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部片子在新奥尔良还有一场特别放映?”
“.”
吴宸始终平静作答:“沉默,是最残酷的隔离,真正的恐怖,不是血腥,而是无法发声。”
环球安排的媒体席上,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则已经悄然传出第一波观众反馈,北美主流媒体很快开始反应。
翌日清晨,洛杉矶的阳光刚刚洒下,《逃出绝命镇》的首映热度却如尚未散尽的晚霞般,在整个北美的媒体圈中持续燃烧。
《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已换上了昨夜埃及剧院的黑白主视觉,一只放大的瞳孔醒目而压迫,下方标题写着:
【沉默的呐喊:吴宸用一部电影唤醒了整个北美的沉静之地!】
《纽约时报》的文化版亦不遑多让,标题赫然写着:【他用恐惧讲述真相!】
而《综艺》则以专业口吻评论:【年度最惊人的社会惊悚片!】
【.】
一时间,媒体报道如潮水般涌现,《滚石》《名利场》《娱乐周刊》相继刊出专题;
有人称其是“恐怖片史上罕见的社会寓言”,也有人将其与《猜火车》并列,称其“用类型片的刀锋,切开最硬的社会肌理”。
“这就是环球在媒体端的实力嘛?”杰森·布朗姆看着隔日报道,啧啧说道。
显然这种大范围的传播,没有环球在媒体端推波助澜是不可能的。
“这是好事不是嘛?”吴宸笑了笑。
“当然,这种情况看来,吴,你很快就会在北美拥有一批忠实的粉丝。”杰森·布朗姆指了指电脑上的IMDB打分以及部分观众评价。
IMDB上的评分很快攀升到8.3,烂番茄新鲜度更是在早晨统计出的首批46条评论中,保持在惊人的98%。
影评人评分也达到了85分,观众评分更是罕见地达到了“A-”。
“不是恐怖,是现实。”
“我坐在那里,像被钉住了,直到字幕打完才敢站起来。”
“这不只是电影,是某种集体经验被推到台面上的时刻。”
“我爱死了吴了,他真的非常的勇敢!”
“.”
以往电影首映并不会产生大量的评论,但是《逃出绝命镇》首映后的评论比以往的电影高出了一大截。
11月3日,新奥尔良。
风从密西西比河畔吹来,飘过重建不久的第九区社区,在“飓风纪念剧院”的门前,已站满了等待入场的人群。
这是一家由卡特琳娜飓风后民间自筹资金重建的小剧场,墙体还带着修复过的痕迹,门口新刷的海报上印着一行字:
特别放映:《逃出绝命镇》——献给那些被遗忘的人
剧院内座无虚席,几乎全是本地黑人居民,还有不少飓风中失去亲人的长者、母亲、青年,他们衣着简朴,面容疲惫而坚定。
影片开始时,人群寂静得近乎压抑。
但当克里斯坠入沉静之地,当他的挣扎在银幕上一次次折射为现实隐喻时,不少人开始低声抽泣。
一位中年妇人悄悄抹去眼泪,旁边的少年紧紧握住她的手。
最后,当字幕缓缓浮现:
“献给那些被遗忘的人”
剧场内爆发出一阵低沉的呜咽与掌声,混杂着情绪的洪水,有人站起身来鼓掌,有人抱头痛哭。
吴宸都没想到环球在这一版的后面,加上了这么一句话。
“吴,这一场的费用环球是免费的”戴维·林登特意和吴宸说道,怕吴宸对往后的费用误会。
“没关系。”吴宸扫了一眼剧院的人,点了点头。
“我不知道这个中国导演是谁.但他真的懂我们。”一个新奥尔良的黑人老人在电影院前接受采访说道。
而当天深夜,CNN的晚间新闻用整整三分钟报道了这场特别放映。
主持人唐·莱蒙语气低沉又克制:“今天的新奥尔良不仅重温了一段记忆,更在一个中国导演的镜头下,看见了我们的痛.”
消息传回国内,国内媒体和业内人员都懵圈了。
吴宸俨然好像成为了北美舆论的风暴眼。
“他到底拍了什么?”这是无数人的共同疑问。
他们看到了报道里那一个个美国观众激动落泪、媒体盛赞的标题,知道这是一部关于美国种族议题的“惊悚片”,可具体内容除了之前在戛纳看过点映的那批人,没人真正了解这部片子的全貌。
一些记者甚至开始试图从曾参与戛纳的中国电影人身上挖出信息,而其中就有冯小钢。
可此时的冯小钢却并未回应任何记者,他正沉默地坐在王中雷办公室里,一份关于《逃出绝命镇》的娱乐报道正摊在桌面上。
王中君和王中雷两人也在,可三人讨论的,并不是吴宸。
而是《夜宴》。
“哥,韦恩斯坦撕毁了协议,昨天派人通知我们了,订金的一百万美元就是全部,后续款项不付了”王中雷颇为憋屈地说道。
“凭什么一百万卖给他,再怎么样《夜宴》也不可能只值一百万美元”冯小钢手掌一拍桌子,直接站起身来。
王中君则是淡定许多,“怎么撕毁?威胁我们什么了?”
