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锋虽然想要一步到位,用国产芯片替代漂亮国最先进的芯片,只是暂时还没办法做到。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虽然前世并非电脑专业的存在,可看多了相关重生类小说,总会看到一些比较粗浅易懂的技术理论和想法。
他此时资源充足,根本就不怕什么试错成本。
小日子的金融市场,还在源源不断给他提供弹药,丝毫都不用担心资金不够的问题。
说得豪气一些,就是独自建立晶圆工厂,只要人员和技术到位,他也是能够支撑得起的。
小日子在战后发展的黄金三十年,还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含金量,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么说吧,此时小日子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有的低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只要有本事,贷到多少钱都是不用付多少利息的。
一旦等到贷款的金融机构暴雷破产,以后甚至都不用还钱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国外的势力并不好操作就是。
武锋前世看过一本忘记名字的重生类小说,里头有个说辞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好像小日子有个什么基金,就跟内地后来的养老基金差不多,却是放在漂亮国的金融市场。
每年都会固定投入数百亿刀乐,那就是小日子主动奉送的‘保护费’了。
这个说辞,当时叫武锋相当震动!
再联想到西亚的那帮子石油土豪,他们投入漂亮国金融市场的资金也不是小数目,可从来都没有听他们提过,什么意思还用问么?
总之,通过正当的金融手段,武锋在小日子那边的收益,虽然比不得最疯狂的那几年,却也不差了。
还是那句话,他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安全的将赚到的钱拿回来。
鹏城的电脑生产基地开业,场面还是挺热闹的。
尤其,武锋这个大老板出面,内地方面的相关人员,来得也算是相当整齐了。
怎么说呢,南巡讲话之后,内地已经确定了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素的国策。
以后,‘鸡的屁’就是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了。
像是武锋这样,愿意花费大代价投资实业,甚至包圆了蛇口工业区差不多一半工业用地的大企业家,自然是要将关系维护好的。
别的不说,一家电脑生产基地,能够带动多大的经济盘子,想想都感觉美得很。
对于这些存在的善意,武锋欣然笑纳。
因为他的出现,还有工厂集团这个庞然大物的横空出世,此时鹏城的经济发展情况,完全可以和正常时空数年后相比。
尤其是蛇口工业区,这里工厂林立交通便利,学校医院等等设施齐全,而且安全秩序也是相当不错,已经成为了鹏城特区最耀眼的明珠。
咳咳,工厂集团本部这里,单单保卫部就足有两个师的人马,全都是招募的退伍军人,每天早操就跟军营操练一样,威慑力杠杠的。
当然这还不够!
众多过来做事的洪兴小弟,也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
什么下三滥的手段,他们没有见识过?
甚至有些烂人,他们只是扫一眼就大概知道不是好玩意,配合工厂保卫科严密的巡逻制度,起码工厂集团区域内,治安环境绝对是鹏城最好的。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
围绕工厂集团,出现了众多的商场,酒店以及其他购物场所,甚至还出现了众多的美食购物街道。
甚至,有不少工厂集团外面的居民,希望自家孩子进入工厂集团的内部学校读书学习,里面的环境实在太好了。
这事儿吧,在工厂集团内部,产生了相当大的反响。
毕竟是国企模式立厂,工人们自然也是以国企模式的思维对外,怎么可能轻易答应让出内部职工学校的名额,这不开玩笑么?
第459章 班门弄斧!
凡是对九十年代沿海地区情况有所了解的都知道,那时候的治安环境可不怎么样。
虽然经济发展速度不慢,可各种各样乌七八糟的事儿,以及捞偏门的人不要太多。
其他地方武锋管不着!
可在自家地盘,比如鹏城工厂集团总部,还有其他地方的生产基地,武锋都是以二零一零年以后的标准,来要求各方面情况的。
其他不说,对于职工子女的教育相当重视。
单单从托儿所,到幼儿园,再到小学初中以及高中,一口气建立了差不多上百所。
在眼下,绝对是了不得的大手笔!
关键,武锋对于教学质量还有教学纪律十分重视。
大老板重视,下面的人自然不敢马虎!
请的老师,要么就是刚刚从师范学校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要么就是口碑良好的退休老教师。
关键是学校的保安力量,看着就叫人安心!
教导主任,几乎全是有一定文化的退伍老兵担任。
学校不差钱,在体育和艺术,还有其他课外活动方面,都给于了起码最低标准支持。
而所谓的标准,是对标此时的港岛公立学校。
也是如此,虽然百多所学校建立的时间不长,可升学率却是一点不差。
关键是,工厂集团内部的职业技术培训,水平放在此时的内地,可是相当冒尖的。
事实上,就是一个给工厂集团,培养合格后备技术人才,不需要向外界大量招募那些良莠不齐新丁的地方。
可放在学生家长眼里,这就是自家孩子读书不成的最好后路啊。
别看后世小视频的文案,几乎就是人均清北,九校联盟就跟探囊取物一样简单。
可实际上呢,就是大学扩招之后,县城最好高中的升本率,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就很厉害了。
更别说大学还是奉行精英教育,甚至学生都有补贴可拿。还包分配的九十年代,就是大专含金量都够够的。
若是考上三本大学,家里都得大摆宴席庆祝!
