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何是他,刘海中很快就明白了。
当刘海中在农场会议室,看到武爱国指着墙上的规划图指手画脚吩咐的时候,他相当的吃惊。
至于武爱国提出的规划想法,听着倒挺像那么回事。
要不是他知道,农场新任场长武猛,就是武爱国的亲二伯。
就冲他们伯侄俩对于规划图,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架势,都只会认为他们是真正做事的存在。
武爱国并不知道刘海中心中想法,要是知道的话,肯定会喷他一脸。
丫的,他拿出来的农场规划,可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的,绝对不是在胡乱折腾。
农田,菜地,池塘规划得井井有条。
种什么蔬菜,养多少鱼,路边栽种多少果树,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还有关键的沤肥,以及养殖鸡鸭,还有家猪的合理安排等等等等。
这样的规划,很明显有后世循环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明显痕迹。
当然,为了让规划更有说服力,他还通过修理厂的介绍信,邀请到了农业大学?和研究所的专家参与进来。
他主要想看一看,这一套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这个时代有没有明显的优势。
这处小农场面积不大,却也有近两千亩光景,正适合武爱国的实验。
要是成功的话,真的能够有效缓解京城地界,对于粮食菜蔬以及肉蛋的大量需求。
这时代,有不少在后世看来,很不可思议的政策。
可这就是时代特色!
像是农村家庭养殖鸡鸭和家猪,都是有一定条件约束的,起码不能有明显的越矩行为。
这涉及到了对资本的定义,在眼下时代可是相当严肃的问题。
可在国营农场,就没有这些条条框框了。
只要能够搞出来,多大规模国家都能接受。
好在,二伯武猛是个明白人!
知道了武爱国的具体想法,还有目的之后,二话不说全力配合,并没有拿长辈的身份压人。
这就很舒服了!
加上二伯的执行力相当不俗,很快武爱国就看到了,原本规划之中的布置,一一在现实里显现。
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一般人很难感受和理解。
又有数辆手扶拖拉机,还有三蹦子作为农场内部的交通运输,还有耕地工具,效率就更高了。
直到这时,武爱国才将目光转移到刘海中身上。
“刘叔,你要早点熟悉手扶拖拉机和三蹦子的各种零部件尺寸,和具体打造之法!”
“有时候,总厂那边的零部件可能来不及运送过来,或者说没有多余的存货,那就得农场这边自己能够制造,没问题吧?”
“只要有合适的机床以及工具,问题不大!”
刘海中也是早有准备,回答得相当有底气:“给我一定时间熟悉,部分零部件直接就能在农场修理部打造出来!”
“那就太好了!”
武爱国满脸喜色,拍掌道:“到时候,就要麻烦刘叔了。总厂那边会派出足够数量的学徒过来,听从刘叔的教导和安排!”
“还有没有其他要求,一并说出来吧,也好叫我心中有数!”
第588章 工具人刘大师傅!
“老刘,你离开轧钢厂了?”
这天,刘海中从城外的农庄回来,却被一大爷易中海拦住去路,当着众多街坊邻居的面直接开问。
要不怎么说,这位心思深沉呢。
就这么一句,以后刘海中在四合院的话语权,直接跌落到三大爷阎埠贵同一个层次。
毕竟,四合院里住着的,基本都是轧钢厂的工人和家属。
但凡不是一个工厂的,自然会受到排斥。
就算刘海中是七级技工又如何?
不是轧钢厂的大师傅,谁在乎你是谁?
“是啊,我调到鼓楼修理厂去了!”
刘海中倒是实诚,直接点头道:“实在没功夫理会院里的事情,老易你多担待一些!”
“老刘你糊涂啊!”
易中海痛心疾首道:“红星轧钢厂是什么单位,鼓楼修理厂又是什么单位?”
“你跑去修理厂,不是……很妥当啊!”
但凡听到两人对话的邻居,此时脑子里都会下意识接上一大爷欲言又止的话头:不是自降身份,甚至自甘堕落么?
只是这话说出来很不妥当,这才中途转了个弯。
“老易你不知道!”
