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心里都有点无语的吐槽。
但没法,别人都巴不得经常接,扩大影响力的采访,这人是真不怎么接。
现在出场过的采访都屈指可数。
午木借用了酒店的一个小会议室,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集访,林清月和剧组其他人也跑过来旁听凑热闹了。
倒像个小型新闻发布会一样,午木坐在上面的主座,下面坐满了媒体,然后大家举手提问。
“午木,目前外面都在传,你的影帝是因为评审团主席马修阿尔贝的偏袒才拿到的,你对马修导演进行了公关,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首先举手被叫起来的是新京报的记者,上来就是个很尖锐的问题。
午木挑挑眉头,想了想,干脆做了一个正式的回复,“其实马修导演的风格,他们法国应该有很多人比我还清楚,马修导演是一个真正的电影人,我和马修导演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私下来往,甚至说在来戛纳之前,我和林导甚至都还担心过马修导演会不会记我们的仇。”
嗯,确实。
新京报的记者忍不住的点点头,老头马修的风格和脾气,稍微一翻他的新闻就知道了,说他徇私完全没道理。
更何况还要配上午木这个属狗的,他那种性格能去搞公关?
反正就是两个茅坑里的石头碰到一起去了,一个比一个硬。
“那有传言说,是马修导演想要邀请你参加他的下一部电影才这么干,你怎么看。”
“这事还是你说我才知道。”
“林导这片子,你之前就在微博上说过能得奖,你是从什么角度预测到了吗,还是对电影很有信心。”
“当然是很有信心,我一眼就看出林导的片子不一样了。”午木脸不红气不喘。
“圈内众所周知的,你现在很热衷于投资电影,林导这电影你投资了吗?”
——
ps:短一下,今天有事出去忙了,晚上才回来。
第445章 网络舆论
《分别》这电影,外界哪怕不清楚到底能卖多少版权,再傻也知道,绝对是能大赚。
拿了戛纳大奖的片子,一般都会吸引很多艺术片爱好者去专门观看的,还有录像版权,也能卖不少钱。
更别说还有国内的票房,有戛纳三项大奖的名头再加上午木的热度,票房弄个一两个亿怎么想也没问题吧。
大家都以为,以午木和林清月表现出来的状态,林清月这片子午木八成有投资了,又能大赚上一笔。
自从之前午木的全球名人300排名公布出来后,就有不少媒体在自发的算着午木的收入了,想看看他今年能收入多少。
嗯,今年的第二个月都还没过去,全球名人300的排行才发了一个月不到,不少人就已经算出来了,午木今年的收入已经要接近三亿了.
这赚钱能力能把人看懵,都以为去年是高峰了,看这样子,今年还能再高,奔着二十亿去?
不过《分别》这片子午木没投资。
这让想着给他收入又加上一笔,让标题更震惊体一点的记者们都是遗憾的咂嘴。
“午木,这次获得了戛纳影帝之后,你以后会偏向演员发展,冲击更高的奖项吗?”
采访还在继续着,有人问午木的发展方向。
午木想想道:“不会特意偏向于拍电影,应该还是和之前一样,有合适的综艺就上下综艺,有歌就发发歌,然后顺带着拍下电影。”
多条路子发展,他赚积分的路子才能更多。
他冲着积分,台下记者们却是齐刷刷的记——“野心很大,想当全能型艺人”
“午木,你拍这部电影的片酬多少,能透露一下吗?”
说半个小时,就真半个小时。
时间一到,午木就起身示意大家解散。
问了一大堆问题的记者们面上颇有些意犹未尽,但在互相对视一眼后,都是脚步匆匆的往外走。
得抓紧时间去写稿,赶的快的,还能赶上明天的日报。
网上的第一口热度是没指望吃上了,微博上早就已经炸翻了。
但纸媒的第一口热度,还是能抢一抢的。
羊城。
此时才2月下旬,还未过年,再加上最近一波新寒潮的来袭,哪怕是羊城气温也是骤降。
张博文都已经穿上了一身厚棉服,哈着气的走在上班的路上。
明明是东北出身,但在南方待了几年后,他竟然发现自己好像都有点不抗冻了,才降这么点温就冷的受不了。
“刘大爷,来份《南方日报》。”
路过街角的一家报亭的时候,他像往常一样打算买上份报纸。
纸媒在这个年代虽然已经有些没落了,但对于一些上了年纪,或者在政府机构工作的人来说,每天看上一份报纸依旧是根深蒂固的习惯。
张博文在区档案馆工作,也跟着馆里的老员工们养成了这个习惯。
等着报亭大爷拿报纸的功夫,张博文随眼一搭的瞧着,然后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
“咦,刘大爷,你平时不都习惯把《南方日报》放最前面的吗,怎么今天南方都市报放最前面了。”
“张老师你还记得这种细节?我也奇怪呢,今天买《南方都市报》的人特别多,为了拿着方便就干脆放前面去了。”
报亭老板也一脸不解的样子。
“对了,买的人还大多都是年轻人,刚刚甚至还有两个高中女生跑过来买。”
高中生那可真是和报纸彻底的绝缘体了。
张博文好奇的看向报刊上的《南方都市报》
“广佛南环城际开通首日:1小时生活圈再扩容。”
“‘代孕黑产’追踪:羊城地下诊所查处后续。”
头版头条和次条都是市里政务相关和新闻热点追踪的啊,也看不出有什么能吸引高中生的地方?
