们愣住了,原本以为会听到一声“遗憾”或“全军覆没”的感叹,没想到陈凯哥却抛出了一个陌生词汇:

  “惊喜影片。”

  采访稿还没收拾完,当天下午,媒体便迅速放出了标题:

  【陈凯歌回应戛纳“无华语片”:为时尚早,或有惊喜影片】

  【“压轴登场”?陈凯歌暗示戛纳或未公布全部主竞赛名单】

  【什么是‘惊喜影片’?陈凯哥采访引发关注】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华语电影圈瞬间哗然,原本已经被“全军覆没”浇灭的希望,被这突如其来的四个字重新点燃。

  但紧接着,新的疑惑席卷网络。

  “什么叫惊喜影片?”

  “戛纳还有第二轮名单吗?不是说已经官宣了吗?”

  “这是不是在给没入围找理由?陈凯哥是不是在打圆场?”

  2007年的网络世界尚未如十年后那般汹涌发达,但门户网站评论区、影视论坛、豆瓣影迷小组、贴吧影评区已是一片热议:

  “我是真不懂了,前几天不是刚刚公布的名单?姜闻吴宸都不在,现在说还有后续?”

  “表示不太懂,什么意思,还有希望?”

  “所以,姜闻和吴宸现在是有戏?!”

  “.”

  终于,记者联系到一位业内熟人现身解释:

  “‘惊喜影片’很多年都没出现过了,但戛纳其实跟威尼斯都认为凡事都有例外,电影总有惊喜。

  这是预留给极少数未完成剪辑、但极具分量的作品使用的名额。

  这种片子通常要么是国际大导演、要么是重要国际合作项目,虽然超过了初期的官方截止期,但组委会会为其留出最后窗口,在电影节正式开幕前几天突然追加入围。

  不过‘惊喜影片’并不是每一届都有,这个还得看组委会是否为这一届预留,可以再等等戛纳的消息。

  这种片子如果成了,拿奖的机会还特别大”

  这个机制知道的人其实并不多,京城电影学院里,不少年轻教授都看向穆德远等人。

  就连一些老一点的教授都对此了解不太清楚。

  “老穆,戛纳有这个玩意嘛?”

  “其实是有这个机制,但是这些年三大电影节很少说开幕前才入围的了,不过今年毕竟是戛纳六十周年,特殊一点也正常,但是也说不准.”

  “那吴宸和姜闻他们岂不是还有戏。”

  “我说你们呐,别一天到晚操这个心,张校都没你们那么操心”穆德远吐槽着,谁料放在桌面上的手机突然间响了起来,正是张会军的电话。

  “老穆,张校的电话”

  “.”穆德远憋了憋嘴,起身走出门外接了起来。

首节 上一节 202/3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