意味着家里,已经出了一个准国家干部!
在这时代,读书真的能够跃迁阶层!
不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都愿意复读个三四五六年的。
家庭情况允许不允许另说,高三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这时候,若是落榜的学生,可以直接转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学一门专业技术和手艺,毕业后直接就能进入工厂集团上班。
就是不愿意在工厂集团上班,跑到外面也是相当有市场的。
话说,工厂集团作为鹏城特区的标杆企业,不仅仅只是名头好听那么简单,影响力也是方方面面的。
别的就不说了,单单工厂集团内部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颁发的合格证书,就得到了周围所有工厂企业,还有大小老板的认可。
特别是在基础电脑技术培训后颁发的等级证书,都是其他相关工厂企业认可,并且作为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的吃重。
武锋听闻后相当重视,可不想砸了手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的招牌!
这时代,办假证的实在太多!
为了避免自家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颁发的证书,被办假人员利用,最后败坏了难得建立起来的口碑,他可是花费大价钱迅速建立了工厂集团内部的局域网。
都是采购的光纤联网,通过内部的连接系统,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工厂集团的区域网络平台。
国内此时在电脑技术方面的基础很差,几乎所有设备都必须工厂集团自己采购,并且自己摸索使用。
花费的资金,达到了数亿港币!
效果也是明显的,虽然此时的电脑性能很渣,可光纤连接的局域网,还是能够迅速查询某些公开资料的。
就比如,从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发出的证书,在内部局域网的公开资料上都有显示。
若是有疑问,完全可以打电话询问工厂集团的客服部,他们会帮忙查询并且确定某些证书是否真实。
可以说,在内部人才培养方面,工厂集团已经做得相当好了,很有那么点子定向培训的架势。
对于内部职工来说,自然就是相当优渥的福利了。
眼下,外头的居民想要送子弟进来读书,这就是抢夺入厂资源的行径啊,反应怎么可能不激烈?
谁知道工厂集团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会不会停止招工,到时候正好得到职业技能证书的自家子弟,岂不是要吃闷亏?
不仅如此,因为秩序良好,而且师资力量不俗,工厂集团下属的高中教育质量相当不错。
就冲比鹏城普通高中,甚至重点高中都要高一些的大专本科升学率,也有的是家长想要送适龄后代进入工厂集团的内部学校。
为了这事,不要说鹏城特区的教育部门,就是更高层次的存在,都有过问。
武锋听闻之后,很是大方的给于了外部学生一定的上学比例,事情这才平息下去。
同时,看重了教育产业的某些有心人,纷纷投资建立所谓的私立贵族学校,还有什么双语学校之类的,名头喊得震天响,却是实实在在帮工厂集团的内部学校,减轻了不少来自外部的压力。
说起来也是搞笑,工厂集团外围,不知什么时候开办了一所私立贵族高中,还是所谓的双语学校。
据说,开办学校的是个厉害角色,在欧美那边都是很有能量的那种。
之所以把学校建立在工厂集团不远处,目的不言自明,就是想要吸纳工厂集团中高层的子女入学。
一个学期三万的学费,也只有他们能够负担得起。
也是武锋不在,据说开学的时候相当热闹,就是市府成员都有过来帮忙站台的。
宣传口号也是震天响,能够帮助学生前往欧美留学,他们有这样的实力以及渠道。
据说,吸引了不少鹏城刚刚富裕起来的有钱人,纷纷将家里的适龄孩子送入学校学习,好毕业后直接前往欧美名校留学。
结果,工厂集团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于这样的私立学校反应平平,丝毫都没有将自家适龄孩子送去读书的动作,相反他们更加看好工厂集团的内部学校。
第460章 折腾!
有时候,武锋真的怀疑某些人有没有脑子?
搞信息差赚钱,都搞到工厂集团门口来了。
难道就没打听过,工厂集团的总部在港岛么?
说实话,去国外名校读书,最好通过公费方式。
不说学费和学习费用的巨大负担,在安全方面还是更有保障一些。
而且,工厂集团内部职员,对于欧美那边的滤镜,没有其他内地民众那么大。
主要的原因,还是武锋不遗余力的收集,以及通过电视台和报纸外派记者的手,亲自拍摄到的影像资料,经常在工厂集团职工聚会的时候,进行内部播放。
漂亮国那边,也是有华人电视台存在的。
不过就是专门服务于华人社区,影响力被严格限制住了而已,并不代表他们手里没有真实的影像资料。
一般,能够上电视和报纸的在美华人,基本都是成功人士,不是大富豪就是知名学者或者科学家。
有上镜机会的学生,也大部分都是名校的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