他随手把报纸头版翻过去,露出下面的次板。
然后,他整个人就是一愣。
只见《南方都市报》的次版头条上,竟然出现了一个让他非常难以想象的人,一张特别有辨识度的脸。
次版新闻大标题:“从低谷到山巅,他或许走在传奇的路上,明星午木加冕戛纳影帝”
副标题,“候振中后第五位华人戛纳影帝,整个戛纳为他欢呼。”
这标题的每个字他都认识,但就是感觉排在一起有点不太能懂了。
午木怎么登上南方都市了?
而且加冕戛纳影帝??
张博文忍不住的站直身体,把那份报纸抽出来看。
“法国时间23日晚,明星午木在戛纳加冕影帝,成为第五位华人戛纳影帝。这个结果无疑让很多人,甚至包括笔者都跌破了眼镜。”
都市报记者开头就是一句简单介绍情况,并且定调子的话。
然后开始放慢给不认识午木的纸媒观众讲他是谁。
“因为就如同他在大众印象里的前缀一样,明星午木,相比起演员或者歌手,更像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明星。从十四岁初中辍学到成为现在的戛纳影帝,他经历了多次的低谷到巅峰,巅峰到低谷”
纸媒读者可能不太熟悉午木,但张博文却是熟悉的,因为他是宏图游戏《王朝霸业》的老玩家,经常跟着全服的人一起砍午木。
所以不说所有事情都了解,但至少大多数热度高的事情都知道。
他快速的跳过记者对午木过往和成就的介绍,他现在就想知道,自己怎么有点时间没看他,他就都成戛纳影帝了?
幸好之后这记者有详细的介绍,开始从头回顾起午木的“戛纳十二天。”
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最后的捧杯戛纳,引起戛纳狂呼。
用记者的话来说,就是:
“我头一次发现,原来以专业性著称的戛纳会有如此追星的一面,自从他的电影在戛纳展映之后,他在戛纳的热度就一日比一日高,到了最后甚至每次出去都会引起大拥堵,到处都是想拥抱他,和他合影的观众们。”
“这种气氛在颁奖典礼后达到了巅峰,在拿着影帝奖杯走出戛纳影节宫的那一刻,围在外面的观众们齐齐喊着他的名字,为他欢呼。”
“笔者开始本来对这些‘追星’的戛纳观众们有些失望,觉得失了戛纳的专业精神,同时也因为午木过于显眼的明星光环,而对他成为影帝这事没有多少实感。”
“直到听到人群外围的一声喊叫后,我才蓦的有些恍惚。”
“Legend。”
“传奇。”
“原来在很多外国观众眼中,明星午木或许正走在一条通往传奇的路途上。”
张博文人都懵了。
传奇?
那个在游戏里被他们全服玩家追着砍,还偶尔有点贱会故意挑拨大家的人会是个传奇?
报纸里说的电影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张博文人都有点站不住了,现在就想赶紧去网上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不过再站在这里看,今天上班就要迟到了。
走之前,他也没忘记提醒,报亭老板,“刘大爷,你把南方都市报的这页翻出来摆前面,买的人会更多。”
然后他就在报亭大爷茫然的目光中匆匆的走了,连今日份的《南方日报》都顾不上拿。
一边赶着去上班,他一边又忍不住的掏出手机来搜索。
嗯。
不出意外的,网上早就已经炸了。
“这几天关注微博的少,结果早上我在新京报上看到午狗拿戛纳影帝了??”
“什么鬼情况,南方系的报纸怎么开始吹午狗了,他们不是一向喜欢吹国外,也很少报道午木的事的嘛,怎么现在开始吹午狗了??走在传奇的路上,我看着鸡皮各地都起来了。”
“天又塌了!几天没看午狗,他又搞大新闻?就没一点极限的?过一阵子就能上一个台阶?”
“坏了,午狗真又开始破圈了。我爸今天突然跑过来问我认不认识午狗了,说报纸上说他是年轻一代里很火的明星,还又有实力的事是真的吗,还让我追偶像就追追这种优质偶像.我都没敢和他说午狗这人能在节目里当众骂人狗崽子。”
纸媒本身热度不高,整体已经有点没落了,但确实是实打实的破圈利器。
今天不知道有多少被纸媒吸引过来的观众在讨论这事。
再加上还有昨天看直播就知道了结果,和被各大软件推送新闻了解的观众们也在讨论。
“卧槽,午狗真拿影帝啊,之前网上说他有希望,我还以为只是逗个闷子,结果玩真的?”
“虽然是双黄蛋,但这也够牛逼了啊!李城赵雪他们都压根摸不到这种边啊,这以后见午狗不还得低上午狗一头?”
“马修那老头不会真给午木搞小内幕了吧,虽然很早之前的节目上他和午狗关系不怎么好的样子,但万一也被魅惑了呢。”
网上这些激烈的讨论把热度推的异常的高,同时最后都化成了一个疑问。
“所以午狗这次到底拍了什么?他那电影什么时候上映?”
“已经准备定档春节了,虽然春节主要是合家欢喜剧的市场,但我们热度够高,而且整体也还是有上限存在,所以放春节反而更合适,吃大市场里的一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