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想重生了 第637节

  “所以不管是在世界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他们大概都没有想要赚钱。”

  “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是《二狗教主》代表中国送给全世界影迷的一份礼物,赚不赚钱不重要。”

  “如果你要说二狗教主代表不了中国?那我认输!”

  “二狗教主,祝你好运!”

  ……………………………………

  12月14日,《功夫熊猫》在北美上映。

  圣诞档期,是北美最重要的档期,也是竞争力最强的档期。

  前几年的《末日行》不敢冲这个档期,而是延后。

  而这一次《功夫熊猫》气势汹汹,杀入这个档期。

  同期竞争对手有妮可基德曼主演的《黑暗物质三部曲:黄金罗盘》、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是传奇》、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国家宝藏2》、强尼.戴普主演的《理发师陶德》。

  真可谓是强者如林!

  索尼影视这一次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管是宣传上,还是排片上,都比历史上《功夫熊猫》要凶猛得多了。

  次日!

  北美首日票房出炉。

  《我是传奇》首日票房,1800万美元,大致和历史上相当。

  《功夫熊猫》首日票房2900万美元,超过历史上一大截。

  当然,这个首日成绩不能和《饥饿游戏》比,《饥饿游戏》那是变态级的,创造影史记录的,而且它在北美的票房占了全球的60%左右,这也是不太正常的。

  索尼影视对《功夫熊猫》的目标,北美票房2.5亿美元,全球票房7亿美元。

  当然,哪怕是真到了这个票房,也仅仅只是保本而已,没有多少利润的。

  但只要到了全球7亿美元,那这个IP就成了,那对于索尼哥伦比亚来说,动画电影这个版图直接就打通了。

  所以2900万美元首日票房出来之后,索尼影视一片欢呼。

  不过这一天是周六,所以股票市场休市,否则索尼集团的股票大概又要涨一些。

  ………………………………

  12月15日。

  台积电总裁蔡博士,正式拜访量子科技。

  因为45纳米的工艺不太成熟,谁先上的话,谁就要承受良率低带来的高成本。

  当然,这个成本算是台积电和量子科技,德州仪器共同承担的。

  在全球范围,量子科技是最激进的,是第一批大规模代工订单,苹果的A4要很后面了。

  一直到现在为止,量子手机所需要的SOC都还不能大规模量产。

  原本计划着在第一代iphone发布后半年多左右,就可以发布量子第一代手机了。

  但现在看来,第二代IPHONE发布之后,量子手机都未必能够发布。

  而高通即将发布的QSD8250芯片,也采用保守的65纳米工艺制程。

  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在这方面的竞争其实不不太激烈,一直要到几年之后,才开始你争我赶,拼命去抢代工厂的先进制程生产线。

  所以一款高端手机SOC也从30美元,直接飙升到180美元。

  也正是因为量子科技的这种激进,才让台积电的总裁亲自前来拜访。

  “林总,非常非常抱歉,这款芯片的代工产能爬坡,还要一段时间。”

  “可能会再一次耽误你们量子手机的发布了。”

  林逍道:“HTC的G1,会提前发布是吗?”

  原本这款手机是2008年9月发布的,姿态游刃有余,因为它是安卓阵营的第一款智能机。

  而现在,谷歌为了争夺操作系统的话语权,可能会让HTC提前发布这款手机。

  这也是林逍激进理念带来的后果之一。

  如果老老实实用台积电的成熟工艺去设计这款芯片,那手机早就出来了。

  蔡博士只是尴尬一笑,并没有回答。

  而且去赌台积电最新工艺,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芯片的不稳定等等。

  但好消息是45纳米工艺制程,几乎是台积电最优秀的里程碑之一。

  最终,蔡博士笑道:“好饭不怕晚,不是吗?”

