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663节

  可来了之后,现实给了她沉重一击。

  沪城的经济确实发达,高薪工作也有很多,但显然不是为她这样只有高中学历的人准备的。

  几经碰壁,她也认清楚现实。

  工厂流水线的工作一大堆,交点介绍费就能进去,一个月能赚三四千,但中介一听,她还要带上女儿,顿时眉头直皱,把她给淘汰了。

  开什么玩笑!

  这里是工厂,不是幼儿园,也不是善堂!

  餐厅服务员、服装店导购员和商场保洁的工作,她也都试过。

  可服务员要值晚班,没人帮她看孩子;

  导购员需要站满全天,哪怕女儿坐在角落里,老板依旧嫌她碍眼。

  保洁工作倒是时间灵活,把女儿放在储物间就行,可工资低得可怜,一个月三千块。

  最后,在她走投无路之际,知道了外卖员这一行业。

  虽然没经验,但她还是咬咬牙,拿出为数不多的积累,买了一辆电瓶车跑起了美团外卖。

  在熟悉了一段时间后,她才知道筷跑的待遇更好,所以又干起了筷跑兼职骑手。

  一开始,由于不熟悉路线和小区楼栋分布,经常找不到客户所在的单元楼。

  罚款扣钱,被客户辱骂也是常有的事。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女儿坐在电瓶车前面的小板凳上,裹着厚厚的棉袄,手里攥着小热水袋,陪着她一家家取餐、送餐。

  遇到下雨天,她就把女儿护在雨衣里。

  有一次冬天雪下得大,路面结冰,她为了赶时间差点摔车,尽管女儿被吓得紧紧抱住她的腰,但还是小声安慰道:“妈妈,我们慢慢骑,不着急,有雨婷在呢。”

  这也是梁月能坚持下来的动力。

  特别是最近一个月,她终于转成了筷跑全职骑手,每个月底薪1800元,公司还给交社保,配送费和冲单奖励也都高了一大截。

  母女俩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在变好。

  每个月360元住房补贴、200元交通补贴、200元员工商城购物金和500元餐补,看上去不多,却让梁月彻底告别了捉襟见肘的日子。

  滴滴哒哒——!

  沪城的雨,又急又密!

  直到一点四十,梁月才忙完午高峰,一共送了19单,可能是没吃饭的缘故,可能是爬了太多楼梯的缘故,她的两条腿都在打颤。

  全职的收入高、待遇好,可高峰期的单子多得惊人,没点体力还真吃不消。

  几分钟后,梁月在路口右拐,远远就看见了一间筷跑食堂。

  “妈妈,到食堂了!”杨雨婷咽了咽口水道。

  “饿了吧?中午想吃什么?”

  梁月停下车,笑着问道。

  “妈妈,我不饿。”杨雨婷口是心非地回道。

  实际上,她早就饿了,但又不敢出声,生怕耽误妈妈工作。

  梁月心头一软,拉着女儿的小手,推门进了食堂。

  “梁姐!”

  “安南姐姐!”

  梁月还没来得及回应,女儿就挣脱了她的手,朝着李安南小跑过去。

  “哟,小雨婷,又陪着妈妈一起送外卖呀。”

  李安南揉了揉杨雨婷的脑袋说道。

  “我不是小雨婷,我今年三岁了,是大孩子了。”杨雨婷一板一眼地纠正道。

  梁月冲着李安南说:“安南,我先打饭,帮我看着她点。”

  “梁姐,你去吧,雨婷乖得很。”

  李安南摆摆手说道。

  她在筷跑食堂干了两个月,已经逐渐融入了团队。

  这时,店内一名正在吃饭的客人,在梁月和杨雨婷的身上看了看,随即起身走过去说道:“您好,我是《新闻坊》的外景记者,能耽误几分钟,做个简单的采访吗?”

  “采访?”梁月端着餐盘,微微一愣。

  “对的。”记者点了点头。

  《新闻坊》是沪城本地的一档民生新闻节目,主要报道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比如说弄堂里的邻里纠纷、社区新政策的推行效果等。

  他见梁月带着三岁的女儿送外卖,立马意识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新闻。

  “如果节目效果好,我可以帮您申请200到1000元不等的费用补贴。”

  记者见梁月面露迟疑之色,连忙补充道。

  “好吧。”梁月思索片刻,看在钱的份上,她应了下来。

  反正午高峰过后的单子少,正好也是休息时间。

  记者见梁月答应,立刻从随身背包里拿出录音笔和笔记本,在她对面的空位坐下,笑着说:“谢谢您愿意配合,咱们就随便聊聊,不用紧张。”

  一旁的杨雨婷眨了眨大眼睛,看了看记者,又转头看向梁月,小手紧紧攥着衣角,没敢说话。

  记者看向梁月问道:“冒昧问一句,为什么会带着孩子一起送外卖?”