刘海中根本就没听出一大爷话里的含义,还以为这厮真的为自己好,不由露出得意神色道:“修理厂给的条件真不低,我现在是修理厂下属城外农场修理部部长,正儿八经的副科级干部!”
“什么?”
这下,轮到易中海吃味了。
看向得意洋洋的刘海中,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和羡慕。
事实上,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哪个对官位不重视?
只是,有的直接浮于表面,有的则是深藏不露。
在旁边听墙角的街坊邻居,这时候炸窝了。
他们实在没想到,老刘不声不响就成干部了。
不要不把干部当干粮!
城外农场,也属于国营企业的性质!
“老刘你厉害啊!”
“虽然鼓楼修理厂不如轧钢厂,可能当干部就是好事,以后怕不是前程远大!”
“就是,要是以后有什么事求到老刘你这里,可不要跟我们这些街坊邻居摆官架子啊!”
“……”
街坊邻居一番不算露骨的吹捧,差点没叫刘海中飘飘欲仙迷失自我。
谁也没有看到,一大爷脸上挂着僵硬笑容,默不作声离开了这边。
消息如风一样,短短时间就传遍了整个九十五号院。
刘海中当干部了!
他那二大爷的身份,话语权一下子加重不少。
可惜,他每个星期能有一天空闲,就很不错了。
大部分心思都放在农场修理部那边,实在没功夫理会四合院这边的家长里短,叫某些街坊邻居感觉很遗憾。
而刘光齐,也顺利的进入了修理厂上班。
虽然是一线工人,可他也相当满足了。
要说半年前,他看不上鼓楼修理厂的话,可现在他却是相当满意眼下的工作。
不然还能如何,红星轧钢厂又进不去!
事实上,刘海中长时间在城外农庄逗留,对他的另外两个儿子来说,绝对是天大福音。
前文说过,他教导儿子相当的简单粗暴,对于两个小的真的是非打即骂。
有时候,打得太狠就是街坊邻居都看不过眼了。
这时候,就能感受到编剧的森森恶意了。
丝毫都不提,刘光齐三兄弟在吃的方面,还有穿的方面从来都不缺。
刘家的生活水平,在六七十年代绝对不差了。
不过眼下,刘海中也没心思放在三个儿子身上。
他此时,可是忙得很。
春耕时节,三蹦子和手扶拖拉机的使用率极高,导致出现毛病的情况大增。
刘海中刚刚当上干部,自然对于本职工作相当上心。
尽管他对三蹦子和手扶拖拉机不是很熟悉,可以他七级工的水准,内部的零部件只要看上一眼,基本就能明白如何制作。
一般的小配件,农场里有的几台破旧机床,就能轻松锻造出来。
再加上修理厂送来的部分零配件储存,农场修理部虽然忙碌,却并没有出现修理难题。
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刘海中逐渐对三蹦子和手扶拖拉机熟悉起来。
有些时候,机械技术有共通之处。
刘海中的表现,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眼下的修理精通,不过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而已。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有手扶拖拉机帮忙耕种的村子,田地耕种的效率明显比靠人工强不少。
刘海中一直窝在农场,对此感触倒是不深。
让他觉得惊奇的是,场长武猛按照武爱国给出的规划,竟然很快就将其变成了现实。
原本环境乱糟糟,很有农村特色的农场,突然变得井然有序,多了一些工厂的做派,相当的奇妙。
然后,没多久刘海中就吃到了农场自种的蔬菜,还有养殖区那边出产的鸡蛋和鸭蛋,伙食水准甚至比在轧钢厂时都要好。
看着那一车车送往总厂的蔬菜,还有一盘盘用秸秆编织,能够放置十几个鸡蛋和鸭蛋的蛋托,刘海中很有些震惊。
这才多长时间,农场这边的规划就看到了效果?
心中对于武爱国不靠谱的印象完全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敬佩。
真有本事,不管在哪都受人尊敬!
所以,当武爱国再次来到农场这边的时候,刘海中的态度相当的热情。
反倒是,弄得武爱国有些莫名其妙。
“农场规划出了成绩,只要不是瞎子都知道你的功劳不小,刘部长倒是一个实诚人!”
农场场长武猛,也就是武爱国的亲二伯,悄悄解释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