  …………………………………………

  紧接着,北美12月15日票房出炉。

  《我是传奇》2600万美元。

  《功夫熊猫》3900万美元。

  这一下索尼影视就不是惊喜了,而是狂喜了。

  这个圣诞节档期,《功夫熊猫》已经毫无疑问会成为最强势的电影了,能够携手《我是传奇》达到双赢。

  而那部成本爆炸的《黑暗物质:黄金罗盘》已经基本上宣布出局了。

  这部电影同样是知名儿童文学IP改编而来的,投资超过了1.8亿美元,结果在北美彻底大扑,最终票房可能只有六千多万美元左右。

  看到这个结果,索尼影视大爽。

  我们《饥饿游戏》投资成本才7000万美元,结果全球狂收7.3亿美元。

  而你们华纳兄弟在黑暗物质这个IP上,注定大赔本了。

  关键是,现在第二个IP《功夫熊猫》眼看着也要成功了。

  按照这个架势,我们索尼影视不久之后就能领先强势的华纳兄弟了。

  周一的时候,北美12月16日的票房出炉。

  《我是传奇》2300万美元。

  《功夫熊猫》3550万美元。

  至此,首周末票房出炉。

  《我是传奇》首周末6700万美元,比历史上稍低一些。

  《功夫熊猫》首周末北美票房,1.035亿美元!

  虽然和《饥饿游戏》首周末票房比起来是要低不少,但是票房曲线比《饥饿游戏》更稳定。

  根据票房专家预测,《功夫熊猫》在北美票房大概率会突破3亿美元。

  这已经比历史上高出不少了。

  而索尼集团的霍华德.斯金格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直接说:“我要纠正一件事情,我们和二狗教主不是盟友,我们是完全相互依存的。互相交叉的股份,达到了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我可以告诉你们《功夫熊猫》、《饥饿游戏》等IP,甚至《坟场之书》我们都分别签订了三部,四部的合同了。”

  “索尼影视娱乐在未来十几年,会有源源不断地强大IP进行开发。”

  “另外,我们双方也即将开始谈判,索尼入股闪电科技的事宜。”

  “东方幻梦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动画电影的制作了,就是由二狗教主《坟场之书》改编的。”

  “至于哪一年会和观众见面?那我也不知道,只能寄希望于这一次二狗教主不要再打回来重做了。”

  然后这一天,索尼集团的股份再一次上涨,幅度超过5%。

  所以,难怪看不上票房的那些盈利了。

  《功夫熊猫》首周末票房一出来,配合索尼董事长的表态,市值直接涨了几十亿。

  接下来,平井一夫和艾米.帕斯卡尔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屡次说一个词打回重做。

  而且,用的是中文。

  然后,无数人都知道了这个词。

  也知道了二狗教主打回重做的历史典故。

  《辐射3》买过来版权之后,把原本开发好8成的游戏,直接封存,打回重做。

  《诛仙》完成第一个版本开发后,他又不满意,打回重做。

  《巫师》更惨,原本已经打回重做一次了,然后制作人去找二狗教主投资,他爽快掏钱,但是提了一个要求,打回重做。

  一款游戏,整整做了三遍。

  《功夫熊猫》去年花了1.3亿美元做好了,结果他看完,打回重做。

  历史上,中文入侵英文的典型例子就是ka le。

  现在这个打回重做,隐隐有这个趋势。

  CDPR正在埋头做《巫师》的那些人猛然间发现,自己这个游戏好像还没有出来,就已经火了啊。

  在很多媒体中,在无数玩家口中,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

  甚至在索尼电子娱乐这边的采访中,也不下于五次了。

  他们只有一个感觉,我们这是傍上豪门了啊。

  原本历史上,2007年10月份,这款游戏就发布了。

  但现在……早着呢。

  而且,已经找林逍加过两次钱了。

  开发成本从之前号称的几百万美元,也飙升到了两千多万美元了。

  而现在算是最后的冲击阶段了。

  整个CDPR就忽然涌入了很多外援,有提供游戏引擎技术支持的Epic,有提供系统平台优化的索尼电子娱乐。

  还有刚刚完成《辐射3》开发的二狗工作室。

  而黑曜石工作室那边,也直接抽调了七成的人,跟着二狗工作室一起开发《辐射:新维加斯》。

  原本分道扬镳的一家人,莫名其妙又到了一起。

  二狗工作室的主力团队,暂时搁置《辐射4》,而是开发全新项目《最后生还者》。

  而这一次,非常清晰明了定下了一个目标。

  画质生产力,一定要全行业第一。

  为了这个目标,不惜调集所有产业集群的人过来相助。

  甚至EPIC为了这款游戏,又要再一次全面升级游戏引擎。

  …………………………………………

  北美的首周票房出来后,固然让人振奋。

首节 上一节 637/7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