  梁月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缓缓开口道:“孩子爸爸意外离开了,公婆不待见我们,没办法才来沪城打工。

  一开始找了好多工作,工厂嫌我带孩子,服务员要值晚班,最后实在没办法,才当了一名外卖员。”

  她顿了顿说:“孩子没人带,只能走到哪带到哪,好在她懂事,不吵不闹。”

  记者笔尖不停,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抬头时目光里多了几分共情:“日常工作会不会很辛苦?”

  梁月听到这个问题,脸上竟不自觉地浮起一抹笑意:“送餐的时候是挺累的,但每次看到工资单,就又不觉得苦了。

  真的很感激陈老板给了我这份工作,让我能好好照顾女儿。”

  “可你带着女儿送外卖,不觉得危险吗?”

  记者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我知道,但是.没有人照顾她呀。”

  梁月低下头,拉着女儿的手,一脸苦笑着说道。

  她当然知道不安全。

  所以,她也考虑过,把女儿送去托儿所。

  可费用并不低,一个月2000元起步,对她来说,压力太大。

  记者默然,想说两句安慰的话,但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深知,像梁月这样的打工人,在沪城还有成千上万。

  他能做的是,把新闻撰写得更加真实动人,从而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进而推动此类现象的解决。

  ……

  ……

  许汇,一间豪华宽敞的行政套房内。

  陈延森洗完澡,裹着浴巾走出浴室。

  只见萌洁穿着一件月野兔的Cos服,捧着手机,一副怔怔出神的模样。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陈延森走上前,抓住萌洁的双马尾,左右晃了晃。

  “你看看这条新闻。”萌洁把自己的手机递到陈延森眼前。

  “女骑手和三岁女儿的外卖生活:最怕没电梯!”

  陈延森瞥了一眼,从对方的工作服能轻易看出,这人是筷跑的全职骑手。

  但他没有第一时间相信。

  他太清楚媒体的德性,也深谙人性的阴暗,指不定是摆拍、导流之类的套路。

  他想了想,把新闻链接发给了自己,然后发给了章旭豪,让对方核实一下。

  不过,这条新闻给他提了一个醒。

  森联资本旗下有几十万名员工,夫妻都在为他工作的人也有不少,的确要弄个托儿所或职工幼儿园,既能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也能提供额外的工作岗位,获得更多的人道薪火。

  半个小时后,章旭豪回复:新闻是真的,对方刚刚转正,之前一直是筷跑的兼职骑手,工作勤恳。

  “好的,我知道了。”陈延森回了一句。

  紧接着,他拨通了裴毅的手机号码。

  “森哥,您说。”裴毅此时刚到家。

  一个小时前,他和陈延森、廖威在铂尔曼的包厢里,聊了一晚上的业务方向规划,正准备和老婆开个小会,就接到了陈延森的电话。

  “我想收购一家商业模式成熟的托儿所,你让筷跑的本地生活服务部做个调研,回头发给高伟林。”

  陈延森直接吩咐道。

  托儿所?

  裴毅一头雾气,因为章旭豪还没来得及和他汇报,所以他完全不明白,陈延森为什么要收购一家托儿所。

  之前讨论的都是橙子超市的供应链、云速的物流优化,以及拼呗超市的筹备工作,怎么突然转到托儿所上了?

  但老板发话了,照办就是。

  陈延森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萌洁看懂了陈延森的心思,于是目光灼灼地盯着陈总说道:“你像个圣人。”

  “听起来像在骂人,俗话说好人不偿命,祸害遗千年,我可不想当什么狗屁圣人。”

  “今晚,圣人给你开光。”

  陈延森把手机一扔,一把抱着萌洁,向着主卧走去。

  ……

  ……

  第二天一早。

  陈延森在吃早餐时,高伟林打来电话汇报:“老板,三洋电器要退出华国市场,中枢司的陶秘书问您,有没有接手的兴趣?”

第597章亿,80股权?他也太贪了!总投资不低于200亿!

首节 上一节 663/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