“他说如果我们不按这个价格转让北美版权,《夜宴》在北美也不会有人要,他哈维不要的东西,北美没人敢要”
“.”
第198章 搞事的黑哥们
环球影业此刻早已陷入狂喜,公关部这两天几乎彻夜未眠,发布稿一篇接一篇地送往各大媒体平台。
他们预料中也没想到群众反应竟然如此激烈。
效果比想象中的还要好。
11月4日,周六。
北美影院的银幕数如同黑夜中绽开的星点,《逃出绝命镇》昨日在2781家影院同步上映。
首日票房终于出来了。
定格在1220万美元。
数据一出,行业哗然。
一部成本不超过五百万美元的惊悚片,在没有顶流演员、没有IP基础、甚至没有任何华丽特效的情况下,硬生生在竞争激烈的北美市场杀出血路。
甚至比拉里·查尔斯执导的喜剧影片《波拉特》还要高出300万的票房,
最重要的是,它还不是像《电锯惊魂》一样以血腥和恐怖著称的恐怖电影。
《逃出绝命镇》潜力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大。
各大媒体迅速跟进。
不过《综艺》用“意料之中的胜利”形容这场开局,认为这部电影理应取得这个成绩,这是一部质量上乘的社会惊悚片。
而《好莱坞报道者》则更直白:
【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特效,吴宸用一部种族寓言惊悚片横扫了北美观众的心。】
环球影业的戴维·林登和玛丽·帕伦特两人看到吴宸,笑的都合不拢嘴。
首日成绩和当前口碑,大概就可以预测一下未来的票房走势了;
除非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或是口碑持续发酵的可能性,否则票房曲线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吴,我们有些后悔和你对赌了,两条基准线定的太低了.”戴维·林登笑着说道。
“大家双赢不是嘛?票房更高,环球也能赚的更多。”
吴宸轻笑应道,环球的发行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亏损的可能性,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周六票房继续攀升,收获1430万美元。
影院经理们开始主动增加排片,不少影院干脆将午夜场延长,毕竟这是一部惊悚片,在午夜观影效果极佳。
而一些爱好这一口的观众甚至在凌晨时分仍在排队购票。
周日,票房票房正常滑落至1050万美元。
三日合计3700万美元,开画成绩一出,诸多制片方羡慕极了。
IMDB的评论数也在疯狂上涨,从之前只有上百到如今已经近千的评论数,增长可谓相当迅速。
“在听到一些宣传,基本上就是说这是一部从黑人视角讲述的优秀恐怖片后,我决定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嗯,我能理解这绝对是黑人最可怕的噩梦。
这部电影并非试图让观众为黑人感到“同情”,也没有任何说教意味,它只是一部以全新设定为背景的优秀老式恐怖片,顺便说一句,我是个老白人,演员
这部电影也让我记住了一个中国导演的名字!”
“《逃出绝命镇》完全震撼了我。我并非黑人,但是这是我见过的演员们最精彩的表演之一。
或许,适时的社会评论在讨论这部电影时会显得尤为突出;
但这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这是一部大师级的电影作品,经过了深思熟虑,细致入微”
“吴,我们的朋友,他不是来源于这片土地,却发出了这片土地最应该发出的呐喊声!”
“.”
显而易见,吴宸的粉丝群众在快速扩大,甚至于开始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们。
“黑人群体在这几天的发声很高,你会受益.”
杰森·布朗姆总结了一下这几天的媒体以及社会上的舆论上得出了一个结论,随即也不禁赞叹起来。
“吴,你通过几部作品就积累了一些大导演需要很长才能积累到的影迷们,确实很了不起.”
“可能是运气。”吴宸谦虚道。
“运气只会帮助有实力的人!”杰森·布朗姆言之凿凿:
“这些年我碰过太多的人了,有运气的不在少数,但是一次偶然的成功后便销声匿迹,只有有实力的人才能一直把控运气.”
“或许吧。”吴宸闻言轻轻点头,“对了,问你一件事,温子仁和狮门有绑定吗?”
“嗯?你是说《电锯惊魂》的导演James Wan(温子仁)?”
杰森·布朗姆闻言一愣,“你想要和他合作?恐怖片?
根据我的了解,温子仁是通过Twisted Pictures获得分红,而不是直接和狮门签分成,他和狮门影业是合作关系,但不绑定、并没有签约限制。
如果你想找他合作,让迈克尔帮你约一下最好,迈克尔不会拒绝的,相信他这几天还处于没能发行《逃出绝命镇》的懊恼中.”
杰森·布朗姆乐呵呵地笑着。
吴宸也不墨迹,当天便联系了迈克尔·伯恩斯。
主要是赚钱要趁早,一些还未开发的恐怖片,那都是明晃晃的美刀,没道理他不伸手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